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杨 汪爱平 张 婕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赛事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 杨 汪爱平 张 婕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是贵州省高校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为不断扩大赛事规模和影响力,促进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从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发展历程及价值出发,分析赛事竞赛周期及时间、参赛条件及分组、竞赛项目设置和赛事组织与宣传的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贵州省;大运会;赛事分析;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按照“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引导学校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08〕19号)精神[1],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始举办。
2006年2月至10月,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在贵阳市举办,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孔令中和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担任首届大运会筹备委员会主任[2]。比赛受到了各高校和教育厅、体育局的重视,共设立了 11个竞赛项目,来自贵州省各大高校的 19个代表队3600多名学生运动员参与比赛。此后,2010年、2014年分别举办了贵州省第二、三届大学生运动会,是目前贵州省最高水平的大学生体育综合赛事。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逐渐提高,2014年第三届大运会时,已有共计40个代表队的近万名学生运动员参赛。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成绩能较好地反应目前贵州省各高校的竞技水平,以及贵州省大学生整体竞技水平。而在通过赛事检验竞技水平,促进其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3]。此外,通过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间的交流。因此,无论是从贵州省高校的自身发展,还是贵州省大学生整体竞技水平的发展来看,以竞赛成绩为突破点,实现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其现实意义。
2.1 竞赛周期及时间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以 4年为一个竞赛周期,运动会举办初期,采取了自然年度为竞赛时间,因此,第一届大运会时,其竞赛时间为2月至10月。为了更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第二届大运会时,改采取学年度为竞赛时间,集中于竞赛年度的下半学期进行比赛。在竞赛周期上,与多数综合性运动会类似,4年1次的竞赛使得赛事受到贵州省各大高校的重视;而在竞赛时间上,一方面体现出了大学生的学习特点[4],另一方面,由于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多数为夏季奥运会项目,以下半学期为竞赛时间更符合项目特点。但由于竞赛规模较大,竞赛项目较多,在整体竞赛时间的把握上仍体现出一定的劣势,容易出现各大高校课程、考试等安排与竞赛时间冲突的情况。
2.2 参赛条件及分组情况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对运动员基本条件的限制是:必须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有关规定,经考生(户籍)所在地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录取,并已进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校新生录取及在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并根据学生运动员的专业性质分为了体育专业组和非体育专业组,但并未对团体总分的计算进行分组。至2014年第三届大运会时,划分为了三个组别:甲组: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乙组:体育院校(含运动系、高水平运动队;甲组运动员可报名参加乙组比赛);丙组:专科院校(专科、高职院校)。
从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参赛条件及分组来看,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赛事细分化趋势逐渐呈现,但仍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关于运动员参赛条件的鉴定,尚需进一步细化,如学生年龄、入校前经历等因素应列入到参赛条件规定内。此外,关于组别的划分,特别是乙组(体育专业组)仍存在竞技水平不一的情况,如浙江省关于省大运会组别的划分,就将体育专业组分为了全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院系组和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组[5],以保证竞赛的纯洁性。
2.3 竞赛项目设置情况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项目自 2006年首届起,设置了 11个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定向越野、跆拳道,从2010年第二届大运会起,增设了网球项目,总计共 12个竞赛项目,与国内多数省市大运会项目设置相似,如浙江省、广东省,均是这 12个竞赛项目[6]。这些项目均是在高校开展较为广泛的项目,参与人群较多,体现出贵州省大运会在项目设置上与国内各大省市接轨的趋势。
但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较为广泛[7],同时也体现出了地方特色,而在省大运会中,未曾设置相应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贵州省曾承办了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其特色项目诸如独竹漂、篾鸡蛋等均蕴含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就当前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上来看,尚未体现出民族特色。
2.4 赛事组织与宣传情况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是由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体育局共同举办,目前三届大运会均在贵阳市举办。每届赛事举办前 3-4个月公布竞赛通知,并下发竞赛规程总则,以第三届大运会为例,如图 1琐事竞赛通知公布后进行运动员注册,各单项比赛前 1个月进行竞赛小项报名,期间同时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学校、先进案例评选,并收集科报会论文,阳光体育评选得分及科报会得分共同计入团体总分,赛事结束后举行科报会和阳光体育表彰大会。
图1 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赛事组织流程
而在赛事宣传方面,主要由组委会及各单项赛事承办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与国内其他省市大运会相比,宣传方面较为薄弱,没有设立专门的宣传栏目(如网站、微信、官方公布栏等),仅依靠各高校自主报道本校参赛概况,以及部分媒体对单项赛事的报道。
从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赛事组织和宣传来看,相对较为简单,同时承办地较为单一,集中在贵阳市进行,然而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纳入到大运会之中,又体现出了特色,为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8]。但赛事宣传力度仍然不够,省大运会作为贵州省高校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宣传报道作为扩大一项赛事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是不断扩大省大运会规模的一项重要手段。
3.1 合理规划竞赛计划,保证赛事的正常运行
从当前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赛事规模上来看,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凡事的发展必须要有度,既要有“需要”,又要对“需要”进行限制[9],当前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合理规划竞赛计划,充分考虑大学生学习特点,设置各单项竞赛时间。同时对现行参赛办法进行改善,包括完善参赛条件的限制,设立专门的参赛审核部门,加大对报名队伍的审核力度,以保证每场比赛都得到有力的保障,使赛事能够得到正常的运行。
3.2 进一步完善竞赛项目设置,融入民族文化特色
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是其特色。为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体育项目,有必要在竞赛项目设置上适当增加项目的竞赛项目,以形成贵州省特色,实现大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继续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潮流热点,更多地进行赛事传播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作为省内最高水平的大学生综合性赛事,赛事影响力不言而喻,但在其宣传造势上却略显薄弱。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舆论宣传,赛事规模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必须建立在赛事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的前提下[10]。因此,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以当前时事最热门的事物作为吸引社会大众关注撒施的因素,建立相应的宣传网站、传播途径等。不断更新理念,紧握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热潮。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展相对较晚,2006年起至今举办了三届,但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是贵州省最高水平的高校综合性运动赛事。其赛事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竞赛时间冲突、项目设置缺乏特色、赛事组织较简单、宣传力度不足等均是需要后续完善之处。因此,为实现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做到合理规划竞赛计划,保证赛事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完善竞赛项目设置,融入民族文化特色,继续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潮流热点,更多地进行赛事传播。
[1] 青春飞扬精彩大运——贵州省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N].贵州教育,2014,6(1).
[2] 古鸿宇.2006年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足球比赛二过一战术运用情况统计与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07(03).
[3] 付强,宋晴.大学生运动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4]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5] 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Z].2014,01.
[6] 李凤梅.我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09).
[7] 李涛.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分析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8] 张婕,汪爱平.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投掷项目成绩分析[J].体育科技,2015(05).
[9] 廖赤眉等编著.可持续发展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11.
[10] 杨晓光.中国大学生运动会30年发展历程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2012(02).
Game Analysi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ch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Games in Guizhou Province
GAO Yang, etal.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0, Guizhou, China)
Guizhou university games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comprehensive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to constantly expand the scale and influence of the gam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ame, this study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value of Guizhou university games, analyzes the competition cycle and time of tournament, competing condition and grouping, competition eventssettings and game organization and propaganda, and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ame; game analy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3年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招标项目(课题编号:F2-2013-4)。2014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4ZC289)。
高杨(1983-),贵州遵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