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林 竺 大 鹏
“救急难”综合试点:开端良好 亮点纷呈
策划 /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本刊编辑部执行 / 林 竺大 鹏
开展“救急难”工作,让突遇不测者得周急之助、因病因灾者去生存之虞、创新创业者无后顾之忧,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生存危机,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发生,不仅是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2015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确定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等11个地级市、天津市河西区等288个县(市、区)为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30号)和《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在全国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发〔2015〕57号)精神,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救急难”的实现路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涌现出了许多亮点,积累了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
黑龙江省共有31个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是试点单位最多的省份。在试点过程中,注重发挥省级整体部署、统筹指导作用,以建立两个机制为突破,稳步推进全省综合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建立七支队伍组成的主动发现机制。针对冬季时间较长、村屯坐落分散等实际,黑龙江省推行由基层派出所、救助管理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巡警、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城管人员等七支队伍组成的主动发现机制。在试点过程中,伊春区、北林区、北安市等地还将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社区(村)退休老党员、老教师以及志愿者等充实到主动发现队伍中,公布社会救助热线和工作人员的电话,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救助网络。自开展试点以来,通过主动发现机制救助困难群众8022人,占救助人数的26.7%,做到了群众急难事项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二是建立“救急难”工作考评机制。为督促辖区试点单位规范开展试点工作,切实提高救助水平,黑龙江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下发2015年“救急难”试点工作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通知》(黑民办〔2015〕137号),明确3项评价指标、12项评价内容和16项评价标准,从组织保障、机制建设、规范管理三个方面,细化实化了“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要求,推动全省综合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2015年1月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农镇和平村阚洪恩突发重病,获得3000元临时救助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结合当地实际,着力围绕“统筹”“衔接”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救急难”综合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一是设立“救急难”帮扶基金。成立由民政、财政、发改、教育、人社、住建、卫生、残疾、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组成的“救急难”办公室,设立“救急难”帮扶基金。每年整合各部门救助资金1050万元,投入基金统一用于“救急难”帮扶,为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实施分类梯度急难救助。将“一门受理”平台受理的急难救助申请,经核实后分为部门救助、联合救助与特急救助三类,分类实施梯度救助。针对符合单个救助主管部门救助政策的对象,应用部门救助方式进行快速救助;针对单个救助主管部门救助后仍存在困难的急难对象,由区“救急难”办公室协调其他救助部门,进行联合救助;针对遭遇突发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交通意外事故急需救助的对象,采用特急救助方式,启用“救急难”帮扶基金进行紧急救助,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湖南省张家界永定区常务副区长欧湘云主持召开“救急难”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审定救助方案
为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益,发挥民政部门在“救急难”综合试点中的统筹作用,山东省肥城市以建立综合救助信息平台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大救助”格局。一是建立困难群众信息数据库。由民政部门将自愿申请救助的和通过主动发现的困难群众相关信息统一采集录入数据库。目前,肥城市各类救助对象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4.5%,数据库目前采集的困难群众人数的比例约占全市总人口的8%。二是综合评定家庭困难程度。根据采集到的家庭人口结构、成员身体状况、家庭收入财产情况、享受相关待遇情况、家庭困难原因等基本信息,通过系统软件综合评定困难程度,打分排名。三是向相关部门开放端口。如果哪个部门要实施相关救助,只需在系统中输入救助对象的属性特征,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救助对象排分名单供救助部门选择。四是网上实施救助,信息实时更新。各部门在综合信息平台上进行救助审批,相关救助信息及时反馈到系统软件中,被救助家庭的困难程度得分和排名也随之进行自动调整。目前,肥城市综合救助信息平台已有效地将分散在各部门和慈善组织的救助资源汇集到一个信息平台,这个平台对各个相关部门和慈善组织开放,通过信息的整合,实现了资源的统筹利用,做到了“凡申请必入库、凡救助必用库”。
肥城市救助服务大厅
岱山县红十字会和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情满社区,爱暖夕阳”活动
岱山县认真制定“救急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在探索创新“救急难”工作机制、提升综合救助效益、发挥“救急难”功能上下功夫,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建立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在县、乡镇、村(社区)建立主动发现救助网络,乡镇配备一名专职社会救助员,社区配备社会救助联络员,“三级联动”,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此外,各学校、医院、社区网格小组也发挥积极作用,发现就学、医疗及其他困难情况主动和民政部门联系。二是建立“救急难”快速处置机制。依托各乡(镇)的办事服务大厅,设立统一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平台,落实“建立一个工作机制、制作一套工作流程、设立一个工作窗口、制订一项工作制度、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的“五个一”工作要求。目前,该县已配备8名社会救助专职工作人员。三是建立“救急难”社会帮扶机制。通过设立“慈善救助站”“爱心驿站”等社会捐赠平台,汇集各类社会捐赠资金、慈善资金等建立“紧急救助周转金”。四是探索实施重特大疾病事前(中)救助。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由县财政与县慈善总会共同筹资建立医疗应急救助专项资金。制订出台重特大疾病事前(中)应急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突出“救急难”功能,解决因家庭经济困难却无力支付应急救治所需费用的应急救助。
经济发达、辖区企业和爱心人士多、社工力量强是浙江省温州市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的优势之一。试点过程中,温州市注重发挥优势,通过加强制度衔接、搭建爱心平台、推动资源共享等方式,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急难”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搭建“爱心驿站”平台。“爱心驿站”是在村(社区)搭建的开展物资交换、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的救助帮扶平台。在这个平台,既能较早发现急难对象,又能最先开展爱心帮扶,更能为后续实施救助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工作氛围、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载体。目前,温州市共有爱心驿站140家,参与“救急难”的社工和志愿者达到10000多人,引入社会资金近15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0多万人次。二是设立“救急难”专项资金。整合政府救助资金、福彩公益金和慈善总会的社会捐赠资金,建立温州市“救急难”专项资金,并出台《温州市市级“救急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试行办法》。此外,由数十家爱心企事业单位出资建立的“小而全‘救急难’爱心冠名基金”、利用集体经济收益建立的村级“急难救助站”等,都彰显了社会力量在“救急难”方面的热情和实力。三是探索社工转介服务。温州市瓯海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温州市社工与心理协会对370户救助申请家庭进行社工转介服务,通过需求调查、困难帮扶、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方式,帮助这370户家庭真正走出困境,引导“救急难”从重物质向重服务转型,从托底线向求发展转型,从治标向治本转型。
温州市民政局启动社会救助暨“救急难”专项检查工作
盐城市阜宁县托底救助“救急难”物品发放
江苏省盐城市着力建立完善困难群众托底救助制度,推进“救急难”工作。一是拓展救助范围。将救助范围逐步由“收入型”贫困家庭向“支出型”困难家庭延伸,并与全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衔接,由过去单一的以家庭为单位救助向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等个体拓展。二是丰富救助内容。将传统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生活救助扩展到基本生活救助、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就业救助、社会融入服务等综合救助。三是细化救助方式。实行救助方式的“私人定制”,针对不同救助对象实施“微救助”,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精神慰藉、柔性救助相结合的专业化、发展型救助转变。四是优化救助程序。界定“先行救助”的对象、形式和标准,变“事后救助”为“事发救助”。五是推出“托底民生系列保险”。探索以政府出资购买民生服务的方式推出“托底民生系列保险”(自然灾害公共责任险、重特大疾病专项险、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综合责任险、“和谐家园”民生配套综合险、“安康关爱行动”老人意外伤害险等),成为“救急难”机制的有效补充。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在“救急难”综合试点过程中,注重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强部门配合,形成上下联动,不断探索“救急难”实现途径。一是加强部门协同。建立“救急难”首问责任制,区、街两级均设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服务窗口,统一公布民政、教育、住房、就业、疾病应急等16项社会救助办理指南和《一次性告知书》,明确各部门职责及受理、分办、转办的流程和时限,做到“民政在前台受理,部门在后台办理”。二是通过“八个一”机制,畅通主动发现渠道。在政府网站设立一个“救急难”公开信箱,在社区建立一支急难事件发现队伍,开通一条社会救助热线,设立一部语音咨询电话,建立一个居民联系QQ群,人手一册《社会救助办理指南》,每周一次由区领导带队开展民情家访活动,每周一次深入社区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收信息、征意见活动,及时了解急难群众的救助需求,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社工、义工、志愿者、社会组织作用,畅通主动发现急难对象渠道。三是集中开展困难摸排。对生活陷入困境的重病、重残、空巢老人、独居高龄老人、孤儿、留守儿童、狂躁性精神病人等8类人员进行定期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把急难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四是加强“四社联动”。区民政局每周定期召开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四社联动”会议,及时商讨急难事件解决方案,形成急难事件救助合力。每个社区(村)设立由民政专干、社工、义工、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社会救助工作室,开展救助服务和转介服务。区、街(镇、园)两级成立急难事件处置小组,对急难事件“定责任部门、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间”,通过信息统计周报和重特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到简单问题当场办、一般问题周内办、复杂问题联合办。五是引导慈善救助参与“救急难”工作。区慈善会在原有多家企业冠名基金的基础上,设立了江锅热能动力等企业“救急难”公益基金,为经过政府救助后基本生活仍存在困难的群众给予一定的物资帮扶。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在“救急难”试点推进中,创新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努力打造“互联网+”下“救急难”工作新模式。一是建立社会救助四级信息圈。按照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低收入标准1.5倍以内家庭、低收入标准2倍以内家庭建立辖区困难群众四级社会救助信息圈。每一个信息圈家庭,再按主要需求和致贫原因等因素,划分为疾病、教育、重残、突发事故等多个板块,通过“碑林智慧社区”系统,对困难个人和家庭的信息进行动态维护,实行定位管理和服务,实时监测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工作人员对困难家庭信息“心中有数”,“救急难”工作能够及时覆盖到每一户遭遇急难的家庭。二是建立“五位一体”的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建立网络监测、电话求助、日常巡查、政策宣传、入户走访“五位一体”的急难对象发现机制。开通碑林社会救助微信公众号,辖区居民可通过微信了解相关政策信息,通过微信直接提交救助申请、报告急难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主动发现工作的“盲区”。同时,依托“碑林智慧社区管理服务系统”的区域地理信息、单位信息、建筑信息等3D图形模拟再现功能,为开展急难家庭入户调查、动态监测等提供智能化支持。三是建设“救急难”工作网上办理平台。实行救助事项在线受理、在线转办、实时跟踪、救助信息部门共享,确保急难事项即时“落地”,为实施精准救助和避免重复救助提供了依据。
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在一门受理大厅接待来访群众
2015年11月20日,南昌市“救急难”工作现场会在青云谱区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