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蔚青
满足民生需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
蓝蔚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民生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这样才能正确回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
近几个月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话语。这既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工作根本宗旨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四个转变”,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供需错位这个最突出的问题,克服结构性失衡。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开展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大讨论,成为拨乱反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建设被提升到五大建设之一的战略高度,又产生了一种认识偏差,把解决民生问题完全纳入社会建设的任务。其实,经济问题仍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仍然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民生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这样才能正确回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
(一)
从传统的民生需求来看,衣、食、住、行都存在着供需错位。
“衣”的供给早就完全市场化了,“衣”的消费有着愈来愈浓厚的文化色彩,高新技术对改善和拓展“衣”的功能作用不容小觑。但由于这些方面的要素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我们这个服装生产大国传统的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方式在高中低端市场和国内外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难免产能过剩。再扩大到“用”,中国内地消费者到境外大量采购日用品成为一道风景线,一些旅游者甚至把购物作为主要目的,成为最受国外商家欢迎的旅游者,导致消费需求大量外流,这一现象折射出我国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实质上是高品质和新功能的商品供给不足。
“食”的需求刚性最强,中国美食正名扬世界,潜在市场广阔。但食品安全已成为温饱之后全民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少人甚至产生了“什么可以吃”的焦虑,有关“有害食品”的传闻也在互联网上和微信朋友圈里大行其道,国人出境抢购奶粉已成笑柄并受到限制。各种食料的价格大幅度波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悲喜换位,明显影响物价水平,也给粮食储存和财政补贴带来巨大压力。中国美食的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都是短板,要风行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方面都存在质量、品种、品牌等的供需错位问题。
“住”是家庭开支中占比最高的需求,住的水平是小康生活的标志,“住”的改善对消费的拉动力最强,但“住”的供需错位也最严重。既有区域的错配,国家希望引导农民流向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农民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则向往发展机会多的大城市,以致房市冰火两重天,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艰难而一线城市房价再次暴涨;又有层次的错配,保障房供应不足而普通商品房过剩;还有层次和区域的双重错配,不少保障房建于交通不便、配套不全的地段,导致空置;再加上政策一度错配,头痛医脚,用限购商品房的行政手段来解决保障房供应不足的问题,使城镇化和小康群体的改善型及多居所需求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大大削弱。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行”是具有多样性选择的需求,也是供给政策对需求结构影响最大的领域。出行者的选择首先考虑便捷,舒适和经济也是考量的重要因素;供给方则要考虑成本和效益;政府更加关注的是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益和有效的管理。由于道路资源的有限、改造的难度、管理的复杂和环保的制约,出行难、停车难成为许多城市的突出问题,只有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围。近来网络约租车受到的普遍欢迎和引起的激烈争论,也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对既得利益产生冲击,因此不仅要坚持民生需求导向,而且要有考虑周全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图/金川
(二)
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随着全面小康的实现不仅成为全民性的需求,而且面临日益强烈的公平要求。近年来,政府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许多地方已经做到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文化服务等的城乡全覆盖。但历史形成的巨大的服务质量差距,造成公共服务领域普遍的供需错位。城市名校严重超载,学区房价格惊人,而农村中小学却大批撤并;三级医院拥挤不堪,医生疲于奔命,号贩子乘机牟利,而不少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却缺少用武之地;城镇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而农村敬老院大量床位闲置;省市老年大学人满为患,而不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却遭闲置……优化资源配置面临着提高质量和实现公平两个不可或缺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都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而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和“僵尸企业”几乎都是生产中间产品的,它们不是为了直接满足民生需求,因此很容易为了出“政绩”、保就业而生产,而且其中不少是可以靠财政补贴维持生存的国有企业,但它们所浪费的资源又影响了民生需求的满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根据真正的民生需求来决定取舍。通过关停并转改变企业的“僵尸”状态,才是解决这些企业职工民生问题的真正出路。
使供给适应需求,达到供需平衡是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靠行政命令解决问题,更不能让某些因误读马克思主义而产生的教条成为维护狭隘的局部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成为深化改革的绊脚石。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满足民生需要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和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凡是既不能为满足人民需要提供产品和服务,又不能通过国际贸易盈利创汇的绝对过剩产能(不同于由于世界经济低迷而一时相对过剩的产能),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现优胜劣汰,决不能违背经济规律人为维系,让其再消耗宝贵的资源,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有效引导其占用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流向供给不足的领域。凡是供不应求的商品和服务,都需要逐个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通过精准到位的改革消除要素流动的障碍。由于行政垄断导致民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必须坚决打破垄断,给供给方松绑,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对于抑制合理民生需求的过时政策法规,要抓紧修改废除,放开供给。对于贫困和困难群体缺乏支付能力的基本民生需求,要通过精准扶贫由政府“买单”予以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有助于鼓励创新,鼓励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敏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作者为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资深委员、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