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黄荣贵,洪岩璧
大数据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年国际知名度分析
孙艳,黄荣贵,洪岩璧
[摘要]文章利用谷歌图书的百万书籍大数据,以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300年来英语书籍中出现的词频来展示和分析其国际知名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妈祖、京剧、书法、针灸、端午节、皮影戏、粤剧、雕版印刷、格萨尔和昆曲依次为近300年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前10名。从300年知名度变迁形态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紧密相连,并受到跨国交流、现代化进程以及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国际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
世界遗产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①参见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en/home.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
物质性”是与“物质性”相对而言的,但并不是与物质完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了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承载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它以人的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2]。由于其多是以人的活动为载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在不同文化间起着相互协调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命名了七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②“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它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的项目已达38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有昆曲(2001年)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括号内为该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年份。、古琴艺术(2003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桑蚕丝织技艺(2009年)、福建南音(2009年)、南京云锦(2009年)、安徽宣纸(2009年)、贵州侗族大歌(2009年)、广东粤剧(2009年)、《格萨尔》史诗(2009年)、浙江龙泉青瓷(2009年)、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藏戏(2009年)、新疆《玛纳斯》(2009年)、蒙古族呼麦(2009年)、甘肃花儿(2009年)、西安鼓乐(2009年)、朝鲜族农乐舞(2009年)、书法(2009年)、篆刻(2009年)、剪纸(2009年)、雕版印刷(2009年)、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2009年)、端午节(2009年)、妈祖信俗(2009年)、京剧(2010年)、中医针灸(2010年)、皮影戏(2011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珠算(2013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羌年(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2009年)、新疆的麦西热甫(2010年)、福建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2010年)、中国活字印刷术(2010年)、赫哲族伊玛堪说唱(2011年)。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和理解它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梳理以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开发以及利用的思路进行。如刘魁立(2007)从“文化生态”概念角度提出当前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健康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出了相关建议[3]。陈华文(2007)研究了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法律法规、实行分级所有、建立公益性投入保护和监督机制来保护好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方法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并对重要的典型个案保护项目进行分析认定、价值评估和文化内涵解析[5]。王巨山(2011)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让“形式经历”回归到“文化体验”的原则与对策,从而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6]。
综观传统的遗产研究与文化研究我们发现,对其跨时间和空间的国际知名度本身的研究,以及其对文化传承、传播和民族、国家发展乃至中国形象的认知进行分析的研究甚少。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研究的样本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这就使得这些研究的结论只能囿于有限的样本,不具有推而广之的效力。而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空前的机遇。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和使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基础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化,甚至会加速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大融合。国内学界也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科学研究[7][8][9][10][11]。
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②词频统计是如何实现的呢?谷歌采用了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中常用的算法模型“n-gram”,这也是全球书籍词频统计器“NGram Viewer”得名的由来。在该模型中,n-gram具体表示一个单词或者词组(本文称之为“词汇”)。例如,1-gram就是单字词,如“hello”;而3-grams则是三字词组,如“how are you”。模型假设第n个单词的出现仅仅与前面n-1个词相关,这样一个完整词汇的概率就是各单词出现概率的乘积,而各单词的概率可以直接从语料库中统计出来。利用这个模型,就可以对语料库中的连续文本进行切分、断句以实现词频统计。研究方法,作为测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工具,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拥有足够代表人类社会总体观念、知识、价值理念的规模空前的数据库——海量的图书。
本研究中所用到的300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谷歌图书语料库(811万种英语书籍,1500-2008年)描述如下:
自2004年底开始,谷歌公司陆续对哈佛、牛津等40多所顶级大学图书馆藏书及出版社赠书进行了浩大的数字化工程,以定制的自动翻页设备扫描了从1500年到2008年之间出版的8116746册书(据估计占人类历史上所有出版书目总数的6%),并进行光学识别(OCR)和储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书数据库,相当于一个半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词汇量更高达8,613亿(Lin et.al.2012,陈云松等2015b)。之后谷歌又通过一系列算法从万亿级别的原始数据中识别出单个的词语和短语,构成了谷歌图书语料库并对公众完全开放。到2008年,谷歌已对1500多万种书籍进行了数字化。
书籍是承载人类知识、观念和思维的最主要的载体。近300年来的英语印刷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构成对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代表样本(特别是近300年来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地位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其中特定词频的波动,与相关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必然存在内在联系。对于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在海量英语书籍大数据中被提及频次越高,国际知名度就越强。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一,本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即其在海量书籍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
截止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38项,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福建提线木偶、新疆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和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这12项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300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提及。可见,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仍有部分国际知名度极低,其在历史和当代的知晓度和宣传度都极为不足。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12项在300年历史长河全无提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6项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的非物质名录共7项),更印证了其濒于危险状态中,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和保护。
我们对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总体演变情况进行展示分析。图1用时间序列曲线来展示300年来在英语书籍中被有所提及的26项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2为我们更清晰地展示了近300年来,除了处于最高梯次的妈祖和京剧之外的其他3-10强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序列图。
图1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国际知名度(基于书籍大数据)
图2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国际知名度3-10强(基于书籍大数据)
总体上观察,最早出现在英语书籍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1786年的皮影戏,并且在以后的300年间长期被提及。其次是1791年的妈祖信俗。1700-1800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少量提及。1800-1900年间,在英语书籍中提及相对较多的依次为皮影戏、妈祖、宣纸、端午节、书法、木卡姆、蚕桑、南音、雕版印刷、珠算和京剧。1900年以后,有记载的26项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被普遍提及,京剧、针灸、书法、端午节等提及频率都有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高梯次,妈祖更是在1960年左右出现了300年来的最高峰值。与此同时,京剧在建国后的知名度也有巨大提高,在196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后显著上升直至1981年左右达到300年来最高峰值。从总体上看,除了妈祖和京剧在达到300年来峰值后总体趋势呈动荡下降外,其余有记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英语书籍中出现的频次都有所提升。这些起伏变化或多或少都与20世纪政治动荡中的中国命运休戚相关。
图2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各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显的梯次和波动情况。1700年后,由端午节、书法开始,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英语书籍中普遍出现并且呈现波动增高趋势。总的来说,皮影戏虽然是中国最早被提及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总体趋势上呈现了波动下降的趋势;1900年后,端午节、书法、针灸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书法在1937年左右骤升达到了峰值,随后骤降并于50年代后波动回升;中医针灸在英语书籍中被提及频次在1950年后急速不断攀升,于1997年达到了仅次于妈祖和京剧的最高峰,后有所回落近年来又有升高的趋势;排名在第7位的粤剧在改革开放后呈现了较高的上升态势,并于90年代有所回落。其他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波动外,但大致都处于较低梯次范围内。
具体而言,我们将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具有高度的历史稳定性和路径依赖。我们分别对在300年来英语书籍大数据中有所记载的26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近300年、200年、150年、100年、60年和30年的时间序列进行单独分析,并将有关时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进行了计算和排名(表2,由于格式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简称)。
表2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300年来各历史阶段国际知名度(基于书籍大数据)
(续表)
表2显示,前1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均知名度排序总体上相当稳定,即近300年、200年、150年、100年、60年和30年等6个不同时期的平均知名度前10强集中在10项,分别是妈祖、京剧、书法、针灸、端午节、皮影戏、粤剧、雕版印刷、格萨尔和昆曲。它们稳居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前10名,即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平均排名都非常靠前。可见,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本身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指标。这一点与中国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有相似性(陈云松等2015c)。陈云松等人详细分析了500年来中国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国际知名度变化特征,研究发现,300年来,占据前10名的物质文化也是稳定集中在12项中。另外,无论是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1700年后的英语书籍开始有所提及并逐渐增多的。尤为显著的是,1900年后,二者在英语书籍中被提及的频次,无论种类还是数量均呈总体上升的态势,并且在建国前后都有较大的起伏,这可能与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历史地位变化密切相关。
第二,尽管总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图1显示,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总体上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皮影戏较为特殊,其在300年的历史长河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
中国皮影戏最早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极盛于清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13世纪元代起,皮影戏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亚欧各国。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67年,法国传教士将中国皮影带回法国;1774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影戏演出①引自中国戏剧网:http://www.xijucn.com/piyingxi/20140117/53840.html.。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是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12]。这与皮影戏的国际知名度曲线图非常吻合。观察图2,皮影戏自1786年首次在英语书籍中被提及后,其国际知名度快速发展,直至1802年左右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也是它的历史最高峰),当时正值清朝乾隆和嘉庆两位皇帝在位时期,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康熙时,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皮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要传皮影戏进班宅表演。之后皮影戏的国际知名度呈现了波动起伏的状态,但总的来说,其国际知名度在1802年之后已经呈现了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了禁演和查抄,1900年前其国际知名度也逐渐降到了最低状态。直到解放前,皮影戏的国际知名度一直处于低位状态,这与当时社会动荡有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连年战乱导致一蹶不振的皮影艺人才又重新开始活跃起来,1955年起全国和省、市级皮影戏在国内外公开汇演,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效,这一点可在图2中得到印证:1955年皮影戏的国际知名度在长期的波动下降后又再次重现了第二个明显历史小高峰。然而好景不长,“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其国际知名度一路下降,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政治环境,但在当代越来越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等各种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甚为惋惜。
第三,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与跨国交流密切相关。我们以排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前列的妈祖信俗和中医针灸为例。
妈祖信俗作为宗教信仰,起源于宋代,兴盛于元明,繁荣于清代。传说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性的妈祖,因偶然的历史机缘巧合下被民间信奉为地方神灵,并创造出显圣一类的传说故事,后来随着海上贸易的盛行被从事海上贸易的水手和商人视为保护神而在沿海各地得以迅速传播,并被当时的朝廷纳入到国家祀典之中,使其逐渐国家化和经典化。妈祖信俗也由沿海地带的福建厦门逐渐传至内陆地区并由移民横渡海峡传至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形成了庞大的妈祖文化圈。据不完全统计,妈祖庙分布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5000多座主祀妈祖的宫庙[13]。
针灸学虽源于中国,但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针灸也随之传到世界各地。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华人或当地人士开设的中医、针灸诊所。据报道,美国、德国、巴西登记的职业针灸师分别有1.1万、3万、1.5万余名,中国香港登记的中医、针灸师有7707人。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推动了针灸事业的不断发展[14]。30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排名第四的针灸更是在1987年达到了仅次于1997年的局部高峰。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内反复进行了几十年的扫除封建迷信、破“四旧”的活动,传统民间文化在整个中国内地几乎绝迹。而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对外交流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图2中得到印证。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从改革开放前的回落又重新有了较为明显升高至少1~2个梯次的总体趋势。
第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升。总体上讲,京剧、粤剧、昆曲和藏戏在1900年以后都呈现了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近30年和近60年的排名中,这4个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了1~2个梯次。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四者都有所下降。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政治环境和支持,四者的国际知名度又有了明显的上升。
特别地,京剧在“文革”后首次超越300年来长期占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榜首的妈祖信俗,并于1981年左右达到了最高峰值,在随后的20年来一直处于最高梯次状态。类似的趋势也适用于粤剧和昆曲。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属于南方的一大剧种。全世界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在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好莱坞电影和西方流行音乐影响遍及全球的当代,粤语片和粤语歌曲却从香港播撒到内地,粤剧的国际知名度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本研究表明,当大众传媒日益崛起的时候,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却并未下降。随着电脑计算机普及深入,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被电子化信息化书籍所替代,而书法和雕版印刷在曲线图中却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尽,而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被提及频次趋势。正是由于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愈加关注和重视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会在海量的大数据中探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所在。探寻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变化特征以便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在,最根本的目的不在于保存过去,而在于建设未来。
第五,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有关。在科学技术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全球化趋势以及以西方当代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处于濒危状态。对比日本、韩国等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自觉”不会自然发生,它常常是在灾难巨大的民族危机之后的一种深刻甚至痛苦的反思[15]。与我国类似,日韩等许多亚洲国家在近代与西方强势文化的碰撞中沦为弱势。但与日韩两国经历的文化自觉痛彻思痛“幡然醒悟”的过程不同,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渐悟过程[16]。费孝通先生晚年认为,只有在对自觉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通过本民族文化自觉的觉醒,才能寻求并实现民族文化的独立和发展[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将是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最核心的话题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越来越多地重视各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最能体现和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能体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载体。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几年前还为公众陌生的名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突然成为热门名词和社会关注的热点[18],这本身便是社会“文化自觉”的一个标志和反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查询百度指数中近10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频的搜索指数关注度展示在图3中,可以看到,2009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频在百度指数——中国使用最多的搜索引擎中的网络关注度有了大幅度提升。
无论是在世界各国的大街小巷还是在好莱坞大电影中,都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中最具有展示意义元素的就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节节攀升的态势,也是强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过程。
图3 近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词频网络关注度(基于百度指数)(2006-2016年)
将大数据研究应用于社会学领域,先例并不多。大数据研究方法是有别于传统社会科学训练的方法和工具。传统形式的社会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单一和缺乏,往往在学科之间形成了许多空白地带,而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则为学科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得原本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甚至物理、数学等领域具有专长的学者也能轻松进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内。在本文中,我们使用最新版的谷歌图书语料库大数据,对300年来的全球数字化英语书籍进行了关键词检索分析,得到了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的量化和排名。从方法和数据的角度看,大数据的信息具有在时空上传统抽样数据所无法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从现有的大数据中提取出相关的变量,是当前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科学定量分析的可行途径。更进一步来说,大数据也把定量研究者的关注视野进一步拓阔,从传统的定量分析领域向以往较少触及的文化现象、心理现象等领域拓展。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所使用的语料库的内容完全来自出版图书,不包括未出版图书或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又如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因此对文化大数据进行检索的精度以及对其解读仍需谨慎。虽然大数据时代业已到来,但正如《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MayerSchon-berger教授提醒我们的:“不能过分依赖资料,否则可能如同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所犯的错误——他搭着鸟羽和蜡,制成的飞行翼翱翔天际,但却太相信自己的飞翔技能,使用不当而折翼。”
责任[编辑:戴庆瑄]
[参考文献]
[1]岳素玉.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当“非遗”走进农村手艺文化产业[J].中国西部,2011,(13).
[2]张穗.浅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性 [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4).
[3]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陈华文.新时期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6]王巨山.从“形式经历”到“文化体验”的回归: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原则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9).
[7]陈云松.大数据中的百年社会学——基于百万书籍的文化影响力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5,(1).
[8]陈云松,吴青熹,张翼.近三百年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基于大数据的描述与回归[J].社会,2015,(5).
[9]陈云松,吴青熹,黄超.大数据何以重构社会科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10]陈云松,孙艳,严飞.大数据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500年国际知名度分析[J].学术论坛,2015,(12).
[11]龚为刚,罗教讲.大数据视野下的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与茶叶的文化影响力为中心[J].学术论坛,2015,(12).
[12]闻婷.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13]曹曦,艾明江.海上和平女神——妈祖信仰在台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4]杨金生,王莹莹.中医针灸传承集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15]康保成.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与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16]田青.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J].中国政协,2011,(14).
[17]费孝通.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18]田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J].中国木偶皮影,2010,(10).
[作者简介]孙艳,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 无锡214000;黄荣贵,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博士,上海200433;洪岩璧,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香港大学博士,江苏 南京210096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6)06-0106-07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知名度”(2015ZDIXM00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视野中的江苏文脉研究”(15ZH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