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重庆 400039)
导电涂料是一种将导电填料和助剂均匀分散在树脂中,形成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高分子材料,将其应用于高电阻率材料表面,可使材料具有传导电流、消除积累静电荷的能力,因此导电涂料除具有普通涂料的表面防护、美观、标识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部分导体的性质,在表面防腐、抗静电、电磁屏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2]。导电涂料根据所用导电填料的性质,可分为金属系、碳系、金属氧化物系、复合填料等,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金属系和碳系导电涂料。金属系填料主要以银、铜、镍等为主,应用于涂料具有导电性高的优点,但银、镍填料填充量大、成本高。铜粉的导电性能与银粉接近,但抗氧化性能差。应用中可对金属填料进行处理,提高抗氧化能力[3—6]。以炭黑、石墨、碳纤维等为填料的碳系导电涂料具有质量轻、价格低、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是当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功能涂料,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对炭黑、石墨、碳纤维及其复合粉体的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碳系涂料难分散、易于絮凝的问题,制得了不同导电率的系列涂料,达到实用化水平[7—11]。但炭黑、石墨等填料在涂料中添加量大,影响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等力学性能。近年来,以碳纤维为主的导电填料具有添加量少、制备的涂层导电性能好等特点,其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张振宁[12]、杨超[2]、喻冬秀[13]等人初步分析了涂层中碳纤维、碳纤维及复合填料的含量、助剂用量等因素对导电性能的影响,表明涂层中添加较少的碳纤维即可达到较高的导电性能。
目前,国内关于碳纤维在导电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在分析导电涂层导电机理的基础上,以短切碳纤维为导电填料,以丙烯酸聚氨酯为粘结剂制备系列碳纤维/丙烯酸聚氨酯导电涂料,系统研究碳纤维含量、助剂(分散剂、防沉剂)用量及涂层施工厚度等因素对涂层表面电阻的影响,确定了碳纤维涂层制备工艺参数。
丙烯酸树脂J587(羟值90~100 mg KOH/g),美国JOHNSON公司;脂肪族聚异氰酸酯(HDT-90,NCO含量为18%~20%),法国RHODIA公司;短切碳纤维(市售,碳质量分数≥96%);分散剂(BYK-163),德国毕克化学;防沉剂6900HV,日本楠本化成。
导电涂料制备:将丙烯酸树脂、分散剂、防沉剂、流平剂、消泡剂、稀释剂等助剂加入分散桶分散均匀,将短切碳纤维缓慢加入分散液中,高速分散30 min以上,直至纤维在分散液中均匀分布,制得导电涂料。
导电涂层制备:将制备的导电涂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HDT-90,喷涂于复合材料试板上,常温放置60 min后,于80 ℃固化6 h,制得碳纤维导电涂层。
碳纤维导电涂层的表面电阻采用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中规定的表面电阻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电压为9 V,电化时间为1 min。
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研究主要有两方面[1,14—17]:一方面是导电通路的形成机理,其主要研究导电填料与涂层体系的电性能关系;另一方面是导电通路形成后导电粒子如何导电,主要研究涂层中载流子在导电填料间迁移的微观机理。
导电通路形成机理是指涂料中加入导电填料,当导电填料添加量达到某一临界值以后,涂层中部分导电粒子相互接触形成导电通道,使得涂层导电。涂层中导电填料添加量的这一临界值称为渗流阈值,达到渗流阈值后,导电填料含量多少会导致电阻率的显著改变,这可较好解释涂料的电导率随导电填料添加量的变化规律。
涂层的导电回路形成后如何导电,主要涉及分布于涂层中导电粒子间的电子传输问题,主要有接触导电、隧道效应和场致发射导电机制三种。当导电填料添加到涂层中,总有部分导电颗粒相互接触形成导电通路,此时涂层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导电填料的电性能,称为接触导电机制。涂层中另一部分导电颗粒以孤立形态分散于涂层中,虽然导电粒子相互间不直接接触,但当粒子间间距足够小,载流子在电场或热振动的作用下实现迁移形成电流,这种导电现象叫做隧道效应导电机制。当导电颗粒间的内部电场很强,使得电子有较大的几率穿过较薄的树脂包裹层,跃迁到邻近的导电粒子上,形成场致发射电流,称为场致发射导电机制。这三种导电机制同时存在于导电涂层中,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是三者相互竞争的结果。在低导电填料含量及低外加电压下,导电填料间的间距较大,形成导电通路的几率较小,此时隧道效应起主要作用;在低导电填料含量和高外加电压下,涂层内部电场较强,此时场致发射机理作用加大;而在导电填料添加较多的条件下,粒子间形成导电通道,接触导电机制比较显著。
按照1.2小节中的方法,通过调整涂料中碳纤维的添加量,制得碳纤维质量分数为0%~10%的导电涂层,测试涂层的表面电阻。图1为涂层中碳纤维含量对其表面电阻的影响,图中纵坐标为表面电阻取对数(下同)。
由图1可以看出,碳纤维含量对涂层表面电阻的影响十分明显,随着碳纤维用量的增加,涂层的表面电阻逐渐降低,当涂层中碳纤维含量大于4%时,涂层表面电阻变化趋于平缓。图1中涂层表面电阻-碳纤维含量曲线有一个突变区域,即碳纤维含量为 0%~4%这一区域。当碳纤维含量小于 4%时,涂层表面电阻随碳纤维的含量变化相当剧烈,涂层的表面电阻从 2.4×1011Ω降低到 1.41×103Ω,涂层由绝缘体向导电态转变。当碳纤维含量小于2%时,涂层表面电阻较大,这是由于涂层中碳纤维含量低,纤维彼此间直接接触较少,未形成一个连续的导电通路,导致涂层的表面电阻高。随着涂层中碳纤维含量的增加,纤维间的搭接接触增多,当碳纤维含量达到4%左右时,涂层中初步形成连续的导电通路,此时涂层的表面电阻迅速降低。随着涂层中碳纤维含量的继续增加,涂层的导电通路网络不断完善,表面电阻进一步降低,当碳纤维含量达到6%时,碳纤维间接触充分,表面电阻降到902 Ω。可见,涂层表面电阻随碳纤维含量的变化趋势符合涂层导电机制,其碳纤维的渗流阈值在4%左右。
另外,涂层中碳纤维含量与涂层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当涂层中的碳纤维含量大于8%时,涂层外观不平整,与基材的附着力差,易剥离。从涂层导电、力学性能角度综合考虑,涂层中短切碳纤维含量在4%~8%之间为宜。
由于碳纤维粒径小、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的特点,作为功能填料加入到树脂体系中,容易发生团聚絮凝,导致纤维在涂料中分散不均匀,涂料贮存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为提高涂料体系中导电填料的分散性和涂料贮存稳定性,必须添加润湿分散剂[2]。BYK-163分散剂是一种高分子量的溶剂型润湿分散剂,通过大分子量助剂的空间位阻,为颜填料提供相同电荷等方式使颜填料解絮凝和共絮凝。分散剂用量(占碳纤维质量的百分比)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分散剂的加入对涂层的导电性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涂层的电阻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涂层中不含分散剂或分散剂含量较少时,碳纤维没有很好地分散开,团聚严重,在涂层中分布不均匀,影响导电网络的导通。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碳纤维的分散性提高,碳纤维基本分散开,形成导电网络,导电性好。但当分散剂加入量大于14%时,电阻有增大的趋势,可能是由于分散剂含量过多,而分散剂属于绝缘物质,阻碍了导电网络的形成,导致表面电阻上升。因此,在碳纤维导电涂层中,分散剂的用量在 12%~14%之间为宜。
防沉剂是一种流变助剂,在涂料中加入后,涂料黏度增加,形成触变性流体或分散体,从而达到防止涂料在贮存过程中分散颗粒的沉淀、聚集,以及涂装时流挂现象的发生。图3为防沉剂6900HV用量(质量分数)对涂层电性能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防沉剂的加入对涂料的电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防沉剂用量的增加,涂层的表面电阻随之增加,特别是防沉剂用量大于1.5%时,涂层的表面电阻急剧增加。这是由于6900HV为高分子量的改性聚酰胺蜡,分散于涂料中在粘结剂与碳纤维间形成稳定网络结构,涂料黏度迅速增加,同时在导电涂层固化中形成位阻效应,导致涂层的表面电阻随防沉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防沉剂的加入要综合考虑到防沉效果和电阻两方面因素,一般用量在0.5%~1.5%之间为宜。
在导电涂料喷涂的过程中,漆膜越薄,涂层中的导电纤维形成导电网络的几率越小;涂层越厚,形成导电网络的几率就越大。但涂层过厚,会对涂层的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导致质量与成本增加,因此在保证涂层电性能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涂层厚度至关重要。
表1为涂料施工中不同的喷涂道数对涂层厚度和电性能的影响,图4为导电涂层厚度对涂层电性能的影响趋势图。
表1 不同涂层厚度对电性能的影响Table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ating thickness 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从表1和图4可以看出,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涂层的表面电阻降低,但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涂层的表面电阻降低趋势趋于平稳。因此,从涂层外观、导电性及涂层厚度限制等考虑,碳纤维导电涂层在施工中喷涂2~4道、厚度在10~30 μm之间为宜。
1)碳纤维含量与涂层的表面电阻密切相关,通过调节碳纤维含量可得到不同表面电阻的导电涂层。碳纤维添加量越高,涂层的导电性越好,但随着涂料的制备及施工难度增大,涂膜质量变差。综合涂层电性能及涂层力学性能这两方面因素,碳纤维在涂层中的含量在4%~8%范围内为宜。
2)分散剂对涂层的导电性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涂料中分散剂用量的增加,涂层的表面电阻逐渐减小,但当分散剂的加入量大于14%时,电阻有增大的趋势,涂料中分散剂的用量在 12%~14%之间为宜。
3)防沉剂的加入对涂层的电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防沉剂用量的增加,涂层的表面电阻随之增加。综合考虑防沉效果和电阻两方面因素,一般防沉剂用量在0.5%~1.5%之间为宜。
4)涂层越厚,形成导电网络的几率就越大,涂层的表面电阻越低。从涂层导电性及涂层厚度限制等考虑,碳纤维导电涂层在施工中采用2~4道喷涂、厚度控制在10~30 μm之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