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生鲜海产品食品安全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风险应对

2016-09-02 03:39:54欣李明津耿治平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辽宁省金秋医院沈阳006辽宁省卫生监督局沈阳0005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海产品城乡居民生鲜

■  董 欣李明津耿治平(、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锦州 0、辽宁省金秋医院 沈阳 006 、辽宁省卫生监督局 沈阳 0005)

辽宁沿海经济带生鲜海产品食品安全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风险应对

■董 欣1李明津2耿治平3(1、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锦州 121013
2、辽宁省金秋医院 沈阳 110016 3、辽宁省卫生监督局 沈阳 110005)

本文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主要城市、18个县级行政区3200名城乡居民的实地调研,针对城乡居民对当前生鲜海产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评价及其关注的问题,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居民对生鲜海产品食品安全满意度评价及如何提高应对生鲜海产品安全风险能力的建议,以期对生鲜海产品安全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生鲜海产品食品安全 沿海经济带 调查 建议 满意度评价

引言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辽宁省南部,北接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及东北内陆地区,南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东临朝鲜半岛,西连京津翼城市群。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辽宁沿海地区划分的经济发展区域,已经作为整体被纳入国家战略(王丽华,2014)。辽宁沿海经济带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生鲜海产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食品安全中的重要部分,受到辽宁省政府及各个行政部门的重视。那么辽宁沿海经济带生鲜海产品安全状况如何?此区域消费者对生鲜海产品安全关注的程度怎样?究竟什么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生鲜海产品安全状况的评价?消费者对我国生鲜海产品安全的信心如何才能恢复?如何确保生鲜海产品消费市场健康安全地发展?显然,研究消费者对生鲜海产品安全心理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所以,有必要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乡居民进行生鲜海产品食品安全进行评价,并对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文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居民的问卷调查,取得相关数据,尝试利用消费者满意度计算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居民生鲜海产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提出如何应对相关食品安全风险。

数据来源和调查内容

(一)数据来源

为了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居民对生鲜海产品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市、18个县中以任意抽取2个市和2个县,并在确定的市、县中随机选择2个街道、乡镇;然后,以街道、乡镇的居委会、村委会分别代表城市和农村的调查点,且在各市中分别选择4个城市居委会和4个农村居委会(马琳,2013)。调查的方式是发放问卷调查,对于阅读问卷困难的被调查者采取调查人员读问卷内容,让被调查者口述选择的方式进行。调查地点一共有32个,城市和农村各发放16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520份,经过整理,除去所有问题选项一致、部分问题没有选择等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51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4%。

(二)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消费者的个人特征、食品消费行为、食品安全认知、政府信任。

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

生鲜海产品消费行为包括:购买什么类型的海产品(冷冻、生鲜);购买生鲜海产品渠道(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零售、网络团购、超市购买、海边批量采购);在选择海产品时会关注的因素(是否新鲜、产品大小、海产品出产地、质量、价格);在不同渠道购买生鲜海产品的新鲜程度(新鲜、一般、不新鲜)(渠道有: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零售、网络团购、超市购买、海边批量采购)。

生鲜海产品安全认知包括:您认为在购买生鲜海产品时,安全问题出自哪个环节,包括饲养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制作环节、其它等。

政府信任行为包括:受访者对政府生鲜海产品监管的评价(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对目前生鲜海产品相关国家标准、对目前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对当前生鲜海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对公开海产品企业及零散海产品养殖户生产及加工等方面信息的披露;对生鲜海产品安全监管中失职和渎职的政府官员及相关责任人的惩处;对发生生鲜海产品安全事故企业及零散海产品养殖户的惩罚力度;对政府生鲜海产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对群体举报措施及其它等进行满意度评价。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8月-11月,由渤海大学师生利用假日走访进行的实地问卷调查,且受访者年龄为18-60岁年龄阶段人群;从受访者受教育程度来看,教育程度高的人对生鲜海产品的鲜活程度等要求高,同时对政府加强生鲜海产品安全监管的要求高;反之,教育程度低的城乡居民对生鲜海产品鲜活程度要求稍次之,对政府加强生鲜海产品监管的要求也较低;从家庭月收入来看,年收入高者对海鲜的新鲜程度、购买海鲜的渠道以及对生鲜海产品的认识和政府对安全治理的力度的要求都相对较高,而年收入较低的家庭则对以上要求并不是十分高,同时对政府的安全治理力度也没有太大的要求。

图1 生鲜海产品安全认知方面调查结果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被受访的城乡居民购买海产品时会偏向于生鲜占75%。购买生鲜海产品的渠道网络团购相对较少,以市场零售和超市购买为主。而在选择海产品时会关注的因素先后次序分别为新鲜度、价格、质量、产品大小、海产品出产地,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居民并不特别注重海产品出产地,大部分家庭也不注重海产品的大小,注重的是海产品是否新鲜及质量的好坏,价格因素居中;认为在海边批量采购相对是最新鲜的占95%,普遍居民认为在农贸市场及市场零售购买的海鲜不是特别新鲜,所占比率分别为72%及71%,在超市购买占51%,而网络团购中仅有21%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是新鲜的。说明大家对网络团购买生鲜海产品还是相对不认可。

在对生鲜海产品安全认知方面调查结果来看(见图1),最主要安全隐患来自于原产地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在购买生鲜海产品时,安全问题出自产地养殖时放大量违禁药物及促生长剂的占48%、运输过程中生鲜海产品可能会窒息死亡占35%、不法中间商作假(如浸泡福尔马林)造成的安全问题占34%、海生物的化学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问题占25%、海产品寄生虫及疾病的污染占23%、不合理煮食及其它各占14% 和5%。

调查同时表明,消费者对政府生鲜海产品监管与执法力度表示满意,政府对群体举报措施的建设认为相对比较完善,受访居民也比较认可政府对生鲜海产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从政府对生鲜海产品安全领域安全治理措施所持的意见相对广泛,但就其具体措施来看,有64%的居民对完善生鲜海产品相关国家标准方面不满意,同时有62%的居民认为应该加强沿海地区环境保护,有53%的居民认为应该加大对发生生鲜海产品安全事故企业及零散海产品养殖户的惩罚力度;有51%的居民认为应该严惩生鲜海产品安全监管中失职和渎职的政府官员及相关责任人;有48%的居民认为应该加强政府海产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从以上这五个方面来看,城乡居民认为在生鲜海产品领域,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国家标准,加强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并且对政府的执法力度有更加强烈的要求,要求政府对事故的惩罚力度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惩罚情况都要加强,并且要求政府加强海产品安全监督检查;除了以上发现,另有40%的居民认为应该公开海产品企业及零散海产品养殖户生产及加工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有38%的居民认为应该加强当前生鲜海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从海产品企业及零散养殖户方面来看,居民普遍不完全信任生鲜海产品企业及零散养殖户,他们认为应该公开生鲜海产品企业及养殖户生产加工方面信息。同时认为应该加强生鲜海产品企业及零散养殖户的社会责任教育,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和公德心。

应对生鲜海产品食品风险的建议

从整体来看,受访者对生鲜海产品的安全评价开始趋于好转。但研究发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居民对现所处地区的生鲜海产品安全状况满意度较低,并且对未来生鲜海产品安全状况改善的前景也有所担心(马琳,2013)。因此,应采取相关措施方法,在生产、运输、运营、销售一系列生鲜海产品活动中,严格监视,真正实现对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的生鲜海产品安全事件的有效控制(乐建盛,2008)。应对生鲜海产品食品风险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一)加强生鲜海产品养殖企业及零散养殖户的食品安全意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产地养殖时放大量违禁药是群众普遍认为引发安全问题的首要原因;运输过程中生鲜海产品可能会窒息死亡也是引发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不法商作假(如浸泡福尔马林)造成的安全问题也是引发生鲜海产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生鲜海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食品安全意识,那么势必会在各个可能的环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减少生鲜海产品不安全因素的源头就是要加强生鲜海产品养殖企业及零散养殖户的食品安全意识,经常以宣传、定期走访的形式,对企业及零散养殖户进行食品安全意识教育。

(二)加强防范沿海附近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与油类及原油类物质的重金属污染

辽宁沿海经济带有很多港口,随着生产科技的发展,沿海附近的化工企业也越来越多。化工企业的废水、废料有些会直接进入入海口,这些化工废料会给海域造成严重的化学污染及重金属污染。不仅是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还有原油泄露或其它石油类产品泄露导致的多环芳香烃在内的大量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很有可能会具有强致癌性。这些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堆积在海洋生物体内,如果被沿海居民捕食,就有可能会对食用者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强防范沿海附近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及重金属污染势在必行。

(三)加强政府监管与治理生鲜海产品安全风险的力度

建议各级政府加强日常管理,构建生鲜海产品安全环境。建立一户一档监管模式,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覆盖。加大对沿海地区的整治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排查,清理不合格生鲜海产品。在加强生鲜海产品管理指导、明确职责和权限的同时,各个部门尽量有效协调管理,避免监管范围内所触及不到的死角或双重管理。所以,加强政府监管与治理生鲜海产品安全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

(四)加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及食品安全法制建设

大力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及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建设,要对海产品养职户进行食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让他们把食品安全意识提到日常生产工作当中,从源头抓起,对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建设进行普及。同时,建立健全法制法规是切实保障生鲜海产品安全的最有利保障。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增加对生鲜海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次数,同时制定生鲜海产品生产质量认证项目,认证通过的企业方可进行生鲜海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否则暂停生鲜海产品企业的注册申请,从源头上制止不合格的生鲜海产品流入市场,同时结合辽宁沿海地区实际情况,构建可操作性的生鲜海产品的安全规范。

结论

本文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市、18个县的随机抽查发现,此区域城乡居民尤其是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高者非常关注生鲜海产品的安全问题,这类人群同时对未来生鲜海产品食品安全状况改善前景还是持有乐观的态度。同时政府需要加强生鲜海产品养殖企业及零散养殖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沿海附近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及油类及原油类物质的重金属污染,加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建设及食品安全法制,加强政府监管与治理生鲜海产品安全风险的能力。

1.王丽华.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J].辽宁经济,2014(2)

2.马琳.城市消费者食品安全评价影响因素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乐建盛.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技,2008(6)

▲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基金,项目编号:L13DGL028

◆C93

A

猜你喜欢
海产品城乡居民生鲜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交易总额超3000亿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29
2014:生鲜电商的多样化生存
养殖户安全海产品生产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青岛市为例
海洋经济(2014年4期)2014-02-25 07:34:44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
HPLC–AFS联用测定海产品中砷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