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生
追寻灵动的语文课堂
■张宁生
名师简介
张宁生,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长三角基础教育初中语文学科专家,江苏省初中教育研究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中考指导老师,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淮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能奖,江苏省优课竞赛一等奖。十多次获得省市论文竞赛一等奖,十多次开设省级公开课、讲座。有四十余篇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级、省级期刊,主编、参编《读写平台》等教学论著六部。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五项。
教学主张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每一次教育都应该是让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主动的成长。过去传统的课堂上,学生较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是权威,优生是榜样,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如何构建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中仔细研读课文或运用收集到的资料畅所欲言,勇于质疑,善于辩驳,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是我们广大语文老师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灵动起来,理应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由高高在上的“解惑者”转为“平等学习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用改进自己的“教”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与学生沟通、互动、交流、合作。借助灵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变为具有创新精神、个性丰富的人。
那么,该如何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呢?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沟通、互动、交往、合作,这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是完全平等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课堂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应和谐共生,能动发展。在这种质态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教材、各种辅助手段及教学环境等要素和谐共生、相互融合、积极协调、健康发展。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1.重激趣导入。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明代文学家谢榛论文章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一堂课的开始,也应如此。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课堂导入上下足功夫,他们或引着学生猜猜谜语,或依据文本选择流行歌曲,或根据现场情境组织教学对话,或剖析作者性格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雪》时,我以江天的《鲁迅赞·有一个人》这首诗导入:“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借诗人江天对鲁迅性格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雪》中鲁迅形象的思考。
2.多动手操作。“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多动手操作有利于智力发展。不仅如此,由于动手操作是以学生的表象思维为基础,是学生的直观学习,它能把书本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易于为学生学习活动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比如教学《春》这篇课文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有关“春”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1)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对联、成语、谚语、诗歌、文章等,经过取舍加工,编成手抄小报,举办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春天”主题演讲比赛;(2)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绘画,或谱歌,或作文,或吟诗,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春”的体验。动手操作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塑亲和形象。教师的仪态、表情对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上的,而是来自于他自身的学问和修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微笑的神情、愉悦的心情、宽容的气度,用自身独特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尊重、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融入学生的交流讨论,蹲下来看学生,借助富有亲和力的肢体语言拉近师生关系。比如教师提问学生时,不宜用手指学生,而应手掌向上做出请的姿势;与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更多时候保持身体微倾。教师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爱和温情,有爱和温情的课堂,学生思想的火花才会迸发而出,才会有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
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付出,而是生命个体的自我活动、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而互动的关键则是老师能否以灵活有效的评价促进课堂新的生成。但是很多课堂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流于庸俗和肤浅,常常以“你真棒”“很好”等干瘪的语言对学生的课堂发言做评价,不仅无法引导课堂生成,而且扼杀了学生身上闪现出来的创造性火花。
1.能引发生成的评价应是有效的。老师应借助对个体学生发言的评价,转而对全体学生产生作用,给全体学生一个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评价本身体现出来的导向机制,它如同指挥棒一样,让全体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如教师在评价学生发言时注重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情况,学生就会在这种评价的引导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学习的实践,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教学《一双手》时,教师问学生,文章是怎样描写一双手的?师生发生下面一段对话:
生:第9段运用细节描写,写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裂纹,关节缠线,表现奉献精神。
师:她说得真好,一个人的精神要让人有感受,就必须要有具体可感的细节。比如,有同学写母爱,常常是大而空的赞美,不能给人留下印象。我有个学生写自己扭头出门,结果衣服给挂着了,扣子掉了,母亲立马拿了针线,单脚跪着缝补,母爱也就在这一细节中体现。
(板书:具体可感的细节)
教师在学生回答出“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并举例进行阐释,借助对一个学生发言的评价进行生发与总结,让所有学生明白了细节描写的作用,这样的评价就产生了效果。
2.能引发生成的评价要富有启发性。教师应通过评价,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找到更好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比如对学生的结论性发言进行这样的评价:“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听听你的理由。”“你的想法很独特,谈谈你是怎样想的,好吗?”等等。这样的评价不是静态地对学生的发言做肯定或否定的论断,而是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究原因,分析思路,从而引发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将课堂引向深入。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生1:于勒这个人还不如钱重要,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
师:有道理。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
生2:“金钱至上”,盼是因为有钱,避是因为没钱,在人们的眼中金钱是至高无上的。
生3:“世态炎凉”,开始他们热切盼望于勒,后来发现于勒没钱,就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没有兄弟亲情。
师:同学们思考得非常好,跟老师想的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这个细胞看出社会整个肌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主题是深刻的。
教师借助“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这句话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产生新的思考,由“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这一表层理解上升至对“金钱至上,世态炎凉”这一社会问题的理解。
3.能引发生成的评价是互为补充的。借助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的答案在某些方面得到充实,使其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比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生1:这首诗虽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却深深地镂刻在我心中,试问谁没有被生活欺骗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谛。
师:生活就是海洋,海洋是不平静的。好,继续来。
生2:读过这首诗后,我就有想法:人生是一条大路,不可能一路畅通,总会出现绊脚石。当绊脚石真的出现在眼前,就要像诗中所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我们要镇定下来,克服它,逾越它。当我们逾越过去回头看时,其实那些绊脚石挺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并且勇敢地面对未来。
师:是啊,真好!生活也像一条河流,它是弯曲的,但一定是奔流向前的。继续来。
生3:生活欺骗了你,是给了你痛苦的回忆,但不要一蹶不振,有痛苦的回忆,才有充实的人生,我们要大步向前走。
师:诗人海涅有这样几句诗:我的心,你不要忧郁,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将会还给你。
教师的每一次点评都是对学生答案的一次丰富与充实,同时又引发了其他学生产生新的感悟,学生的思维与对文章的理解便随着老师的有效补充被逐步引向深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我想这里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就是要求我们善于依据文本特点对教材内容(单篇课文或某个单元)做综合性的处理,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归并整合,浓缩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至两个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做多角度、多侧面的透视来引发对全篇的理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突破点”。这些突破点从课文中挖掘出来,再让学生带着它发散到文本中去解决问题。一个好的突破点,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能使教者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能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灵动。
1.挖掘思维发散点。“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呼唤、鼓励。”(第斯多惠语)其实,倾听、对话、启发、表扬等,都是构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氛围的必备成分。教学氛围创设好了,便为学生搭建了思维驰骋的平台;创设不好,只会把原本联想力丰富的学生变成知识的“被灌输者”。语文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寻找教材中的思维发散点,以训练学生的多角度的认识问题的能力便至关重要。比如,对蒲松龄《狼》一文的阅读教学,常见的教法是理清情节,分析狼的形象,最后由人战胜狼悟出了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的道理。这是一种纯线性思维的程式化教学思路,学生思维得不到好的训练。在教学设计时,我把“依据文本,探究屠夫能够战胜两狼的原因”这个问题作为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突破点,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1)找出描写屠夫动作的句子。(2)依据这些动作描写分析屠夫的心理变化。文本阅读和分组讨论后明确:“屠惧投以骨”——害怕畏惧,抱有侥幸;“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抓住时机,果断勇敢;“转视积薪后,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机敏警觉,除恶务尽。(3)多角度概括屠夫战胜两狼的原因。讨论后明确:A.在于他的临危不惧,在“两狼并驱如故”的情况下,选择有利防守的地形;B.在于他的果断勇敢,趁“一狼假寐”时,暴起杀之;C.在于他的高度的警觉性,“转视积薪后,自后断其股,亦毙之”。(4)从屠夫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讨论后明确:遇到困难,不能心存畏惧,要勇于斗争;遇事要善于抓住机会,果断解决;遇到危险不能乱了方寸,要镇静思考应付的对策;不能让胜利冲昏头脑,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抓住屠夫胜狼这一思维发散点,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屠夫形象,也让学生获得了人生的启示。
2.聚焦单元整合点。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多是文选型的,一本书多为五六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下有五至六篇文章。这些文章多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或属于同一种文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王荣生老师在《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中认为,“选文的系统性”,是“秩序感”的虚像:“系统性”存在于事先预定的“话题”里,选文是相应匹配在“话题”的“例”,它与“话题”发生关系;而相邻的课文,似乎紧挨在前后而有秩序地排列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走单元整合之路,找到每个单元的整合点,这样既能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也使得课堂教学显得灵动有致。
要聚焦单元整合点,就应抓住“单元目标”进行,因此,定准目标是聚焦单元整合点的重中之重。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加以阐释:本单元所选课文为《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古诗四首》《晏子使楚》,以“爱国情怀”为话题,有散文、小说、诗歌几种体裁。以话题为中心组合而成的单元,宜从主题的角度出发,整合单元教学点,让学生理解不同作者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认识,用多种观点的碰撞,启发和激发学生,学生也许就对此话题产生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思维能力。围绕“爱国情怀”这一话题,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一个五篇课文都适用的问题,作为单元教学的整合点:(1)学习:课文表现的是谁的爱国情怀?是怎样表现的?(2)讨论:你如何理解“爱国情怀”?
通过聚焦单元整合点,精简了教学目标,使泛化的目标变得更具体,更明晰。
3.紧扣提挈全篇点。汉·郑玄《诗谱序》云:“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即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的都不止一处,教师必须紧扣课文重点和难点,寻找那些能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精读这个点的基础上,快速地整体把握课文。这样,既能避免毫无实用价值的“满堂问”,避免“急”“浅”“碎”的教学弊端,又能使学生快速有序地学习课文,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
比如,我在教读《范进中举》一文时,带领学生精读作品的高潮部分,即“范进中举发疯”一段。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首先将范进发疯分为“昏厥——发疯——跌进泥塘——疯走上集”四个层次,我再让学生分析本段描写人物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烘托。在此基础上,突出描写范进的两处语言描写的句子:“噫,好了,我中了!”“噫,好,我中了!”我再进行提问:“对范进的两处语言描写中,最能体现范进发疯的原因的词是什么?”学生在引导下可以答出“好了”,此时我再追问“好了”一词的内涵,同时要求学生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所发生的变化。学生要寻找出这些变化,必然要对全篇的内容进行梳理,在对比中完成对全篇的学习。学习这篇课文,我只是以范进中举发疯后所喊出的一个“好”字作为提挈全篇的点,以此勾连全文,轻松地引导学生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
灵动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的是灵活、灵巧的特点,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搭建对话生成的平台,选准发散思维的原点。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对生命的关注,才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灵动的语文课堂永远是我追寻的目标,前方是一个云蒸霞蔚的美好明天,而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