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接合区的经济技术特征及其对比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2016-08-29 09:39张保胜
中国科技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淮海省际经济区

张保胜

(商丘师范学院豫鲁苏皖接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省际接合区的经济技术特征及其对比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张保胜

(商丘师范学院豫鲁苏皖接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商丘476000)

本文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分析了其经济技术特征、空间分布及地区间协调发展情况,发现淮海经济区各地市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在各自省份中符合核心-边缘区理论,接合区内部各地市之间经济技术水平呈现出绝对发散和相对收敛,而且接合区核心区域的几个城市呈现“低低”水平邻接的空间特征。

省际接合区;经济技术特征;淮海经济区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省际接合区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不管是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还是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领域的学者,都十分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省际接合区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协调性角度进行分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研究不同地区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点、技术和经济收敛以及空间分布状况。对该区域20个地市协调发展问题的实证研究不但是对多年来淮海经济区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检验,同时对进一步探求跨省界区域间经济和科技合作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边缘区研究文献回顾

边缘区可以理解为自然地理单元或行政地理单元的耦合或接合地带。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可以是不同地貌的接合区,也可以是陆地与海洋的接合区;从行政地理角度来看,则主要是指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接合区。对于行政边缘区而言,主要是指“国家经济内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和“边缘效应”的影响,在行政区交界地带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具有分割性和边缘性的经济区域”[1]。韩玉刚等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省际边缘区的研究进行了阶段划分、内容综述和评价,把研究阶段划分为1980年代的问题导向型研究阶段、1990年代的理论导向型研究阶段、2000年代的功能导向型阶段。研究内容包括了边缘区内涵界定、理论研究、运行特点、开发模式和城镇化等[2]。从全国范围来看,边缘区研究的学者们大都认为这些区域面临着投资边缘化、行政边界的刚性固化等问题,而且受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小,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这类区域的协调发展[3]。所以,不同学者从边缘区经济与其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罗贞礼通过对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九个地市的聚类分析,把该区域划分为综合经济实力强、经济增长快、后劲明显、总体经济实力弱四个类型,认为边际区的经济发展应该制定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发展战略,科学布局,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带,形成增长极,按照功能分区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4]。欧阳华认为解决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边缘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体化的过程也就是由封闭型或半封闭型交界地带向开放型乃至一体化交界地带演进的过程。同时,在一体化过程中还要注意破除“独赢”思维,选择中心城市,构建一体化协商机制[5]。韩玉刚等认为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实现空间经济的优化整合,所以要根据省际边缘区的类型、省际经济差异情况以及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合理的经济整合模式。主要的整合模式包括适合于强强型省际边缘区的向心整合模式、适合于中小城镇密集边缘区的邻域整合模式以及适合于强弱型省际边缘区的离心整合模式[6]。王勇等在讨论产业集群的空间边界问题时,认为空间边界的形成是自然地理属性和行政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行政属性一方面能够促使地方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来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区域之间各自为政和产业结构雷同。自然地理属性则强调了市场的自发作用和集聚的成本优势。对于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集群来说,从地理边界而不是行政边界角度来识别和发展产业集群更具有现实意义。这就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组建跨区域的管理体系和发展规划[7]。

从理论角度来看,行政边缘区发展的经济理论主要是赫希曼(1958)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中心边缘”理论。某一地区在一定条件作用下会使要素在地区快速积聚,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区”,而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则成为“边缘区”。中心区域边缘区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从本质上看,中心边缘理论中的“中心”之所以会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比如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长期积累,进一步强化了其他要素的回流,从而奠定了其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罗贞礼也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相关理论问题,认为边缘区协同发展就是边缘区各地区之间以及边缘区与核心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边缘区协同发展理论包括了协同学理论、地域分工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博弈理论、成长三角理论、行政边缘经济理论和总部经济理论[8]。

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也涉及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多个省际边缘区。

从目前的相关文献看,关于边缘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多,关于技术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少。在相关研究中,巨文忠分析了行政边界对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提出了中心城市创新体系、都市圈创新体系以及大区域创新体系三级创新体系构架,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应该服从于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是最终目标,不能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陷入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关系的迷雾中[9]。但是,当前服从于国家、地区、城市三个层级的创新体系中表现出的明显行政区域化可能正是制约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所以,通过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创新要素在省际行政边缘区的集聚,实现接合区内经济技术的有效对接,是避免局部经济塌陷的有效途径。

2 淮海经济区的经济技术特征

2.1内部经济结构比较

淮海经济区是以徐州市为中心,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接合部向外扩展的20个地市形成的经济协作区。该区域中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本省中大多处于落后地位。如果根据2012年人均GDP把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进行排名,则前五名的城市依次是莱芜、日照、徐州、泰安和枣庄,后五名的城市依次是商丘、周口、宿州、亳州和阜阳。所以从区位来看,整个淮海经济区从西南到东北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西南部地区更为落后,向东北经济状况依次变好。

(1)各地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我们使用工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来综合判断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根据2012年的数据分别对淮海经济区中20个地市进行地区间对比。如图1所示,横轴代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纵轴代表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横轴和纵轴的参考线分别为0.35和0.45,把整个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莱芜市、济宁市和日照市位于第一象限,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最强;周口市、商丘市、阜阳市、开封市、蚌埠市、宿州市和亳州市位居第三象限,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最弱;淮北市、枣庄市和菏泽市工业比重较高,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盐城市、泰安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临沂市工业化程度较低,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2)综合经济实力排名。根据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的2012年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对外贸易系数、金融机构贷存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这8个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KMO球形检验结果是显著的,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解释的总方差表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有三个,累积贡献率为81.783%;由公因子方差表发现各指标变量共同度最小为0.720,这说明提取的三个因子表达了观测值的大部分信息。根据各个地区的因子得分和旋转以后的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以计算出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后发现,前5名分别为日照、莱芜、连云港、盐城和徐州,除徐州以外均为沿海城市。排名较为靠后的是开封、商丘、亳州、阜阳和周口。

图1 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矩阵

2.2技术进步水平状况

技术进步评价主要是从各个地区的信息环境、科技人力投入、科技财力投入以及科技产出来反映。这里首先分析了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在各自省份中的地位,然后对20个地市的技术进步水平进行了排名。最后对淮海经济区技术和经济收敛状况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指标包括:每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每万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重、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每十万人口专利授权数六个指标。

(1)各地市技术进步水平在各自省份中的地位。根据2013年六个指标的数据,采用与上述经济实力排名同样的方法,对每个省份的所有地区进行技术进步水平排名。结果发现,淮海经济区的各个地市在各自省份中处于落后地位,这与上述经济实力综合排名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2)淮海经济区技术进步水平排名。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把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按照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排名,得到的结果为:技术进步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蚌埠、莱芜、徐州、盐城、连云港、泰安、淮北、淮安、宿迁、济宁、临沂、枣庄、日照、菏泽、开封、亳州、阜阳、宿州、商丘和周口。

我们把经济实力综合得分与技术进步综合得分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果把技术进步综合得分作为解释变量,把经济实力综合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结果的统计学检验也说明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区域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蚌埠和日照两个地区差异较大,蚌埠市在技术进步水平上排名第一,但在综合经济实力上排名却是第13;日照市经济实力排名第一,但技术进步水平排名却是第13。要分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则需要进一步考察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要素的产业分布以及要素贡献等内容。

3 经济技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收敛性

3.1空间分布特征

这里通过空间自相关的全局Moran’s I和局部Moran’s I两个指标,分别研究整体自相关程度和局部自相关程度。选取2013年每万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人/万人)、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例(%)、政府科技拨款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件/10万人)四个技术指标和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人均GDP(元)为研究对象。

(1)四分位图分析。通过四分位图分析,把每个指标四个等级包含的地区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周口市、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和商丘市五个地市,不管从技术指标还是经济发展指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于第四个等级的较高水平而言,除了莱芜和徐州比较稳定之外,其他指标并不稳定。处于淮海经济区中心的徐州市和处于沿海的莱芜市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表1 四分位图中四个等级范围的对应地区

(2)全局Moran’s I分析。根据四个技术指标和一个经济发展指标,进行Moran’s I散点图分析,发现每万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R&D支出占GDP的比重、政府科技拨款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和人均GDP的Moran’s I指数值分别为0.201273、0.468978、0.280107、0.25029和0.567059,表现出了较高水平的正相关性。从散点图的象限分布看,开封、周口、商丘、阜阳、亳州在五个指标散点图中均位居第三象限,属于低低水平邻接,其他地区在五个散点图中的分布并不具有一致性。

(3)局部Moran’s I分析。通过对五个指标的LISA聚集图进行分析发现,结果与上述全局Moran’s I分析基本相同。Low-Low邻接地区仍然为开封、周口、商丘、阜阳、亳州。High-High邻接地区和Low-High邻接地区在五个图形中并不一致,其他地区均为不显著区域。

3.2经济技术收敛性对比

通过计算2007—2013年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R&D支出占GDP比例和人均GDP两个指标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从其变动趋势可以发现,两个指标的标准差呈递增趋势,离散系数呈递减趋势。绝对离散程度的不断增加和相对离散程度的不断减小说明由于各个地市之间整体技术和经济的不同基础,虽然几年来都呈现了较快的增长,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绝对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用R&D支出占GDP比重和人均GDP分别近似代表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话,通过离散系数的变动趋势分析发现淮海经济区的技术收敛与经济收敛具有一致性。

4 基本结论与启示

基本结论如下:第一,不管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技术进步水平,淮海经济区各地市在各自省份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第二,收敛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豫鲁苏皖四省单独的分析,还是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的分析,均显示出绝对离散程度的不断增加和相对离散程度的不断减小。第三,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开封、周口、商丘、阜阳和亳州为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较低的集聚地区,其他地区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淮海经济区作为四省接合部城市联合发起的一个区域,整体发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既没有在各自省份中显示出优势,也没有在接合区形成良好的集聚优势。从全国来看,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部分省际行政接合区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省级行政区在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都会侧重于以省会为中心的城市群的规划和发展,忽视省际边远城市的作用。这样,省际行政接合区便成为远离各自省份的被忽视地区。要实现该类型地区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典型的技术落后的行政接合区,可以从国家层面成立临时性的区域间技术合作和协调发展部门,建立区域间技术交流协调组织。以接合区某一个城市为中心城市,设立权威、综合、相对独立的区域发展专门管理机构,制定接合区经济和科技合作发展规划,具体落实和组织实施,定期进行目标考核。可以从国家层面出台技术合作支持政策,再由各省级行政区科技部门指导,接合区技术管理部门具体联合实施,组建接合区技术合作部门和交流平台,实行日常技术合作信息交流和定期总结推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二,借鉴“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思想,重视跨区域经济带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仅需要经济带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中国区域内部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合作。该战略的实施,西北五省将会直接受益。所以,对于其他接合区域,也应该有针对性地以经济带发展的形式进行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技术要素的区域间扩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融合。可以通过接合区不同地市之间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组建跨地区技术合作民间组织,促进技术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接合区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区域间产业技术联盟,共同开展研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构建服务于接合区外部技术引进、内部技术转移、产权交易等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

第四,积极探索“万众创新”背景下的接合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式。通过网上虚拟社区与线下微工厂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大众参与的跨区域创客空间,探索接合区内良好的创新布局形态和创新生态。

[1]安树伟.行政边缘区经济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韩玉刚,焦华富,李俊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边缘区研究历程及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02):1-6.

[3]许吉黎,韩玉刚,张化文.安徽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规律及优化路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2):49-55

[4]罗贞礼.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聚类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04):36-39.

[5]欧阳华.对边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一点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06):21-24.

[6]韩玉刚,李俊峰.基于县域尺度的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整合模式——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1):28-34.

[7]王勇,李国武.论产业集群的地理边界与行政边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62-65.

[8]罗贞礼.边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1):74-77.

[9]巨文忠.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对应与非对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49-53.

(责任编辑沈蓉)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regional Comparison in Provincial Joints——Taking Huaihai Economic Region as An Example

Zhang Baoshe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Henan East Provincial Joint,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China)

Taking Huaihai economic zon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se cities,and finds that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levels of cities in this region conform to the core-edge area theory in their own provinces,and shows absolute divergence and relative convergence among them,and several cities in the core region of provincial joints present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Low-Low”adjacency.

Provincial joints;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Huaihai economic zone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技术收敛问题研究”(12BJY023),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中原经济区的对比研究”,2014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重”重大项目[专项]“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路径与政策研究”(2014-SZZD-05)。

2015-11-19

张保胜(1970-),男,河南滑县人,商丘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技术经济与区域技术创新。

F061.5/F062.4

A

猜你喜欢
淮海省际经济区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峥嵘岁月——纪念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40周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