□ 沈红叶
中国石刻简介(二十八)
□ 沈红叶
《麓山寺碑》 (局部) 拓片
《麓山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李邕撰文并书,楷书。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南面护碑亭内。碑为青石,高272厘米,宽133厘米,圆顶。有阳文篆额“麓山寺碑”四字,碑文28行,行56字,共1400余字。因年久碑面风化,部分断裂,现存1000余字。碑文叙述自晋泰始年间建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以及历代传教的情况。词章华丽,笔力雄健,刻艺精湛。因文、书、刻工艺兼善,故有“三绝碑”之称。
《东林寺碑》,全称《庐山东林寺碑》,又称《唐东林寺碑》《唐庐山东林寺碑》,李邕撰并书,唐开元十九年(731年)七月十五日刻石。石原在江西庐山,宋元七年(1320年)被毁,后重刻二石,一为元(后)至元三年(1337年)鄱阳丁信可重刻于江西星子,行书,24行,行52字。一为古智禅师重刻,原石不传。
《法华寺碑》 (局部) 拓片
《李秀碑》 (局部) 拓片
《法华寺碑》,又名《秦望山法华寺碑》,为李邕于唐开元廿三年(735年)十二月57岁时所书,石原在浙江山阴秦望山,今佚。世传只一剪裱孤本。何绍基得之于吴门韩履卿家,每页4行,每行6字,计23开,东海伏灵芝刻石。
《李秀碑》,全称《云麾将军辽西郡开国公上柱国李秀碑》。唐李邕撰文并书,天宝元年(742年)立。原在河北良乡,后因碑断裂损毁,今石嵌于北京文丞相祠墙壁之上。行书。碑额篆书“唐故麾将军李公碑”九字。此碑有翻刻本现存于北京法源寺。李秀碑原刻宋拓本传世有三本:一为临川李氏本;一为朱为弼本;一为叶昌炽本。临川李氏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卢正道碑》,全称《唐故中大夫上柱国鄂州刺史卢府君神道碑并序》,又名《鄂州刺史卢正道碑》《卢府君碑》《小卢正道碑》。唐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书立。李邕时年65岁撰文并书。碑在河南洛阳许家营。碑高282厘米,宽136厘米,行书,25行,行50字。额隶书“唐故鄂州刺史卢府君神道碑”。此碑字形较小,但劲健峻整。
《灵岩寺碑颂碑》 ,今存济南长清灵岩寺天王殿西侧鲁班洞内西侧墙壁上,刻于唐天宝元年(742年),李邕撰文并书丹。碑残高190厘米,宽100厘米。碑阳文21行,满行41字,字径3厘米,行书。此碑于清乾隆年间不知所在,咸丰六年何绍基访得之,时已断为二石,下石前九行佚失,后十二行铭文亦残缺过半,无法贯通。
《灵岩寺碑颂碑》 (局部) 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