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池珠,王 宏,秦 路
(1.山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英才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民远程培训模式的实验验证及评价*
马池珠1,王 宏1,秦 路2
(1.山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英才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近年国家对提高农民素质非常重视,开展了很多培训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运用Moodle平台进行农民培训是否可以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基于这一假设,该文针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农民远程培训进行了实证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培训的开展与实施,以及培训的效果测试。培训前对被试进行了全面调查与访谈,培训过程中对培训的模式、培训要素进行了精心设计,培训的效果测试主要依据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设计的评价量表。评估结果显示,运用Moodle平台进行农民培训,农民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农业基础知识、农业生产技能都有了显著提高。
Moodle平台;农民远程培训;柯式评估模型
随着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培训越来越普遍,Moodle平台以其模块化的功能设计和交互性强的特点广受培训组织的欢迎。那么,将Moodle平台用于农民培训,是否可以改善目前农民培训的现状,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呢?课题组根据这一思路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农民开展基于Moodle平台的远程培训实验。
基于Moodle平台的远程培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培训的开展与实施,以及培训的效果测试。具体环节包括对农民基本情况、学习需求及能力调查、培训前后对农民的问卷调查、培训前后对农民专业知识与农业生产技能掌握情况的测试,以及培训的实施等。
农民远程培训的培训对象是广大农民,即该课题的培训学员,课题组选取了山东省3个地区的9个乡镇的30个自然村的1200名农民作为被试对象,分别是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张家产镇、高村镇三个乡镇中的十个自然村的农民、章丘市文祖镇、水寨镇、白云湖镇三个乡镇中的十个自然村的农民、临沂市费县石井镇、大田庄乡、南张庄乡三个乡镇中的十个自然村的农民,这9个乡镇的经济发展程度大致代表了山东省农村高、中、低三个档次的经济水平状况,也均参加过往期的农民培训。
实验开展前,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于被试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实施问卷调查,并对有代表性的被试学员进行资料访谈。
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散点数据,然后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访谈法可以获得更深入的资料,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更加全面的调查结果,依此来设计满足农民需求的远程培训内容,设计更适合农民使用的基于Moodle平台的远程培训模式。
在对农民学员进行调查的同时,也对远程培训站点管理员进行访谈,分析往期农民远程培训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存在的组织管理及技术性的问题,从而为远程培训的组织协调提供参考。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农民学员对远程培训的积极性、往期培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希望在培训中解决哪些问题、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培训等。
2013年6月课题组开始查阅资料、访问相关人员、咨询农业专家,7月份开始调查问卷设计并根据相关资料及意见进行修改。2013年8月份到10月份分批对调查选择的30个村庄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有关农民基本情况、学习特点等的调查,每个村庄随机选择42人发放问卷。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人,占15%;初中文化程度24人,占6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0人,占25%;年龄主要集中在35到55岁,小于35岁的农民较少,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问题,如果能够构建适合农民的远程培训模式,对农民开展远程培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让农民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发家致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同时由于农民的年龄较大,在构建农民远程培训模式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年龄较大的农民对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学习的意愿以及掌握计算机的能力。共计1260份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方式为集中组织填写,实时回收,因此问卷回收率较高,回收1223份,有效问卷1200份,问卷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所占比例为95.2%,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1.数据统计与分析
(1)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a.计算机及网络在农民中的覆盖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家庭及村委都没有电脑上网的人数约10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对于无法上网的农民群众,要由村委协调其他村民共同接受远程培训。我们可以看到,有条件上网进行培训的农民占调查的80%左右,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也为远程培训提供了硬件条件。
b.农民使用网络的能力
我们将农民学员使用网络的能力分为三类:较熟练(会打字、能进行信息检索、能使用聊天工具交流)、不熟练(打字不熟练、不能进行信息检索、不能使用聊天工具交流)、不会。调查数据显示,较熟练的农民有156人(占13%),不会的达到了312人(占26%),所以,我们预期如果直接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效果肯定不理想,我们考虑由网络操作能力较为熟练的农民对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的农民进行辅导,也可在培训前期对农民进行一段时间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培训。
c.农民信息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农民接受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传统媒体,包括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农民利用网络接受信息的比重并不大,因此更有必要提高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
a.往期培训内容调查
以往的远程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知识方面(如图1所示),还有一些内容涉及到农业生产技能,这与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有很大差异。而且往期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农业知识,很少有关于农民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信息,单一的知识体系容易造成农民学习的疲劳感,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
图1 往期培训内容
b.农民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农民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依次为农业生产技能、产品市场状况、农业基础知识三方面。另外,他们对职业技能、医疗卫生、法律常识、经营管理策略等都比较关注(如图2所示),因此网络资源建设要根据农民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来进行。
图2 农民需求内容
2.访谈信息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很多农民渴望参加培训,但是培训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这就大大影响了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农民反映:“远程培训过程像广播,自己只是被动接受”“有很多培训内容根本搞不懂,也不知道向谁去问”“培训中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所讲的知识也有些理论化,不太容易懂”“往期的培训内容不实用”“自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却不知道该向谁寻求解答”“单纯的讲解知识并不适合我们学习,应该多使用一些例子来帮助记忆”“远程培训不能只是从电脑上学习,要适当的增加与农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应该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其他技术,比如温室大棚种植等来帮助我们寻找发家致富的途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培训要是能普及一些法律知识会更好,让我们农民知法守法不犯法”等。
从上述访谈中可以发现,农民对远程培训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既有针对往期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存在问题而提出的建议,又有对新的远程培训抱有很大希望。远程培训站点管理员反映:“农民远程培训是一项很重的任务,农村人口太多,而管理员的数量较少,不能及时满足所有农民的需要”“由于农民长期没有系统地进行过学习,学习能力较差,还有许多农活要做,导致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时间也不是很长”等。通过对远程站点管理员和农民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农民自主选择时间接受培训,又可集中起来进行培训。
课题组根据前期调查分析,以Moodle平台为学习工具、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满足农民学习需求、实现培训模式各要素之间良好的交互为原则,构建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民远程培训模式整体框架(如图3所示)[2][3]。
图3 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民远程培训模式
远程培训的目标、目的及规则可以根据地域及民情不同进行修改及完善,前两个阶段为培训的开展提供保障,为农民远程培训过程的实施提供支撑。
培训过程是农民远程培训具体实施的环节,也是整个培训模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考虑到农民对计算机及Moodle 平台的操作能力,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首先对农民开展一段时间的技术培训作为农民接受远程培训的技术支持,这样做解决了在往期培训中,农民对学习平台陌生造成的培训实施不顺利的现象,从而帮助农民增加对计算机及网络的熟识度,增加农民对培训的兴趣与信心。
具体的培训过程为:培训专家将整合开发的培训内容上传到Moodle平台上供培训学员自主学习,并且根据培训学员在Moodle平台上对课程的反馈信息进行培训内容的整改,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培训的进行而逐步完善。Moodle平台为培训学员以及培训专家提供同步培训系统与异步培训系统。培训学员借助异步学习系统主要包括在Moodle平台上点击学习课程资源、完成阶段性自我测试、提交作业以及在留言板模块留言等进行自主学习;同步学习系统是依靠对Moodle平台的二次开发实现Moodle平台的聊天室、视频讲解等功能使得培训学员可以与培训专家之间以及其他培训学员探讨学习与交流互动的交互学习。同时,培训专家借助Moodle平台丰富的功能模块来上传课程资源、上传测试问卷及查看培训学员作业,通过在留言板答疑、与农民进行聊天交流、视频讲解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指导学习、答疑解惑等。培训组织可以借助Moodle平台下达培训通知,增加培训学员以及培训专家交流的机会。同时,培训组织要依据培训专家以及培训学员对培训的实时反馈来开展不同的培训组织形式,使培训达到的更好的效果。
该模式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开发方面以农民的需求及反馈为依据。在模式构建的最初阶段,农业专家依据对农民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出培训的课程内容。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农民可以将自己对课程内容的建议以及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反馈给培训专家,培训专家进一步对培训内容进行修改整合[4]。
1.培训目的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严重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是本次培训的目的。
据调查,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等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相关。文化素质的缺乏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导致不良文化在农村有些地区泛滥并且也增加了农民犯罪率。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普及法律意识是本次培训的重要目的。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将近1.5亿剩余劳动力,并且我国农村每年有600多万中小学毕业生不能接受更高级的教育。大量的没有一技之常的农民不仅增加了就业压力,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是本次培训的又一目的。
2.培训专家的选择
这次远程培训专家团队主要由农业院校的教师、农业局管理人员、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等构成,农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根据其多年从事农业研究的经验开发出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且结合现有的开放教育资源,整合出农民需要的课程内容,制作出相关教学视频。农业局管理人员主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适时调控修改培训计划,使得培训可以帮助农民达到国家对农民转型的要求,使农民快速转变为新型农民。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则为农业院校的教师提供当地农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协助他们设计出更适合当地农民学习的课程资源,同时也负责调整本地区培训计划及进程。另外,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培训专家团队要及时地对农民进行辅导答疑、交流互动,以帮助农民顺利完成远程培训,达成农民远程培训的目的。
3.培训组织的选择
培训组织主要是由我国各地的远程站点的管理员来担任,并且由农业和林业部门的政府机关人员配合组成。培训组织负责管理培训学员以及培训专家的账号、组织农民与农业专家的交流互动、组织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远程培训、及时下达通知公告、查看农民培训进程等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培训组织的任务,培训组织要充分深入地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培训组织的选择是整个培训过程顺利开展实施的关键与保证,是搭建在培训专家与培训学员之间的一架桥梁,是保证培训顺利开展进行的重要环节。
4.培训的组织形式
传统的培训是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不易于我们将培训资源重复利用,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不利于农民利用个人业余时间去学习;而往期的远程培训虽然做到了异地异时的培训,但交互性差,培训过程中缺乏农民与农业专家以及农民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农民学习的个体孤立感,培训模式过于单一。我们利用互联网广泛传播、资源重复利用的特点,并且结合传统培训与往期远程培训的优势,采取多种培训模式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以及农民的需要与反馈,来对农民开展培训。
自主学习是此次远程培训最主要的培训组织形式。农民进入Moodle平台自行选择培训内容进行学习,当然培训内容的选择以及培训任务的完成在Moodle平台中都会有记录,农民可以按照培训计划来循序渐进的完成培训任务。
视频讲解是此次远程培训的一大特点,这一功能是通过对Moodle平台的二次开发,添加Inwicast插件来实现的。在培训学员自主学习的同时,由培训专家下达通知公告,培训组织者定期组织学员与培训专家进行视频辅助培训,视频讲解的安排主要是在学员完成阶段性的培训后,由培训专家对前一阶段培训中农民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以及对下一阶段培训的整体介绍,使得农民能够比较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对下一阶段的培训有了初步了解。
集中培训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农民的学习能力较弱,长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导致农民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产生个体孤立感,从而会降低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在适当的环节增加集中培训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农业专家以及培训组织者及时得到农民的反馈,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集中培训包括组织农民共同学习和农业专家面对面向农民讲解培训内容等多种途径。
电话采访的方式也便于培训组织者及时掌握培训的进展情况,对培训过程更全面地掌控。同时也可以设置求助热线,来及时地解答农民在培训中遇到的培训内容与平台技术方面的问题。
广播播放也是一种辅助培训手段。远程站点管理员可以联合村委开展工作,增加村委对农民培训过程的了解,村委通过广播的形式及时播放远程培训组织者下达的培训通知。既用留言板,又用大喇叭,及时跟进提醒,有助于农民完成培训计划的进度。
5.交互环节的设计
通过对农民的调查访谈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往期培训模式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远程培训本身存在的培训者与学习者在时空上处于相对分离的特点,势必导致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直接性会降低,受训者容易产生孤立感。而农民自身的学习特点、文化程度以及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等更容易导致农民在接受远程培训的时候会容易产生孤立无助的感觉。因此,远程培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包括农民与农业专家的互动、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农民与学习内容的互动、远程培训组织者与农民、农业专家的互动等,是保证农民远程培训效果最有力的保障。
该远程模式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专家根据自己的学科经验制定培训内容整合到Moodle平台上,农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课程资源的设计的意见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借助Moodle平台的留言板、聊天室等模块来向培训专家进行反馈,培训专家尽快回复并根据农民的建议及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对培训内容进行修改。其次,农业专家在阶段性培训结束后,可以借助Moodle平台的视频辅导模块,来对农民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总结,对下阶段的培训进行整体规划介绍。另外,如果在培训中发现农民普遍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视频辅导答疑,在这个过程,农民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与农业专家交流,农业专家将视频辅导的通知下达给培训组织,农民群众也可以根据大家的需要向培训组织提出需要视频辅导教学的要求,培训组织协调双方的时间,安排合适的时间以达成视频辅导答疑。此外,培训专家以及培训组织也可以根据培训计划以及农民的信息反馈来安排集中培训、广播播放、电话采访等其它组织形式的农民培训。培训组织也要负责整个Moodle平台的管理与维修工作,以实现培训的顺利进行。整个培训是以实现培训要素的互动为核心,以解决农民的问题、增强从业农民从业技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5]。
此次培训实验在章丘市、威海市文登区、临沂市费县3个地区顺序开展,2014年2月3日开始在山东省章丘市的3个乡镇开展远程培训活动,2014年3月5日结束,共计30天。第二批在威海市文登区开展,增加了培训时间,2014年4月1日开始,5月20日结束,共计50天,第三批在临沂市费县开展,2014年7月10日开始,8月30日结束,共计50天。
根据前期对农民计算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我们需要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前的技术培训,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如何搜索信息、如何创建邮箱、如何使用聊天工具等)和Moodle平台操作(注册账号、查看培训课程、跟进培训进度、自我测试、如何在交流区实现互动等)。第一批和第三批培训是在寒暑假期间,由培训组织单位协助我们组织了10名远程站点管理员与20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技术培训小组,来对农民开展前期的计算机培训以及Moodle平台的操作培训工作。第二批培训则组织了20名山东师范大学大四相关专业的实习毕业生进行培训工作。
在结束技术培训后,有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农民在自己家中进行学习,家中不能接入互联网的农民可以在其他农民家中或是在村委的公用电脑室进行学习。培训专家团队由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以及各地区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技人员构成,这些农业专家分组成多个培训专家小组来分别负责各地区的农民培训工作,主要是在Moodle平台上观察农民培训学习的进度,查看培训学员测试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留言板上的疑难问题、聊天室中培训学员的交流,以及对农民进行视频辅导答疑和开展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组织工作由三个地区以及各乡镇的远程站点管理员共同完成,主要负责查看培训学员及培训专家在交流区的互动情况,根据情况安排合适的时间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电话采访、广播播放等,并且对出现的Moodle学习平台中的技术性问题给与处理。
评价环节主要依据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设计的评价量表,包括学员评价(对培训的评价以及对自身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培训专家及培训组织对培训学员的效果评价)。
目前,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权威的人才培训的评估工具是柯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简称“4R”,该模型于1959年由威斯康辛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L.Kirkpatrick)教授创建,为人们对人才培训的评估提供了便利。柯式四级培训评估的层次、评估阶段及评估内容如表1所示[6]。
表1 柯式四级评估表
培训中评估主要是进行反应层和学习层的评估,培训后主要是进行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
1.学员反应评估
学员反应评估主要是评估培训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我们采取在Moodle平台上对培训学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完成对培训学员的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的数据由培训组织以及培训专家进行收集统计,并且进行分析。其中培训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对培训专家培训技巧的反应、对培训组织者的反应、对课程资源设计的反应、对培训过程各环节是否衔接的反应等等。
2.学习效果评估
学习效果评估主要是评估学员在结束培训时,培训专家对培训学员以及培训学员对自我是否通过培训增加了知识以及提高了技能。培训专家对培训学员的评估主要通过培训学员完成作业质量以及对培训学员发放培训效果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培训专家可以对比培训学员在培训前后的知识技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也可以核对培训学员是否完成了预期的培训目标。培训学员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估主要通过自我反思的形式考查在经过培训后自我的知识技能是否得到了改进。
3.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估
行为改变的效果评估以及培训结果产生的效果评估都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来考验,这里就不再进行这两级评估。今后课题组还会对这些被试进行长期跟踪,以便更好地评估此次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民远程培训效果。
4.确立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评估指标
通过评估指标的确立,设计调查问卷,对培训学员开展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然后对搜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培训专家、培训组织以及培训学员对培训效果的分析主要是培训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填写调查问卷、培训学员进行的关于农业基础知识与农业生产技能测试试卷、培训学员提交的培训作业以及对农民培训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处理。
1.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数据分析
根据确定的培训指标,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来分析农民对培训的满意程度,如右表3所示。
表3 农民对远程培训的满意度
2.农民学习效果的数据分析
在培训前与培训后将农业专家制定关于农业基础知识以及农业生产技能的试卷统一在培训的1200名农民中进行发放和测试,采取当场作答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培训前后的测试的数据,来判断培训的效果。农业基础知识以及农业生产技能的试卷评分等级标准为0-20分为很少(或很低)等级,20-40分为较少(或较低)等级,40-60分为一般等级,60-80为较多(或较高)等级,80-100分为很多(很高)等级。
对农民培训效果的测试主要是通过测试农民基础知识与农业生产技能,对比培训前后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被试农民在经过此次培训后,农业基础知识总体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其中培训前后农业基础知识处于很高和较高水平的农民由原来的19%上升到46%,农业生产技能处于很高和较高水平的农民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如何在以后的实践中,将农民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是检验培训学习效果的最有效的方式,需要长期检验农民培训的学习效果。
3.对培训学员的作业分析
培训专家通过对农民提交的作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农民可以将所学的培训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到一起,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基本达到了培训的目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学员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出现了雷同作业等一些现象,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农民原有的文化基础水平较低、自主学习的时间较短,没有对培训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对于这些农民可以让其他农民在以后的生活里对其进行帮助,努力使其增加对培训的兴趣与自信心。
4.培训过程的具体情况分析
培训组织对于培训专家、培训学员在培训进行的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保证比较有序地进行,培训过程比较顺利,农民对于培训的积极性较之前的农民培训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利用Moodle平台时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培训组织形式灵活度不够、农民自主学习的时间较短、农业专家解答农民疑惑不够及时等。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培训的模式、组织形式等,以保证农民远程培训能够达到更佳的培训效果,解决农民现实中的问题,帮助农民努力转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农民。
由于时间以及自身与外界条件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仅对山东省3个地区的农村进行了调查,对农民的调查分析数据样本也较小,虽然在山东省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难以代表全国各地区农民的学习现状以及对培训的需求;
(2)在课程内容的资源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3)在对农民培训后,仅对农民的培训满意度进行分析以及对农民的农业基础知识以及农业生产技能进行了测试,对农民的行为改变的效果评估以及培训产生的效果评估都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来考验,由于时间较紧迫,没有进行这两级评估,今后还需要继续这项研究,以便更好地基于Moodle平台对农民远程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1] 孙素芬,龚晶,郭建鑫.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袁松鹤.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框架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9(6):13-17.
[3] 孙越.Moodle环境下成人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郑州:河南大学,2011.
[4] 赵云建.网络教研中的活动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133-138.
[5] 张跃玲.网络教学交互模式研究——以Moodle教学平台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1.
[6] 克帕特里克,奚卫华.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2.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The Experiment and Evaluation of Remote Farmer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Moodle Platform
Ma Chizhu1, Wang Hong1, Qin Lu2
(1.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2. School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4)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 farmers’ quality, carrying out a lot of training activities and obtaining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 training also has many problems. Whether or not using the Moodle platform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ers training? Based on this hypothesis, the research on remote farmers training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n part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preparation before training, the 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raining test. Before training, the participants are conducted a full-scal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s, and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the training pattern and factors are designed elaborately, subsequently the effect of the training is tested by th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Kirkpatrick Model.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Moodle platform for farmers training, farmers’ enthusiasm had a larger promotion and the agriculture basic knowledge as well as production skill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oodle Platform; Remote Farmers Training; Kirkpatrick Model
G434
:A
1006—9860(2016)03—0050—07
马池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教育应用、农村远程教育、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machizhu@126.com)。
王宏: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教育应用、远程教育(wh_sdjn@163.com)。
秦路: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qinlu@ycxy.com)。
2016年1月18日
* 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YJA88005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