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记者 武笑玲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陈记者 武笑玲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采用在心理学家“维利”的特质运动自信量表和状态运动自信量表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特点自制量表,对51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自信心影响因素进行了测试和统计分析,分别探讨性别、年龄、认知水平、训练年限以及运动成绩这五种因素对自信心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自信心在性别、年龄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等级认知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在中等训练年限组和高等训练年限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训练年限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其自信心有逐步增强的倾向;在运动成绩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培养、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体育教育;运动自信;特质运动自信;状态运动自信
心理学家维利(Vealy,1986)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1]。运动自信(sportconfidence)是指个体对其所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胜利的信念和确信程度[2]。主要包括特质性运动自信心(SC-trait)和状态性运动自信心(SC-state)。大量运动实践与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运动自信心(sport confidence)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有着密切关系。运动自信心作为竞技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备受运动心理学领域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模型及视角对运动自信心展开了诸多研究与探讨。由于理论研究背景的不同、测试工具的差异,其研究结果也存在着一些不同,尤其在影响运动自信心的因素方面尚存在许多不明确之处。相关文献资料也表明,以往的研究多是面向专业运动员或高水平运动员,而对于体育教育这个介于运动员与运动爱好者之间的特殊群体并未涉及。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往往是由于特别的背景与经历走上体育训练道路的,经过 1-3年的复杂训练进入大学后,又从事着介于专业训练与学术学习的生活;另以往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主要是从国外直接翻译过来的问卷,没有经过文字上的修改,不符合表达习惯。本文采用在心理学家维利的特质运动自信量表和状态运动自信量表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特点自制量表,从性别、年龄、认知水平、训练年限以及运动成绩五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运动自信心究竟与哪些因素存在何种关系,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培养、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全体 51名乒乓球方向学生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分别为15、13、13、10人),其中男41名,女10名;平均年龄21.6岁,平均训练年限为1.6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了确定具体研究内容与范围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参考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书籍,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先后走访了10余位在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方面理论和实践较为丰富的专家学者,听取并记录有关该方面重要的直接经验材料。围绕所要研究的有关运动自信的因素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并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评价审核,根据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再对问卷进行必要的删减和修改,为最终测量工具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了科学借鉴。
1.2.3 心理测量法
不同的心理测量工具所得出的测量结果往往也不同[3]。Vealy(1986)根据他的运动自信理论模型编制了《运动特质自信量表》(TSCI)和《运动状态自信量表》(SSCI),我国学者张力为、毛志雄等编译,并进行了有关特质运动自信量表和状态运动自信量表的信效度检验[4]。研究表明:该量表适用于体育学习领域中初中生以上运动员的个人和团体测试。每个量表均有12个问题。都采用九点Likert量表,表示从“低自信”到“高自信”九个等级之间的变化过程,计分依次为1—9分。某一维度的累计得分越高,则表示这一维度对行为的影响力越大。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在维利的特质运动自信量表和状态运动自信量表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特点自制量表。本研究采用了重复测验法对自制量表(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重测信度为 0.86,表明该量表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在效度检验方面,先后走访了10余名运动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结果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统计工具 SPSS19.0,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等方法对初步选定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处理,并从统计结果中筛选出对本研究有用的数据,其中,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1 性别对体教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差异检验和比较分析
表1 性别对运动自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不同性别间在自信心水平方面的差异研究依据对象、职业、研究背景的不同,研究结果也有着较大区别,并没有一致性的研究结论[6]。统计结果显示(表1): 特质自 信:P=0.561>0.05;状态自信 : P=0.43>0.05,表明运动自信心在性别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在以下运动自信心影响因素分析中将男女两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2.2年龄对体教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差异性分析
有关研究显示年龄越大的运动员其运动自信心就越强[11]。统计结果显示(表2):在运动自信的两个维度上特质自信的 F=0.975,其对应的 P=0.455>0.05,表明年龄对特质自信的影响不大;在状态自信上F=1.174,对应的 P=0.341>0.05,表明状态自信在年龄的差异性检验上也不显著,进而从整体上说明运动自信在年龄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专业的运动员,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方向的学生,他们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介于业余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之间,是一类特殊的运动人群,不同与那些专业运动员。这也是本研究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另一个原因还可能与入学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有关。
表2年龄对运动自信水平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3 认知水平对体教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差异性分析
认知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不同人群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理解[9],此外良好的比赛认知能力是运动员超常发挥的重要因素[10]。一般来讲,认知水平越高的人则越说明其对事物的了解越深刻,也说明其理论水平越高,那么他指导实践的操作性就越强,同样的客观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通过这样一个反复过程,就能在认知和实践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反之亦然。
本研究根据体教专业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大一为低认知水平,大二与大三为中等认知水平及大四为高认知水平。
表3 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多重比较分析
表3是有关认知水平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的交叉比较分析当中,高认知水平的大学生与低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在运动自信心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76略大于0.05),但差异性不十分显著;高认知水平的大学生与中等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在运动自信心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67略大于 0.05),但差异性不十分显著,但不难发现,其运动自信心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
按照常规理解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在运动自信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本研究中却没有得到类似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可能与在校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技能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对理论的研究,进而导致他们对所了解的专业领域大都停留在同一个水平,致使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大,;另一方面可能认知水平对运动自信的影响的确不大,因为运动技能是一种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技能,遵循着技能的形成、发展和自动化熟练这样一个过程,更多的是靠经验和神经肌肉的记忆,因而认知水平对运动自信的影响就相对较弱。
2.4 训练年限对体教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差异性分析
为考察训练年限对体教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影响,将被试按照训练年限的长短分为高、中、低训练年限组,高训练年限组为大于或等于三年,中等训练年限组为2年,低训练年龄组为1年。对3组的特质自信心和状态自信心分别进行差异检验,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的多重比较
结果显示:部分不同训练年限的学生之间在运动自信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训练年限只有一年的与训练年限大于或等于三年的学生之间存在一定性差异(P=0.057略大于 0.05),但差异性不是非常显著。而训练年限为两年的学生的特质运动自信与训练年限大于或等于三年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0<0.05)。其他学生的状态运动自信在不同训练年限因素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自信心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有逐步增强的趋势,整体上显示运动自信心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对运动员的自信心以及相对稳定的特质自信心有着积极影响。
2.5 运动成绩对体教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的差异性分析
表5 运动成绩对运动自信的均值方程T检验
国外有关优秀运动员运动自信心研究结果显示(表5),良好的运动成绩往往伴随着高水准的运动自信心[7];国内有关研究表明:比赛成绩较差及比赛准备焦虑会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8]。统计结果显示:t1=2.238,P=0.03<0.05,表明特质运动自信在运动成绩因素上存在差异显著性;t2=2.044,P=0.047<0.05,表明状态运动自信在运动成绩因素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从整体上说明运动自信在运动成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自信心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明显;运动自信在年龄因素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与入学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有关。
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自信心在不同等级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有逐渐增强的倾向。
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自信心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有逐步增强的趋势。整体上显示运动自信心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对专业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相对稳定的特质自信心有着积极影响。
3.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质运动自信和状态运动自信在运动成绩影响因素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3.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自信心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运动成绩、认知水平和训练年限。
[1]Bandura.Self-confidence:Towards satisfying theory of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 1997,84(5):191-215.
[2]Vealy RS.Conceptualization.f sport-confidence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6(8):221-346.
[3]李安民.运动员自信心调查问卷的编制和检验[A].2000年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 2000(5):280-281.
[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第二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4-89.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8-63.
[6]吕中凡,王朝霞,冯琰.运动员特质自信心与状态自信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3):42-43.
[7]Masters R S.Reinvestment:A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 Implicated in Skill Breakdown Pressure[J].Per Individual Diff,1992(14):655-666.
[8]王洪彪,姜富生.我国雪上技巧性项目优秀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一项典型相关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28(5):103-111.
[9]郭志平,李正中,陈玉群.中南地区大学生运动员自信心的实证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36-40.
[10]娄虎,王进,刘萍.“Clutch”运动员特征的概念构图[J].体育科学,2014,34(6):49-58.
[11]彭云,梁潇,罗彦平.大学生运动员训练自我效能感认知结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5):453-45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ports Confidence of College PE Specialty Students
CHEN Ji-zhe,et al.
(PE College i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Henna,China)
The trait sport confidence scale and state sport confidence in psychologist "vealy" based on, combined with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elf-made scale, influence factors of sport confidence of 51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were tes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pectively, to explore gender, age, cognitive level, number of years of training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these five factors on the level of confid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port confidence in gender and ag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cognitive level, not the existe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gnitive level have gradually enhanced trend; between the moderate training age groups and years of higher training group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ther training period between group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with the training years increase their self-confidence is gradually enhanced tendency; in the sports performance factor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to improve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PE professional sports performance.
PE; sport confidence; trait sport confidence ; state sport confidence
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13Z-018)。
陈记者(1990-),河南永城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