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雪 王静 叶建全 康晓军 陈洋 黄永丽
摘要:利用辣椒植株具有器官再生无限开花的特性,对辣椒植株进行剪枝再生栽培技术,促使辣椒长出新枝,再开花结果,从而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关键词:辣椒;剪枝再生;日光温室
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辣椒集中生产区,目前通辽地区辣椒年播种面积约为3.33万hm2。辣椒在通辽地区的种植主要以露地种植为主,采收期从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近年来,随着通辽市设施农业的发展,辣椒日光温室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种植模式有早春茬,秋延后和越冬茬3个模式,每个种植模式均采收1个生长季。
为了延长辣椒的生长期并提高效益,发挥日光温室周年生产的优势,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地力和夏季休闲期,通辽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经过3年的种植试验,对辣椒植株进行剪枝再生栽培技术,促使辣椒长出新枝,再开花结果,从而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1 第一茬辣椒管理要点
1.1 品种选择
选用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高产、抗病的辣椒品种。
1.2 播前准备
将过筛后的田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珍珠岩按照6:3:1的比例配制营养土,并用多菌灵药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将营养土拌匀堆焖3~4天后使用。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50孔穴盘中,把装好的穴盘摆人提前挖好的苗床上,苗床大小根据穴盘大小和播种量确定。
1.3 适时播种
通辽地区早春茬辣椒育大苗,播种时间一般为12月15日左右。播种前把穴盘浇透水,待水分渗下后进行开穴,穴深2cm左右,每穴播1~2粒种子,播种后覆1cm左右营养土,为了保墒增温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速度,在穴盘上铺塑料薄膜,在苗床上支塑料小拱棚。
1.4 苗期管理
温度和光照是通辽地区早春茬育苗管理的关键因素,如遇极端天气,应对育苗温室进行加温和补光。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2~27℃左右,夜间控制在18~20℃左右。播种后至出苗前不应再次浇水,出苗后根据苗情和墒情,小水勤浇。待幼苗2叶1心时掀掉塑料薄膜,适当降低温度,避免徒长。
1.5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应逐步打开小拱棚,对辣椒幼苗进行低温炼苗。对温室土壤进行整地施肥翻耕。辣椒是喜肥作物,定植前667m2施腐熟农家肥5000kg、复合肥30kg,深翻土壤15~20cm,整地做垅,垅距80cm,垅高35cm,铺设滴灌设备,垅上覆盖塑料薄膜。
1.6 定植
通辽地区早春茬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20日左右,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进行。垄上开6~7cm深穴,株距30cm左右,定植后浇1遍定根水。缓苗期间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0~15%,空气湿度控制在40%~50%。
1.7 田间管理
为防止落花落果,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0~30%,夜间15~20℃,湿度高于50%时应通风。在门椒膨大期,用水溶性冲施肥追肥1次。及时吊绳拢叶,摘除底部病叶老叶,叶腋处的无用枝随出随抹,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营养消耗。
1.8 适时采收
辣椒的连续坐果能力较强,且早春茬的价格优势明显,因此要及时采收,提高产量和效益。一般进入4月中旬即可采收,每次采收后,用水溶性冲施肥追肥1次。6月末第1茬辣椒采收基本结束。
2 剪枝及剪枝后管理
2.1 适时剪枝
7月中旬,在第一茬辣椒采收完毕后,气温进入高温期,植株生长量减少,结果部位逐渐远离主茎,植株开始衰老,此时是进行辣椒植株修剪的最佳时期,并且第2茬辣椒上市的时间正好处于露地和设施辣椒销售的空档期,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
2.2 剪枝方法
在剪枝前15天左右,对植株进行打顶,不让植株形成新的梢和花蕾,促使下部侧枝及早萌动。修剪的方法是用较锋利的修枝刀将“四门斗”以上枝条全部剪除,剪口在分枝以上1cm处,剪口斜向下且光滑。剪枝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为剪枝刀消毒,每剪1株消毒1次。
2.3 剪枝后管理
剪枝后要立即进行施肥,667m2施用腐熟有机肥800~1000kg,并加入三元复合肥10kg,施肥后结合中耕进行培土,疏松板结的土壤,每10天左右浇1次水。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残叶和病株。为防止病虫侵害剪枝切口,剪枝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1次。辣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3~28%,7月中旬~8月中旬温度较高,要及时放风,拉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使剪枝后温度控制在辣椒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
2.4 再生植株管理
剪枝后,植株上萌发的侧芽较多,为集中植株营养,一般选取5~7个生长势良好的侧芽做为新枝,其余腋芽应及时抹去,每株保果14个左右。待新枝长至25cm左右时,要及时整枝吊绳。在剪枝后40天左右,辣椒植株开始开花结果,12月中上旬开始采收。
3 病虫害防治
辣椒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可用百菌清或多菌灵防治灰。霉病主要发生于苗期,可用普海因或速克灵防治。疫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可用乙磷锰锌、百菌清或杀毒矾防治。辣椒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成株期,常用炭疽福镁、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防治。
辣椒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可用吡虫啉、溴氰菊酯乳油或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收稿:2016-03-08)
现代园艺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