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洗牌季,带来伤痛也伴随生机
1月22日,短期降温8℃~10℃,超级霸王寒潮即将席卷全国的消息,让水产界瞬间开始沸腾。尤其对南方水产养殖而言,面临极大威胁。
23日晚上,将近百年不遇的雪花飘临羊城,冬季雪线拉到珠三角北回归线附近。24日上午,珠三角大部分地区测得的最低温度在0℃以下,湛江最低温也达到2℃。到了27日,冻灾进一步升级,华南各地渔业损伤无数,鮸鱼、金鲳鱼、红鱼、石斑鱼、罗非鱼、对虾,堆积如山,粤东、粤西近海网箱养殖几乎全军覆没,放眼望去,满目疮痍。
“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冷的天,鱼全部都被冻死了。”
寒潮持续,雨势加大,灾害还在继续。回想起2008年全国范围的大冷冬,鱼虾死伤无数,但依然顺利走过来了。如今历史重演,在同情养殖户遭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灾难带来伤痛的背后,是否也伴随着生机。
从整体养殖市场上看,目前,无论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遇到的最普遍问题就是供大于求。罗非鱼就因此被困,影响了种苗、饲料、养殖到加工等产业链的生存空间,数十万人前景未卜。
这一次寒潮,大自然亲自下手去库存。在资金上,也会淘汰掉部分养殖条件有限的养殖户,提前清盘。真正有本事的养殖户,也会从这次冻死罗非事件上,吸取宝贵经验,重新站在水产行业的潮头。
同时,暖水鱼类如石斑、金鲳、罗非和笋壳的受损,背后受益的是四大家鱼、生鱼等主流品种,让这几条鱼的市场能够喘几口气。
在养殖环境上,华南地区气候暖湿,自然环境中的病菌,没办法象北方一样一年净化一次,病害较北方多。这次的大冷冬对华南地区的病菌会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理,2016年华南渔业病害会比2015年少。
在生产规模上,水产养殖一直靠天吃饭,规模化和工业化一直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这一次寒潮也给行业敲一次警钟,大家都切身感受到渔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将会促进政府渔业部门职能转变,促进项目设计导向,促进新进渔业资本的进入角度向规模化和工业化倾斜,促进行业进步,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
在渔业保险上,极端天气的出现,是对现有渔业保险条款的验证。让保险公司、政府和科研院校在养殖标准上,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完善渔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受益的是养殖户。
在技术上,寒潮的大面积影响,让各行各业人士看到渔业方面在防风、防冷、保温、防热和供能方面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新技术和新材料必然会加速进入渔业,促进渔业现代化进程。
事物都有两面性,既然灾害已经无法避免,那么,重新站起来显得尤为重要。为养殖户加油,为行业祈祷!正是你们的坚忍,中国水产行业的发展才能走到今天,也必将会走向更好的明天。水产人,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