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宋家庄中心学校 苗江辰
补齐制约寄宿生成长的「短板」
——中小学寄宿生分离焦虑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邢台县宋家庄中心学校苗江辰
初次面对寄宿生活,学生普遍会产生一种畏惧感。环境的转换,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因此,引领学生平稳地度过心理转换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大有益处。本文主要针对由家庭养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分离焦虑心理障碍而采用的应对策略进行探究。对于成因复杂的分离焦虑心理障碍,比如遗传因素等,或者严重焦虑且难以控制的情况,则需要求助心理医生并结合药物治疗。
案例1:8岁的萌萌(化名)是三年级的一名新生,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她成为一名住宿生。寄宿生活完全打乱了萌萌的日常规律,身体方面的一系列不适让家长惊慌失措。萌萌一到学校就会出现腹痛、呕吐、出汗、脸色苍白、失眠等症状。她上课无心听讲,一下课就给父母打电话要求回家。家长不得不放弃工作,做起了萌萌的“全天陪读”。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父母带她到医院检查后,萌萌身体的一切指标均为正常。
案例2:初一新生露露(化名)入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她仍然没有适应住宿生活。她在学校里无精打采,并找出各种理由要求回家。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允许,她就用“小刀割手”“头撞墙”“绝食”等自残的方式来博得老师的关注和同情,进而达到回家的目的。
以上案例中,萌萌和露露的表现即为分离焦虑症,又称离别焦虑症,主要是指儿童与亲人分离后产生的一系列不安、恐惧、不知所措等明显焦虑的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而引发的身体上的不适,从心理学来讲是一种精神障碍。
一般人都以为,分离焦虑症大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事实上,这样的情绪障碍在初次离家住校的中小学生中也会存在,比如,不适应住校生活,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处理不好与周围同学的关系等。严重的分离焦虑症有可能会危害个体的身体健康,比如案例2中露露的自残行为,同时还阻碍了学生学习、生活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笔者主要针对家庭养育方式造成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要想消除焦虑,需要挖掘孩子内心的深层次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常见的心理方面的原因有:
1.依赖心理。案例2中的露露,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她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奶奶就是她心目中的“妈妈”。奶奶平时对露露呵护备至,样样事情都为她代劳。露露每天都枕着奶奶的胳膊睡觉,否则就睡不着。这种隔代的“保姆式”教育,使露露产生了极强的依赖心理。虽然这只是个案,但是在独生子女众多的学生群体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家长不舍得放手,总是怕孩子做不到、做不好,担心孩子吃苦,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生活上的依赖会加深孩子心理上的依赖,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自信心。这种依赖型人格障碍,会导致孩子们无法尽快适应寄宿制生活。
2.交往障碍。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如果对孩子过度“保护”,干涉较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尤其是性格内向、敏感的孩子,他们不善于交流,缺乏和同伴的沟通,会逐渐产生孤独、畏惧心理。他们通常不懂得怎样与他人相处,没有朋友,没有友谊,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任何人都会采取拒绝的态度。在家里,他们会把家长看成自己唯一的朋友和精神支柱,一旦和家长分开,进入陌生环境后,由于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内心就会感到不安和紧张。这时,他们对任何人和事都会启动内心防御机制,感到厌烦,严重者变为恐惧,进而焦虑,甚至不惜自杀或自残。
3.学习恐惧。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平时刻苦学习的学生,更是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学生记忆困难、思想不集中、甚至出现考试焦虑。他们一旦受挫,便陷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家长不切实际或操之过急的要求,往往让孩子陷入认识误区和行为误区。家长的一次次否定,会导致孩子心理上产生畏惧、内疚、焦虑、精神上的紧张甚至导致身体上的不适。这种学习恐惧表现为分离焦虑,最终会造成过高的期望与现实的严重反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学习上会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容易自暴自弃。
1.帮助孩子做好独立寄宿生活的心理准备。面对新的环境,孩子们容易产生独立成长的恐惧,这是由于情感过度依赖和生活重心转变造成的。家长应尽早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消除他们的失落感、陌生感和恐惧感。可以让孩子提早接触学校的环境,接触曾经在学校住宿的学生,介绍寄宿的愉快生活,使孩子受到感染和熏陶,从心理上爱上学校,爱上寄宿生活。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一般来说,自理能力越强的孩子,对父母的心理依恋越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因此,家长不应包办孩子份内的事,比如,独立整理学习用具,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洗自己的衣物,独立完成作业等。家长应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引导孩子逐渐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案例1中的萌萌,一直认为班里所有同学都不友好,坏毛病很多,实质上是因为萌萌自身存在交往障碍。家长应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勇于交往的信心,为孩子和同伴交往创造条件。应尊重儿童的同伴关系,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原则,比如真诚、热情、宽容等,也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与教师应加强联系,沟通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教育措施。因为不融洽的同伴关系容易导致学生不适应学校生活,这也是儿童分离焦虑的一大诱因。反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孩子,容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更能顺利适应各种环境。
4.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目标。
前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即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在恰当的指导下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通俗地说,即“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子”。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地为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容易给心理承受力弱的孩子造成压迫感、挫败感、自卑感。远离父母寄宿在校的孩子,极易出现紧张、焦虑、退缩等情绪问题,甚至引发对上学的恐惧。因此,家长应给孩子积极恰当的期待,随着孩子自身情况的不断变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目标也要做出合理的调整。
5.帮助孩子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倾诉对于孩子来说是内心困惑和压力的释放,倾听则是家长和教师与孩子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当孩子遇到情绪困惑或出现极端行为时,家长和教师应努力打开孩子内心深处的“闸门”,鼓励并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思想。既要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又要保护孩子敏感的自尊。
在案例1中,为了找出萌萌表现出的离家综合症的真正原因,学校心理教师通过沙盘游戏疗法,引导萌萌把心中无法用语言表达和宣泄的焦虑情绪释放出来,萌萌的离家焦虑症渐渐得到缓解。
造成孩子分离焦虑心理的其他因素很多,比如自身个性特点、父母思想行为的影响等。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对寄宿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多理解,多鼓励,让每一个需要面对寄宿生活的孩子不再焦虑,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