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张大伟
在中国布局冷链物流需具备本土化思维
——访太古冷藏仓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蓝宝生
本刊记者 / 张大伟
成立于2010年的太古冷藏仓库有限公司(简称“太古冷藏”),隶属于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冷藏业务是太古集团核心发展的业务之一,旗下拥有超过50座冷库。太古冷藏进入中国后,致力于在重点城市投资建设冷库,并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目前位于广东、上海奉贤、河北廊坊、浙江宁波和江苏南京的太古冷库已经投入使用。到2020年,太古计划在中国建成由13座大型现代化冷库组成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服务覆盖全国三分之二人口。
日前,《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记者受邀参观了太古宁波冷库,并借此机会对太古冷藏仓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蓝宝生进行了采访,请他分享了太古冷藏对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看法,公司的本土化发展策略,以及在冷库建设运营、对供应商考评等方面的经验。
记者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双重刺激下,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迎来快速发展,冷库库容不断攀升。请问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状况?
蓝宝生: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公众对食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背景下,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冷链标准化建设、冷库规范运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仍需要下大力气去完善。
太古冷库的建设,参照的主要是美国的冷库建设标准。另外,我认为,国外企业在中国布局冷链,还是应该积极适应中国本土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符合中国本土冷链市场的要求,这样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记者您着重强调了“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性。那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冷链物流具有怎样的特点?太古冷藏又是如何适应中国冷链市场“本土化”要求的?
蓝宝生: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公众对食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背景下,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冷链标准化建设、冷库规范运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仍需要下大力气去完善。
太古冷库的建设,参照的主要是美国的冷库建设标准。另外,我认为,国外企业在中国布局冷链,还是应该积极适应中国本土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符合中国本土冷链市场的要求,这样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记者您着重强调了“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性。那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冷链物流具有怎样的特点?太古冷藏又是如何适应中国冷链市场“本土化”要求的?
>> 太古冷藏仓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蓝宝生
蓝宝生:对我们来讲,“本土化”就是积极了解中国冷链市场的理念和客户的需求,以此来拟定我们服务客户的主要内容。
举例来说,在冷库收费标准方面,美国冷库按星期来收费,也有部分冷库按月收费。而在中国,一般是按天收费。我们积极适应中国的营销环境,在中国主要也是用天数来制定收费标准。
其次,国外对冷链的要求相对较高,货品在进库的时候,基本上温度都是达标的。而在中国,进库之前符合温度要求的货品较少,所以我们有不少客户的货品在进库之前,都需要做预冷的处理。太古冷藏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为客户做好预冷作业,并收取一定费用。
再者,在冷库建设方面,与美国冷库建设标准不同的是,中国对单体冷库的建设面积有限制,并且土地只有50年使用权,这对太古冷库的投资及运作效率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法规对冷库防火等级的要求为一级,高于美国冷库要求的二级防火标准。太古需要在这方面投入时间来升级冷库建设防火材料;再有就是,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条例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这也需要我们增加投资来达到法规要求。当然,在成本方面也有一些利好因素,如中国工人经过培训后,作业效率较高,这为太古冷藏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由于中国很多地方法规开始限制氨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使用,所以我们也在积极进行冷库制冷工艺的优化。出于环保的要求,太古冷库不建议使用氟利昂制冷。对于二氧化碳的使用,由于其对管道的压力设计要求高于氨,需要更高水平的管道工艺技术。而且目前二氧化碳工艺并不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完善。对于现有的氨冷库,太古冷藏除采用高标准的管道工艺和检测标准外,还会定期对制冷系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实现风险可控。
记者我了解到,太古冷藏从2010年开始调研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于2011年开始布局,现在六年过去了,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比如2012年生鲜电商开始崛起,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太古冷藏的业务需求是不是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太古又是如何来应对这种变化的?
蓝宝生:在这六年里,中国的冷链业态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生鲜电商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宁波冷库和廊坊冷库有一些生鲜电商的商户,但目前规模并不算很大。我们很愿意参与到生鲜电商物流市场中去,但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中国的网购,平时订单量较为稳定,但是一到节日期间,会呈现出10倍、20倍甚至30倍的增长。这对企业来说,在人力投入、冷库容量等方面都是很大的挑战。我们暂时还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们将冷库租用给电商客户,并在积极学习其做法,以此来提升太古冷藏为生鲜电商客户服务的能力。
记者除了生鲜电商,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变化,比如进口食品需求量大幅增加等,对此太古冷藏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规划有没有进行过一些调整?
蓝宝生:中国政府对进口食品持开放态度,我们看到,最近几年进口食品数量越来越多,国外食品对中国的出口量在增长,这是第一个趋势。其次,随着中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沿海地区消费量大的形势正在逐步向内陆转移。进口食品对本地食品带来的竞争,也会增加冷链物流的需求。第三,就是国家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追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对此,我认为长江内河运输一定会发展起来,冷链运输也将随之得到发展。太古冷库在规划布局阶段,已充分考虑到中国冷链市场的变化,建设地点通常选在临近港口、人均消费能力高、人口密集和进出口商品贸易量大的城市。如上海冷库、宁波冷库、厦门冷库均设立在海港,广州冷库设立在黄埔港,廊坊冷库设立在工业区的区域配送中心。目前太古冷库的布局,我觉得是相对合理的。下一步,太古将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并结合客户需求,在华中、华北、东北等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新的冷库,使网络布局更加合理,进一步增强服务优势。
记者精细化运营作为冷库重要的竞争力,近年来逐渐受到业内关注。太古冷藏从哪些方面,采用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冷库的精细化运营?
蓝宝生:冷库实施精细化运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太古冷库的做法是在开放式的存储空间,设计多方向的进出,便于货品的存取,以此来提升作业效率。
我们也在研究仓库自动化作业,这里主要是指叉车的自动化运行,其好处在于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在提升仓库作业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保障安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小型车辆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所以我们相信,在仓库较为简单的固定空间内,叉车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在这方面,太古冷藏正在与有关机器人公司合作,进行一些创新性设备的研究。
另外,太古冷藏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建成13座现代化冷库,并实现网络化运营。13座冷库将使用同一套仓储管理系统,冷库之间的信息可实现互联共享,可帮助客户实现存储量管理、品类管理、货期管理,以及不同仓库之间的缺货互补,进而提升太古冷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记者作为冷链物流重要的基础设施,冷库具有初期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营费用高等特点。那么,对于冷库建设的投资回报率,太古冷藏是如何考虑的?
蓝宝生:太古冷藏的投资回报率主要指内部回报率,一般采用一套专业算法进行计算。我们进行投资量化分析也是采用这一套算法,以此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太古的投资回报率预估在9%-11%之间,并不是特别高。太古冷藏对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发展抱有很大的信心,经营冷链物流业务的好处在于,一旦冷库开始运营,便不太受经济循环的影响。
记者对于冷链物流服务企业来说,供应商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关系到整个供应链发展的成败。太古冷藏对供应商是如何进行考评的?
蓝宝生:太古冷藏对供应商考评有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能与有经验和业绩,并老老实实做事的企业进行合作。
具体来说,我们考评货运公司,除了了解他们的行业经验之外,还会考察企业的实际资产,自有车辆与外包车辆的比例,以及客户的满意程度等。
在考评三方冷库时,除了考察其资产和运作经验,最看重的是冷库的运作效率以及卫生情况等。
在制冷设备供应商考评方面,我们最看重企业的合法合规以及管理能力。太古冷藏的工程团队会对其内部管理系统进行考察,包括企业对事故的处理预案等,以此来保障太古客户存储货品的质量和安全。太古对物流设备的要求以安全为主,国内外设备均有采用,如货架均采用国内企业产品,而高位叉车则于国外采购。
记者手记:在采访中,蓝宝生表示,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以优化中国的市场条件,有助于提升冷链物流行业整体效率。太古冷藏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希望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通过自身的实力和努力,为促进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