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2016-08-29 12:05:38刘瑞子任训学雷体南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湖北省教学资源多媒体

刘瑞子,任训学,雷体南(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刘瑞子,任训学,雷体南
(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教育信息化对农村中小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其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水平[1]。文章通过实际调研对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影响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根据探究的结论提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农村中小学教师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2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湖北省被选为教育信息化的试点省之一,其中“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促进了湖北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其信息素养水平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育信息化中尤为重要[2]。本研究旨在了解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探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与工具

为了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研究方法以分层抽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法为辅。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本研究以教师问卷为主,该问卷的题目全部是封闭式的,共有36道题目,分别从教师的基本情况、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教师的信息意识和态度、教师应用教学设施和资源的情况四个方面调查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此次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回收率95.3%。将回收的数据用SPSS 19.0进行统计和分析。

2.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从湖北省按学段和学校方位进行了抽样调查,除此之外,对黄冈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大学的国培班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教师来自11个不同的学科,不包括信息技术教师,满足了分层调查的均衡性和多样性。男女教师比例是1:1.7,中小学女教师偏多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次调查仍旧不例外。在调查对象中,教师的年龄集中在20-40岁,占66.6%。73%的教师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调查对象的中学一级、二级的职称占总人数的74.0%。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1.教师信息态度和意识

信息态度和意识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信息价值有敏感性[1],是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评价一线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信息态度和意识具体体现在:第一,教师能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第二,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确认学科信息的需求,如教学资源的需求。第三,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有重要的作用。第四,教师有意识去参与教师信息化培训。下面笔者从这四个维度来分析数据,说明湖北省农村中小教师的信息态度和意识。

调查显示,有81.8%的教师关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说明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普遍很强,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对于教师对学校多媒体设备的了解程度,有81.7%的教师对学校多媒体设备了解,这也再次说明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具备了信息的意识和态度。根据交叉分析可知,教师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在教师的年龄和学历上有明显的差异,年龄小的、学历高的教师对信息化建设关注比较多。

表1显示了教师对教学资源需求的具体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教师对教学资源包的需求(68.5%)占大多数,这反映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自己在教育中教学能力的意识比较强。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半的教师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及其相关指导,反映出学科教师清楚地意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而89.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很大,这进一步说明学科教师普遍信息意识很强。

表1 教师在教学中的需求

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频率调查显示,有近3/ 4教师参与过信息技术培训。很显然,湖北省农村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具有培养和提高自己信息素养的意识和条件。

2.教师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是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浩瀚的知识信息库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高效地搜集到有用的教学资源,并能够合理的、巧妙的应用到教学中去。此次调查通过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和应用教学资源的情况来考察教师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

(1)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表2显示了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总体上呈现多元化,有76.7%的教师利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即使用互联网搜集信息获取有用的教学资源,这说明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已经将互联网作为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渠道。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会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及资料,这反映了在中小学教师不容易获取大型的资源数据库,而纸质的传统教学资源(图书馆的书籍、期刊)得到了教师的充分利用,说明纸质的教学资源仍是中小学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良好途径。结合访谈可知,教师经常在互联网上或者图书馆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但是教师搜索资源的时间很长,进一步验证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通过学校专门的学科资源网站或学习网站获取教学资源的教师占总人数的20.2%,反映出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更方便快捷,从侧面说明这些教师所在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拥有学校特色的学习资源或网站。根据交叉分析可知,教师使用学科资源网站或学习网站与该校的信息化建设有直接的关系,该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教学资源网站或者是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备。

表2 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2)对教学资源的应用

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的类型来看,总体上呈多元化,如表3所示,有78.1%的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资源是PPT类教学课件,也有少部分教师使用非PPT类教学课件,说明PPT课件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受到大多数教师的青睐,尤其是PPT课件,中小学教师已经很重视PPT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表3 最常使用的数字资源的类型

有38.6%的教师最常使用电子教案,而仅有3.3%的教师使用微课视频。这两者对比来看,中小学教师对电子教案更加熟悉,这反映出教案一直都是中小学教师的好助手,只是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案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有38.6%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它。微课虽然在教育领域掀起了浪潮,很多学校作为微课的试点校大力倡导教师制作微视频,打造有特色的微课程。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微课还不是很受中小学教师的欢迎。结合访谈可知,微课的实现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3.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在网络环境或多媒体教室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能力[4],信息时代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此次调研根据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熟练操作和使用频率、使用的教学媒体设备的类型来考察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熟练操作是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有近2/3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室,有一小部分教师偶尔使用或者较少使用,仅有5.5%的教师几乎不用。根据交叉表分析,调查发现几乎不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与教师所教的学科没有关系,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有关系。这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多媒体教室的基本相关操作,对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从侧面上反映出,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小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度不够。对于教学媒体设备的使用频率与上述的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频率几乎吻合,说明了调查问卷的有效性。

表4 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率

从教师使用的教学媒体设备来看,大部分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媒体设备是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鲜有教师使用挂图、模型和录音设备,这说明现代教学媒体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已经受到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说明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对信息化教学有很浓厚的兴趣。根据交叉分析可知,在教学媒体设备使用频率上,在教师的年龄上有显著的差异,年龄小的教师容易接受新的教学设备,经常使用现代媒体设备,说明年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高。结合访谈可知,教师对一些常规软件(Word、PPT制作)掌握比较熟练,但复杂的音视频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仅有少数年轻的教师能够掌握。

三、结论

通过对湖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以及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中部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达到较高水平,互联网已经成为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渠道,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教学资源仍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青睐,如图书馆的纸质资源。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年龄和学历上存在着显著地差异,年轻教师更主动地关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技术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快的接受新的信息技术,更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熟练的掌握制作PPT的技术。但是,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的参与度不高,尽管有很多教师的信息意识很强,但是仍有1/3的教师没有参与过信息技术培训,很多教师只参与过一两次。究其原因,不是教师自身的信息意识问题,也不是教师所教学科的问题,而是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较少,宣传力度不够。

第二,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利用搜索引擎搜集教学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对教师备课有一定的影响,容易产生懈怠。

第三,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般的教学媒体,制作PPT课件,但是一些复杂的信息技术还不能熟练掌握,如Flash动画制作等。

四、影响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结合访谈记录,笔者总结影响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如下:

1.个人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年龄、学历是制约教师信息素养的原因之一。虽然教师的个人因素(年龄和学历)是不可变的,但能够通过学校的信息化培训或者其他外因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影响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因素,仅有少部分教师利用专门的学习网站或教学资源网站搜索教学资源,这里的关键原因是仅有少部分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学习网站;还有少部分教师不使用或偶尔使用多媒体设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建设不完善,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才能对信息技术有客观的认识,才能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去提高教学效果。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思考积累经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信息技术培训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有很浓厚的兴趣,信息意识都很强。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仍旧停留在制作PPT、Word文档上,对于技术较高的如音视频的处理、Flash动画的制作等,教师不能熟练掌握。笔者认为,教师的时间也是影响信息素养水平的原因,中小学教师平时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教学上,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相对较少,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也很少。

五、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中影响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校信息化的建设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5],由于受学校信息化设备的限制,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平台有限,影响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没有教学媒体设备,教师不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得不到发展。因此,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

2.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针对少数信息意识很弱的教师,学校要鼓励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巧妙地应用到教学中,并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感知信息技术带给教学的变化,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合,才能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3.学校应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参与度不高,学校领导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培训,将信息技术培训的结业成绩作为评职称的一项指标。此外,学校应该增加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加强宣传力度,这样可以让大多数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6]。

4.学校建立网络研修机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为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在此网络环境中教师才能够与其他教师、专业人员平等地进行交流,在该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获取和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总结本研究,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较高,在年龄和学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信息技术能力的水平有待提高。

[1]吕翠翠,谷晓风,肖璐.新疆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以新疆“国培计划”项目初中化学参训教师的信息素养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8).

[2]刘鹂,马建华.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5).

[3]张屹,刘晓莉,范福兰,周平红,白清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4个市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6).

[4]张屹,刘美娟,周平红,马静思.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评估——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5]张屹,范福兰,杨宗凯,周平红.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评与预测[J].电化教育研究,2012(7).

[6]林万新.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0(3).

[7]杨建军,焦中明.赣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调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

(编辑:鲁利瑞)

G456

A

1673-8454(2016)10-0077-04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调查;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Y006)。

猜你喜欢
湖北省教学资源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4
湖北省2015年3月生产资料价格
农家顾问(2015年4期)2015-05-10 03:36:10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