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倩
摘要:公园社会游径是公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态文化现象,是公园日常使用中在已有园路系统基础上逐步自发形成的步道系统,散布于森林、灌丛、草地、水边,呈线性、块状、网络等多重形态。本文以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公园社会游径属性特征形成机制两方面开展了初步研究,提出公园社会游径属性特征6项指标:长度、宽度、深度、坡度、密度、土壤裸露度等,观赏乔木林、滨水疏林草地、游憩性草坪中社会游径数最多,园路转弯半径20m以及园路交叉角度600是社会游径数临界点;社会游径形成是公园供需矛盾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游憩动机与行为是产生社会游径的直接动力,融入性、便捷性、调适性、领域性是公园社会游径形成的行为机制。
关键词:森林公园;社会游径分布特征;行为机制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园游径,顾名思义是一种线性游憩路径,分正规游径与社会游径,前者指经过规划设计而建设的园路系统,按照《公园设计规范》分主园路、次园路和支路等,后者指没有经过规划设计,在城市公园游憩使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线性步道景观,是非专业设计师或公园管理者规划的园路系统,在公园已建园路系统中衍生出来的穿越于森林、草地中蔓延的步道系统,直接表现为土壤裸露、植被退化现象,在城市各类公园中均有分布。
社会游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①游客为避免正规游径上不好路况——淤泥、土壤侵蚀、道路拥挤、凹凸不平等;②抄近路;③游客有目的行为——探索,定向越野比赛,地理寻宝等;④正规游径无法到达公园某些区域;⑤自然事物吸引,动植物或声音、味道及其他刺激;除此之外,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如骑马、自行车、摩托车等碾压也会形成社会游径。本文即是对社会游径分布与形成机制进行初进一步探索。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132hm2,对外开放绿地面积125hm2。可进行户外拓展、极限运动、体育运动、草坪休闲、露营、烧烤、骑马、垂钓、划船、森林漫步、观看花展、摄影等多种休闲游憩活动。如图1,分7个景区:松涛幽谷、丛林原野、枫林爱晚、翠崖听鹂、盈湖泛舟、水乡映秀、大草坪。如图2,公园园路系统分3级,一级宽4~5m,主要为小型巴士、后勤通车;二级宽2~3m,是主要步行通道,分布密度较低,主要连接一级园路;三级宽1~2m,位于某一个活动区内,数量最少。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勘测。结合卫片、地形图和公园规划平面图,实际勘测社会游径在公园中空间分布、长度、宽度、深度和每条社会游径上植被生长状况、土壤裸露情况。
1.2.2 观察记录、访谈、调查问卷。对生态破坏严重(有明显大面积土壤裸露侵蚀),视觉质量破坏严重(非常影响整体自然景观美感)的社会游径使用者发放调查问卷,探究其选择社会游径原因。
2 社会游径空间分布及属性指标
2.1 社会游径空间分布
社会游径在全园内皆有分布,实景如图3。通过实地皮尺勘测,园内共计162条社会游径,多数社会游径呈线性分布状态;部分社会游径出现系列面状裸露场地,与直线社会游径相互联系,整体呈现串珠状形态。具体如图4。但社会游径区域分布不平衡。明显看出,西部活动区域分布密度远高于东部区域,具体如表2。
经过计算,社会游径分布密度整体为600m2/hm2,全园内场地分布密度悬殊较大。其中烧烤区、草坪游憩区、儿童游乐区分布密度远高于其他区域;烧烤区分布密度最高;草坪、林荫、儿童活动区分布密度接近;水边分布密度较低;生态林区分布密度最低。
2.2 社会游径属性指标
社会游径指标通常用长度、宽度、深度、坡度、密度与土壤裸露度等6个基本指标以及社会游径分布图。具体如表3。
社会游径总长度约达8477m,是全园总园路长度的1/3。其中最长为1008m,出现在轨道小火车两侧;最短仅为3m,位于道路转弯处;平均宽度约0.8m,踩踏深度整体较浅(1~2cm)。具体如表4-7。社会游径长度范围在50m以内社会游径最多(113,70%),其次是21~30m内(36,22%);超过100m的社会游径数量很少,分布在轨道小火车两侧和个别草坪和林荫区域。
社会游径宽度绝大多数都在1.5m以内(145,89%),《园林设计师手记之十——园路》中,1个人使用的园路宽度约为0.6m,2个人并行宽度在0.6~1.5m范围内。这说明,森林公园中社会游径使用者主要是1~2个人同时行走。
社会游径踩踏深度整体不深,绝大多数在2cm以内(136,84%),但表面植被完全消失,土壤裸露比重相当大(128,80%)。
3 社会游径形成机制探究
社会游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环境与人为使用2方面因素。其中环境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森林植被、滨水环境、游憩服务设施、公园园路系统。
森林植被影响主要分以下几个要素分类(表8)。不同特性要素森林植被,对社会游径形成均有不同影响。滨水环境影响,共青森林公园滨水景观主要是通过水系结合其他不同自然或人工要素来营造,不同滨水环境对游客吸引程度有所不同,这也就影响到不同区域滨水社会游径产生。游由于憩服务设施影响,不同类别的设施周边出现的社会游径数量也有所不同;同一类别的不同设施周边出现社会游径数量也有所不同,这都说明游憩服务设施对于社会游径形成影响;公园园路系统影响,园路宽度、园路转弯半径、园路转弯角度对社会游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3.1 植被因子
郁闭度、植被高度、观赏保健特性是森临社会游径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郁闭度高、观赏保健性好的高大乔木常绿阔叶林中社会游径出现的比例高。
3.1.1 森林郁闭度高,社会游径多。公园内社会游径出现在密林中93条(60%),土壤裸露面积达32960m2。疏林中51条(31%),土壤裸露面积达3290m2,二者共计91%,而出现在纯草坪上社会游径数量很少(18,9%),可见高森林郁闭度对社会游径形成影响之大。
3.1.2 高大乔木下社会游径数量多。伟/大/中乔木林下出现社会游径数量最多(114,67%),其次是混交林中(38,31%)。而在纯小乔木林中,仅出现10条社会游径,比重很小。
3.1.3 观赏性、保健性乔木林,观赏性灌木、草本丛,普通草坪、地被上社会游径数量多。乔木层对于社会游径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植被层影响,而乔木层保健性和观赏性,对社会游径形成影响巨大(88,54%;63,39%);灌木和草本的观赏性对社会游径影响也超过这2个植被层的其他特性(44,77%;21,58%);但普通地被和草坪上社会游径出现的数量和比例明显要多于其他特性下的这2个植被层(36,73%;20,87%)。综合整理以上分类要素组合,对出现社会游径数量位于前10的森林景观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2,其中,观赏、保健类乔木林中社会游径数量最多。
3.2 水体因子
水体与密林(耐水性植被群落)和疏林草地结合,更容易导致社会游径出现。滨水草坪和滨水花卉草本周边出现社会游径数量最少(见表13)。
3.3 设施因子
大型游乐设施、建筑设施周边社会游径数量多,土壤裸露面积大;普通服务设施、小型建筑设施周边出现社会游径数量及踩踏情况相似;景观设施和活动引导设施周边出现社会游径数量较少,主要呈现面状社会游径(见表14)。
相对于森林和滨水环境,设施周边出现社会游径总数相对较少,共计73条(30%)。其中,大型游乐设施与建筑设施旁边出现的社会游径数量最多,土壤裸露面积最大(27条,11%,2.5ha),而小型建筑设施、普通服务设施周边出现社会游径数量接近,均高于景观和活动引导设施周边社会游径数量,但是面积却比后者低。
3.4 公园园路系统
园路对于社会游径影响,主要表现:园路宽度、园路交叉角度、园路转弯半径。其中不同级别(宽度)与社会游径交叉数量有所不同,二级园路(2m≤w≤3m)周边出现的社会游径数量最多,为100个;其次为一级园路(3m≤w≤5m)的68个,再次为三级园路(1m≤w≤2m)的28个。不同转弯半径、不同转弯角度下社会游径出现比例有所不同,交叉角度60°、转弯半径R=20m是社会游径出现临界点(见表15)。
社会游径与二级园路交叉点最多,一级园路次之,三级园路最少。公园内不同宽度园路功能与承载游客量不同,一级园路设计较宽3~5m,承载人数可并排5~6人;一级园路多为2~3m,承载人数可并排3~4人;三级园路多为1~2m,承载人数并排2人。一旦超过道路宽度承载力,必然有游客选择社会游径。
路转弯半径R>20m时,社会游径数量最多(60%,97条);6≤R≤12m时,社会游径占18%(29条)。其余情况下很少出现社会游径。因此在公园设计道路转弯半径时,除车行道要求的转弯半径设为6~12m,其余道路转弯半径不宜过大或过于弯曲。
道路交叉角度40°~90°范围时,周边社会游径最多(92,57%),其中在50°~60°范围内有27条,比重最大,因此尤其要避免50°~60°转角设计;90°~140°范围内,社会游径所占比例为43%(70条);当转弯角度大于140°或小于40°时,则不会出现社会游径。因此园路设计又需避免出现太多锐角,交叉角度最好大于140°。
3.5 游客使用因素
使用者游憩需求与动机归纳主要有融入性、便捷性、调适性、领域性。
3.5.1 融入性是公园游憩者追求游憩体验质量的一种本能行为。公园中大面积连续性生态景观所呈现出的生态美、绿色美、风景美和健康、娱乐、放松等关键信号,会刺激游憩者深入其中感受场所并开展游憩活动。大量游客使用、穿越、停留直接促进社会游径形成。
3.5.2 抄近路、便捷性是人类行为普遍特征。社会游径是从园路线性活动转向场地领域活动的便捷通道,在没有有效管理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这种穿越行为。
3.5.3 调适性。调适性是公园休闲游憩一种自组织行为,当游憩场地人群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使用者会自发向周边地域扩散,寻求游憩舒适性,由此产生很多社会游径以及场地面状拓展扩散。
3.5.4 领域性。公园人群游憩活动较为固定,以群体性为主,游憩空间具有场地性与领域性,每天有重复性。从家庭到各类自发性或有组织的社会集体活动是现代公园游憩使用的突出特征,集体性、场地性、领域性导致社会游径从线性向网络、团块状、串珠型方向发展。
4 结语
社会游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结果,其中社会需求变化、规划设计合理性是最主要因素。老龄化、群体化、领域化是现代公园游憩使用突出特征,传统公园游憩设施配置与管理方式正面临全新挑战;必须满足从园路规划设计走向园路与场地、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同时公园游人数控制、公园游憩活动与行为引导、公园休闲社会组织、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维护等需要架构全新公园管理体制。
(收稿:2016-06-02)
现代园艺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