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云 邢瑞秀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张翠云 邢瑞秀
目的 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优化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优化组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院内AMI复发率。结果 优化组患者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组患者院内再行PCI率、院内AMI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AMI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救治时间。
全程优化护理;急诊;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所导致的局部心肌缺血坏死,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骨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属于急性心血管病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有效抢救濒死心肌细胞,但目前缺乏统一标准化、规范化护理流程[1-2]。为缩短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就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 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3]。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优化组,各25例。优化组患者中,女11例,男14例,年龄41~68岁,平均(58±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0.5~11 h,平均(3.6±1.1)h;对照组患者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 42~68岁,平均(58±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0.5~10 h,平均(3.1±1.0)h。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接诊护理人员遵医嘱指导患者休息,监测其动脉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电图,建立静脉通道,抽取血液样本化验,确诊后,做好术前准备。优化组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接诊流程 采取先抢救、后挂号制度。对于自行就诊患者,分诊护士需将其送入抢救室;对于由救护车护送患者,救护车鸣笛后,分诊护士待诊,并将患者快速送入抢救室,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抢救措施。
1.2.2 病情评估 接诊后30 s内,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观察患者末梢循环、体位、呼吸、唇颜色以及意识等情况;评估肢体末梢温度;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病史、症状、疼痛部位等,快速诊断,并评估危险程度。对于胸闷患者,进入抢救室后需行心电图检查,按照患者病情进行诊疗。AMI患者早期无典型心电图表现,需行持续心电监护,根据ST-T改变情况,评估病情。
1.2.3 救护流程 完成病情评估后,抢救工作由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进行,入室抢救2 min内对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进行监测;4 min内于左上肢构建静脉通道,采集血液标本,行肌钙蛋白、凝血、心肌酶谱以及血常规等,送检单需标明急救;30 min内确定检验结果,做好报告。确诊后,遵医嘱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做好术前准备。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针对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的患者,需采取对症处理;对于需行心肺复苏的患者,需及时给予电除颤与胸外按压等操作,并由护士长调节呼吸机、气管插管,护理人员需遵医嘱用药、监测患者血压。在救护期间应对患者采取适当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状态,顺利完成抢救。
1.2.4 转运交接 确诊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确认需行 PCI后应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医师需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例行术前谈话,并签订医疗文件。对于需行 PCI患者,应填写护理记录单与转运交接单,在转运前,对患者心电图以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备好器械、抢救药物快后速完成转运交接,在这一过程中确保患者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卧床,持续监测心电,送至导管室后,交接护理、治疗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再行PCI率、院内AMI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比较 优化组患者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比较(min,±s)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比较(min,±s)
组别 例数 急救时间 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对照组 25 65±7 7.6±2.4 7.9±1.7 2.32±0.76优化组 25 40±5 3.1±1.8 4.3±1.2 0.52±0.21 t值 12.709 6.872 7.785 10.209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住院时间比较 优化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 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P<0.05)。
2.3 院内再行PCI率及院内AMI复发率比较 优化组患者院内再行PCI率及院内AMI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2。
AMI患者病发后1 h内易出现院外猝死。对于ST段抬高性AMI患者,主要抢救目标是恢复冠状动脉血运、挽救缺血组织、抢救濒死心肌、避免梗死面积扩大。研究显示,对于AMI患者发病6 h内,重建冠状动脉血运,病死率可降低5.5%左右,病发1 h内,对AMI患者采取有效救治,病死率能降低1%左右[4-6]。所以,AMI抢救的关键是缩短入院-急诊时间,挽救患者濒死心肌细胞,使患者得到有效抢救。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缩短急救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优化接诊流程能避免缴费、挂号所花时间,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抢救;优化救护流程、病情评估可充分发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优势,快速评估病情,完成抢救。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抢救流程,确定各自工作内容,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合理安排救护操作,尽可能缩短急救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组患者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院内再行PCI率、院内AMI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全程优化护理能缩短急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院内再PCI率、院内AMI复发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表2 两组患者院内再行PCI率及院内AMI复发率比较[例(%)]
综上所述,对AMI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救治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1] 李永惠,李坤,隋婧譞.循证护理路径在救助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2):188-190.
[2] 高鸾,邢爱民,曹文超,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4):167-170.
[3] 张海青.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4(15):179-182.
[4] 董琴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17(18):165-169.
[5] 杨兆华.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4,16(17):134-137.
[6]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4(5):144-150.
R473.54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8.072
莒县人民医院,山东日照 27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