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猛
摘要:结合白河绿化现状,在实施绿道贯通工程时,提出了“一带、七区、三点”的空间布局,并对绿道的桥梁周边、植物种植和照明工程进行了详细的景观规划,以期为南阳居民提供一个更加优美舒适的游览场所。
关键词:南阳白河;滨水绿道;景观规划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素有“南都帝乡”、“五圣故里”、“卧龙之地”、“千年玉都”、“中华药都”之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汉文化更是在此写下了璀璨的篇章。白河自南阳城区东北向西南蜿蜒穿越,被称为南阳中心城区的景观轴、生态轴、文化轴,白河右岸绿道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游憩、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沟渠、道路等的隔离,使得白河右岸部分地段绿地服务功能不完善、道路不通畅、部分园路不连贯、桥头景观差、内河人白河口无景观等多项弊端。为了彻底改变这种面貌,我们结合实际,对白河滨水绿道贯通景观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以期提高南阳城市的品味和绿化品质,为人们打造畅通无阻、景观优美、生态复合的多功能绿道。
1 项目概况
该项目设计范围为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右岸绿道,北起南阳大桥,南至雪枫大桥,全长15.6km,涉及7座大桥(南阳大桥、白河大桥、仲景大桥、雪枫大桥、光武大桥、卧龙大桥、洧阳大桥)、3条内河(邕河、温凉河、三里河)入河口和3处橡胶管理坝,形成一体化步道贯通景观。
2 规划原则及目标
2.1 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严格遵循生态化、人性化、本土化、经济性的建设原则;(2)遵循整体性、可达性、生态性、多样性、人性化的规划建设原则;(3)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相结合;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与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交通建设相结合;与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相结合;与提升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相结合;(4)土地使用政策坚持原生态、原产权、原民居、原民俗的原则,力求不征地、不租地、不拆迁,不改变原有土地权属和使用性质。
2.2 规划目标
2.2.1 景观目标。强调南阳的景观特色,展现南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提升南阳市的城市面貌。以道路体系为全程通道,以各座大桥为主要景观节点,以周边绿地为框架,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方便群众、维护有力、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景观。
2.2.2 经济目标。以绿道贯通建设为契机,提升周边地块价值,带动周边多元景观,体现南阳地域和文化特色,提供一种发扬传统文化、培育新文化的场所和氛围。
2.2.3 社会目标。结合各个地段的发展属性,完善城市功能,使之成为设施完善,适合于各种市民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
2.2.4 文化目标。塑造多元景观,体现南阳地域和文化特色,提供一种发扬传统文化、培育新文化的场所和氛围。
2.2.5 生态目标。以生态建设为契机,充实城市的绿化资源,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3 规划方案
3.1 空间布局
根据功能和空间区位,整个绿道可分为:“一带、七区、三点”。一带:整条绿道采用多种通行方式,形成一条景观多样、体验多样、功能复合的滨水绿道;七区:七大各具主题特色的桥头景观区(含3座橡胶坝),即水韵南阳(南阳大桥)、中兴荣歌(光武大桥)、万汇南北(白河大桥)、慈航普渡(仲景大桥)、炫彩白河(白河大桥)、印象白水(卧龙大桥)、枫红江山(雪枫大桥);三点:在邕河、温凉河、三里河精心设计的简洁、轻巧、时代感强的景观桥。
3.2 桥梁周边绿道设计
3.2.1 南阳大桥周边绿道设计。增加蜿蜒曲折的慢行系统,尽观白河浩浩;设计亲水浮桥,体验白河悠悠;增加水生植物,水绿相融;橡胶坝管理处被占绿地改为公共绿地,还绿于民,连贯绿道。
3.2.2 光武大桥周边绿道设计。东汉时期光武帝卓越政绩,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安定,世称“光武中兴”在本区域体现光武中兴文化;两侧绿地连接槐香湾、水上运动中心,是展示城市形象重要窗口;设计自行车道,贯通绿道;桥下设计休闲广场,满足绿道多种功能;桥下人流量大,在桥下广场设计花台以及设置休息设施,满足人们休闲需求,同时在休息设施处设计雕塑,让人在休闲的同时体会光武中兴的繁荣,增强文化氛围。
3.2.3 白河大桥周边绿道设计。南阳白河航道兴于汉代盛于元、明、清末,历史上白河碧波荡漾,白帆林立,舟车辏辐、人蔗浩繁,该区体现南阳白河文化;保证河道安全的前提下,缩小第二橡胶坝管理中心规模,最小化占用公共绿地;现状管理房距道路坡脚约6m,在此位置设计3m园路,园路与道路连接;在桥头两侧道路边坡种植攀爬植物,增加绿量;白河桥下通道宽5m、长33m,护坡高4m,设计充分利用护坡,以青铜壁雕的形势,展示白河在历史长河中的秀美与繁荣,让人阅读白河的故事,体验白河的魅力。
3.2.4 仲景大桥周边绿道设计。以仲景大桥为载体,设医圣张仲景看病诊脉雕塑,将仲景系列典故做成壁雕,发扬南阳中医药文化,强化南阳为“中医药都、养生之都”;完善桥下健身广场,增设花池坐凳;配套植物景观。
3.2.5 洧阳大桥周边绿道设计。清阳桥为非机动车辆通行的景观桥梁,桥头绿道通行采用桥上与桥下双向通行方式;由于桥下空间局促,栈桥宽度采用双向自行车道3.0m,在清阳桥头西南侧设计坡道,游人能顺利达到二级台地;对紧邻桥头的桥梁基础进行加固与美化。
3.2.6 卧龙大桥周边绿道设计。第三橡胶坝管理处被占绿地改为公共绿地,增加游憩设施,风格与原有绿地相统一;增加堤顶路宽度,满足通行要求;设计木栈道,贯通原有绿道。
3.2.7 雪枫大桥周边绿道设计。在桥头南侧设计一级驿站,包括管理、商业服务、科普教育、安全保障、环境卫生、自行车租赁等设施,满足绿道多种功能需求;桥下空间通透、开敞,设计以彭雪枫为主题,以雕塑墙的形式,展现其坚韧的品格和辉煌亮丽的人生;增设广场和集散空间,满足人流流通;增设条石坐凳、树池坐凳。
3.2.8 邕河青莲桥周边景观设计。青莲桥位于邕河口,白河北岸台地之上,在滨河路和光武大桥之间,桥长20m,莲花道长30m,桥宽9m,为简支体系。上部结构采用钢结构简支梁,桥面铺防腐防滑仿木地板,桥上有铝板装饰伞,外形如莲叶,可遮阴挡雨。桥梁下部采用直立式桥台,配钻孔桩基础。
3.2.9 温凉河凤鸣桥周边景观设计。凤鸣桥位于温凉河口,白河北岸台地之上,在滨河路和仲景大桥之间。凤鸣桥,如展翅的凤凰,栖于白河之滨,桥跨70m,桥宽5m,桥梁为斜塔斜拉桥,弧形桥面。桥塔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后倾15°。吊索为整束挤压防腐成品索,呈扇面布置。梁体采用空间钢结构桁架,平面为圆弧形,立面梁高渐变。桥台为实体台,接钻孔桩基础。
3.2.10 三里河白玉桥周边景观设计。白玉桥位于三里河口,白河北岸台地之上,在滨河路和雪枫大桥之间,桥长38m,桥宽5m,为钢筋混凝土板拱桥。桥梁采用承台桩基础,桥上为古典石栏杆。
3.3 绿道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①地域性:宏观体现简约、大气的风格;②文化性:植物自身品格特征烘托白河文化气质;③丰富的季相色彩:季相变化形成层次丰富的植被色彩;④变化的林冠线:体现疏密、开合、高矮变化;⑤复合型多层次结构:滨水绿地、边坡植物、水生植物等多种类型,共同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型植被景观;⑥落叶常绿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树种类的比例控制为2:3;⑦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慢生树种比例为2:2:1。
3.4 照明景观规划设计
从全局出发,不过于追求“亮”,着力表现重点,保证节奏感的视觉景观序列。照明强度的分配上,以“弱、次强、强、次强、弱”的节奏划分绿地内各段照明强度水平。
3.4.1 堤岸照明:河流水域照明依靠自然光,沿岸一侧的亮化满足亲水活动安全性需要。重点节点照明以投光灯为主,强化景观流动感和吸引力。
3.4.2 景观绿地:为滨河绿地步行提供良好的方向感。特殊区域及重要景观节点需要以投光灯加以强化,突出点景的效果。
3.4.3 步行道和广场、桥头节点:人行主灯具要亲近人的尺度,亲切自然。大规模的人流集散活动场地设置适量的中杆广场照明灯,局部设置庭院灯。
4 结论
白河绿道贯通景观工程的实施能改善该区域的水环境状况,新增绿地面积约6.5hm2,与白河滨水绿道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能完善该区域绿地系统及绿地景观资源状况,满足公众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等多重需求,提高了公众对城市的信任度和自我的幸福感。改善了水环境与水生态,增加了空气湿度、涵养水源、防震减灾、消减温室气体等方面也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收稿:2016-03-10)
现代园艺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