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筱航
以“文化力”驱动旅游“经济力”,有效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和谐发展是对旅游开发的必然要求。大理的文化气息很浓厚,蕴含着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所以大理一直坚持走由旅游带动特色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产业又促进旅游发展的文化旅游道路。本文以大理著名景点蝴蝶泉为例,主要通过节日文化和影视文化在蝴蝶泉景区开发中的运用,探讨文化传播和旅游之间的关系,以及特色文化传播运用在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会给游客带来不同的精神感受。将文化传播运用到旅游开发的全过程,有利于打造个性鲜明的旅游品牌。
一、节日文化的运用——蝴蝶会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正值百花盛开的春季,是蝴蝶泉边彩蝶最多的时节,因此将这几天称为“蝴蝶会”。那几天,附近群众、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往蝴蝶泉,在蝴蝶泉景区内观赏彩蝶,举行野餐。
传说蝴蝶泉原叫无底潭。古时候苍山云弄峰下住着一位美貌的姑娘雯姑,峰上住着个英俊樵夫霞郎。有一年,雯姑与霞郎在三月三的朝山会上相逢,一见钟情,互订终身。而苍山下住着一个凶恶残暴的俞王,他得知雯姑美貌无比,打定主意要雯姑做他的第八个妃子,于是派人把雯姑抢入宫中。霞郎潜入宫内救出了雯姑,俞王带兵穷追。霞郎和雯姑逃到无底潭边时,已精疲力竭,但是俞王带着追兵已到眼前,危急中霞郎和雯姑双双跳入无底潭中。次日,打捞霞郎和雯姑的乡亲们看见从深潭中飞出一对美丽的彩蝶。彩蝶在水面上蹁跹起舞,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无数蝴蝶。从此,人们便将无底潭改称为蝴蝶泉。
蝴蝶会作为一种节日文化,属于旅游资源中的“多吸引力资源”。它承载着白族民俗风情的精神内里,蕴含着丰厚的旅游价值。此外,蝴蝶会还伴随着感人至深的民间传说,因而进一步提升了蝴蝶泉景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 也提升了其对白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用。
以大理蝴蝶泉的蝴蝶会为例,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准确地对民间节日进行定位,注重与地理环境、旅游者心理期望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突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显现旅游地的文化特色。
二、影视文化的运用——五朵金花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风景优美,苍山、洱海、蝴蝶泉享誉天下,而且盛产山茶花,素有“大理茶花甲天下”的美名。因此,在那里生活的白族姑娘往往以金花为名。每年旧历三月,苍山脚下要举行“三月街”的盛会,金花带领着姐妹们驱车去赶街,不料车轮在路上坏了,正在为难之际,来参加赛马会的剑川铁匠阿鹏热心地帮她们将车修好。金花正要表示感谢,赛马会开始了,阿鹏来不及收拾工具,翻身上马冲进赛场,勇夺冠军。副社长金花对这个勇敢善良的小伙子顿生爱慕之情,小伙子阿鹏也对金花念念不忘。两人在蝴蝶泉边一言定情,相约第二年山茶花盛开的时候再来这里相会。第二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几经波折,最终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两人在蝴蝶泉边再次相会。电影《五朵金花》以阿鹏找金花为线索,连接了一个个色彩多样的故事,片中对苍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等奇山丽水、民族风情的描绘,富有诗情和画意。悦耳的音乐和云南大理的秀丽山水,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自1959年起,《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1960年,在埃及开罗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五朵金花》夺得最佳导演银鹰奖,最佳女主角银鹰奖。2000年在全国“百年最佳影片”评选活动中,《五朵金花》被评为10大影片之冠。如今,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五朵金花》依然被作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反复播放,蝴蝶泉也作为与金花、阿鹏紧密牵连的一个爱情圣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成为大理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蝴蝶泉不仅象征着美丽的白族姑娘金花和帅气的白族小伙阿鹏之间的美好爱情,它也因为电影《五朵金花》的传播演化成为一种流行。如果说2013年《来自星星的你》捧红了韩国的长蛇岛,那么1959年《五朵金花》就捧红了大理的蝴蝶泉。
文艺影视作品对地方的知名度提高和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是特别突出的。电影《五朵金花》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大理蝴蝶泉这个地方,一首《五朵金花》的主题曲《蝴蝶泉边》中的歌词“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在全国唱响,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蝴蝶泉,这就是影视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巨大力量。
除了节日文化和影视文化在大理蝴蝶泉景区开发中的运用,蝴蝶泉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也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歌舞剧,大理的大型梦幻歌舞秀《蝴蝶之梦》投资 2400 万元,有专业演员98人,获得多项大奖,还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被指定参加奥运会重大文艺演出活动,是大理文化与旅游和谐相融的艺术精品。二是建筑设施,蝴蝶泉边,因为不是天天都有蝴蝶,景区就建造了一个蝴蝶馆,称“蝴蝶大世界”,里面遍种各类花草植物,并且利用温室人工培育蝴蝶。一个是与蝴蝶泉旅游发展相生相伴的蝴蝶标本、绣花荷包、银器工艺品等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同样也为大理蝴蝶泉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新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