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型”社会化养老的探索与思考

2016-08-31 05:49刘兰波
中国民政 2016年2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机构

刘兰波

“医养结合型”社会化养老的探索与思考

刘兰波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实现了健康养老与疾病救治相结合,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养老与医疗服务之间面临的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我国自进入“银发浪潮”以来,老龄化不断加深。以临邑县为例,全县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9.35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7.2%,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7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9%。城乡空巢比率分别为51.2% 和43.7%;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分别为15.3%和25.8%。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快速增加的新特征。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且多是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高的慢性病。这就给老年人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长期医疗护理服务需要迫切,且呈逐渐扩大趋势。

(二)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指出,目前在养老机构中,配备有简单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老年人绝大多数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需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药治疗、饮食调理、康复护理等全方位有计划的护理。而依靠无医疗资质的敬老院的生活护理,加上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医疗,是将生活护理和医疗、饮食护理分割开,无法完全满足长期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

(三)大型医院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一些急性病恢复期和长期康复的患者、慢性病患者,需要得到长期的医疗护理服务,尤其是老年患者已经可以回家却拒绝出院,原因是大医院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远远强于养老院和社区医院。老年人“押床”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老年患者赖的不是床位,而是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虽然很多地方建设了一些老年人医院,但相对社会需求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二、山东省临邑县“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临邑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了覆盖城乡、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共有11处公办养老福利机构,1处公建民营机构,安置床位281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0张。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临邑县统筹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积极探索医养结合优惠扶持政策,发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推进医养结合的支持作用,初步探索出机构融合型、社区嵌入型、居家服务型的三种医养结合模式,建成了具有临邑特色的集预防、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以机构融合型为依托,推行“民办公助”医养结合模式。一是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医院。临邑县民政局与中医院、青岛阳光佳苑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推行“民办公助”运营模式,建成了非营利性、医养结合型的“临邑阳光佳苑医院”,由该公司注册成立并投入部分医疗设备,中医院配备CT、X光机、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施,派出30名医护人员,按照一级甲等医院的标准独立管理;民政局争取上级项目专项资金投入部分设备,建成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二是开展康复理疗服务。该中心设立了康复训练室,配备了智能上下肢训练器、语言障碍诊治仪、前臂康复训练器等20余种康复理疗器械。在为机构内老年人提供医疗临床服务的同时,还可接纳符合医院出院标准但在家康复、护理有困难的老年病患者,并承担残疾人康复中心、康复护理医院职能,为广大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稳定的康复理疗服务。三是打造“养老服务资源开发园区”。临邑县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多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实施医养结合模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老年公寓、老年人康复护理医院、原生态文化养老驿站、养老服务事业研究中心、养老职业培训中心等五大养老服务实体建设,将县社会福利中心打造成集“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资源开发园区”。

(二)以社区嵌入型为支撑,建立医疗养老融合发展联合体。一是建立医养联合体。全县11处乡镇敬老院分别和医疗机构对口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为养老机构提供包括人才培养、心理辅导、义诊巡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帮扶。按照“小病就地诊治,急危重病人到医院,经医院治疗好转或痊愈的老人送回养老院”的医养合作模式,为乡镇敬老院解除后顾之忧。二是创建“两院合一”模式。创建了农村幸福院和卫生院(室)“两院融合、医养一体”的农村养老新模式,使农村养老机构成为集生活护理、医疗诊治、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建立了医疗保健卡,定期为老人开展健康检查和医疗保健服务,满足老年群体的日常身体检查、常规化验、购买药品、康复治疗等多方需求。三是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协调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推进建立就医用药绿色通道,开展医疗巡诊、紧急救援、保健咨询,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公共卫生服务。

投资1.5亿元建成的临邑县社会福利中心(效果图)

(三)以居家服务型为基础,建设医养结合智能化智慧型基地。一是实施“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该县以县社会福利中心为依托,积极建设智慧型养老服务基地,建成了“12343”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将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基本信息和加盟服务机构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当老年人有服务需求时,只需拨打“12343”服务热线,信息中心就会立即利用平台数据,联系就近的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居家养老、日常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项目,并实行全程监督和跟踪回访,打造智慧型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二是加强护理专业培训。临邑县作为全国十家之一的“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联合青岛阳光佳苑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临邑阳光养老职业培训中心”,探索实施了“双千”工程,即通过社会福利中心解决千余名老人的养老问题,通过培训中心,培训专业服务人才开展养老护理服务,解决千余个就业岗位,为养老护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已培训专业养老护理及管理人员500余名,有100余名养老护理员通过了全国专业技能考试,部分护理员到青岛等相关养老机构就业,实现了劳动力输出。该中心还举办了“全国养老服务机构院长培训班”,为各养老服务机构的100名院长开展了医疗护理技能培训。并与德国私立公益性职业教育机构柏林RIA国际学院签订了医疗护理技能培训合作协议。三是整合各类医养结合资源。大力发展各类为老年人提供医养融合服务的志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服务老人的“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发动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养融合服务,并在全省第一个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及标准研究”课题标准测试的推广应用。

三、“医养结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独生子女趋势,使我国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将会普遍存在, 将来甚至会出现“8-4-2-1”的现象。这就意味着,一个家庭需要赡养照顾的老人相对增多,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相对减少。而面对残障老人、慢性病老人等越来越多的医疗诊治、大病康复等问题,更是让家庭中的年轻成员感到力不从心。

(二)养老专业护理人才匮乏。

“医养结合”的发展更离不开拥有专业护理知识的养老护理员。但目前养老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且在职称评定等方面无法享受与医疗机构人员同等待遇。人员不足、流失快与医疗水平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支持力度小。上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扶持资金总量偏低,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同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前期投入较大、资金回笼周期长、政府补贴少,导致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迟缓,数量少,积极性不高。

(四)政策保障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在传统医疗保障模式下,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保障参保人的住院治疗费用,社区和家庭的医疗护理保障尚属空白。与医养结合有关的医疗、养老和医保政策受财力限制,对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保障不够,很多护理项目不能纳入医保支付,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难以免费做到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和上门护理服务。

四、推进“医养结合型”社会化养老的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解决由老龄化加速带来的难题,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

(二)拓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资金渠道。可通过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保险、护理保险等方式,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设立养老基金会,募集资金资助培养更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惠及更多老人。

(三)加大养老行业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让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和有经验的养老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逐渐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在中高等护理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学科,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并通过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专门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四)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研究设计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保险为补充的老年照护保障体系,探索制定区域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先行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构建各方参与、功能明确、服务衔接、公平高效的老年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

(作者系山东省临邑县民政局局长)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机构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