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山楂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9-02 10:30马瑞丰钟进良黄静梁万增
现代园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马瑞丰 钟进良 黄静 梁万增

摘要:介绍了大果山楂的植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营养特性,并从建园、土壤管理、肥水管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了大果山楂在梅州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对大果山楂的推广种植提供指导。

关键词:大果山楂;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大果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其喜光、耐严寒、干旱和瘠薄,生命力强,适生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土山或石山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大果山楂果实可鲜食,也可制成果脯、果酱、果酒、果汁汽水、山楂片、山楂角、山楂糕、山楂冲剂等系列产品。药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果山楂具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血压、加强心肌收缩力作用。梅州市农业科学院从广西引进大果山楂进行栽培试验,该品种表现出速生、丰产、质优的特点,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果树品种。

1 大果山楂的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性

大果山楂属于落叶大乔木,树姿直立,生长势旺,成枝力强,分枝角度小,中幼期易呈丛状,随着结果量的加大,枝承载果重量将侧枝压弯而向外扩展,冠幅不断向外扩大。幼树常具枝刺,小枝略具棱脊,褐色或红褐色,嫩时和芽密被灰色绒毛。单叶互生,有托叶,叶片长椭圆型,两侧对称,着生灰白色绒毛。伞房花序顶生,有花4~6朵,有时成复伞房花序,花开时花序宽6~8cm。花期1月底~2月中旬。果呈球形,果径4.5-6.0cm,有香气,果梗长2~3cm,微被毛。8~9月果成熟,熟时呈黄色或黄红色。

1.2 生态学特性

大果山楂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抗风、抗寒、耐旱、耐贫瘠,耐热性相对较差,在高寒地区可安全越冬,一般栽培上以凉冷气候为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粘土、壤土、沙土都能生长,以沙性土生长最适宜。

1.3 营养特性

大果山楂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其他类山楂所不能及的。它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果胶质、红色素和多种果酸等。其中,钙的含量在各水果中占第一位,大果山楂的钙含量大约为其它山楂的3倍,维生素的含量比苹果高1.7倍。

2 大果山楂栽培技术

2.1 建园

园地宜选择坡度20°以下向南或向东南的山坡缓地或山腰,土层深厚肥沃、通风的壤土或沙壤土。栽植密度一般以5m×5m为宜,贫瘠地可4m×5m。在定植前1个月,先挖80cm见方的种植穴,挖穴时把表土、心土分开堆放,让其风化,并在种植前1个月内覆土完毕。覆土时先放表土,再覆心土。底层放粗肥,如绿肥、土杂肥等,每穴撒施石灰0.2~0.5kg,以加速分解和中和酸性。堆成果墩待植,春季、秋季栽植均可。栽植时先填入部分表土和肥料,再将苗木放于中央,轻轻上提,填好土,用脚踩实,浇透水。

2.2 土壤管理

2.2.1 扩穴改土。幼龄树冬季进行扩穴改土,从定植当年开始,每年结合扩穴改土施入基肥,在树冠滴水线外挖长与树冠相当、宽、深0.4m的对称沟,逐年轮换方位。挖后可晒数天再回填。每株施杂肥30kg、石灰1kg,与表土混匀后回填。表层每株豆麸10kg、磷肥1kg,与土拌匀,最后将余下的土全部堆回高出地面10cm。

2.2.2 根际深翻。可在春季萌芽前施肥浇水后,深翻土壤15~20cm,提高土壤通透性。中耕:每年中耕除草3~4次,保持土壤疏松,特别是久雨后必须及时中耕。结合除草浅锄10~15cm;坡地宜深,平地宜浅,以清除根蘖,消灭杂草,提高土壤通透性能,促使根系生长。覆盖与培育果墩:夏季或干旱季节,应用秸秆等覆盖树盘,平时注意培育果墩,使果墩高于地面约20cm。

2.3 肥水管理

2.3.1 幼树施肥。1~2年生树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每年施肥4~5次,投产前1年要增施磷、钾肥。1~3龄幼树,主要是扩大树冠和根系生长,单株年施氮100~400g、农家肥10~20kg,复合肥100~500g。追肥时以氮肥为主,一般以开条沟施下。投产前1年培养结果母枝,要减少氮肥施用量,N:P:K=1:0.5:0.5,以培育健壮结果母枝。

2.3.2 结果树施肥。1年可施4次肥,重点是施好冬肥、花前肥、稳果肥和壮果肥。3~5年生初结果树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全年每株施纯N1kg、纯P0.48kg、纯K0.5kg,以后根据挂果量逐年增加。冬肥约占全年施肥量的50%,以有机肥为主;花前肥12月下旬施下,以磷肥及少量氮肥及根外追肥为主;盛花期或谢花后用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可提高坐果率。稳果肥和壮果肥在3月下旬~4月上旬施下,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氮、磷、钾,约占全年施肥量的40%,后期可施用花生麸水加粪水淋施,以提高果实品质。

2.3.3 水分管理。平地果园春夏季节果园积水时要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土壤通气性,防止根系有毒物质积累;干旱季节,要根据旱情及时灌水,特别是秋旱,会影响水肥的吸收,诱发早落叶,因此,要视干旱情况及时灌水。结果树水分管理:山楂发芽开花期要求水分充足,开花至稳果期对水分供应异常敏感,果实膨大期和夏梢生长需要水量也较大,故必须做到合理供水,以满足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但到果实膨大后期应适当控制水分,果实采收前15天内应停止灌水。

2.4 修剪

山楂中幼龄期树势向上性很强,枝条直立,侧向分枝角度小,树体生长旺盛,任其生产则枝叶量大,枝条较软,容易郁闭,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移,导致坐果率低,结果少,影响产量。要适时修剪,创造优良树形。

2.4.1 幼树修剪。对2~4年幼树,要促骨干枝延长生长,促进树体形成开心形。一般主干高60~80cm,留3~5条主枝,约40~60cm,每主枝配备2~3个背斜侧枝。

2.4.2 结果树修剪。对初期结果树强枝缓放,应少留外围枝,上面重剪,下面轻剪,中庸枝短截培养结果枝组,拉枝、环剥促使成花,对盛果期树调整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修剪时间分冬季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强度较大,疏去外围密生枝、徒长枝、病虫枝等。夏季修剪较轻,以疏枝、拉枝、摘心等为主,防止枝叶密闭。

2.5 病虫害防治

大果山楂主要病虫害有煤烟病、裂皮病、锈病及天牛、小食心虫和蚜虫。在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以生物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创造良好果园环境,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煤烟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冬季修剪和清园,减少病源,深耕改土,增施压埋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可用敌死虫乳油或机油乳剂200~250倍液喷雾,同时结合虱类、蚧类和蚜虫等的药物进行防治。夏天是裂皮病发病高峰期,抓好果园土壤和水肥管理可提高果树自身的抗病力,4月下旬~6月下旬是虫害发生旺盛期,可在4月下旬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粉剂和制剂防治。山楂锈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可用45%晶体石硫合剂、粉锈宁、白粉传奇等防治。进入春夏要注意天牛的防治,一是加强果园巡察,及时捕捉成虫,二是检查枝干,发现有虫眼和虫蛀的屑状物时,用铁丝清理虫洞,并用棉花蘸取敌敌畏塞入虫洞,最后用湿黄泥将洞口封住即可。清明前后及时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小食心虫,4~7月高温高湿季节,在暴风雨过后也要及时喷药防治病虫。

3 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各类果树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大果山楂在梅州地区表现出了速生、丰产、质优的特点,容易栽培管理,果实口感酸甜怡人,深受群众欢迎,大果山楂加工性较好,可制成多种传统食品,近年来从山楂中提取药物成份的工艺也快速发展,为大果山楂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收稿:2016-05-10)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