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东进”终成

2016-08-26 11:26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经济区合肥城市群

杨天

合肥如今坚持“东向发展不动摇,西进战略不放松”,这样的“左右逢源”,正是其区位优势的体现

合肥正在以“黑马”之姿现身:不久前,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合肥都市圈纳入规划范围,合肥市被确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三个副中心之一。

实际上,对合肥来说,拥抱长三角的“东进”之路漫长而曲折。

曾是“上海经济区”一员

1993年,安徽合肥洗农机总厂的“荣事达牌”洗衣机生产线

改革开放初期,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形成之前,就曾以上海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包含长三角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城市在内的“上海经济区”。

1984年12月,经济区成立两年之后,“上海经济区省市长会议”在上海的扬子饭店召开,安徽省首次被接纳为经济区成员与会。这被视作安徽寻求加入长三角俱乐部的开始。

加入“上海经济区”让安徽与上海的联系日益紧密。

1986年下半年,当时著名的上海水仙洗衣机厂派人到合肥考察。那次考察促成了合肥洗衣机厂与上海水仙的联营。合肥洗衣机厂借水仙的牌子卖自己的产品,但会在产品外包装上加上一个英文字母H,以示“合肥造”。

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程必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合肥乃至安徽当年与上海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像洗衣机厂、自行车厂这样的借牌办厂生产;二是开展技术合作,由上海方面定点对口派遣师傅,手把手地教工人操作。

“安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打出‘轻工大省的名号,这或多或少得益于投入‘上海经济区的怀抱。”程必定说。

“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于1988年被撤销,合肥“东进”也就暂时止步。

90年代初,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后,合肥提出“呼应浦东开发,建设新合肥”的口号。这是合肥首次明确地将自身的发展与长三角发展紧密相连。

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合肥以及安徽省内其他城市,都因为各种软硬件条件的制约,被挡在了“长三角”大门之外。

从“东张西望”到“东向发展”

1984年,安徽省政府曾组织了一批社科学者研究未来战略。当时学界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安徽应向上海靠拢“东向发展”。但直到2000年以后,上述学界共识才首次被写入省政府的正式政策文件中。

不沿海、不沿边,不靠东、不居西,长期以来,特殊的地理位置令安徽的区域定位和发展路径很不明确。有人用“东张西望、四面开花”来形容安徽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心态。

而在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艳看来,有山有水有资源的安徽,长期得不到发展的原因部分源于政策性贫困。在开放东部沿海时,安徽被当成了“西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时,安徽又成了“东部”;到2005年,中央确立“中部崛起”战略,终于和安徽沾上了边,但安徽又不是一个重点区域。

“在区域发展战略的几次变化中,安徽都属于被忽略的地区。但随着国家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安徽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终将体现出来。”胡艳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安徽“东进”脚步停滞的同时,合肥的发展也未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大城市同时也是省会城市,合肥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安徽经济的增长极。但从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合肥市在全省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却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合肥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滞后也严重制约了其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

而此时,许多安徽的城市出现了区外联系增长远远大过区内联系的现象。比如,马鞍山就同南京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其强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同合肥的联系。在内外双重压力之下,合肥受到的挑战显而易见。

2005年安徽“两会”之后,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带队来到家乡江苏。江苏之行名为拜访学习,实为谋求两省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安徽党政代表团的江苏之行,是后来安徽提出“东向发展战略”的前奏。

从“泛长三角”到“中四角”

转折发生在2008年。

当年年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安徽视察期间指出,安徽省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同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主要负责人带队的“安徽区域发展战略调研组”一行数人,在合肥、芜湖、蚌埠和宣城4市进行了考察调研,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概念。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合肥也在其中。

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被视作“泛长三角”的政策红利,这为合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会。

2011年,随着原地级巢湖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原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管辖,合肥的面积从6000多平方公里变成1万多平方公里,巢湖也变成了合肥市的内湖,一个区域性特大城市初现雏形。

然而,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在铁路交通上却有过切肤之痛。过去,合肥到长三角的火车要先北上到蚌埠,然后再向东拐到南京去。合肥到南京间的距离,开汽车两个小时即可,乘火车却需要四个小时。交通的不便阻隔了合肥的对外之路。

实现与长三角城市的“无缝对接”,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安徽重点对交通建设进行了部署。2008年4月开通的合宁铁路,将合肥到南京的路程直接缩短至1小时以内,到上海最快则只要2个多小时。

近几年高铁的发展令合肥受益匪浅。这个曾经被铁路边缘化的城市,如今却因其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的高铁枢纽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积极融入长三角的同时,合肥并没有放弃寻求与中部城市合作的机会。2013年起,合肥加入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长沙、武汉、南昌形成了“中四角”。

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高峰会议在合肥举行。四个城市的党政一把手,通过圆桌会议商讨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发展的大计,并签署了加快四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合肥纲要》。

在胡艳看来,合肥如今坚持“东向发展不动摇,西进战略不放松”,这样的“左右逢源”,正是其区位优势的体现。

“可以直接和上海市政府沟通和交流了”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安徽合肥与杭州、南京等并列成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合肥这个过去不起眼的“小兄弟”被正式推到了台前。

两个月后,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这是合肥作为五大主席城市之一,首次承办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市长联席会,也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后的首次市长协调会。

“如果把长江黄金水道比作一根秤杆,武汉虽是地理中心,但距离上海和长三角较远,重庆则更远。相对来说,合肥的距离最适中,居于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间链接点上,呈现出‘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大格局。这一战略区位决定着合肥是承东启西的门户和枢纽,具备巨大的腾挪空间。”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决策》杂志上曾刊文指出。

“过去我们到上海都是和各个区县接触,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和上海市政府沟通和交流了。”合肥市发改委主任朱策这样说。

在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看来,合肥是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最佳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地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很好的互动基础,而两地之间存在的势能差也令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他还曾向合肥市建议,可以在合肥滨湖新区造一个“上海town”,将上海一些非核心的功能和产业成建制地转移过来。

但他也指出,在当前长三角的合作框架体系中,尚未跻身副省级城市的合肥,与上海这样的直辖市对接的体系还亟待理顺。

而在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张学良看来,在政府层面的体系理顺之前,合肥可以先进一步加强和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民间往来。

猜你喜欢
经济区合肥城市群
合肥的春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小小书画廊
中国城市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