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达林 王祝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城市管理飞速发展,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城乡市政环卫基础设施,提升城乡管理水平,顺利完成了创建文明城市、城市管理人民满意城市的市容环境综合治理任务。
世纪城东延线跨锦江桥“高新红”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坚持“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西部通信枢纽,积极推进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全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西部通信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通信传输能力全面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成都市信息化应用的深入推进,信息化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普及和深化。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总规模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6%。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成都市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信息化意识不断提升。先后发布了《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成都通信枢纽建设规划纲要》等规划。
成都市城管委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加上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推动,进行了一系列的软硬件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管理上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相应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成都市城管委作为成都市政府的部门之一,已经使用了多项成都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搭建了多项自有应用系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建设集约建设、共建共享、统建统维的思想。
包括利用成都市电子政务外网,搭建市城管委应用专网;利用成都市云计算中心,建设生活垃圾清运系统、4G执法现场记录系统等;利用成都市政务公共呼叫中心平台,搭建“12319”、“96198”城管热线应用系统;利用成都市政府应急无线调度网,搭建城管800M集群呼叫指挥调度网;利用成都市“视频云”平台,搭建城管视频会议系统。
环境优美的道佐乡
蜀龙路
目前,市城管委的信息化业务系统已经覆盖到了其五大业务领域,并且在“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方面亮点突出。成都市作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首批试点城市,严格遵循“标准化”原则,并结合成都实际,形成了成都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市政设施方面,经过不断的优化提升,形成了四个具有特色的业务管理系统,分别是:
城市道路桥梁业务管理系统:以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承载平台,以B/S模式和C/S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作为系统应用模式,以ORACLE大型数据库管理平台作为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利用.NET架构构建了城市道路桥梁基础资料数据库和空间属性数据库,实现了设施基础数据的统计查阅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图数互查功能。通过城市道路桥梁日常业务管理流程电子化,实现了道路桥梁设施巡查、养护维修、桥梁定期检测、挖掘占道,护栏设施维修赔偿等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城市桥梁健康监控系统:在结构特殊桥梁上建立了桥梁健康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桥梁吊杆、系杆索力,应力(应变),桥址小气象和桥梁视频图像的实时监控,同时建立了结构变位的监控点位,能够定期对桥梁进行人工观测采集信息。该系统是基于光纤网络的桥梁实时监控子系统。由前端(桥址监测室中)的网络分析仪作为子系统的主要数据收集端,负责收集由光纤光栅传感器获取的监控数据;借助为本系统专门开发的城市桥梁健康监控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误差判断后,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异常状态进行判断,如有异常情况(结构响应超限)立即向中控中心发出报警信号,确定结构测值超限位置、大小,并将报警信息发送中控中心进行储存,由中心服务器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表报送桥梁管理科室。同时,桥梁视频监控摄像机,也会记录该时刻的桥面荷载状况,便于管理人员将监控数据和视频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做出桥梁管养决策。
城市桥梁超载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完成了部分桥梁超载监控系统建设。该系统是智能化桥梁动态荷载数据采集分析子系统,由称重模块、车牌抓拍识别模块、现场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及中心监控分析服务器构成,利用动态称重、图像识别、光纤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实时动态采集超载车辆总重、轴重、车速、牌照号,警示超载车辆禁止上桥等功能。桥梁超载监控子系统的建立为分析超载车辆荷载对桥梁结构安全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下一步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治超执法提供证据支持。
天府广场
城市照明监控系统:城市照明监控系统主要由照明控制“三遥”系统、“天网”系统、工程车辆GPS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等工作平台组成。依托城市照明监控系统,实施对全市大部分路灯和景观灯控制点位进行统一准确开关灯及实时监测、监控。目前,全市路灯“三遥”控制率99%,基本消除了大面积熄灯故障的盲区,对全市路灯和景观灯准确开关灯、快速发现和处置大面积熄灯故障、保障夜间城市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广告招牌业务方面正在开展前期业务调研工作,准备通过建设和使用广告监管系统,实现对成都市广告的信息化管理。
成都市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四大子系统:车辆GPS及油耗监控管理系统、车辆综合管理系统、场站综合管理系统、场站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充分利用全球定位技术、网络技术、视频技术、传感技术等多项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实施生活圾清运数字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数字化城管系统资源,建立运转高效、处置精细、管理科学的生活垃圾管理机制,推进垃圾清运精细化、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日常管理,推动全市垃圾处理现代化,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水平及整体质量。
“门前三包”信用监管业务系统,采集各个“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的具体信息和责任范围,录入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在诚信平台对辖区责任单位的监督管理,并通过第三方测评和不断完善业务系统,让工作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包括小餐馆、小水果店、小面馆等)。
单兵执法系统主要用于记录现场的执法情况。即实现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自我监督,又可作为记录执法过程中的执法作证。大部分执法仪需要返回机关通过电脑导出执法视频,每个区市县配有一至二台具备实时传回视频的执法仪,可通过4G网络传回记录信息。
廊桥
天翼对讲机可视化调度系统,通过视频对每条街道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可以通过现场图像确认发送的问题是否有执法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如何处理、各区县执法人员是否身着制服进行处理等。
市容秩序执法数据系统主要用于管理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工作人员将执法问题数据详细信息录入该数据库,可按起止日期、起止时段、问题来源(日常督查、专项调查、领导交办)、所在街办、所在地址、负责人员、所属部门、督查项目分类(游商、出摊、市容、卫生、广告、环保、市政和园林)进行查询和统计;可查看问题的详细信息,包括检查项目、初见时间、时段、初检照片等信息;可将检查照片按照区域直接发送指定文件夹分类保存,便于工作管理和文件外发。
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及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一期),实现了市城管委城管执法监督、项目招标采购、大额资金使用、经费使用报销、固定资产管理、干部人事任免、机关公文办理等专项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综合业务管理、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管理。
成都市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主要包括扬尘治理、建渣管理、统计分析、移动执法、应用维护、公众发布等内容。
同时,成都市作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首批试点城市,在2007年完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该系统遵循“标准化”原则,结合成都实际,通过“摸清管理家底、明确权属责任、确定处置标准、实行网格监管、实现全程监督、确保高效运行”,形成了成都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在运行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根据信息化发展实施了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建立成都城管 “两级监督,一级指挥,一级协同”的全新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高位监督、高位协调”;提升城管业务的流转效率和数字城管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的扁平化和快速化,实现城市管理评价考核的全面化和科学化。
成都市二、三圈城15个区(市)县按照住建部要求相继完成了“数字城管”区(市)县级平台的建设工作,同时已完成部分二、三圈层“数字城管”区(市)县级平台与市级平台的接口开发,实现了两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通过成都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12319”城管热线、“96198”城乡环境治理投诉热线、“96110”文明城市投诉热线、市长信箱、主任信箱及市城管委门户网站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建立渠道,为市民服务,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同时,开通“成都城市管理”政务微博,初步实现了市城管委与市民的交流互动。
最为重要的是,成都市城管委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建设了一批为城市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的信息化系统;积累了大量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应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现代特大城市理念的形成;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成都市城市管理工作实现“新起点、再出发、新作为”和“智慧城市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