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寅,李若愚
关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
——以高淳县为视点
王寅寅,李若愚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为了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建设目标,突破或补充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实践在系统研究上关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是不可缺少的.通过田野调查,以现象学、民俗学、社会学和设计艺术等多个视角,微观阐述高淳县民俗环境中非物质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面貌和人文思潮等现象,力求从旧物象里发现新的细节与特质,提炼非物质文化景观形态的构成因素,把影响景观设计形态生发与演变的各方面关于非物质文化的因素进行发掘与整合,重新认识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环境里人文景观现象的特性与价值.
非物质文化;景观;民俗;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中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表达的辅助元素,无法独立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但是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景观设计概念内的一个分支,若从景观的角度出发,在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中,固态化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又可作为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的组成要素,其自身可以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展示的固有定义形成景观环境.即是说,这种固态化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从景观意义上能够脱离与其组合的活态性非物质元素而形成独立景观空间,但是,这种景观空间的体系是建立在非物质文化内涵基础之上的,形态样貌也脱离不了非物质文化思想内涵的主题.
因此,非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具有鲜明相似性,但某些视角具有矛盾性.由于景观定义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概念包含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环境中部分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所以从物质与非物质化的形态角度观察,生发于非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其定义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遗产之外的其他非物质文化内容中未涉及的、固态化的物质形态.
非物质文化景观在民俗文化空间中的生发不仅是追求图案化的形式与功能的简单满足,而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发掘、提炼来提升景观设计内涵,注重情感、知识、技能和技术以及“传承人”用传承活动所做的行为表达.虽然此类活态流变形式的文化现象本身在表达过程中多数属“活体”媒介的活态性展示,但其现象发展过程的表达从本质上讲要依靠客观物质媒介的传播得以展示,这些需要以具体外在物质形态来承载的非物质文化现象往往依托于两种物质媒介形态中.
一种是通过具有生命特征的媒介或其行为的催生使现象发生,这类媒介范畴一般为群体、团体或个人的存在,表达方式是“活体”物质媒介的动态表达,也是活态性体现.媒介一般是可移动的或相对于静态空间是动态存在的,在现象表达的时间维度上往往具有短期时效性,是强调以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方式进行的过程.以动态的外在物质形态来表达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的分析中,一部分所形成的是非物质化的精神文化产物,形态特性往往是无形的.但另一部分是通过上述动态的外在物质形态来表达非物质文化现象,所产生的是“固化的物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方式关于其非物质性的概念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通过一定外在物质化形态进行“固化”的过程,而非“固化物”本身.但是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概念中或可将这种“固化物”视作景观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组成场景中承载非物质文化内容的物质辅助或物质化现象.
另一种则是通常意义中静态形式的物质媒介.除植物外,这类媒介往往不具备生命特性或相对于动态场景是静止的状态,亦是人工的物质媒介.这种媒介在非物质文化景观展示过程中,强调运用和各种与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方式有直接关联的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文化场所等此类辅助物质完成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其本身不属于非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属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环境,是促成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的物质辅助元素.在表达非物质文化景观场景现象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等方式往往要通过“活体”传承人来运用,使这些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文化场所等物质媒介以辅助物质角色实现场景活态化.所以这种媒介虽是物质的,但从促成非物质文化景观场景现象的表达作用上说,它是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不影响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非物质性特质的内涵[1].
以上两种承托非物质文化现象的媒介在表达非物质文化现象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技术等内容时,自始至终都在营造着非物质文化场域里特有的景观场景.所以说此景观场景生发于非物质文化,且具有“活态性”的本然形态和“无形性”的特质,然而,却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本身并不一致.它在媒介承载形态概念上突破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下“活态性”和“无形性”的界限,也把促成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作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纳入非物质文化景观概念中,这种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可作为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的组成要素独立地存在于时空中,因此,非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等同.景观定义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概念包含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环境中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的内容.若从景观学的角度求索,反观非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发出非物质文化景观之后的相互关系,是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其它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其他非物质文化被包含在非物质文化景观诸多现象里.总之,原理中的文化场域和景观媒介即是非物质文化在民俗文化艺术空间中生发出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形态特性.
民俗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其承载媒介大多呈现的是现实空间与活动现象,这些真实而具体的空间与活动现象或是以固态化的形式存在,或是在用动态方式表达.而如此真实之外的另一空间是肉眼看不见的景观空间,譬如思想空间.虽然非物质文化景观环境引发的思想空间是一种幻象空间,不能呈现真实物质空间现象与形式美,但是它也是客观存在的.其生发于文学与艺术范畴中,无形胜似有形,展现出来的美具有抽象性和艺术性,所以,这种“象外之象”或“景外之景”的思想空间环境形态也是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一种特殊空间.
精神文化遗产的外延极其广泛,范畴涵盖着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就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它们被精神文化遗产包含,却又不等同于精神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里很大一部分内容体现出的是明显的精神内涵,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又并非是完全局限于精神范畴中的,也有物质媒介所体现出的物质范畴.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不能等同,但在概念的某些主要区域中就非物质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我们或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为精神文化遗产或精神形态的文化遗产,把非物质文化理解为精神文化或精神形态的文化[1].
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属于景观设计的两块概念,基于上述对非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概念作延伸,把一般意义上的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作比较.非物质文化景观以体现精神文化形态的内涵为主,而一般意义的物质文化景观主要体现物质文化形态的部分.可把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中的后者视为精神文化景观或精神形态的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往往通过视觉加以感受色彩的构成、造型空间和材质特性等,主体为物化的内容.非物质文化景观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需要人们不仅通过视觉,还要通过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感受人类所创造的物象与情境,如音乐和地名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里,声音的传播可使信息借助听觉传输大脑,促动人的思维生发虚拟意象空间.高淳县的送春表演是即兴填词入曲的口头传唱,称“见之歌”,可将身边任何事物随时随地以吟唱的方式表述出来.另一种唱的是长篇叙事曲牌,称“坐堂春”.曲牌具有场景故事,一般按本地区流行的民歌演唱,本地的《十里亭》《风筝记》《洛阳桥》等都属长篇叙事曲牌.送春本身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借助人作为媒介载体表达动态化的景观场景亦形成了非物质文化景观场景.从生发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角度看,传唱体现了农耕时代江南鱼米之乡的民俗,传唱内容和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密切关联,利用传唱的传递方式可以直接作用在非物质文化景观精神环境的营造上,通过语言的图示化以及声音的渲染方式使得人的大脑形成对应的幻象空间.
非物质文化种类里“对联”中的文字也可引申虚拟意象空间.和全国各地一样,高淳县家家户户门上会贴春联.在此之外,宗庙、祠堂和名胜古迹的大门上也经常能看到对联,对联中文字多以诗句展示要表示的虚拟空间与言外意象.“钟鸣天地宽;塔高乾坤大”用天地概念的宽阔渲染钟声广远,以乾坤的概念形容塔身高大,使受众未进入景观主体前,脑中先形成精神形态与物质形态结合出来的文化意境和空间意象.当受众介入景观环境内,所处空间中的文字可以营造出场景空间与物象,这些物象或空间因情感触动而引申出符合其情愫的形貌和状态.
用文字或语言说唱组成的空间环境是典型的精神形态的文化景观空间.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精神形态的文化景观具有无形性,随着人脑记忆的加深与淡忘、思维意象的变化与消失、情愫的转移,这种精神形态的文化景观呈现性状存在着长期时效性和短期时效性,同时这种虚拟意象的空间环境景象也是活态流变的.可以说,这些诸多形式的精神文化空间的载体,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景观符号,其超越了物质,是对人所追求和营造的更高级的精神形态空间的保留与记录.
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无形性、活态性特征,是具有声环境特质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其主体内容的表达媒介是具有生命的人,由人的活动传达给受众.因此,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声环境即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生发此类无形的动态场景.
高淳县民间曲艺中依靠声音传播的送春、唱戏和年俗中燃放爆竹烟花中产生的声音节奏,皆属典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声环境.高淳县送春为两人搭档,一鼓一锣,一唱一和,于村巷中上门演唱.这种非物质文化景象表现形式之一是“坐堂春”,唱长篇叙事曲牌.另一种是“见之歌”,其表演形式即兴发挥,表演者经过一户人家,从跨进大门开始便把眼前所见的场景事物都附上美好寓意填词入曲,其吟唱出的声音环境具有固定曲调,曲调常用的“长调”章节婉转,调风清雅流畅,“短调”节奏明快,抑扬欢快.其他有“惊喜调”“打牙调”“山歌调”等,都能体现声环境的不同韵调与节奏,吟唱过程使用小锣、小鼓、锣片、鼓鞭这些专门的乐器做旋律伴奏.
上述独特的传唱模式主要以形成流动声音环境为表现,可使受众视觉还未触及到景象时,便已接受到景象的声环境空间.整个场景现象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即时性,送春活动在送灶神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声环境随着物质媒介“人”的转移而转移,随着“人”的表达行为停止而停止,在相对固定的场景空间内存在着短期时效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关于非物质文化景观声环境现象的实例有许多.如高淳县正月初一清早起来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户主会说着吉利的言语打开大门放炮仗,之后再洗脸并给祖宗拜年.而燃放炮仗或烟花生发出声环境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光景与声音环境一样也生发存在着,共同构成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
光是美观的代言人,它来自人类有意识的设计,同时又超越了纯粹的视觉手段,这种特点使美的事物在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光环境之下体现得尤为明显.在高淳县阳江镇官城村,每逢正月初一到初五会举行壮观的抬龙活动,这种活动亦称黄龙盛会.
黄龙盛会使用的龙头头冠,正面及侧面分别扎塑戏曲人物;龙角以彩球、彩带披挂,两侧各插有三面彩旗;龙身龙尾用纸糊成,龙身绘制龙鳞;龙尾插八面彩旗,龙头颈部封口处绘制飞鹤祥云线描图画.整个龙体内部均安装烛台,火烛的点光源让光环境下的龙与龙头装饰会出现影子的雕塑,而亮度的对比能够分离出装饰上的图底关系;整个龙的装饰性色彩结合舞龙时移动起来的照明形态大大丰富了装饰的立体效果.这样内部发光的照明设计可以利用自然光编排光影变化,动态化的移动光源又让静态的空间环境充满生机.黄龙盛会的龙灯制作表达了人工与天然的结合,是为动态和自然而制的照明设计.这种动态的光环境美感,在夜间的仪式中形成诗意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且延续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高淳县薛城戴家城的光环境中,建于乾隆年间的黄氏祠堂正门两侧至内厅顶部,分布以电力提供光能的传统灯笼.这种电能源光环境于传统文化活动的应用,在本地唱戏及夜市的年俗活动中也被充分体现.戴家城唱戏“草台”的舞台光,是LED投光灯的光源.与唱戏的光环境联结的夜市里,那些摆地摊、卖小吃、吹糖人和买玩具的商贩也都借电光搭建年俗商贸文化的光环境.在祭祖等祭祀的活动场景中,高淳县薛城邢家祠堂供案前的部分烛灯已使用电灯结合传统烛台的形式进行供奉,其电光环境的长期供给表达了先哲长明于世与后辈的永久追思.
光在任何年代和民族的各种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习惯.它的无形性可使空间的视觉成像变得不稳定,光环境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一并存在着动态现象,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光环境有着无限的方向性,是形态到精神层面的一种体验,它时刻体现在非物质文化景观环境中,不断触发人们视觉与精神感官的认知[2].
高淳舞龙由于龙身较大需要人抬举与托起进行,亦称抬龙.舞龙于正月十五日把龙王放于龙王庙里,供奉这种静态形式龙王称作坐堂.三天后会抬龙王出来到各家户赐福,叫请龙王.此时,龙身各节被分在各户居民家供奉,而舞龙活动的正式表演是傍晚接上龙身后.舞龙一旦结束,龙王再放回庙中供奉.龙的图腾意象与手工制造的华美修饰都属于景观空间图示化的表达,是以较高级和较自然的观赏方式跟装饰方法扮演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从时空的比较中观察,相较于一般庙宇环境中不可移动的固化供奉物质媒介,龙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是相当于在静态空间内做有序的活态性移动.龙在庙中被供奉时的景象有短期时效性,这种短期时效性也同样作用于龙在外部景观中的动态化移动.龙无论被供奉或是被舞动,所遵循的时间规律是依据民俗的节日.因此,寺庙中处于静态的龙在同一空间内具有相对活态性特质.
在高淳的年俗传统唱戏中,会临时搭建“草台”,因其精巧美观又被称为“花台”.花台的搭建相对古戏楼要简易,由于是临时的,演出结束花台随之拆掉(见图1).花台展示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空间构建过程,它不像长久静止于一处的建筑那般存在,其场所呈现的时空有短期时效性,所以花台的短期时效性与活态性也是相对于同一静态空间的一种动态化的景观空间.除上述大型空间的动态化非物质文化景观物象,较小巧简易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动态场景是供桌(见图2).年俗期间各商铺用以拜祭供奉的供桌,以操作简易快捷的组合营造祭拜景象.这种动态化的组合较之静态的室内空间布置是短期存在的,有其相对的活态性.
图1 高淳县薛城花台
图2 高淳县阳江镇供桌
可将上述具有特殊性状的文化物象统称为非物质文化景观小品,它们的相似性状体现在处于同一静止时空中具备短期时效性与活态性的交替特征.
非物质文化景观动态化空间场景是通过具有生命特征的媒介本身或其行为的催生使现象发生.一般意义上,这是非物质文化景观动态化空间场景最明显的特征.这类媒介的一般范畴为群体、团体或个人的存在,表达方式是“活体”物质媒介的动态表达,也是活态性的体现.简单解释,便是依托人作为媒介载体展示非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注重情感、知识、技能和技术以及“传承人”用传承活动所做的行为表达,而物质化景观并不具备这种动态景观场景承载的方式.要注意的是,景观场景生发的过程中不乏受众对现象展示的参与,或是受众与传达者有所互动.如唱戏中,剧团表演者属于非物质文化景观动态化场景的媒介载体,而唱戏受到受众的围观会迅速形成人潮景象,这也同属此种场景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景观设计体系中未曾系统开发过的一个局部,它主要体现着精神形态的文化景观,是具有活态性物质媒介载体的景观,同时它又是具备非物质文化现象中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要素的景观.虽然非物质文化景观未经学界作全面地开发研究,却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3].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观察,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生发的始终都是在表达非物质文化现象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技术等内容,所以非物质文化孕育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环境或现象的产生.
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根源的景观设计研究是对活态景观的一种文化发掘,亦是对具有原真性的原生文化生产方式的保护与记录.而这种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发觉与应用,或将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永葆生命并不断延续,成为与时俱进的活态文化.也将使得非物质文化元素随着社会发展,通过更多样的学科交叉,派生更符合生态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建设理念与学科方向.
高淳县仅仅是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景观体系与内涵的一个视点或视区,高淳县非物质文化景观保留至今的完整性对系统地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景观整体现象具有普适意义,其具备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对研究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与可行性.从研究中可发现,非物质文化景观不仅发扬了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文化建设,进而衍生出更丰富的文化形式从而强化了区域社会体系的黏连.很多投身非物质文化景观展示和传承工作的组织都是自发性的,且皆有较强的组织性,组织成员遍布社会各领域.非物质文化景观若作为文化产业,其承载着多种社会功能,是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供给旅游者精神文化层面的更高需求.在社会现实情境中像高淳县这样的在经济水平上比苏南地区发展慢一些,却在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比率上较为平衡的寥寥无几,这或许也是高淳以宜居而闻名的“慢生活”和“慢城市”的原因.民俗文艺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环境现今多数存活于我国各地区村落环境之中,这方环境是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根源所在,要想实现文化的兴旺与发展需要对这方源头活水做更多的保护和疏浚工作,而国内各地区几近相似的现代化城市推进方式,对村落文化的破坏已使诸多村落名存实亡.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需对这些问题有更多地关注.
[1]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米歇尔·科罗迪,克劳斯·施佩西腾豪泽.自然光“照明”——住宅中的自然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Study on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Landscape——Taking Gaochun County as an Example
WANG Yin-yin,LI Ruo-y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arget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is indispensable to break through or supply the theory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and to research in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landscape systematically.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ountryside field and from the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phenomenology,folklore,sociology and design ar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phenomenon of humanistic thoughts in Gaochun Country's folk-cultural environment.The author attempts to find out new details and features from the old images and materials,and refines the componen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landscape in order to excavate and integrate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d re-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humanistic landscape in traditional environment of non-material culture.
non-material culture;landscape;folk custom;design
K901
A
1672-2477(2016)03-0048-05
2015-12-26
安徽科技学院校级社科一般基金资助项目(ZRC2014373)
王寅寅(1986-),男,江苏铜山人,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