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控规层面小尺度地区生态控制线划定
——以青岛中德生态园为例

2016-09-04 03:2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荣冰凌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规划区控制线生态园

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荣冰凌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大量城市呈现粗放蔓延式扩张,使城市面临生态空间不足、生态廊道遭破坏及生态系统质量偏低等诸多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划定生态控制线已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规划师用于控制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城市生态资源和生态格局。

2. 生态控制线内涵

目前在国内涉及生态控制线的研究和规划实践多为基本生态控制线,其普遍定义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2005年,深圳市率先编制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其编制背景为由于多年来采取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导致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大量生态空间正在或即将遭到破坏,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有效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和城乡生态环境保护。随后广州、东莞、武汉、无锡等城市相继编制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并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可以说基本生态控制线是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特有的规划产物。

生态控制线有别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其内涵与功能更加宽泛,除具有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具有广义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功能,兼顾尊重自然与以人为本。从划定范围的角度,生态控制线应包括基本生态控制线。

3. 城市控规层面的生态控制线划定必要性

目前已开展的生态控制线规划多基于城市总规层面,划定范围为市域或规划区范围。随着城市控规法定地位的确立和对具体片区建设管理力度的加大,其将成为生态理念在城市建设中落实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仅仅依靠城市总规划定的生态控制线,难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控规用地规划形成有效支撑。首先受空间尺度、数据精度和研究深度影响,总规层面的生态控制线划定相对较粗放,某些问题难以深入到微观层面。其次,生态控制线尚无标准统一的划定规范,已开展的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中,控制对象多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一定坡度的山地林地以及一定海拔的高地、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等有明确范围或相关政策支撑的、影响区域基本生态安全的保护空间,但对部分无明确保护范围、不影响基本生态安全但对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空间缺乏控制要求。因此亟待在城市控规层面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使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能够更好地落实到后续的土地开发建设中去。

4. 中德生态园生态控制线划定实践

(1)项目概况

中德生态园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10年7月由中德两国政府建立,是我国第一座和欧盟国家共建的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建立初期11.6平方公里,2014年扩区,总面积29平方公里。目前一期已开工建设,规划2020年全面建成;二期正在同步编制控规、市政专项和竖向规划。2014年2月,中德生态园获批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5年4月,西海岸新区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绿色发展、低碳示范是中德生态园的重要职能。

中德生态园位于西海岸新区内四大可集中利用空间,又临近小珠山水库、抓马山等区域重要生态敏感区。依山傍海,丘陵地貌为主,中部抓马山和老君塔山山前地区沟壑密布;地处流域分水岭附近,河短流急,小型库塘较多,本地水资源不足;现状多为农林用地,但林地品质较低。整体而言山水林田湖皆备,虽生态价值一般,但宜居价值较高。

在上位规划《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中提出了生态优先策略,并划定了生态控制线,包括基本农田控制线、绿线、蓝线(包含地表水体保护线、水源保护线、海岸线)黄线、紫线等,但划定较粗,难以直接落位。规划区虽位于西海岸新区可集中利用的城市发展空间之一,但其内部仍有部分区域位于西海岸新区生态控制线内,因此应进一步落实上位规划中的生态控制线要求。

(2)生态控制线划定思路

中德生态园生态控制线划定侧重于系统统筹和落地落位。针对规划区生态本底特点,结合上位总规的生态控制线划定要求,重点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护、水系保护、热岛效应缓解等方面所需要进行管控的生态空间,并进行系统统筹。在具体控制线落地落位时强调与控规用地规划的衔接。

(3)分类生态空间管控

①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空间管控

综合分析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冲沟等地形要素和植被(NDVI、林种)、汇水、水系、水源地保护等要素,结合生态本底调查,通过叠加分析得到生态敏感性分区,在此基础上识别本底重要生态资源和生态空间,包括重要山林资源、河湖湿地、水源保护区、自然冲沟等。通过累积阻力面分析构建生物迁徙廊道,包括以抓马山山脉为基底,串联抓马山、老君塔山、门楼山等区域重要生态节点的区域性生态廊道和依托主干河道、串联重要水库的区内生态廊道,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生境保护格局,并提出管控范围和要求。

②环境污染防护空间管控

依托交通干道构建防护绿带,阻隔交通噪声与工业区环境污染,同时防止城市连绵发展。在工业区内居住小区周边建设30-50米防护绿带,作为城市卫生防护绿色屏障,隔离周边工业区的环境及噪声污染,改善小区内的居住环境。

图1 综合生态格局图

③水系保护空间管控

系统梳理水系结构与功能,结合50年一遇水系防洪流量及水面线计算成果,计算河流防洪校核宽度,考虑生态景观需求预留两侧护岸宽度。在此基础上参照相关法规要求、不同功能河流岸边缓冲带所需宽度要求及规划保留的冲沟带,划定水系廊道控制范围。

④热岛效应缓解空间管控

通过分析局地小气候环境和冷源、绘制风环境地图,确定缓解热岛效应需进行控制的生态空间,包括保留开敞空间,主要在朱郭水库、河洛埠水库水域周边、珠宋路以西,青兰高速以北控制建筑高度。限制山谷地区建设,避免开发老君塔山、牛齐山沿山坡地带的冲沟;构建通风廊道,结合主要道路、铁路、河流预留通风廊道,限制建设高度避免对山谷风入城阻挡。

(4)生态控制线整合与划定

图2 控制线汇总图

统筹整合上述各类生态控制空间,构建“一核、两带、三心、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并划定二级六类生态控制线。其中一级控制线范围为禁止建设区域,1.85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38%;二级控制线范围为限制建设区域,生态控制线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占规划区土地总面积的34.83%。六类控制线包括生态保护控制线、水系控制线、水源地保护区控制线、冲沟控制线、环境防护廊道控制线和通风廊道控制线。最终提出分级分类的生态控制线管控要求。

5. 结语

在生态文明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都对生态化、绿色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控制线划定是将生态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控制线划定尚无统一的规范标准,其侧重点应根据规划区生态本底和建设特征进行调整。本文以青岛市中德生态园为例,探讨了城市控规层面小尺度地区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旨在为后续的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提供支撑,并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提供一定借鉴。随着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推广,其后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控以及如何对合理利用这些生态资源,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中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规划区控制线生态园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当周生态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浅谈黄哗市三条控制线划定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空间规划背景下大连市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探索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发布
论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某车型D19发动机控制线束图解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