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如何做到精准发力?

2016-08-31 09:30
中国民政 2016年3期
关键词:供给方需求方受助者

本刊记者 / 秋 是

扶贫帮困:如何做到精准发力?

本刊记者 / 秋 是

无论是政府组织的扶贫帮困活动,还是民间的慈善公益捐赠,爱和责任都必不可少。只有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正把困难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真心思量他们的实际困难,用心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细心做好每一项帮扶工作,“温暖”才会真正到“家”到“心”。

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要在“深”字上下功夫。各级干部必须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百姓家中去访贫问苦、扶贫济困,绝不能浮在面上,而将送温暖概念化、口头化。需要带着深情、带着真诚倾听他们的呼声,真情关心他们的疾苦,真正摸清他们的冷暖实情。真情满怀地问其所忧,真心实意地为其排忧,而不是敷衍塞责,不管不顾对象实际需求,只是看作一种形式走走过场。其次要在“实”字上花力气。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贴近实际,无论是送钱送物送项目,都必须真正从慰问对象的实际需要出发,绝不能干出“雨后送伞”或“强买强卖”的尴尬事情来。要真抓实干,送温暖、走访慰问,不能搞花拳绣腿、形象工程、面子事业,必须坚持做到务实、求实、扎实,以严和实的作风做好送温暖的各项工作,凡是承诺了的必须坚决兑现,凡是能做到的必须坚决做到,不能虚晃一枪甚至欺上瞒下。要注重实效,要始终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送温暖的实际效果,绝不能搞给老百姓添堵的“样子货”。第三要在“新”字上求突破。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让人民群众看到新希望、感受到新温暖。必须在求新、求变上下功夫,不能将送温暖搞成“老一套”。要创优帮扶方式,扶贫济困、送温暖,既要有传统的帮扶方式,让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家住,更要创新发展思路和帮扶方式,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济困,号“准”困难群众的“病根”,送“准”脱贫的良方,“一户一策一干部”,因户而异地送岗位、送培训、送医疗、送助学、送文化、送物资、送项目,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授“鱼”更授“渔”。如此,才能扶到点上、济到根上。

现代慈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和集体对社会的关爱和担当。慈善公益捐赠同样需要爱和责任的护航。我们在捐赠之前首先应考虑捐赠的物品是否物有所用,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给捐助者以尊严,了解对方真正需要什么——譬如对于困难群众,可能是在缺吃少穿等生活用品上需要雪中送炭;对于贫困孩子来说,御寒衣物固然重要,他们更需要的可能还有学习用品。如果捐非所需就有可能把好事办砸;对于类似捐赠“脏内裤”等怪相不仅要谴责,而且要公开曝光。因为这样的捐赠行为荒腔走板,适得其反,很容易让人产生施舍、误解乃至憎恨心理,有违捐赠者应有的高尚和纯洁本义。实际上,真正的慈善,不需要功利的动机,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仪式,不需要热热闹闹的场面;它需要一种润物无声的氛围,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一种内心世界的满足。

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善行照亮了受助者的心灵,也传递着社会温度。但不容回避的是,在慈善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确实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怎样整合慈善力量,对捐赠活动做科学统筹、精细管理?如何避免“捐赠过剩”,让爱心“无缝对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在不断的争议和行动中,逐渐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树立“赠人所需”意识

当今社会缺的不是爱心,而是如何将爱心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一些地方慈善渠道不畅,捐赠活动由公众自发开展,捐赠者往往依据新闻报道或网络信息自发募捐,比较盲目。媒体重点报道的地方,爱心蜂拥而至;某些物资紧缺的地方,却收不到任何捐助。因此,慈善机构应树立需求意识,在整合捐助信息、合理调配物资等方面,把工作落细落实。

捐赠人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忌将贫困地区视为“旧衣回收站”,把捐赠衣物变成“垃圾处理”。否则,类似的“伪爱心”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受捐者的实际困难,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增进沟通避免盲目

精准而有效的沟通,是避免盲目的最佳途径。对慈善的供给方而言,为了让善举能够真正发挥效力,有必要在捐赠之前先与需求方取得联系,尽可能仔细了解情况;作为需求方,应当向爱心人士、公众及时反馈受助情况,避免爱心在自己那里发生“梗阻”。

不妨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强化沟通,让捐赠模式规范化。可由贫困地区政府部门或慈善组织出面,精确收集受助者的信息,再统一发布需求,并动态更新受助情况。想办法让彼此的沟通更顺畅,就能有效推动“精准慈善”。

借助网络精准投放

前不久,某贫困村收到来自各地的冬服捐赠,不仅款式多样,而且多是七八成新,但由于不适宜干农活等原因,几乎没人愿意穿捐赠的衣服。 可见,慈善不仅需要一颗善心,更应精准“投放”,充分考虑受助者的心理感受。

如今,慈善需求是个性、多元的。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联通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信息。如果能像购物网站那样,将冬服的款式、颜色、大小描述清楚,就能让社会上愿意做慈善的人了解具体需求,准确知晓自己该捐赠什么。运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让捐赠者掌握自己的物品最终送到了哪些人手中,从而大大增强做慈善的成就感。

扶贫帮困和做慈善绝非简单的接收和发放捐赠款物,而是一件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事。在行善之前,尊重捐赠者意愿与受助者感受都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不可否认,时下围绕慈善之事丑闻频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慈善组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强、责任心不够有很大关系。

“冬日领短裙”对精准慈善发出了迫切的呼唤,慈善应整合各方力量,科学统筹,精细管理,如此才能有效化解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矛盾。慈善事业只有走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才会真正让善意和温暖得到托举,体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力量,也才能让“伤口撒盐”的荒唐不再发生。

多措并举化解“过剩”

“慈善过剩”是相对过剩,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破解。首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募捐目标和捐赠进度的透明、公开。可实时显示募捐目标的实现比例,一旦捐赠超过预设目标,平台即自动停止接收捐赠。

其次,通过慈善立法,惩治“捐赠过剩”可能发生的贪占行为。明确任何慈善募捐,都必须因需而募,超过需要的受赠物,募捐方或受助方不得占为己有,同时建立多余捐赠物的法定转移机制。

最后,规范慈善传播,要求募捐人或受助方在达成募捐目标后必须公开停止募捐、不再接受捐赠。有关协助、参与募捐的人或机构,在看到停止募捐、不再接受捐赠的信息后,也应尽量予以转发、转告。

说到底,公益捐赠应以捐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让捐赠走出“有什么就捐什么”的怪圈,走入“需要什么捐什么”的良性轨道。有关部门要解决好捐赠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架起双方沟通的桥梁,积极推行引导型捐赠方式,使公益捐赠者的善行积极向服务、权益等多元形式演变。只要公益捐赠行动做到雪中送炭、润物无声,就能有效解决受赠群体的难处。

猜你喜欢
供给方需求方受助者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物联网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研究
——基于供需双方的进化博弈
云制造环境下人力资源需求的评价与选择方法
四方演化博弈视角下的共享经济信用生成机理
面向软件外包平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供给侧改革:中西方经济学比较分析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