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2016-09-06 03:00张剑平夏文菁
中国电化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学校文化

张剑平,夏文菁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数字化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张剑平,夏文菁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于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博物馆逐步将教育作为其首要职能,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博物馆和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博物馆正在走向融合。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应当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桥梁,应当在跨文化交流、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有更大作为。博物馆教育应当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该文从科学技术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优秀文化传承等不同视角出发,结合多个案例,对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机制创新、博物馆活动与学校课程结合的主要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科学普及;文化传承

一、博物馆教育的地位提升与环境变迁

(一)“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博物馆(Museum)通常是指保存自然或人工制品或其他具有艺术、文化、历史或科学价值的重要物品并且可长久或暂时性向观众展示的机构。博物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人类文化传承与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教育机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在内的封闭场所,也包括动物园、植物园等与文化、科学教育相关的露天场所。为了研究方便,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人们也将上述机构统称为“场馆”[1][2],本文中所研究的博物馆就是这类场馆——广泛意义上的博物馆。

长期以来,博物馆的建设与利用一直被世界各国视为本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建设速度与规模的加大,包括学校博物馆在内的各级各类博物馆的建设、利用与发展又一次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工作的重点聚焦于收藏、陈列、研究等功能上,例如我国文化部2006年颁布的《博物馆管理办法》中,就将博物馆定义为“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对其提升教育功能的认识与诉求日益加强。在国务院颁布并于2015年3月20日起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将博物馆定义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在这里,“教育”功能被提到了博物馆三大功能之首,博物馆教育的地位得以大大提升。

上述《博物馆条例》中,除了对于博物馆定义的完善、阐明博物馆的教育对象,还对开放时间、展览内容、展览排期、教育活动等做了详细规范,提出了博物馆观众年龄层次划分的概念,并特别关注将未成年人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对象。上述工作推动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升,也符合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

(二)新技术推动博物馆和学校学习环境的虚实融合

近年来,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熟悉的学习环境正在逐渐由“实”变“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数字校园演变为智慧校园,数字化博物馆向着智慧博物馆发展,虚实融合的博物馆学习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3]。在这里,可以从狭义、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虚实融合。狭义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建立在物联网的技术基础之上,是指一类通过传感器设备识别、获取真实环境中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客观信息,通过互联网将基于课堂和社会的真实学习环境与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学习环境[4]。而从广义的角度看,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的教育环境等都属于虚实融合学习环境的范畴。

我们分别以学习环境(虚实环境、虚拟环境)和学习形态(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作为坐标轴建立起坐标系,常见的各类学习活动分别位于该坐标系的四个象限之中,如图1所示。

图1 博物馆与学校的“学习环境—学习形态”坐标系

该图直观地体现了学校和博物馆中主要的各类学习活动所处的学习环境及其表现形态。学校教育活动和博物馆教育活动分别位于该坐标系的上部和下部。从坐标系上半部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开展了混合式学习或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从坐标系下半部不难看出,虚实融合的数字化博物馆中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既包含有传统课外学习的方式,涉及游戏化学习、碎片化阅读等虚拟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方式,也包括了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的学习方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现实世界中的教学环境与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教学环境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为了有效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以便扬长避短,发挥综合优势。事实上,现实世界中的教学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体验,在提升学习者情感和动机方面要优于虚拟的网络环境;虚拟的网络平台和工具则能够打破地域和空间限制,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大大拓展学习者的探究与学习领域。现实的学习情境与虚拟学习情境的融合既能发挥现实环境下动手动脑利用真实数据进行科学探究的优势,又能发挥网络虚拟环境下资源丰富、便于协作、分享、互动的优势。无论是从学校教育还是从博物馆教育的环境来看,人们不仅要重视网络中的虚拟环境中的学习,也应关注在学生切身感受的、经验的真实环境中开展学习。

随着新兴的信息技术和新的教育思想的发展,博物馆或学校中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以高等教育为例,W.Sellers和K.Souter(2012)对于学习环境(空间)的复杂性进行的描述如图2所示[5]。

图2 虚实融合的高校学习环境(空间)及其复杂性

图中描述了学校教育所存在的三类学习空间:物理空间(生活经验的具象化)、虚拟空间(人的思维感知)、政治空间(实现社会构想),它们相互交叉和重叠。例如“大学校园”是一个具象的物理空间,“学与教”是一个人际间开展教学交互的虚拟空间,而“课程”则可以看作是一个描述空间表现的政治空间。上述各个空间的交集是一个渗透整合多样性的“潜在空间”,为了充分发挥“潜在空间”的作用,可以通过交叉、整合“物理—技术—虚拟”诸多要素,来兼容具体的学习需求和相关的学习要素。

二、人文社科教育视角下的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教育(Museum Education)通常是指发生在博物馆(也包括科技馆、美术馆、动物园和植物园等各种公共机构)中的非正式学习[6]。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无论博物馆教育或是学校教育,都受到个人因素、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这些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博物馆应当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桥梁,应当在跨文化交流、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有更大作为。下面,不妨从科学技术普及、传统文化传承等不同视角出发,来分析和探讨博物馆教育的目标所在。

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社会科学类博物馆和综合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社会科学类博物馆又可分为历史类、文化艺术类、人物纪念类、民族宗教类及文物展示类;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又可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科学技术类。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或科技馆)中教育活动的目标,涉及参观者的兴趣、知识、能力、态度等各个方面。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表的《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人,场所与活动》报告中,“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7]:(1)产生兴趣与学习动机;(2)理解科学知识;(3)从事科学推理的能力;(4)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反思科学;(5)参与科学活动,并具有使用科学工具的能力;(6)发展科学学习者的自我认同能力。

根据原著Donald J.Gray(2001)版本第201面的脚注释义,“to be upon the town is to engage in prostitution or thievery[3]”即“成为娼妓或窃贼”的意思。此处“upon thetown”使用了隐晦的借代修辞,“亲自上这儿来[4]”显然是误译,如果结合丽迪雅·班纳特小姐一贯轻浮浪荡的形象,将此短语译为“流落风尘”则更为合适。

上述目标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相互促进,作为科技类博物馆(科技馆)的学习活动目标,反应出博物馆中的科学学习对学习者各个方面的影响,也为博物馆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评价标准,为博物馆教育设计的规范化提供了参照。

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相对应,历史文化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前进,文化差异又使得科技的发展具有丰富的个性,使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相融合并不断创新。人文社科类博物馆通过展示其藏品,一方面向参观者传递蕴含其中的历史内涵;另一方面,传递与人类发展长河中,与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交相辉映的深厚文化内涵。人文社科类博物馆对参观者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具备了完整的、发展性的展示情境,其文化内涵使得博物馆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再拘泥于展品本身。此外,博物馆是文物收藏的主要机构,在文物的收藏、研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因此,优秀文化的传承也应该是各级各类博物馆的份内任务之一。

在参考上述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人文社科类博物馆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属性与属性,我们将人文社科类博物馆的学习目标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9]:

(一)时空观念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写道:“就历史现象而言,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演变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有一定的联系性,总是后承于前,不断地更新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着,这就是历史的时间性”[10]。空间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空间是指任何社会形态、任何历史事件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处于一定的地理位置;广义上的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表现为长度、宽度、高度,同时也包括数字空间、物理空间与宇宙空间。所谓人文社科类博物馆学习目标中的时空观念,指的是在面向人文社科类博物馆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博物馆专业人员和教师的引导,使参观者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文化背景,客观了解历史事件发生情境,培养学习者将所学得的知识进行反思和迁移,从而帮助学习者探索历史脉络,培养时空观念。

(二)文化理解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博物馆突破了实体场所的空间限制,更多地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作为非正式学习发生的物理环境,承担着大众传播的职责,在藏品展示过程中,文化传承是其重要职责之一。参观者通过参观人文社科类博物馆,将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博物馆获得的文化相互融合,在与同伴、博物馆专业人员、学校教师的交互过程中加深文化理解。

(三)多元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召开的第33届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强调,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传承到现代的多种文化是人类的共同遗产[11]。人文社科类博物馆所收藏展示的是人类多种族、多民族、不同历史时代传承下来的人工制品。这也决定了人文社科类博物馆作为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展示并传递着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历史文明形态。通过参观活动,了解并接纳各类文明,将历史人文的融合、演变、发展进行融合,结合时空观,形成多元联系。

(四)探究技巧

在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多媒体设备的介入为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学生得以在其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并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12]。博物馆中的探究学习主要从培养学习者探究意识、探究技能和探究能力等方面,不断促进学习者探究技巧的提升。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通过具体学习任务的开展,在合作和交互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借助博物馆展品,探究展品背后的文化知识及历史背景,并习得探究技巧,不断促进后续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五)批判性理解

(六)发展意识

人文社科类博物馆通过展示人类的文化遗产,期待参观者以史明鉴,并树立参观者对历史的理性思考,通过博物馆教育活动树立社会发展意识、群体发展意识、个体发展意识。通过发展主体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发展存在,对当今现实世界的发展和变革做出冷静思考和理智的判断,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机制创新

博物馆教育通常具有社会交互性强、自发选择、具有情境性等特点,相比之下,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组织严密性、形式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可以通过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机制建设,将博物馆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思路包括:

(一)博物馆专业人员与学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在已有的研究中,将馆校合作的类型分为博物馆主导、学校主导和上级部门主导型[13]。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教育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在“校外教育”视野下被作为校外学习发生环境之一的博物馆已正在转变为“馆校合作”的主体之一,博物馆角色由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向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过渡。这一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转变,使得博物馆教育活动不再由学校完全主导。博物馆专业人员直接参与博物馆教育过程的发展趋势推进了博物馆人工制品所蕴含的背景文化知识的传播,由此也为博物馆专业工作者与学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保障。博物馆可以设立工作坊或单独设立与学校教学对口的工作团队的形式,通过提供专业化的博物馆教育指导或讲座的方式,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鼓励博物馆向学校输出博物馆教育的相关资源,推动博物馆教育的质量得以持续提升。通过博物馆与学校的项目合作、馆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也可以提升博物馆专业人员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博物馆人员的专业发展途径,为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此外,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与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交流,了解与馆藏展品相关的历史或科学知识,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和案例。同时,在与博物馆的合作之中,逐渐明晰将博物馆资源利用到课堂教学的实现途径。

(二)博物馆教育与学生科普教育相结合

在学校中开展科普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14]。目前,博物馆(或科技馆)教育与学生科普教育结合形式多样,包括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或科技馆参观、科普活动进校园、馆校合作的科普活动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以及审美能力得以提升。针对中小科普教育开展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拓展其课堂知识,更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途径之一。博物馆教育还可以与大学生科普教育相结合,主要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设立研究和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在博物馆中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

在博物馆中开展探究式的科普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博物馆可以为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大量学习资源,也为学校提供其所不具备的实验条件和科普教育师资力量;博物馆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提供展品进校园、活动进校园等形式的活动,方便学生或教师进行提前预约;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既将博物馆教育带进学校,也将学校教育渗入博物馆。教师也可以在线预约的形式,联系博物馆工作者进入校园进行专题报告,形成立体化展览进校园的文化传播模式。博物馆教育与学生科普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加形象化地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和创新能力,它符合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导方针。

以我们开发的虚实融合的浙江省教育技术博物馆为例,这是国内首个全景展示教育技术内涵与发展的省级实体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分为前言、教育技术发展史、技术跨越、实物展示、后记和科技长廊等六个区域,展出实物500余件,全面呈现了浙江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变迁痕迹和生命力。在该网站的“研究型学习”模块中,遴选了对教育教学具有典型意义和独特价值的8项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呈现了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虚拟仿真、移动互联、云计算、DIS(数字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数码显微、语音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模式。通过在线互动的形式,在参观者在线游览的过程中向其提供在线探究性实验资源,便于其开展在线科普活动。例如,下页图3所示的探究性实验“汽车转向系统”,可以通过参观者在线交互“组装”汽车部件,让参观者了解汽车配件、变速与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

图3 教育技术博物馆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示例

(三)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学协同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道德观念、价值趋势、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文化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直接而综合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15]。文化传承不仅需要通过学校课堂中的授课活动来实现,更是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校内外联系与合作是促进文化传承的手段之一。

长期以来,博物馆以承载历史文化作为其主要功能之一。然而19世纪后,现代化浪潮推进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变革,博物馆建设也出现了技术导向的趋势,建设声光电技术融合、引入先进展示设备的现代化博物馆成为提高博物馆吸引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思潮的反思,博物馆记忆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再次得到重视。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再一次强调了博物馆的记忆功能。博物馆不仅仅是社会公共文化设施,更是保存并记忆历史文化的重要机构,这也是博物馆文化传承功能的理性回归。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16],明确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指导纲要,将文化传承与学校教学结合富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事实上,考虑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学结合起,需从多角度、各个方面进行思考。

在博物馆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方面,可结合学生心智发展阶段,由博物馆专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合作组织教学教材及案例的编写与策划,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或课外活动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同时,应考虑中小学教育的特性及目的,将博物馆展品蕴含的文化与学生道德课程、社会性发展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结合,做到合理统筹、科学设计,实现博物馆知识与学校课程知识的有机融合,将文化传承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避免因刻意追求馆校合作使文化传承只流于形式,甚至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宁波教育博物馆为例,如图4所示。

图4 教育博物馆中的在线问答

这是一个虚实融合的博物馆。实体场馆分为三个主展厅:文教之邦——宁波古代教育厅;甬上先风——宁波近代教育厅;杏坛沐春——宁波现代教育厅。四个专题厅:宁波古代教育家厅、宁波人与蒙学教育、宁波学子的状元之路和物旧意深,通过展陈历史文物帮助参观者了解宁波历史尤其是宁波教育的发展历史。虚拟馆通过全景环视技术逼真呈现实体馆的布展情况,并且增加了大量的在线资源。其中,“玩一玩”“试一试”“测一测”是虚拟馆的特色板块,它结合中小学课程的知识点,通过在线交互活动提供以宁波教育历史为背景的在线游戏、在线测试和3D交互等功能,参观者可以在现场通过移动设备,或在家里上网参加颇具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藉此深入了解和传递宁波教育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结合的主要策略

(一)重视学校特色在线博物馆的建设与利用

近年来,不少有条件的学校结合专业特色与办学优势建起了一些专题博物馆,该类学校特色博物馆既具备博物馆面向大众的教育属性,同时也具有其隶属于该学校教育的个性特征,其特色馆藏资源和学校教学科研优势使得学校特色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凸显。学校特色博物馆大多具有文化气息浓厚,信息资源丰富、环境优雅、社会信誉高的特点。与普通的博物馆相比,学校博物馆功能更加偏向于其教学研究属性,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的同时传递学校特色文化,加之其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学校博物馆的展品收藏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其博物馆学习的教学内容也相应较有针对性,通过发挥其人才储备的优势,为在校学生更加快捷高效地学习理解专业知识提供了便利。

为了发挥学校特色博物馆的建设与利用,可以通过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举办陈列展览、专题讲座、提供在线展览、在线课程或和大众传媒合作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科学历史知识,推进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尽到提升全民素质的职责。然而,与社会上的博物馆相比,校园里实体博物馆的利用率不太理想,加之不少学校博物馆尚未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博物馆,使得学校博物馆没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所以,结合已有的学校特色博物馆,建设相应的网上虚拟博物馆,构成虚实融合的学校特色博物馆体系便成了当务之急。

以我们正在开发的杭州某实验小学的虚实融合的数学博物馆“π空间站”为例,如图5所示,该空间站通过聚集大量有趣的数学学具和数学参考书籍等资源,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轻松环境。在该空间站内,师生可以通过参与实验、阅读书籍、参与讨论的形式探索数学知识。该空间站除了提供线下探索空间,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在线探索的门户网站,其中的在线学习功能包括有3D全景、数学文化、数学趣谈等模块,通过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拓展物理场馆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向学生提供了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索相结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络平台。

图5 杭州某实验小学的数学特色博物馆“π空间站”

(二)依托博物馆建设青少年教育网络课堂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教育应该成为各级各类博物馆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可以结合博物馆展品内容的特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博物馆学习的课程、教材教具等已有成果进行数字化,转化为可通过因特网调用的有效资源。建设和完善适应信息时代学习需求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科学文化教学内容。通过建设视频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和搭建远程教学环境向在线博物馆学习者提供系统化的博物馆教育资源,构建更加开放的在线教学环境。

具体到博物馆网络课程或在线资源的建设方面,需要根据博物馆的展品内容,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设置,设计、开发相应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我国基础教育目前的学制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等学段,作为基于博物馆的非正式教育课程应当涵盖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并按各个学段和层次精心设计,构建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体验内容及评价标准。

在博物馆的网络课堂或在线资源中,为了方便学习者的学习,应该明确列出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对应关系,在博物馆官网中设置与课堂教学资源相对应的板块。并通过年龄、学科等分类线索向参观者推荐本博物馆可参观、学习的相关知识点。通过确定知识点,网站提供特定的页面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或拓展。学习者进入页面根据所属学段,点击相应学科将可以获取其所需的新媒体资源,为学习者自主探索知识搭建了桥梁。

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的先进经验可供借鉴。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为例,该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其古生物和人类学文物的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馆中占居首位,也是美国主要的自然历史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该博物馆门户网站为在线参观者提供了大量、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其特色体现在网站中的“展览”“教学”“探索”“博物馆研究” “参观计划”“日程安排”等相关模块(栏目)。在“教学”模块中,将参观者细分为成人、家庭、幼儿园至二年级、3-5年级、6-8年级、9-12年级、教师等不同类型,可以根据参观者身份组织相应的教学资源;“探索”模块根据不同的主题来组织教学资源,例如气候变化、宇宙、恐龙探索、食品、鲸鱼等;“博物馆研究”模块则根据学科来划分组织资源,例如人类学、无脊椎动物学、古生物学、物理科学等学科的教学资源。

为探索博物馆青少年网络课堂建立的途径,这里以该网站“探索”模块提供的科学主题“气候变化”相关探索活动为例进行说明,该界面如下页图6所示,其中包括有“博物馆中相关展览”“课程”“藏品”“目前项目”“研讨会等各类资源”等内容,该网站将与主题相关的所有资源按照资源类型划分,向用户逐一展示,通过这一详细的规划方式,使得“气候变化”这一专题显得十分有逻辑性,通过对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展品参观的学习,使得学习者对相关领域的了解逐渐深入,最终对该话题产生全面的了解。

图6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探索模块—气候变化”主题

(三)数字化学习配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为博物馆参观者研发与学校课程配套的学习资源,将博物馆展示、学习功能与学校课程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博物馆学习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基础工作。为此,各级各类博物馆应当在相关学校开展合作,结合博物馆自身特色,设计、开发与学校相应课程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源,其中包括多媒体教材、立体学习包、教学参考包、在线课程等,并将上述资源应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例,在该博物馆网站中可以下载美国McGraw-Hill(麦格劳—希尔)出版社出版的2005年版和2008年版美国幼儿园至小学6年级科学教材相关的教学资源。其中幼儿园和一年级教材从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物理科学对书中的章节划分,A单元主题为“植物”,在相应页面可见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活动”“在线资源”“教学者指导”“文献”“交互”等各类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图7所示。学习者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取博物馆提供的与所学知识点对应的相关配套资源。

图7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学习资源示例

通过使用博物馆、学校配套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从多角度来学习课程,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效结合,使得学校教育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同时,对于那些与博物馆展品密切相关的学校课程知识内容,可以通过组织相应的学习配套资源,发挥博物馆的专业知识储备优势,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支持学校课程的教学。

[1] 张剑平.虚实融合视野下的场馆学习与文化传承[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进展2015[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

[2] Museu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D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seum#cite_note-1,2015-11-02.

[3] 张剑平.虚实融合环境下的适应性学习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4] 张剑平,许玮等.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概念、特征与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9.

[5] M.Keppell, Kay Souter, Matthew Riddle.Physical and Virtual Learning Spaces in Higher Education[M]. Pennsylvania: IGI Global,2011.

[6] Adams, J. 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t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J].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2007,2(2):393-440.

[7] Bell, P., Lewenstein, B. V., Shouse, A., et al. 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 People, Places, and Pursuits[J].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9,43(1):66-68.

[8] 陈玲,凌振荣. 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4):40-43.

[9] 夏文菁,张剑平.文化传承中的场馆学习:特征、目标与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5,(8):5-11.

[10]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1]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DB/OL].http://portal.unesco.org/culture/en/ev.php-URL_ID=29388&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2015-11-01.

[12] 阙仁镇,杨玉辉,张剑平.基于数字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探究教学——以西湖文化数字博物馆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5):34-42.

[13] 宋娴.中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114-116.

[14] 肖治亮.浅析我国科普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4,(36):196.

[15] 荣正通.试论高校博物馆的文化育人与学生思想教育[J].博物馆研究,2013,(2):30-35.

[16]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物博函[2014]73号)[DB/OL].http://www.sach.gov.cn/art/2014/1/22/art_8_100214.htm,2015-11-20.

责任编辑:李馨 赵兴龙

A Study on Mechanism and Strategie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 Museums and School Education

Zhang Jianping, Xia Wen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mphasis 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all around the world, public institutions such as museums have taken education as their primary function. Physical Museums and digital Museums are gradually move toward integr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museums should become the bridge which connecting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as well as formal learning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 this way, museum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culture. How to combine digital museums with school education need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his study focus on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museum learning such as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Combined with some examples, mechanism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 museums and schoo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museum activity and school curriculum have been put forward.

Museum Learning; School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ultural Heritage

G434

:A

1006—9860(2016)01—0079—07

张剑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21zjp@zju.edu.cn)。

夏文菁: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zju_xwj@163.com)。

2015年11月25日

*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虚实融合环境中的非正式学习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编号:BCA130018)的资助。

猜你喜欢
博物馆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