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

2016-08-30 01:02:56宋原敏邓桂兰邓玉红黄新华彭桂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通络血脂脑梗死

宋原敏,邹 清,邓桂兰,邓玉红,黄新华,彭桂元



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

宋原敏,邹清,邓桂兰,邓玉红,黄新华,彭桂元

目的观察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服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改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葛蛭丹通络治疗糖尿病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

糖尿病;脑梗死;芪葛蛭丹通络汤;气虚血瘀证;消渴病;缺血性中风

脑梗死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人出现脑卒中危险因素是未患有糖尿病病人的2倍~3倍。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病人并发脑梗死临床上出现症状重、神经功能缺损增多、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容易合并感染导致病死率增加[1]。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病以气虚为本,瘀阻脑络为标。本研究采用芪葛蛭丹通络汤内服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结合个体化内科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入选病例均为我院科研项目组诊治的门诊或住院病人,选取年龄55岁~76岁、糖尿病史超过8年的并发脑梗死病人100例,根据诊治时间先后顺序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3±6.6)岁;病程(63.2±40.6)h。对照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2.0±5.8)岁;病程(61.6±39.8)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有关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2002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①年龄55岁~76岁糖尿病史超过1年;②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时无明显头痛或呕吐,发病缓慢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发病后1 d~2 d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③临床表现多为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偏瘫、共济失调性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纯感觉运动性卒中等;④头颅CT检查确诊。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具备2个主症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糖尿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1.2.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4]。气虚血瘀证,主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消退或消失;次症:面色恍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

1.3纳入标准年龄在55岁~76岁;糖尿病史超过8年;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病人签署进入科研项目研究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引起的脑栓塞者;对该科研方汤剂过敏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疾病及严重意识障碍者。

1.5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① 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方案规定用药的病例剔除;② 纳入病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自行退出或未完成整个疗程而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定的病例,均视为脱落病例。

1.6中止病例标准①临床观察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②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或病情迅速恶化者。

1.7方法

1.7.1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血栓通(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8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尼莫地平每天120 mg,分3次口服;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合灵),根据病情确定其用药量;必要时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服芪葛蛭丹通络汤。基本方:葛根25 g,水蛭6 g,黄芪30 g,丹参20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5 g,地龙15 g,银杏叶15 g,僵蚕10 g。临床随症加减,如头晕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口渴喜饮加麦冬、天冬、花粉,语言蹇涩加石菖蒲、远志。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7.2观察指标安全性观测:①血、尿、便常规; ② 一般体格检查;③心、肝、肾功能检测。疗效性观测: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并进行评分,计算疗效积分;②对治疗前后病人的神志、言语、肢体运动功能等主症进行综合评定;③血糖、血脂检查;④血液流变学检查。

1.7.3疗效判定标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进行评定[4]。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病人肌力提高2级以上,生活能自理,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全血黏度及血脂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改善,病人肌力提高1级,语言功能恢复,生活部分能自理,空腹血糖控制在10.0 mmol/L,全血黏度及血脂部分正常;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变化,病人空腹血糖、全血黏度及血脂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变化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的变化比较(±s)   mmol/L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s)

2.4安全性评价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发现病人有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异常变化。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在入院72 h内病情严重恶化,列为中止病例。治疗组共有11例、对照组有15例未完成疗程自行退出,均作为剔除及脱落病例。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5-6]: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以及血液黏度增高等是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糖状态加重了脑血管的病理改变,脑缺血、缺氧时糖原无氧酵解加速,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使细胞内外酸中毒,使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受损,再加上高血糖时,红细胞聚合能力增强,血流缓慢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易发生血栓形成。本研究观察100例病人资料显示:糖尿病性脑梗死以腔隙性脑梗死多见,病灶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区,这与糖尿病病人易发生脑动脉硬化以及微、小动脉损害有关。

糖尿病性脑梗死属中医学“缺血性中风”范畴,《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血瘀”。其病机多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脉络阻滞所致。治疗关键在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养阴生津。治疗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气促血行,气旺则瘀祛络通,既治气虚之本,又治血瘀之本,能标本兼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7]:黄芪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拮抗细胞内Ca2+超载,减轻一氧化氮(NO)神经毒性,保护线粒体,维持能量代谢,抑制神经元凋亡,保护血脑屏障,对抗炎性反应,防治血栓形成,稳定血压,调理血糖,黄芪针对糖尿病脑梗死治疗极具优势。葛根性甘凉,有生津止渴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根性甘平,主消渴、热、呕吐、清痹,起阴气,解消毒”。明确葛根能生津、升发脾胃清气而用于治疗消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玉液汤选葛根来治疗消渴,20世纪90年代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发现其对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液流变学等有明显改善。黄芪与葛根大剂量配伍同用,在方中为主药;丹参、桃仁、红花、赤芍、银杏叶等活血化瘀,有降低凝血功能、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水蛭、地龙、僵蚕乃虫蚁之品,能搜剔络脉瘀滞,达到瘀去络通之效;全方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养阴生津之功,达到降血糖,稳血压,抗血栓,保护脑功能的作用,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恢复缺损的神经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脑梗死在降低血糖、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组改善血液流变学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溶解血栓作用;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减轻脑水肿、改善脑指数的作用;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芪葛蛭丹通络治疗糖尿病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确切。

糖尿病脑梗死病人住院治疗费用昂贵,致残率高。临床恰当运用芪葛蛭丹通络汤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适用于糖尿病脑梗死病人病情稳定后居家治疗,能显著降低病人医药经费,减轻陪护工作量。总之,使用芪葛蛭丹通络汤费用低廉,服用方便,老年病人依从性较高。

[1]任立权,王丹.急性脑血管病与血糖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2,13(1):210.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7(5):313-31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任雪芳,胡绍文,郭庆林.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与相关因素探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4):241-242.

[6]苏保洲.黄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7):1932-1934.

[7]杜道辉,刘亚明.葛根有效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157-2159.

(本文编辑郭怀印)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层科研项目(No.2011133)

湖南省衡阳县中医医院(湖南衡阳421200),E-mail:zyysym@126.com

R743R289.5

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4.034

1672-1349(2016)14-1666-03

2015-12-09)

猜你喜欢
通络血脂脑梗死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你了解“血脂”吗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30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