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演进与展望——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发展范例与社群构建

2016-08-26 09:18罗文豪宋继文黄丹英
管理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群学者国际化

张 静 罗文豪 宋继文 黄丹英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演进与展望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发展范例与社群构建

张静1罗文豪2宋继文1黄丹英1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依托于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发展与成熟程度。在众多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学术社群主体中,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鉴于此,首先基于对IACMR发展历程和关注主题演变的回顾,归纳出IACMR在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进程上大致经历了“引入实证研究”、“强调本土情境”和“回归科学精神”3个阶段。然后,反思与讨论了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进程及今后可能的改进方向。最后,建议学术社群中的商学院(管理学院)、学术期刊、专业协会和学术会议、学者自身以及官方学术机构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应相互协同配合,共同推动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管理研究; 科学社群; IACMR; 科学精神

1 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西方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范式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流,中国管理研究也在借鉴和学习中获得快速和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管理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如美国管理学会等)的规模和比例也在逐步增长。由此可见,中国管理研究已在全球管理学术界占据了一定位置[1],也获得了国际管理学界的一定认可。需要指出的是,JIA等[2]在对使用中国样本的国际顶级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10项研究探讨了中国情境下的管理新知识,而95%以上的论文都在讨论和使用西方文献中流行的主题与理论。郭重庆[3]曾指出中国管理研究是“吃别人嚼过的馍”;谭劲松[4]则用“拎着榔头找钉子”来形容当下的中国管理研究大多只是重复低层次的补充性研究,创新贡献严重不足。由此不难发现,中国管理研究在加速走向国际舞台的同时,对全球管理知识的贡献还非常有限。中国管理研究要真正实现国际化,仍是任重而道远。

图1 中国管理研究社群

本研究所指的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国际化:①研究主题与范式的国际化;②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主要指学术成果融入国际学术社区、国际交流的拓展,以及国际学界对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关注等;③学者个体的国际化。显然,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单纯依靠个别学者或某一机构或组织的努力,而是需要从事中国管理研究的多方主体共同予以推动。鉴于此,本研究引入“社群”概念就此问题进行分析。“社群”一词起源于科学社群这一概念,是指在某一科学研究领域内,探索目标大致相同的科学工作者[5]。基于此,本研究将“中国管理研究社群”定义为从事和专注于中国管理研究问题的学术共同体,包括而不限于国内外学者、商学院(管理学院)、官方学术机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专业学术组织以及专业学术期刊等构成主体,是一个开放的、相互联系的、共生共荣的学术生态系统,其中,学者处于社群核心的位置(见图1)。

通常认为,在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该学科所对应的科学社群往往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5]。科学社群是连接个别科学家与整个社会结构的桥梁。科学家通过科学社群的互动交流,成为科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贾良定等[6]指出,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不仅呼唤学者个体进行理论创新,而且要求在整个学术社区内建立对话平台,对理论进行不断的讨论、检验和完善。就当前情况而言,中国管理研究社群尚处在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连接与协作也有待完善。正因如此,中国管理研究继续推进国际化的过程,恰恰也是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不断成长成熟的一个过程。对于该社群中的每一类主体而言,都需要在社群发展的大背景下谋求自身的成长,并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

在众多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社群主体中,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IACMR自2002年创立以来,以促进中国情境下企业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为已任,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创建和传播有关中国管理的知识,并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组织。IACMR创建和发展的这些年,正好对应了中国管理研究快速实现国际化的进程。由于在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一贯地坚持立足国际又关注中国,IACMR为推动中国的管理研究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IACMR如何探索和践行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之路?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和完善?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未来突破的路径何在?这些都是值得学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分析IACMR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并将对IACMR的分析同其他社群主体关联起来,力争全方位地整体审视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以期对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 IACMR的基本背景与学术活动

IACMR缘起于1999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恒隆管理学院举办的实证研究方法培训班,并于2002年正式在香港成立。IACMR以“追求卓越、灵感之源、学术责任和奉献精神”为核心价值观,其目标是为国内外从事中国管理研究、教学以及实践的人士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成立10余年来,参与IACMR的学者规模日渐扩大,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IACMR的学术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目前,IACMR已拥有注册会员逾8 000人,其中也包括许多国际上杰出的非华人学者,如JOHN CHILD、VICTOR NEE、ARIE LEWIN等。IACMR开展的学术活动主要包括举办学术年会、工作坊;出版期刊、书籍以及其他资助类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与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有着一定的关联。

2.1双年大会

自2004年开始,IACMR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这也是该学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学术活动。历经6届的不断发展,IACMR学术双年会已经成为中国管理研究学者们一个不可或缺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了更直观地揭示IACMR学术年会的发展态势,本研究整理了历届会议的主题信息、会议规模、会议论文的接收情况等数据,见表1。

表1 IACMR历次学术年会情况一览表

注:数据来源为笔者根据IACMR官方网站有关资料整理,下同。

由表1可知,IACMR历届学术年会参会人数和影响力逐年增大,投稿数量呈明显递增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从论文语种来看,年会接收的英文论文数量总体大于中文论文数量;从作者来源看,来自海外学者及中外合作者的投稿数量都有明显增加,这些变化趋势都表明IACMR自身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外,为更好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IACMR每届学术年会都会举办为期一天的专业发展工作坊(PDW),邀请一些国内外杰出的学者针对研究方法、学术职业生涯发展、当前研究热点、管理研究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2.2研究方法工作坊

在每届学术年会的间隔期,IACMR还举办了8次主要面向国内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群体的研究方法工作坊,前后共吸引了770余人次参加。每次工作坊IACMR都会邀请10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者作为导师,旨在帮助青年研究者们提升研究设计能力和掌握规范研究方法。当前国内很多活跃的管理学中青年学者都有参与该工作坊的经历。

2.3MOR杂志及相关的论文研讨会活动

《组织管理研究》(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MOR)杂志是IACMR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定位于刊发有关中国管理研究的学术论文。对MOR在2005 ~ 2015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发现,在刊发的198篇论文(不包含3篇短评)中,有112名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占刊发比例的56.5%,其中海外华人学者占比24.2%),有82名中国学者为第二作者(占刊发比例的53.2%,其中海外华人学者占比16.2%),其余均为国际学者。由此可见,MOR在吸引很多国际学者发表论文的同时,也相应地促进了中国学者的国际合作。近年来,为了帮助中国学者们提升投稿质量,MOR还组织了多次专题论文工作坊,邀请有意投稿特定主题的作者们参与研讨,以期将论文质量打磨的更好。

2.4面向实践者的MI(CMI)期刊

Management Insights(中文名称为《管理视野》),是IACMR创办的面向企业管理者的中英文双语杂志。该杂志的一部分内容是对顶级期刊上优秀研究成果的缩编和改写,以便管理实践者阅读;另一部分是知名学者们对一些杰出企业家(如马云、柳传志、王石等)的访谈。该杂志旨在传播有关中国企业管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对话,让管理研究更接“地气”。

2.5出版系列著作

IACMR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书籍,如《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管理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的提高;《求真之道、求美之路:徐淑英研究历程》、《造福世界的管理教育》等著作也对管理研究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IACMR还组织翻译了AMJ、ASQ、JIBS、AMR等顶级期刊的最佳论文集萃,并即将出版以理论建构为主题的优秀论文翻译集。

2.6设立研究资助

IACMR发起设立“李宁论文奖”,旨在为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提供资助。自2010年以来,共计51位博士研究生获得了这一奖励。2015年,IACMR创立“梁觉论文资助纪念基金”,设立初衷在于延续梁觉教授生前培育年轻学者的未竟事业。此外,国外知名出版机构EMERALD也和IACMR 联合开展中国管理研究基金奖活动,为一些具有较大意义的、以中国大陆学者为主体的研究团队提供资金支持。

3 IACMR的发展路径

根据IACMR的发展脉络,本研究将IACMR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路径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主题(见表2)。

表2 IACMR发展的3个阶段

3.1第一阶段(1999~2008年): 引入“实证研究”

在此阶段,IACMR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国内,推动国内的管理学研究从“思辨性”研究逐渐走向规范研究。从管理学科的发展来看,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与采纳是中国管理研究与世界展开对话的一个重要环节。受西方“管理学科合法化”运动的影响,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普遍更为偏好相对严谨的实证研究类文章。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起,AMJ等期刊几乎只接受实证类的论文[7]。与之相对地是,中国管理研究的成果由于方法严谨性的缺失,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入选主流期刊并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当前,实证主义方法仍然是管理研究的主流方法,也是IACMR各项学术活动中的主要方法。例如,通过分析MOR 在2005 ~ 2015年发表的198篇论文后,本研究发现实证研究类论文占49%,理论与综述类论文占24.7%,质性研究占10.1%,其他占比16.2%。此外,IACMR历届学术年会的PDW以及研究方法工作坊的大部分内容也都围绕实证研究展开。历届IACMR学术年会上PDW的有关研讨主题见表3。由表3可知,PDW的议题大多涉及到实证研究的重要技术分析方法(如结构方程、多层分析、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的处理等),这些内容的交流与研讨贯穿于IACMR的整个发展过程。近年来,IACMR也开展了对于质性研究方法的研讨(如扎根理论、基于现象的研究等)。

表3  IACMR历届学术年会专业发展工作坊(PDW)探讨的主题举例

随着IACMR不断地引入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国内学者逐步了解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研究范式、评价标准,具备了开展高水平实证研究的能力。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也得以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可以说,IACMR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最终发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动作用。

在国际学术主流盛行“实证主义”这一大背景下,IACMR对“实证方法”在国内的引入和推广,使得中国管理研究在范式上逐渐与国际接轨。然而,“实证主义”作为一类研究方法,其实是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和适用条件的。如果一味盲目地遵循实证研究方法而罔顾研究问题,便可能造成研究以变量和数据为中心,并最终使得整个研究领域愈加支离破碎,缺乏体系[8]。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除实证研究方法外,后实证主义提供的“诠释论”、“现象学”等方法对于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更能够提供直观而细致的描述。例如,诠释论强调以自然的、参与性的观察为手段,注重对研究对象的过程和整体进行丰富性、生动性、深层次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移情。当前,相当一部分管理研究者对“实证研究范式”过于痴迷,使得“演绎性”推理替代了对管理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让研究陷入机械模式。学者们习惯于从事贡献极小的复制性研究,忽视了“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潜在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脱节的矛盾,这也是当前中国管理研究难以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当前国际主流来看,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使研究结果贴合实际,也就是满足“实践相关性”的要求,也是国际管理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数任美国管理学会主席都曾谈到“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脱节”的问题。一个高质量的管理研究成果需要兼顾到“严谨性”与“相关性”的要求,对此当下学者们已达成基本共识[9,10]。目前,大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严谨性有余,而相关性不足。由此,中国管理研究在谋求融入国际主流的同时,也需要在研究范式上寻求变革,考虑融入多重研究范式,从现象入手研究问题,才更有可能推出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参与国际对话。正如谭劲松[4]指出,应当鼓励从现象出发、从管理实践中鲜活的问题出发去构造研究的科学问题,并寻求合适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才可能做出有创新的研究,建构出新的理论。

3.2第二阶段(2009~2012年):强化“情境研究”

在这一阶段,IACMR与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中的其他主体一道,倡导开展有关中国管理的情境化研究。TSUI[11]曾指出,套用西方的理论框架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的研究往往只能做出有限的贡献,中国管理研究的理论发展必须关注中国情境的作用,并阐述了中国管理研究情境化的具体方法与路径[12]。2009年,MOR推出中国管理研究专刊,集中探讨中国管理研究中的情境化问题。BARNEY等[13]认为,中国管理研究者在情境化上面临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即“中国管理理论”和“管理的中国理论”。关于这两种道路如何选择,徐淑英进而提出,中国的管理研究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面对着走康庄大道(中国管理理论)还是羊肠小道(管理的中国理论)的重大选择[14]。针对当前大多数中国研究者多选择相对容易的“康庄大道”的现象,CHENG等[15]和ZHAO等[16]认为,这会限制对中国境内与中国有关现象的挖掘和理解,提倡中国管理学者应该选择一条自己的“羊肠小道”,鼓励发展更多“管理的中国理论”研究,这将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改善。

表4 历届学术年会(2004~2014)关于中国主题的特色论文主题汇总

IACMR在自身发展实践中,一直将促进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研究作为重要的使命。在IACMR曾举办的6届学术年会中,对中国管理情境特色的探讨一直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见表4)。由表4可知,关系、家长式领导、文化价值观、传统哲学思想等主题一直是中国管理研究探索情境化特色的重要领域。由此,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得到更大的国际传播,有一些已经成为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例如,贾良定等[6]的研究发现,市场转型、关系、关系资本主义成为中国本土研究取得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概念和理论。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概念(如面子、五伦、报、人情等)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一些体现中国特色现象的研究论文在IACMR会议上得以宣读和获评最佳论文,并经过修改发表在国际优秀期刊上。

为了推动情境化的中国管理研究,IACMR开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便是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强调。正如艾森哈特[17]所言,“案例研究方法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对于中国以及亚洲研究有着特殊意义的研究方法”。对此,徐淑英[18]也特别指出,要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来构建能够解释中国独特管理困境和问题的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情境化”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术社群主体开始对本土管理研究的主题、方法和道路等进行讨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将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开发视作一个重要方向。一些学术期刊如《管理学报》更是多次组织了相关学术会议以及设立“管理学在中国”特色栏目,刊发了相关系列文章[19~21]。随着中国管理学者们对本土现象的探索日益加深,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整合和发展也日趋成型,有效推广了一些中国特色概念的国际性传播。然而,这只是中国管理研究迈入国际化的初步成果,离中国管理研究真正的国际化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伴随着对于情境化研究的重视,仍然有两个问题制约了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发展:①“管理的中国理论”得到较少的重视和开发,即对中国管理现象的情境化挖掘深度不够。情境化能够为理论开发提供丰富的信息,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因而对情境化的深度挖掘是理论开发至关重要的一环。本土化的理论开发应当始于独特的情境,同时又面向和贡献于国际学术界。TSUI[22]也认为,对“情境化深度”的挖掘既能促进本土化管理知识的有效发展,又能为丰富全球的管理知识做出贡献。②关于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道路选择,究竟该如何理解和处理“情境化”与“普适性”二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管理研究该选择哪一条道路,或者是选择其他道路?对于这些问题,中国管理学界当前似乎并没有达成共识。章凯等[23]指出,普适化才是理论发展的最高境界。从理论开发的贡献来看,具有高度情境化的本土化管理知识只有在能够为世界的管理知识做出贡献时,才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当本土化理论经过开发检验,具备了更多的普适性特征,也必然会走向世界。谭力文[24]也对在中国建构普适性理论这一发展方向表示认可。本研究赞同中国管理研究应该以“普适性理论”为未来方向,但同时也强调不可忽视情境化的价值。只有重视对“管理的中国理论”的开发,深入挖掘中国情境下的文化特殊性信息,才有可能提出有创新特色的管理理论,丰富世界的管理知识。当中国管理研究真正为世界管理贡献了新知识,又在更为普遍的文化背景下得到验证和推广时,中国管理研究才真正走向了世界。由此,中国管理研究应坚持国际化需要兼顾“情境化”和“普适性”的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3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回归“科学精神”

在IACMR前两个发展阶段的推动下,中国管理研究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从自说自话到融入国际的转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研究者也陷入不同程度的迷失[25]、彷徨甚至错误之中。近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管理研究中存在的“同质化”趋势[26]和“功利性”倾向[10]等日趋明显,这些问题的根源便在于科学精神的缺失。正因如此,近年来IACMR及其他学术社群主体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便是回归科学精神。徐淑英[27]将科学精神概括为对真理的纯粹追求、听从内心的召唤、严谨的态度、不受外界干扰和对人文的真诚关怀;认为科学研究应致力于为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管理知识发展做出贡献。科学的价值或终极目标是寻找真理,更准确或有效地理解和解释周围事物的本质,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早在2006年IACMR第二届学术年会上,徐淑英就做了关于“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取向”的主题演讲。在2012年IACMR的学术年会上,两位学会主席的致辞中进一步提出了“学者的社会责任”,呼吁学者们在参与研究和教育的过程中寻求真理[28]。

除了强化管理研究对于社会福祉的贡献之外,强调学者在科研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精神”也是IACMR对科学精神的重要阐释。所谓独立思考精神,就是“能够从多重角度或者独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阐释现象,坚持用一贯的科学研究标准和普世价值体系来对事物进行判断。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29]。在2008年和2014年的IACMR学术年会上,两位学会主席在致辞中都提到了“独立思考精神”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30,31]”。例如,陈晓萍[30]指出:“不能保持独立思考态度的学者,很可能产生随波逐流的研究倾向;而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就难以成就大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追逐“时髦”的课题、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认为时髦的才是“先进的”等都不是具备独立精神的表现。

尽管IACMR一再强调“科学精神”,但现实中的中国管理研究却仍然存在诸多有违“科学精神”的现象。韩巍[32]曾指出,我国管理学者缺乏独立精神,学术圈中存在3种人:“偏执狂”、“跟风者”和太多的“弄潮儿”。金占明等[33]认为,中国管理研究盲目崇尚西方,学者缺乏独立的学术精神、缺少关注中国管理实践的社会责任意识、过分考虑种种现实利益而缺少客观平和的学术心态。这些问题使得中国管理研究群体迷失,使研究陷入“功利主义”而离科学的目标越来越远。回归“科学精神”正是要推动中国管理研究找回真正的学术信仰,敦促学者们保持严谨的态度,听从内心的召唤。正如有学者所言:“研究想法的美感比他本身有用更加重要”,“教育与学术应该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教育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圣礼;研究也不是投资,而是一份圣约”[34]。中国的管理研究学者只有具备了真正的学术信仰,回归科学精神,才更有希望走向并引领国际化潮流。

3.4本章小结

通过以上3个阶段回顾IACMR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IACMR在其每一个阶段尽管侧重点略有不同,但其核心都在于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当然,上述3个阶段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实际上,这3个阶段及其侧重点之间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叠加关系,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层级的结构。譬如,对于研究方法的强调并不仅仅在第一阶段出现。直至今日,IACMR也依旧把这项工作视作学术团体发展和青年学者培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类似地,情境研究的强调在当下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对科学精神的强调更是贯穿始终。在理解IACMR的发展历程中,需要充分考虑3个阶段的差异性特征,但也要注意到IACMR作为一个整体所实现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IACMR的发展历程看到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中仍旧有待解决的问题。更重要地是,IACMR作为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中的一类主体,是一个能够有效体现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典型侧面。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本身是一个非常重大而复杂的课题,其最终的发展程度有赖于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总体发展水平。鉴于此,展望中国管理研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有必要从更为广泛的社群视角出发进行探索。

4 社群视角下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毋庸置疑,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未来发展中,IACMR仍将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会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新的发展。然而,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其他主体,包括商学院(管理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等也应有各自的使命担当。上述社群主体不仅需要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谋求自身发展,也有必要推动主体间的力量整合。

4.1商学院(管理学院)的角色

商学院(管理学院)作为重要的学术培育主体,理应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中担负重要使命。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内的商学院(管理学院)纷纷谋求参与全球竞争与排名。由于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对排名高低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国内不少商学院(管理学院)都将此作为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做法虽可帮助国内学者在国际管理舞台上更多地发出中国声音,但也容易使学者过度追求论文发表,导致研究的“功利主义”倾向和碎片化特征,从而忘却在研究中探索真理和解决重要问题。久而久之,便难以产生对国际管理研究真正有贡献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此外,在理论探索的道路上,由于面临考核晋升的压力,一些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倾向于选择较为容易的“中国的管理理论”进行研究,而更为资深的研究者们又可能缺乏足够的“动力”,导致对有较大难度的“管理的中国理论”和“普适性理论”的开发严重不足。在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背景下,商学院(管理学院)需要反思和优化现有的评估体系,以回应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发展的范式变革要求,同时在研究道路上加强引导,并努力在管理研究和教育中重塑科学精神。

郭重庆[3]指出,学术评价体系是看不见的指挥棒,在国际顶级管理杂志上发表论文的追求,面临背离中国管理实践、隔靴搔痒的问题。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发展不能仅仅通过发表国际论文就得以解决,商学院(管理学院)对管理学者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完善。除了考察在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数量之外,还更应该重视研究成果本身的贡献与意义,包括对于学科发展的贡献和对于管理实践的价值等不同层面。在教师的选聘、晋升、评估过程以及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具有较大的学术创新性,但不一定受到一流国际期刊认可的研究也应给与一定的倾斜[35]。与此同时,追求越多越快的发表研究成果将会驱动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国际主流问题,而对于本土现象、本土问题或者非主流问题的关注则会相应弱化。对于这些有可能隐藏着学术贡献机会的领域,商学院(管理学院)也应当适度加大扶持与培育力度,鼓励学者们进行较高难度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性研究。最后,商学院(管理学院)应针对研究者所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给予有所差异的引导。对于青年学者,在鼓励追求发表国际期刊论文的同时,应发挥其创造力优势探索新兴的研究课题,谋求学科中新的生长点;对于资深学者,可以激励他们探索具有较大难度的理论研究课题,并尝试从事“管理的中国理论”乃至“普适性理论”的研究。一言以蔽之,在推动管理研究国际化的进程中,商学院(管理学院)需要摒除以国际期刊发文数量作为单一考核指标的做法,从长远来看这正恰恰不利于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

此外,针对目前管理学界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投机主义”倾向、甚至是研究人员“信仰缺失”问题,商学院(管理学院)作为学术培育主体应当肩负起重塑科学精神的责任。在选拔师资和硕博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研究态度、科学精神与科研素质的考察。在教学与培养环节中,应协力塑造出尊重科学、尊重研究、尊重学者的浓厚氛围,对那些有志投身于研究事业的学者们给予更多的机会和鼓励,并对那些甘坐冷板凳、孜孜以求从事研究的学者给予肯定和支持。此外,商学院(管理学院)要加强培养研究者和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学术道德意识,倡导独立、客观、严谨的学术精神,维护学术自由,营造更为健康的学术氛围。

从社群互动协作的角度来看,商学院(管理学院)应发挥社群主体的平台作用。例如,学院可以加强院校之间合作,通过充分调动多所院校的人力、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原创性理论开发。商学院(管理学院)也应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从而可以在更为广泛的平台上推广中国的管理研究成果,推动研究成果的国际化。

4.2学者的自觉反思与行动建议

在中国管理研究的多个社群主体中,学者都是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中国管理研究走向国际化的基本力量。对从事管理研究的学者们而言,也有必要进行自觉反思,并在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中发挥更加主动积极的作用。具体如下:①对研究目标的反思。即做研究的目的何在?过往的研究为管理理论贡献了哪些价值?选择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否立足于解释或解决一个管理现象,还是仅仅为了研究而研究。②对独立精神的反思。即回想自己在过往的研究中,能否保持理性、中立、客观的态度?还是人云亦云,一味追逐“时髦”课题,在选题上不加辨识地跟进西方研究热点,研究没有系统性?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一味追赶“时髦”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成功,但却常常只能成为研究中的追随者而非创新者,对整个管理科学研究所做的贡献也会非常有限。③对研究动机的反思。即通过回想最初为什么选择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重新发现研究的兴趣与动力。当一个人对研究充满激情时,才可能产生对问题的深刻见解和灵感,用与众不同的眼光去解析问题,从而发现别人看不见的真相,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

中国管理学者要不忘初心、回归科学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几点:①献身科学的态度。谭劲松[36]认为,中国管理学科的发展急需一批献身学术研究的精英学者,必须耐得住寂寞,甘愿在“象牙塔”中从事学术研究。②坚持独立精神,做“问题驱动的研究”。徐淑英[27]认为,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理论。即从现象出发、从管理实践中鲜活的问题出发去构造研究的科学问题,并寻求合适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创新。③加强科学哲学的学习和训练。黄光国[37]指出,本土社会科学乃至西方整个学术都是以它的科学哲学作为基础的,不懂科学哲学,不可能解决本土心理学的难题。管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参同此理。然而,目前从事中国管理研究的学者普遍缺乏科学哲学的训练,商学院(管理学院)也鲜有开设相关课程。中国学者只有掌握足够的科学哲学知识,才能夯实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根据研究问题不同选取合适的研究范式,做出更有价值的理论创新成果。

学者的个人成长也离不开社群的支持。一方面,从商学院到专业协会、学术期刊等学术团体都应该倡导和推崇科学精神,引导学者不轻易受“时尚”或者“潮流”的影响,努力坚守去做对人类知识增长有益的事情。正如 IACMR 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做的那样,学术机构与组织应当努力培育“独立、自由、开放”的学术探索氛围,为学者的科研生涯做正向的引导。此外,商学院(管理学院)或者学术组织在培育发展学者的过程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科学哲学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研究者自身要勇敢地突破学术研究的小圈子,跨越自己专业方向的局限性,积极地、主动地、开放地寻求与领域内外相关学者的合作与互助,志同道合地探索更多兼具本土特征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研究。

4.3学术期刊

对于中国管理研究社群而言,体现管理研究理论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相关的学术期刊。一个健康而规范的成果市场可以推动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不仅需要中国学者更多地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也更加需要中文学术期刊发挥其推动作用。着眼于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发展,对中文学术期刊提出以下期许。

(1)在选稿标准上突出多元取向和创新潜力 为和国际主流保持一致,越来越多的管理类中文学术期刊偏好实证类文章,这曾经是中文期刊的一大进步。然而,由于实证方法并不必然导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通常不利于“管理的中国理论”及“普适性”理论的开发构建。鉴于此,中文学术期刊可适当打破现有规则,对多元化研究范式保持开放性,并重视投稿文章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潜力。例如,《管理世界》与《管理学报》等期刊近几年来在刊登实证类论文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刊载一些反映本土情境、规范严谨的案例研究论文,这正是在此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

(2)发展更为完善和高质量的评审机制目前的管理类中文学术期刊,虽然大多实行匿名评审制度,但由于专业的评审人制度和评审标准尚未完全形成,使得现有的评审过程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一些中文期刊中,评审人给出的评审意见往往流于形式或者过于抽象,如“不具有创新性”、“理论贡献不足”等,这些意见对于研究者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其实常常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相比而言,国际期刊的匿名评审过程相对公开透明,评审人会对文章给出更多更为具体的建议,这对投稿人而言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两相比较下,一些优秀的学者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寻求国外期刊发表论文,从而也使得中文学术论文的质量难以持续提高,学术社区的构建也会因此受阻。

总之,中文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需要更为规范的标准与规则,在评审制度和审稿系统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可以通过推出评审人资质认定标准、评审标准以及编辑的责任要求,提高评审工作的透明度,为投稿作者提出更有价值的反馈意见。例如,《心理学报》近年来开始在官网上公开每一轮评审过程中的评审意见和作者反馈,显著地提高了论文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的互动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动了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此外,受制于语言差别,中文学术期刊虽然难以融入国际学术社群,但同样可以培育出期刊自身的学术特色。例如,《管理学报》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因其对于中国管理研究问题的持续关注,并刊发了一批较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已成为中文管理学术期刊中的一个重要品牌,这本身便是中国管理研究学术社群发展的一个标志。

4.4学术会议

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能够为学者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不同领域的学者们进行对话,讨论前沿领域的问题,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从IACMR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学术会议的发展壮大是一个管理研究社群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产生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国际化发展。不过,未来的学术会议在召开和组织时,也需要重视和解决如下一些有关学术会议质量的问题。

(1)引导更为积极互动的会议氛围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将部分会议的投稿作为期刊发表的替代标准,因此,一些学者参会和投稿仅仅是为了完成所谓的考核任务。即便是被会议录用的稿件,一些投稿人本身却没有亲自到会宣读,或者部分投稿人在宣读完自己的论文后就草草了事,并不积极参与会议组织的其他学术讨论。这就使得参会学者之间的交流有限,也使学术会议的交流平台作用大打折扣。

(2)重视和发挥青年学者的作用在国内举办的一些学术研讨中,主办方常常会邀请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而这往往也会被安排为会议的重要内容。然而,主题演讲通常难以深入讨论,留给学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更是有限,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相对来说,作为学术研究的未来中坚力量,年轻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在很多会议上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此相反的是,一些高水平的国际性会议(如AOM和IACMR的年会)都是淡化“专家身份”,极力促进资深学者与新秀之间的平等学术交流,为管理研究新秀提供更多地展示和发展自己研究能力的机会。

(3)明确学术会议的定位与特色问题目前,中国的学术会议社区尚在形成阶段,还没有形成协同有效的格局。一些学术会议本身缺乏明确的定位,便会显得大同小异而缺乏特色。在这一方面,《管理学报》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的系列学术会议可供参考。《管理学报》2008年3月与西安交通大学携手召开第一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旨在讨论中国现实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动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进步。2010年,《管理学报》发起创办了以“直面中国实践”为主题的“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为讨论和推动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创新成果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目前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6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则会同《管理世界》杂志于2007年开始举办“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致力于为那些专注通过深度剖析管理现象、探索本土管理理论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9届。上述几个学术论坛,或者聚焦于中国情境,或者聚焦于案例研究,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定位,从而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

总之,学术会议需要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与高水平的国际会议接轨。在未来,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也应该争取更多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并鼓励学者更多地走出去参与国际会议,通过学术会议社区的国际化水准带动整个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国际化发展。

4.5官方学术机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官方学术机构对学术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支持都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从中国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为代表的官方学术机构无疑发挥了巨大的支持作用,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研究成果。中国管理研究在进一步国际化的过程中,依旧离不开上述官方机构的大力支持。希望上述官方学术机构能够更多地融入和贴近中国管理研究的学术社群,更多地支持原创性的、基础性的、扎根于中国管理实践特色的管理理论研究。在资助的选题范围上,保护和引导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支持学者们在更长的时间内、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探索一些艰深但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成果的考核上,更加重视研究的学术贡献而不仅仅是论文的数量。对于那些具有高度理论创新性和实践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官方学术机构应进一步给予更加有力的资助和奖励。

总之,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中的各个主体都需要秉承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使命,强化各自的责任与社群之间的协同与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平台与对话,推动与外部社群的国际性互动;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接轨,发扬科学精神,重拾科学信仰,聚焦学者的培养与发展并为其提供支持等。通过这些努力,中国管理学者们才有可能打造出一个科学的、专业的、幸福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互动平台,构建强大的管理研究学术共同体,推进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5 结语

本研究以IACMR的发展为依托和切入点,从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互动的视角,回顾、反思与讨论了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进程。对于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未来策略选择,本研究认为,在研究目标上,应兼顾“学术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的要求,融入多重研究范式;在研究道路上,坚持“普适性”的大方向,深入挖掘“情境化”信息,建构更多“管理的中国理论”;在研究态度上,倡导回归科学精神。这些目标的实现最终有赖于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发展成熟程度,商学院(管理学院)、学术期刊、专业协会和学术会议、学者自身以及官方学术机构等不同主体需要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相互协同配合,共同推动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明确中国管理研究社群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和作用,本研究提供的思路能为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展望未来,中国管理研究将在中国管理研究社群的不懈努力和推动下继续走向国际化舞台。

致谢特别感谢徐淑英教授、陈晓萍教授、贾良定教授对本研究的指导、帮助以及鼓励!

[1] 徐淑英.中国管理研究应有本土特征[EB/OL].(2011-08-05)[2016-03-26].http://www.eeo.com.cn/2011/0805/208148.shtml

[2] JIA L D,YOU S,DU Y.Chinese Context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 A Three-Decade Review[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12,8(1):173~209

[3] 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J].管理学报,2008,5(3):320~322

[4] 谭劲松.关于管理研究及其理论和方法的讨论[J]. 管理科学学报, 2008, 11(2):145~152

[5]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9

[6] 贾良定,尤树洋,刘德鹏,等. 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从个体、团队到学术社区的跨层次对话过程理论[J]. 管理世界,2015(1):99~117

[7] 吕力.管理学合法化运动的历史、危机与前瞻[J].管理学报,2011,8(10):1 419~1 437

[8] 章凯,罗文豪.科学理论的使命与本质特征及其对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J].管理学报,2015,12(7):939~947[9] HODGKINSON G P,ROUSSEAU D M. Bridging the Rigour-Relevance Gap in Management Research:It’s Already Happening!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46(3):534~546

[10] 徐淑英,吕力.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徐淑英的访谈[J]. 管理学报,2015,12(3):314~ 321

[11] TSUI A S. Contributing to Global Management Knowledge:A Case for High Quality Indigenous Research[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21(2):491~513

[12] TSUI A S. Contextualization in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6,2(1):1~13

[13] BARNEY J B,ZHANG S J. 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versus a Chi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8,5(1):15~28

[14] 邓中华,闫敏.中国管理研究的关键时刻——专访徐淑英教授[J]. 管理学家:实践版,2011(11):32~42

[15] CHENG B S H,WANG A C,HUANG M P. The Road More Popular versus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An ‘Insider’s’ Perspective of Advancing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9,5(1):91~105

[16] ZHAO S M,JIANG C Y. Learning by Doing:Emerging Paths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9,5(1):107~119

[17] 艾森哈特 K.序言[M] // 李平,曹仰锋.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8] 徐淑英.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N]. 光明日报,201l-07-29(11)

[19] 齐善鸿,白长虹,陈春花,等.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J]. 管理学报,2010,7( 11):1 685~1 691

[20] 谭力文.中国管理学构建问题的再思考[J]. 管理学报,2011,8(11):1 596~1 603

[21] 任兵,楚耀.中国管理学研究情境化的概念、内涵和路径[J]. 管理学报,2014,11(3):330~ 336

[22] TSUI A S. From Homogenization to Pluralism: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search in the Academy and Beyon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50(6):1 353~1 364

[23] 章凯,张庆红,罗文豪.选择中国管理研究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以组织行为学研究为例[J]. 管理学报,2014,11(10):1 411~1 419

[24] 谭力文.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J]. 管理学报,2009,6(3):285~290

[25] 孙继伟,巫景飞.论管理学界的研究方法迷失——实践迷失、客户迷失、价值迷失的继续研究[J]. 管理学报,2011,8(2):164~172

[26] LEUNG K. The Glory and Tyranny of Citation Impact: 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3): 510~513

[27] 徐淑英.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取向[R]. 北京:IACMR第二届学术年会,2006

[28] 谢家琳,周京.学者的社会责任 [R]. 北京:IACMR第五届学术年会,2012

[29] 陈晓萍.独立思考精神:优秀学者的必备品质[J]. 心理学报,2010,42(1):4~9

[30] 陈晓萍.独立思考精神:优秀学者的必备品质[R]. 北京:IACMR第三届学术年会,2008

[31] 陈昭全.中国管理学术界的专业精神与专业化过程[R]. 北京:IACMR第六届学术年会,2014

[32] 韩巍.管理学术圈里的“三种人”[J]. 管理学家,2009(2): 100~102

[33] 金占明,段霄,刘星,等.管理学研究的理性回归和道德坚守——管理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J]. 管理学报,2014,11(7):937~943

[34] 谭劲松.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讨论[J]. 管理世界,2007(1):81~91

[35] 谢佩洪,魏农建.中国管理学派本土研究的路径探索[J]. 管理学报,2012,9(9):1 255~1 262

[36] 谭劲松.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的讨论[J]. 管理世界,2006(2):71~79

[37] 黄光国.伦理疗愈与德性领导的后现代智慧[M]. 台北:心理出版社,2014

(编辑郭恺)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Its Future Direction: The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IACMR) in China and Community Building

ZHANG Jing1LUO Wenhao2SONG Jiwen1HUANG Danying1

(1.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China;2.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rel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the many communiti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IACMR) is a significant one.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IACMR and its focus,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three periods have been experienced by IACMR on internationalizing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they are the period of ‘introducing empirical study’, the period of ‘emphasizing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period of ‘returning to scientific spirit’. This experience not only shows the focus of the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cademic community in the past, but also indicate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fter studying the growth of IACMR,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all members of academic communities, namely academics, management schools, academic institutions, specialized academic organizations and journals, and so on, clarify their own duties,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work together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the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scientific community; IACMR; scientific spirit

2016-05-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161);北方工业大学优势(建设)学科资助项目(XN081);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C93

A

1672-884X(2016)07-0947-11

宋继文(1974~),女,上海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100872)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领导力、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E-mail:songjiwen@rbs.org.cn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2-884x.2016.07.001

猜你喜欢
社群学者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社群短命七宗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学者介绍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