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广电总台:“新闻联播里的‘百集感动’”是如何打造的

2016-08-26 12:50凌广志卜云彤
中国记者 2016年6期

凌广志 卜云彤

"

内容提要 从2014年6月起,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推出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报道“忠诚无限”,目前已播出117集,忠实记录和生动讲述了海南各行各业基层干部群众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引起共鸣和好评,被誉为“新闻联播里的‘百集感动”。

关键词 忠诚无限 大型主题报道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从2014年6月起,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以“忠诚无限”为主题在《海南新闻联播》等节目中播出大型主题宣传报道。突出报道了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人物,从“抗灾英雄谱”到“我是一个兵”,从“最美教师”到“政法先锋”,再到“咱们村官有力量”,多集“忠诚无限”新闻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和海南新闻奖,中宣部、广电总局几次点评,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专门与报道团队座谈,为报道中的主人公点赞、为报道团队点赞。

一、以创意策划的高度提升正面宣传的深度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尹婕妤说,创新主题宣传报道,使之更有吸引力、感染力,一直是总台探索和实践的课题。2014年上半年,总台提出要做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报道。考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当时想到“忠诚”两个字能概括很多宝贵的精神和品质,虽然没有直接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中,但毫无疑问,“忠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亮底色。为此,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报道名称确定为“忠诚无限”,以“忠诚”为题,以“无限”召唤,歌颂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和忠诚于事业的宝贵精神和品质。

“忠诚无限”的开篇之作《忠诚无限·夫妻国旗班》,讲述三沙市一对年过半百的渔民夫妇,丈夫叫吴忠灿、妻子叫曹烈珠,都是民兵。6年来,他们在长600米、宽300米的西沙赵述岛上,每半个月或逢重大节目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唱国歌。正如新闻中写道:“当夫妻俩升起国旗时,他们觉得全中国都能看见这面旗,也感觉一个普通个体生命的荣耀。”《忠诚无限·夫妻国旗班》还登上了中国文明网《好人365》的封面,并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网络上可供搜索的相关链接多达26万多个。

尹婕妤说,以创意策划的高度提升正面宣传的深度,是主流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忠诚无限”的策划创意到采访制作、编排播出,始终强调不仅要礼赞时代精神和榜样力量、“见人见事见精神”,更要形成宣传报道的强大声势、激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为此,整合总台的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报道资源,对采编力量进行统一协调配置,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编排、配乐、包装,在总台旗下的多个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和旅游卫视、三沙卫视、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和新媒体等播出平台滚动播出,形成全媒体、全时段、全纵深、全覆盖的强大宣传报道声势,将影响从海南延伸到海南以外,收到良好的宣传报道效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点赞,中宣部、广电总局几次点评,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015年11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海南出席“中国文学博鳌论坛”时收看《忠诚无限·咱们村宫有力量》之后发出感叹,和平年代没有战场上的硝烟,但是为官者,为百姓,谋一方福祉,也是在一场接一场地战斗;在这个时代,这片土地上,这一群以人民为中心的好“村官”就是英雄。

新闻同行也对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推出的“忠诚无限”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活动给予积极评价。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教授曾庆江说,“忠诚无限”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报道,集中镜头表现这些最基层的平凡人,让受众在平凡中收获感动,在可信可亲中感觉到真正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就在平凡的人物之中。

二、以宣传报道感染力提高媒体传播影响力

海南有400多万农民,其中村干部1.7万多人。这些村干部身在群众之中、处在农村最基层,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石,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带头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将目光投向这些基层农村干部群体,发掘他们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务实为民的感人故事。2015年10月,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启动《忠诚无限·咱们村官有力量》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活动。按照“德、廉、能、新、创”五个方面的评选标准,通过“市县委组织部推荐、村民举荐和记者寻访发现”三种方式,寻访发现“海南最美村官”。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电视新闻中心主任杨全说,《忠诚无限·咱们村宫有力量》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报道的实践,很好地诠释了以宣传报道感染力提高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媒体传播规律。“海南最美村官”的寻访任务重、难度大,为了如期完成任务,总台从旗下各媒体抽调人员,组成了超过百人的寻访团队,经过4个多月的寻找发现,共推出50名“村官”故事。这些“村官”之中,有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致富领头人”李文进、有为子孙后代奋勇而战的“禁毒村官”陈林雄、有为村民解决交通难题的“修路村官”许书学、有放弃城市安逸生活的女大学生“娃娃书记”苏子涵……从这些“村官”身上,人们看到了“村官”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率先垂范、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更彰显了农村基层干部用真心真情真利益赢得民心的大爱情怀。最终经过专家评审组3次评议、网络公示票选、市县纪委复核、省委组织部审定,确定10名“海南最美村官”人选。

《忠诚无限·咱们村宫有力量》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报道一经推出,反响热烈。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不仅专门与报道团队座谈,还率领省四套班子领导和全省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出席“海南最美村官”颁奖典礼,亲自为获奖的“海南最美村官”颁奖,向“海南最美村官”们深深鞠躬致敬。罗保铭说,他是带着感动看完报道的。广大农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肌体”的“细胞”,他们长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为社会和谐和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比海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碧海更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策划推出《忠诚无限·咱们村官有力量》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报道,采编人员不辞辛苦深入挖掘“村官”典型,进一步放大了正能量,这也是一种实干和担当,体现了新闻媒体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值得赞赏!

内容提要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传统广播单一的传播模式演变成为多元的、丰富的移动音频。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的音频媒体,市场价值有多大?如何从平台渠道上抢占制高点?如何在内容生产上更加契合多样的收听场景?本文据此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 移动音频 耳朵经济 渠道占领 场景使用

移动音频是指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音响、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作为载体,通过在线下载等方式,提供语音收听等服务,内容包括传统电台,音乐电台,相声评书,综艺娱乐,百科知识,小说,影视原音,广播剧,教育培训,新闻资讯等音频内容的业务总称。

移动音频是基于移动互联网而诞生的比传统广播更丰富、更强大的音频媒体。它通过特有的PUGC生态战略,将优质音频内容搭上移动接收终端,使上游内容生产者与下游内容分发者有机地联结起来,建构了一个新的音频生态,形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新蓝海。

一、移动音频的四个基本判断

(一)“听”会成为一种可以比拟“看”的生活场景

随着车联网逐渐进入车内,车载广播日趋显现了劣势:信号质量不稳定,覆盖频率不多,节目内容单一等,车主开始转向收听音频内容了。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音频APP的兴起,听的方式已从车内扩展到了“伴随性”的移动生活场景中,并逐步向“解放性”的非移动场景扩张。

借由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广播这种声音的媒介以移动音频的新方式得到新生,走向了更多生活场景的运用:外出的上班路上、乘坐公交地铁、或是运动休闲时间,人们通过可穿戴设备,收听移动音频内容,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回到家里做家务、或是晨起时间、或是睡前时间,人们享用着移动音频产品,将碎片化时间修复成黄金时间。移动互联网,使人与声音的接触点越来越多,“听”的世界更加丰富而多元,终将演化成一种可以比拟“看”的生活场景。

(二)移动音频的价值会被重估

“听”的价值到底有多大?首先我们来看看移动互联网时代,会有什么样的人在收听移动音频?《2015移动音频媒体价值白皮书》记载:“移动音频媒体受众大概有这样五群人:第一,商务人士,典型三高一一收入高、地位高、学历高。第二,职场新秀;第三,职场中坚;还有有闲一族,最后是学生。不可否认学生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市场增量,因为他们形成习惯以后一定会带到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如此“高大上”的听众群,素质明显高于传统电台和移动视频受众,有着不可低估的传播价值。

其次,相较于传统广播广告,移动音频广告具有移动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新贵”特质:独占性。就是说,当用户在移动场景下进行伴随性收听时,一般都是一“听”到底,较少中途转台调换。这就意味着插播的广播几乎不会被用户漏掉,这正是广告投放者最乐于见到的结果:投放量等于接收量。

还有,移动音频因为有强大的后台分析数据作支撑,可以让广告主直接接触到移动音频用户,对其进行年龄、地域、职业、爱好、习惯等多维度分析,实现更加精准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目标客户的服务,这是传统广播广告无法企及的新领域,亦是文字广告、图片广告和视频广告不能做到的,充满机遇,遍布机会。未来,移动音频将会演化成一个体量很大的产业,基于有声内容的消费市场估计可达到千亿级,声音广告的投放方式将会更加多元和多样,“耳朵经济”或许将与“眼球经济”并驾齐驱。

(三)传统电台可能变身成为内容供应商

过去,广播电台拥有内容生产和平台发布的双重优势。但现在,人们收听广播更多的是通过音频APP,传统广播的发布渠道——广播频率被严重弱化。未来之路怎么走?突围之路有一条:利用电台的专业规模优势,专心致志做好声音内容,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和优质音频产品,跨越“调幅、调频”的地域壁垒,扩大影响,把握舆论。

基于此,笔者大胆设想:对于大部分市县区台来说,将来的广播,呼号会变成一种资质,一种品牌,一种效应。就如纸媒未来可能会以刊号和品牌的方式存在一样,在可见的未来,广播频率会退化成只为某一小众专门服务的媒介,而最有可能演变成的是老年广播和农民广播或是音乐专业频率,籍由小众化的“窄播”,形成一个合适的用户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传统电台成为各大移动平台的内容供应商,其直播内容或音频节目添加新闻、娱乐等标签后,集中呈现在音频媒体上,且被储存在云端里,随时随地接收用户的点播收听。

(四)音频媒体反哺传统电台

移动互联网促使新旧媒体展开了新一轮生态格局的较量。对移动音频领域来说,似乎有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迹象。如已获得3000多家中外电台直播授权的蜻蜓FM就提出,不做传统电台的“颠覆者”,而是“希望把更多的互联网价值提供给电台。”比如提供数据支持,将强大的后台数据开放给广播电台,为他们决策节目提供依据。比如把在蜻蜓FM平台上制作的优质节目内容反输给传统电台播出……如此反哺,昭示着移动音频领域正在开启良好的绿色生态。

考量这种反哺机制,有多重意义:第一,传统广播借助音频媒体的平台提升了传播率和影响力。过去,收听某家电台只能在其无线电波覆盖的范围内,现在借助互联网的翅膀,所有电台都飞向了地球村。第二,网络电台将优质内容反哺给传统电台,增强了传统电台的生气。第三,新媒体的盈利为传统广播注入了拓展的资金。

二、移动音频的渠道占领

(一)车联网模式

汽车制造商标配的车载广播,为1亿多个中国车主收听传统电台配好了硬件,所以美国流行一句话:车轮子拯救了广播。2015年,打车软件打破了这种稳定的内环境,许多出租车司机忙着听打车软件“报单”,车载广播不开了,车上乘客也随之无法听广播了,传统广播陷入困顿之中。

现在,更大的冲击——车联网接踵而来,已经有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联网大咖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将一个无所不能的互联网预建在了车体上,这意味着今后车上收听人群打开的不再只是传统的调频广播,还有被预置到车载系统里的更丰富的音频内容,人们的“耳朵”有了更多的选择。如考拉FM已经将系统预装到了比亚迪、奔驰、宝马、沃尔沃等30款车载娱乐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