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兵,卢国庆,汪应龙(.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宜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湖北 宜昌443000)
基于App Inventor课堂点名系统的教学应用*
杨兵1,卢国庆1,汪应龙2
(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2.宜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湖北 宜昌443000)
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将移动App应用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活跃课堂氛围,文章对基于App Inventor课堂点名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和实现,最后对课堂点名系统进行了实证测试,验证了系统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用价值。
课堂点名;App Inventor;移动应用;移动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移动设备(智能手机、iPad等)不断普及,移动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移动教育的灵活性、高效性、交互性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性[1]。智能终端、云计算、智能化软件、硬件以及良好的人机交互使用的不断发展,似乎预示着将智能终端应用于教育教学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2]。教育类APP开始受到部分师生的青睐,例如百词斩、作业帮等,但其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课堂点名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对课堂点名系统都有新的研究。唐明伟等[3]通过短信猫接收学生短信,达到课堂点名的目的,该点名系统仅仅根据学生短信判断学生的出勤情况,略显死板,学生可以通过转发短信令牌进行伪造点名,同时需要配置高性能短信猫设备,成本高。部分高校学生配备智能卡,采用RFID与SMART CARD结合进行点名[4],该点名系统需要为每个学生配备智能卡,使用繁琐,推广成本高。Chitresh Saraswat等[5]提出采用指纹鉴别技术,每个教室配备指纹机器,通过指纹打卡实现点名,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此方式占据很长的教学时间,更适合公司员工考勤。杨洪章等[6]通过收集学生手机蓝牙信号,采用三星S3C2410嵌入式处理器设备实现点名,该点名系统建立在蓝牙设备的基础上,但是无法保证每个学生具有蓝牙设备,同时,需要借助专门处理器设备,不易操作,点名成本高。成都康赛“上课点名系统”,整合学生信息和课表信息等[7],在课堂点名中,投影仪显示学生的头像,只有长相、姓名、学号完全一致,才算出勤,该点名系统在多媒体教室实现,点名准确率高,有效提高学生的出勤率,但是不能实现随机点名和课堂提问点名。
本文设计了基于App Inventor的课堂点名系统,借助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完成点名,不仅实现传统的签到点名,而且能实现随机点名和课堂提问点名,并对学生的到课和缺勤情况进行保存统计。在课堂提问点名中,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点赞,并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语音鼓励或奖励,寓教于乐,体现学生主体性。基于App Inventor课堂点名系统,易实现,易操作,成本低,不仅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益补充,而且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App Inventor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手机编程平台,2012年1月1日移交给麻省理工学院,并于2012年3月4日公布使用。App Inventor降低了程序开发的门槛,使用者通过该软件能够迅速开发出Android系统的移动应用App。
1.App Inventor平台界面
平台界面包括组件设计和逻辑设计。组件设计包括组件面板、工作面板、组件列表和组件属性等,是应用开发环境的外观设计;逻辑设计包括模块和工作面板,在逻辑设计中进行代码拼接编程。在App Inventor组件设计中,添加所需的应用组件,进行布局后,在逻辑设计界面进行模块拼接。在开发课堂点名系统过程中,可以连接AI Companion、Emulator或USB进行测试,最后生成点名系统.apk文件,在移动设备上安装运行。
2.App Inventor平台的主要特点
App Inventor具有开发环境搭建方便、开发过程简单、易操作、不需太多编程知识、开发周期短等特点[2]。
App Inventor开发环境搭建方便,在开发课堂点名系统前,安装Java搭建开发环境。在App Inventor逻辑设计视图中,模块已经封装了代码,进而简化了开发过程。平台操作简单,用户只需按照意愿拖拽模块,不需要深奥的代码知识,通过App Inventor平台能够快速完成一个简单的应用,缩短了开发周期。
App Inventor操作简单,开发容易,是开发课堂点名系统最简单的平台。我国学者通过App Inventor实践研究得出,App Inventor作为开发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一定的帮助。邓文博等[8]认为,运用App Inventor确实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郭守超等[9]认为,通过使用App Inventor工具,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本文不是将App Inventor作为训练计算思维的工具,而是运用计算思维,对基于App Inventor开发课堂点名系统进行设计研究。
1.应用分析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前点名和课堂提问点名不可缺少。传统的点名方式,每个任课教师有几个班,在新课开始前,教师打印出学生名单,课前根据学生名单逐一点名,在纸质学生名单上,教师记录学生到课和缺勤情况,即使代人应答也不易检查;在课堂发言过程中,教师一般也会翻出学生名单选出要发言的学生,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同时,传统点名会占据很长的课堂教学时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App Inventor的课堂点名系统需具备如下主要功能:①具备班级和课程更新的功能。②能够导入或更新名单的功能。③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保存,统计回答问题的情况,及请假功能。④具备对学生的出勤数据进行一键式分析、查询、导出等功能。
2.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上述应用分析及App Inventor平台的特点和功能,基于App Inventor的课堂点名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结构图
(1)新课管理。本模块为系统的前提,由班级管理和课程管理两个子模块组成。在本模块中,教师根据需要手动添加或删除班级和课程信息,对班级和课程信息进行定期维护,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数据库中进行保存。
(2)学生管理。本模块为系统的关键,由信息导入和信息更新两个子模块组成。在本模块中,导入学生的名单,并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更新,能添加对应学生的照片。在移动设备显示学生姓名信息的同时显示学生照片,以提高点名的准确率,有效防止代答。
(3)点名管理。本模块为系统的中枢,由签到点名、随机点名和请假管理三个子模块组成。在本模块中,教师可以选择签到点名和随机点名两种点名方式。在选择班级之后,课堂点名系统默认的是随机点名。随机点名以学生的权重比例为概率,权重=缺勤数/(出勤数+点赞数),权重比例=某学生的权重/所有学生的权重总和。在课前点名和课堂发言时,教师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随机点名,将移动设备摇一摇,以权重比例为概率随机选取学生对应的序号,并将姓名文本信息转换为语音输出,实现随机点名的效果。教师选择签到点名之后,移动设备会将学生姓名按照一定的顺序转换成语音输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在移动设备系统界面进行点赞,同时移动设备会发出“你真棒”、“真聪明”、“奖你颗小红心”等语音。对于请假的学生,在系统界面进行请假处理,这些记录自动提交数据库保存。
(4)数据管理。本模块为系统的基础,由数据分析、数据查询和数据导出三个子模块组成。在本模块中主要维护学生的到场、缺勤、请假和点赞等数据信息。数据管理主要对数据进行保存、分析、查询、导出等功能。课堂点名记录能以折线图的形式显示,更直观形象。当新课程开始时,能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一键清除,开始新的统计。
3.数据库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学生的到场、缺勤和点赞等数据信息需要以列表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能对这些数据信息实现存取。App Inventor提供两类数据库组件,分别是TinyDB和TinyWebDB。前者使用TinyDB.StroeValue块,在Android设备上,实现数据的永久存储;TinyWeb-DB将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中,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为了研究方便,课堂点名系统使用TinyDB数据库,将学生数据信息保存在教师移动设备上,并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访问更新。
根据上述功能设计分析App Inventor平台的特点和功能,得出系统技术架构如图2。课堂点名系统在Java运行环境下,使用App Inventor作为基本的开发平台,分别从组件层设计、逻辑层设计、数据层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实现。
图2 系统技术架构图
1.组件层设计
在基于App Inventor课堂点名系统开发过程中,组件层是教师使用系统的接口,分为可视化和非可视化两类组件。课堂点名系统所选择的组件决定了系统的界面,组件层设计,也是对课堂点名系统界面的设计。基于上述课堂点名系统设计,运用逻辑思维形成系统抽象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抽象模型分解成不同模块。例如,如何实现导入学生名单,如何实现顺序点名,如何实现随机点名,如何统计到场,如何统计缺勤,如何统计请假,如何统计点赞,如何保存数据等等。在这些模块基础上,根据组件的特点,在组件层选择课堂点名系统的组件。
在分析不同的模块基础上,课堂点名系统使用的可视化组件有ListPicker、HorizontalArrangement、Button和Lable等,非可视化组件有AccelerometerSensor、Sound、TinyDB、TextToSpeech和File等。根据上述分析和App Inventor组件功能,课堂点名系统的主要组件功能如下:ListPicker的作用从班级列表中进行选择;HorizontalArrangement在Layout分组中,是用于水平布局的组件;Button是按钮组件,显示到场、缺勤、请假和导入名单等按钮;Lable是显示学生姓名的文本组件;AccelerometerSensor具有检测到设备的移动或摇晃的作用,在课堂随机点名时检测移动设备的摇晃;Sound是声音组件,产生振动或语音等;TinyDB是数据库组件,存储学生出勤信息等;TextToSpeech是将文本转换为语音的组件;File是导入文本组件等。
2.逻辑层设计
在课堂点名系统开发中,组件层和逻辑层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切换。逻辑层设计主要是定义课堂点名系统中每个组件做什么行为,以及何时做这些行为。在逻辑层中,封装的“代码块”保存在不同的“抽屉”里。根据App Inventor代码模块功能特点,将课堂点名系统设计分析转换为切实可行的计算思维方法,是系统实现的关键。
在课堂点名系统的逻辑层设计中,首先定义变量,为了增强变量的可读性,本系统使用驼峰命名法。课堂点名系统用到的变量包括 Class、NameList、NameAttend、NameAbsence、Namelist1、Namelist1Absence、Namelist1Attend、Namelist2、Namelist2Absence和 Namelist2Attend等列表变量及RandomIndex随机下标变量等。然后,在课堂点名系统组件层设计的基础上,将系统功能模块化,将系统抽象模型分解成不同的功能模块,并逐步实现。例如,如何统计到场和缺勤这两个功能应该单独设计成2个模块。将复杂的功能分解、约简成各个小功能的模块化思想,是计算思维的重要方法。最后,在课堂点名系统逻辑设计中,对于重复多次使用的功能,可以创建成过程(procedure),当需要使用该功能时,可以调用本过程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定义到场和缺勤数据的显示为一个过程,可以多次调用该过程实现相应的数据显示功能。
3.数据层设计
数据层设计是课堂点名系统实现的基础,是在逻辑层完成的。课堂点名系统的数据层设计主要是对数据库TinyDB存取数据,通过Tag标签与逻辑层设计进行联系。数据库TinyDB里面的数据由不同的tag-value组成,Tag是数据存储的标签,value是标签的取值。本系统中的value对应的是上述定义的列表变量。在数据层设计中,用StoreValue和Getvalue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数值,分别定义写数据库和读数据库这两个功能为两个过程,根据需要进行调用。
在课堂点名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将系统功能描述转换为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并且通过项目小组交流讨论,进一步完善思维方法,将系统功能分解为不同模块,运用模块化方法实现系统的不同功能,系统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
通过上述组件层、逻辑层和数据层的设计,运用计算思维方法,最终课堂点名系统界面如图4。
课堂点名系统以某省属高校教育学院2015级全日制研究生(32人)为测试对象进行实证测试。本实证测试选取3周,每周4节公共课,进行课前和课堂随机点名,课前随机点名10人,课堂提问随机点名2-4名。在测试完成后,进行系统出勤率(系统出勤率=系统点名到课人数/系统点名人数)和实际出勤率(实际出勤率 =到课人数/总人数)比较,如图5所示。
图3 系统实现流程图
图4 课堂点名系统界面
根据图5反映,虽然系统出勤率和实际出勤率有一定误差,但是,系统出勤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应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
图5 出勤情况比较
通过对师生的现场观察和个别访谈,课堂点名系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节约了课堂点名的时间。部分学生担心被随机点名选中,在课堂上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堂随机点名中,以学生的权重比例为概率随机选取,缺勤次数越多的学生,被随机点到的概率越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和教学整体效果。在课堂提问随机点名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在移动设备系统界面进行点赞,移动设备能够发出鼓励或奖励语音,对于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一定作用。
基于App Inventor的课堂点名系统,开发过程简单,系统操作方便,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课堂的结合。课堂点名系统实证测试得出,本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成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工具,对于提升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课堂考勤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张虹.北京地区小学阶段基于手机的移动教育发展与需求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7):99-106.
[2]郭守超,周庆国,邓常梅等.基于App Inventor的移动学习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14(9):121-125.
[3]唐明伟,庄玉良,蒋勋等.基于短信猫的课堂自动点名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115-120.
[4]Ghodekar V,Kute A,Patil S,et al.Automated Attendance system with RFID through SMART CAR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2013,2(10):2724-2728.
[5]Saraswat C,Kumar A.An Efficient Automatic Attendance System using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Techniqu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Computer Science&Engineering,2010,2(2):264-269.
[6]杨洪章,高培成,何飞等.基于S3C2410嵌入式“课堂点名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3):29-31.
[7]孙战军.成都康赛“上课点名系统”助力学校教学管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8):91.
[8]邓文博,张文兰.基于App Inventor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设计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8):95-99.
[9]郭守超,周睿,邓常梅等.基于App Inventor和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91-96.
(编辑:鲁利瑞)
TP393
B
1673-8454(2016)10-0091-04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17009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3CFB003),湖北省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基金项目(No:201406),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No.094736)和湖北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No.201309)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