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煌卓 越(1.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0 2.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2001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10098)
基于m法的基桩水平荷载下位移计算
余金煌1,2卓越3
(1.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2330002.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230031 3.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10098)
结合钻孔灌注桩内力及水平荷载下的变形计算,介绍了利用m法计算的方法和计算过程。在计算中将土体作为半无限体,实际工程迎水侧为斜坡,采用的水平抗力系数偏大,水平位移计算的结果比实际偏小。
弹性地基反力法m法钻孔灌注桩内力计算变形计算
基桩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计算要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复杂得多。目前,桩的水平承载力是根据桩受到弯矩后引起的应力,使其满足桩身的允许强度,则相应的水平荷载就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根据桩顶承受的水平力和力矩,利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出桩顶的水平位移。
2.1基本假定
m法是建立在弹性地基梁Winkler假设的基础上。计算时对土体做如下假定:
(1)将土体视为弹性变形介质,其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线性增加(m法),地面处为零。考虑该工程实际情况,此次选择低承台桩进行计算。
(2)在水平力和竖向压力作用下,桩基、承台表面上任一点的接触应力(法向弹性抗力)与该点的法向位移δ成正比。
(3)忽略桩身、承台侧面与土之间的粘着力和摩擦力对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4)当承台底面与地基土之间不脱开,即符合规范JGJ94-94第5.2.2条规定,可考虑承台底摩阻力。承台与地基土之间的摩阻力同法向压力成正比,同承台水平位移值无关。
(5)桩顶与承台刚性连接(固接),承台的刚度视为无穷大。
2.2计算原理
根据假定,由材料力学中梁的挠曲微分方程:
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
EI—桩身抗弯刚度;
b0—桩身计算宽度,圆形截面b0=0.9(1.5d+0.5)。
3计算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防洪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扶臂式结构,2排钻孔灌注桩基础,墙后有高约6m的人工填土。第Ⅰ、Ⅷ段墙体弧长为10.55m,其余弧长为12.00m。第Ⅳ段防洪墙设计底板高程6.50m,墙顶高程14.50m。第Ⅰ和Ⅷ段连接老防洪墙,第Ⅰ和Ⅱ段迎水侧为水厂泵房;第Ⅲ、Ⅳ和Ⅴ段向长江侧伸入距离较大,其中Ⅳ段接近18m。Ⅵ段迎水侧下接挡土墙,挡土墙顶高程11.00m;Ⅶ段迎水侧为平台,平台高程11.00m;Ⅷ段迎水侧为堤坡,高程11.00~13.50m。
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钻探及室内试验成果,按工程特性,结合土层沉积历史,工程区各土层分述如下:
①层回填土:现状回填土高程11.35m,防洪墙底板高程5.45m,土料为灰黄色,中密~稍密,土料以重粉质壤土为主,夹砾石、淤泥。
②层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层:层顶高程5.45m,层底高程-12.0m,灰色,夹砂壤土、轻粉质壤土等,含植物根茎和贝壳,软~流塑状。其中上部夹建筑和生活垃圾。
③层重粉质壤土层:青灰色,含淤泥质土夹层,硬~可塑状,含铁锰结核和钙质结核。
3.3计算参数
3.3.1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的确定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按规范JGJ94-94 第5.4.5条规定采用。由于该工程无静载试验资料,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值,根据土层性质和土工试验成果,按表5.4.5取m=6MN/m4。
对桩基所在层为多种土层组成时,由规范JGJ94-94附录B第B.0.2.1条计算,该工程桩基侧面主要影响深度:
经计算范围内土层数n=1,即m=6MN/m4。
3.3.2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α的确定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式中:α—水平变形系数,1/m;
表1 各种荷载组合承台内力计算结果表
EI—桩身抗弯刚度,EI=0.85EcI0;
Ec—混凝土弹性模量,C25,Ec=2.8×104N/mm2;I0—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I0=W0d/2;
W0—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圆形截面W0为:
式中:d—桩径,m;
d0—扣除保护层的桩直径,m;
dE—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值。
3.4计算成果
根据上述荷载组合,承台及桩基内力和水平位移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该工程防洪墙位移情况,为便于分析其原因和将来加固设计的需要,计算时考虑以下荷载组合:
工况1:墙后现状填土高程11.35m;
工况2:墙后填土高程14.50m(设计高程);
工况3:墙后填土高程11.35m情况下,考虑墙后管桩压桩机荷载。压桩机取1200kN,取等效6.0m填土荷载,取计算填土高程17.35m。
(1)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承台计算结果如表1。
(2)根据不同荷载组合承台受力情况,利用m法计算桩顶受力情况具体结果见表2。
(3)各计算荷载组合下桩身弯矩分布图见图1~3。3.5结果分析
(1)在考虑压桩机荷载时,承台和桩顶弯距最大,水平位移也最大。
(2)在墙后填土高程11.35m时,即管桩施工前,水平位移为2.3mm;在墙后填土高程14.50m(设计填土高程)时,水平位移为4.8mm。
(3)考虑压桩机荷载时,其最大位移量为7.8mm。
图1 桩体弯矩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填土高程11.35m)
图2 桩体弯矩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填土高程14.50m)
图3 桩体弯矩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填土高程11.35m及考虑压桩机自重)
(4)根据上述m法计算结果,3种荷载组合下其位移量均满足要求,但是这种计算是将土体作为半无限体,而该工程防洪墙迎水侧为斜坡,因此此次采用的水平抗力系数明显偏大,水平位移计算的结果比实际偏小。
(5)从图1~3弯矩分布图中可知,最大弯矩均作用在桩的顶部。图中在桩顶10m以下其弯矩趋于零。
(1)采用m法计算,桩基水平位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文中计算是将土体作为半无限体,而该工程防洪墙迎水侧为斜坡,因此此次采用的水平抗力系数明显偏大,水平位移计算的结果比实际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