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陈玉娟,张岩,张立立,李壮志(石家庄学院.科研处;.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初中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日常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李立a,陈玉娟b,张岩b,张立立b,李壮志b
(石家庄学院a.科研处;b.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采用体成分测试仪和调查问卷对石家庄市3 193名初中生进行身体成分检测和日常行为调查,以了解初中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日常行为致因因素.结果显示:初中生隐性肥胖率为7.76%,其中男生隐性肥胖率为4.77%,女生隐性肥胖率为11.07%;由初一到初三,男生隐性肥胖率随年级增长而持续下降,女生隐性肥胖率则随年级增长而持续增长;饮食结构不合理和过少的体育运动是导致初中生隐性肥胖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初中生隐性肥胖应加强其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学习,改变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使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证每天有足够时间和强度的体育锻炼,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初中生;隐性肥胖;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青少年肥胖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1].有研究认为,肥胖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因此,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多数研究是通过体重超重或BMI值来判定肥胖,这样的方法对于“显性肥胖”者判定较准确,但是却无法筛选出“隐性肥胖”者[3-5].“隐性肥胖”的研究在国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由于“隐性肥胖”者往往表现为去脂体重下降、肌肉量减少、脂肪增多,但体重仍在正常范围内,是一种不易发现的潜在肥胖[6].肥胖判定的金标准应该是通过“体脂肪率”来判定[7].笔者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运用体成分测试仪和调查问卷对石家庄市7所中学的3 193名初中生进行了身体成分检测和日常行为调查,进而探讨中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日常行为影响因素.
1.1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年级分层抽取石家庄市7所中学的3 193名初中生为测试对象,其中男生1 676名(平均年龄13.98±0.91岁),女生1 517名(平均年龄13.82±0.83岁).
1.2研究方法
体成分测定:采用DF830体成分测试仪进行测定,测试严格按照体成分测试仪操作手册进行,测试人员经过专业培训.体成分测试仪主要输出指标包括脂肪量、脂肪率、肌肉量、肌肉率、基础代谢量、骨量、水分量、BMI值、标准体重等.
隐性肥胖判定[6,8]:男生17.00≤BMI<23.50和脂肪率≥20%、女生17.00≤BMI<24.00和脂肪率≥30%.
正常判定[6,8]:男生17.00≤BMI<23.50和脂肪率<20%、女生17.00≤BMI<24.00和脂肪率<30%.
日常行为调查:采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版)”中日常饮食、运动和静坐行为部分进行调查.问卷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施予统一的指导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完问卷,收回后即时检查问卷,对回答不清晰、漏选等有问题的问卷,当场请问卷填写人进行确认和补充,确保问卷回收质量.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 Data 3.1软件整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同时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了逻辑检查和随机抽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而后,运用SPSS 16.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分类变量、不同组间差异性比较作2检验.
2.1初中生各年级不同性别隐性肥胖现状
初中生各年级不同性别隐性肥胖现状统计数据见表1.初中男生隐性肥胖率随年级增长而持续下降,由初一的5.24%下降到初三时4.20%;女生隐性肥胖率则随年级增长而持续增长,由初一的8.93%发展到初三时的13.54%,与男生隐性肥胖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各年级男、女生隐性肥胖率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中男生整体隐性肥胖率为4.77%,初中女生整体隐性肥胖率为11.07%,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初中女生隐性肥胖率是男生的2.32倍.初中生整体隐性肥胖率为7.76%.
表1 初中生各年级不同性别隐性肥胖现状统计表
2.2初中生隐性肥胖日常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在健康饮食方面(表2),隐性肥胖组与正常组统计学比较,在吃水果、蔬菜、早餐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隐性肥胖组食用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组,在喝牛奶(豆浆、酸奶、豆奶)上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非健康饮食方面,隐性肥胖组与正常组统计学比较,在吃油炸食品、西餐、零食、路边摊四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隐性肥胖组食用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在喝汽水饮料、吃甜点上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行为方面,隐性肥胖组与正常组统计学比较,各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隐性肥胖组运动频率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组;在静坐行为方面,隐性肥胖组与正常组统计学比较,在看电视或录像、玩电子游戏、使用计算机、熬夜看书或上网四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隐性肥胖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在课外学习时间上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9].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并大大增加他们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10,11].但当提到肥胖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赘肉的显性肥胖.其实,用体重、BMI值判别胖瘦并不确切[12,13].2013年12月24日广东省营养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朱惠莲在京解读“国民健康报告”时指出[14]:“以BMI作为判断肥胖标准,常常忽略‘隐性肥胖’的人群,有人按照BMI判断属于正常体重,但按照体脂率检测属于肥胖人群,这群人就是‘隐性肥胖’人群.‘隐性肥胖’人群在预防肥胖相关慢性病方面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笔者的研究表明,初中男生整体隐性肥胖率为4.77%,初中女生整体隐性肥胖率为11.07%,初中女生隐性肥胖率是男生的2.32倍;初中生整体隐性肥胖率为7.76%.由此可见,隐性肥胖多发生于女生,这可能与女生随年龄增长对自身形象关注度提升有关[15],相关研究表明,超过80%的女生希望减轻自身体重,拥有苗条的身材[16],但大多数女生并不了解自身体成分情况和科学减肥的方法,导致盲目减肥.往往通过不吃早饭或晚饭、少吃饭来控制体重[17],却厌烦体育运动,并采用体重判断自己的胖与瘦,殊不知只通过节食来减肥时,由于身体营养吸收不足,身体优先消耗的是体内蛋白质而非脂肪,而蛋白质通常不会被完全分解,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导致人体的疾病和衰老[18],因此,导致女生体重在标准范围内,但体脂肪率却超出正常水平的人数增多,形成“隐性肥胖”率攀升的现象.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估计,“隐性肥胖”者的结肠癌发病率高出常人25%[19].日本佐藤犹造等[20]的研究认为“隐性肥胖”会导致雌激素和炎性因子异常增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慢性疾病.由此可见,对于隐性肥胖问题不容忽视.
表2 初中生隐性肥胖日常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从初中生日常行为的影响因素来看,研究表明,在饮食行为方面,较少的食用水果、蔬菜、早餐和较多的食用油炸食品、西餐、零食、路边摊食物是导致初中生隐性肥胖的重要原因;在运动与静坐行为方面,较少的运动频率、较低的运动强度和较多的时间用于看电视或录像、玩电子游戏、使用计算机、熬夜看书、上网是导致初中生隐性肥胖的重要原因.总的来看,饮食结构不合理和过少的体育运动是导致初中生隐性肥胖主要因素.因此,预防青少年隐性肥胖应加强其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学习,改变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较少食用水果、蔬菜,较多食用油炸食品、西餐、零食、路边摊食物)和不良生活方式(长时间静坐、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使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证每天有足够时间和强度的锻炼,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马军,蔡赐河,王海俊,等.1985-2010年中国学生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46(9):776-780.
[2]王冬梅,杨丽梅.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48-249.
[3]李敏,王东生.石家庄高校女生隐性肥胖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66-367.
[4]陈玉娟,李立,翟凤鸣,等.普通女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测试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5):43-45.
[5]郭见平,尹海滨,牛英群.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骨密度和体成分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38-1340.
[6]肖国强,马冀平,刘晓光,等.我国大学生隐形肥胖者的体质形态和体力特征[J].体育学刊,2004,11(5):39-42.
[7]邹志春,陈佩杰,庄洁.体质指数法、皮褶厚度法和生物电阻抗法判断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一致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64-67.
[8]肖国强.高一学生隐形肥胖者的血清脂质性状特征[J].体育学刊,2007,14(6):35-39.
[9]史平,王丹,杜鹏,等.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39-42.
[10]徐海泉.儿童肥胖干预措施的经济学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93-95.
[11]王海俊,付连国,马军,等.2010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超重、肥胖与生理功能的关系[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46(9):796-801.
[12]侯曼,刘静民.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体成分及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1):89-92.
[13]WANGJ,THORNTJC,RUSSELLM,etal.Asianshave LowerBody Mass Index(BMI)butHigherPercentBody Fat Thando Whites:Comparison soFan ThropoMetricMeasurement[J].Am JClinNutr,1994,60:23-28.
[14]新华每日电讯.2013国民健康报告:不良习惯危害大[EB/OL].[2013-12-24].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1/24/c_133070 783.htm.
[15]费加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思[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121-1124.
[16]唐庆蓉,叶萌,沈小平.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体型自我认知及相关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045-1 047.
[17]段佳丽,孙颖,高仙.中学生家长肥胖控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47-1550.
[18]田建华,赵高明,蔡学兵.中医辨证辅助饮食控制治疗单纯性肥胖76例[J].光明中医,2008,23(6):760-762.
[19]百度百科.隐性肥胖[EB/OL].[2013-12-24].http://baike.baidu.com/view/9768558.htm.
[20]佐藤犹造,铃木英树.关于隐性肥胖者患病风险的研究[J].体力科学,1996,(45):817-820.
(责任编辑鹍钮效)
An Analysis of Status on M asked Obes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aily Behavior of M idd le School Students
LI Li1,CHEN Yu-juan2,ZHANG Yan2,ZHANG Li-li2,LI Zhuang-zhi2
(1.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By body composition test(DF830)and"China Adolescent Health Related Behavior Questionnaire",a survey is conducted among 3 19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7 schools of Shijiazhuang City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status of masked obes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daily behavio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masked obesity is 7.76%(boys,4.77%;girls,11.07%).The masked obesity rate of boys decreases with grade increase,and the tendency of girls is opposite.The main cause for masked obesity is unreasonable diet structure and less exercise.Therefore,the prevention of masked obes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healthy lifestyle knowledge,change their bad diet habits and lifestyle.They ne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ports,ensure sufficient time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to promote their healthy growth.
middle school student;masked obesity;influencing factor
G804
A
1673-1972(2016)03-0093-04
2015-07-03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1413075);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培养资助项目(HB140016);石家庄学院科研团队研究(XJTD003);石家庄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4ZD006)
李立(1978-),男,河北邯郸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人体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