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双翅膀,为明天创造奇迹
—专访北京银杏基金会秘书长林红

2016-08-27 06:08豆子
至爱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勤银杏伙伴

文|豆子

给你一双翅膀,为明天创造奇迹
—专访北京银杏基金会秘书长林红

文|豆子

编者按:北京银杏基金会于2015年7月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是一家专门支持优秀公益人才和组织发展,开展相关研究、培训、交流等活动的非公募基金会。它的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银杏伙伴成长计划”(以下简称“银杏计划”),到2015年底共投入了2423万元,资助了81位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公益伙伴。为了探讨中国慈善公益人才建设和培养方向、慈善人才流失及缺失等问题,《至爱》杂志有幸采访到了北京银杏基金会(以下简称“银杏”)秘书长林红女士,共同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读。

林红女士告诉我们:“投资于人”的理念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希望工程的创始人徐永光先生提出来的。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公益经验和对未来的判断提出:“公益行业的主要问题是缺资源、缺人才、缺健康,三者又互为瓶颈。未来5—10年,资源的问题会大大缓解,但缺人才的问题尤为困难。”于是根据南都公益基金会自身的定位和资源,决定做一个长达10年的、以公益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计划,即 “银杏计划”。

“银杏计划”主要用于发掘具有社会创业家精神,并且已经做出一定成效的公益青年人才。

3月春季聚会—伙伴们参加户外团队拓展

该计划实行实名推荐制,候选人必须是20岁—40岁的中国公民,并在当前的工作领域有两年以上的公益实践经验。成为“银杏伙伴”后,可以获得连续3年的资金、海外交流学习、资源推介和媒体宣传等扶持。

对于人才培养,林女士跟我们探讨了很多。她认为,一般的培训,重在提升学员的理论、方法、技能,希望批量地、系统地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这对于公益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由于公益行业还处于拓荒阶段,还需要多一些从个体的“人”的角度出发的支持。比如银杏计划重在“了解公益人才的真实需求,支持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促进他们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形成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未来还可以在中学,甚至小学提倡“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通过社区服务、志愿服务,让孩子们一边行动、一边学习,然后再反思、再改进,在获得技能的同时,更获得了个人的成长。比如银杏基金会已经在尝试的“沙砾计划”。这种对人的支持更像是一种滋养和激发。

01 8月海外考察—银杏伙伴在意大利参观世博会米兰展馆,与国际慢食协会交流

02 11月银杏年会—银杏伙伴自己策划的晚会

“银杏伙伴”马俊河:民勤,我想还你一片绿洲

甘肃省民勤县,是中国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这里也是马俊河的家乡。2004年在昆明做医药生意的马俊河看见媒体的一篇报道—“民勤 17年后消失”,让他陷入深深的忧虑。

2007年,马俊河决定在民勤县建立“拯救民勤活动志愿者生态林基地”,一场通过网络募捐和网上召集志愿者到民勤种梭梭(一种生长在沙漠上的固沙植物)的活动拉开了序幕。通过他坚定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到2010年招募到了900多名志愿者,当年种植梭梭800多亩,国栋村的沙坡慢慢披上了绿装。2010年马俊河和几个协会发起人成立“国栋生态沙产业专业合作社”,开始在梭梭林里尝试种植一种珍稀的沙漠中药材—肉苁蓉,在治沙的同时提高民勤人的种植收益。

马俊河种植梭梭的故事终于引起多家媒体关注。2011年开始,《杭州日报》连续3年推出“拯救民勤·绿色传递”大型社会公益行动,号召杭州市民每人捐款10元,在民勤沙漠上种一棵梭梭。从此,民勤这个中国治沙的最前沿,有了来自天堂杭州的牵挂。

随后,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多个公益组织参与到“拯救民勤”行动中来。马俊河也是在这样的机缘下被推荐到银杏基金会,成为了“银杏伙伴”的一员。银杏基金会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资助,并多次带领他进行海外考察,开拓了视野,链接了更多的公益资源。马俊河在原合作社的基础上搭建了电商平台,帮助家乡人卖枸杞、红枣、羊肉等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也让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良性、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截止到2016年6月,拯救民勤志愿者行动已经种植梭梭2万亩,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防沙带,并已经出现了狐狸等标志生态恢复水平的物种。

对于未来,马俊河有很多想法:把合作社发展壮大,把沙漠产的好东西卖出去,保住家园……“要是能活到90岁,我就还能多干几十年,我愿用身体阻挡沙化的脚步。”

“银杏伙伴”林炉生:梦想就在脚下

林炉生,1982年出生于闽南乡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期间参与“北师大农民之子社团支教”、支农等社会实践,由此开启服务社会的理想与行动。

2011年,林炉生被推荐加入到“银杏伙伴”。之后在北京市密云区创建“燕山学堂”,以“自然、简单、修行”为理念的自然教育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但是3年后,他辞去“燕山学堂”和“农民之子”的负责人工作,出人意料地回到了家乡。

林红女士告诉记者:“当时银杏计划对林炉生为期3年的资助已经结束了。有很多人认为他离开了公益行业,这是不是一个银杏计划的失败案例?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坚信他身上本质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改变和动摇的,这是‘根儿’上的东西,是他的理念和梦想。”

林炉生果然没有辜负“银杏伙伴”对他的期望,返乡后开始着力于推动家乡福建的公益行业发展。2015年,林炉生邀请了北京多相建筑工作室的建筑师贾莲娜,共同发起了“好厝边计划”,在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修复圆形土楼“陶淑楼”。林炉生还通过另一位上海的“银杏伙伴”陆丰(“雷励中国”公益机构发起人)合作筹集2万元人民币,并与其合作在内龙村设立雷励闽南营,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村庄建设。

目前林炉生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筹备陶淑学堂、甘地农场等项目。一路走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地改变家乡,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并留在家乡,既可以发展家乡的公益事业,也可以让年轻人在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内心,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银杏伙伴”崔澜馨:关爱儿童勿忘初心

崔澜馨出生于河北承德,曾就职于承德民政局,2001年底开始北漂,做过销售、市场、行政,也曾自己创业。2006年在心脏外科主任刘东的引领下成为儿童救助的志愿者,开始深入了解孤儿群体和专业的医疗救助知识。2010年她辞去了年薪15万的工作与刘东一起发起了“北京春苗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春苗”),主要资助0岁—16岁贫困先天性疾病儿童及孤残儿童,并对他们进行生活照料、医疗救助、心理辅导和教育培训。

2011年崔澜馨被推荐加入到“银杏伙伴”。林红女士回忆说,当时“春苗”救助了20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筹款达到360多万元人民币,团队有十几个人。崔澜馨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到2015年时,北京春苗基金会年筹款额达到2400多万元人民币,团队扩大到140人,有10万人次对他们进行过捐赠,有3000多名孩子得到服务,有1700多名志愿者参加过他们的活动,她个人的工资也达到8000多元。

林红女士说,这个机构的发展,与崔澜馨这个具有社会创业家精神的人紧密相关。崔澜馨是一个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优秀人才,她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知识,丰富自己,提升各种能力。银杏的资助款有25%用于团队建设和能力提升上,剩余的资金用于她的工资补贴和个人培训。她现在已经逐渐成长为公益行业中新一代的领军人物。用崔澜馨自己的话说,银杏基金会的资助不仅缓解了她当时在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让她有条件去学习知识、开拓视野,而且对当时的她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她的行为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和肯定。

可见,银杏基金会通过资金、同伴网络和资源的链接,让每一个“银杏伙伴”都可以获得成长、感到充实、得到认可,这就是“银杏计划”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猜你喜欢
民勤银杏伙伴
活化石——银杏
银杏
伙伴
新伙伴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我的好伙伴“苍苍”
论银杏的栽植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