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海朝
法治文化
对住宅街区制建设的几点法律思考
——以法治思维方式推进宜居社区建设
文/石海朝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规划意见》)颁布,该意见第16条规定,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对此纷纷解读,部分人担心会对生活安宁、通行安全等造成冲击。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应如何看待住宅街区制可能对公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眼。
中国城市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热衷建造新城,对老城改造、优化不足;一些建筑未达到使用年限即被拆除;某些道路不停地被开膛破肚,影响正常通行并浪费资源;个别人在城市街区私挖乱建地下室影响公众安全。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规划不科学,前瞻性不足,另一方面是未严格遵守规划法律规范,随意变更规划。上述情况,使民众对于居住小区的私密性和封闭性尤其重视。《规划意见》实施以后,要消除公众对于开放式住宅街区制建设的疑虑,就必须完善并严格执行规划法律规范。公权力主体在主导城市建设时,不能随意变更规划,破坏城市区域功能定位和布局,从而导致公共空间不足,不得不侵占私人居住空间,使街区制建设成为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一个借口。而私权利主体未经规划部门批准亦不能随意开挖地下空间,私搭乱建,影响街区住宅安全。
开放性住宅街区建设不等于无序性建设,要防止住宅街区制推行后小区杂乱无序,必须充分发挥物权法律规范定分止争的作用。首先要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准确区分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与共有部分共有权的权利界限问题,完善共有部分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物权法律规范的实施力度,一方面保证不管是临时通行人员还是小区居住人员都必须尊重个人专有部分的所有权,不能随意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另一方面保证小区绿地、公用设施等共有部分获得严格保护,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在小区内为自己便利或获得更多空间利益,随意侵占共有部分,更不能随意在小区内摆摊叫卖。
目前公众对开放式住宅街区制建设担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可能会给小区居民带来安全问题。对此,首先,必须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范的执行,严格驾驶员驾驶资格的准入门槛,保证驾驶员的驾驶水平和文明程度能够适应开放式街区建设的需要。其次,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保证驾驶员驾驶过程中文明守法,特别要防止在住宅区内酒驾、醉驾行为的发生。另外,要细化住宅区内通行的法律规则,对于不同类型的车辆通行权进行细化,例如,大型的工程车辆一般不允许从小区内通行;对于小区内社会车辆通行的时间和方式予以明确,例如,夜间通行不准随意鸣笛,行驶速度不能超过一定标准。通过细化并严格执行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法律规范,最大程度保证社区通行安全和居住安宁。
目前我国物业服务方面的法律规范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物业服务标准规范,物业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开放式街区制实施后,由于居住区域内流动人员增多,对于物业服务水平的要求不会降低,反而会更高,这就需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物业服务法律规范,细化物业服务,实现物业服务行为的标准化、科学化,使物业服务水平能够适应住宅街区制建设。
开放式住宅街区制的推行,小区内外来人流、车流增多,如果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会给居民带来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困扰,给小区美好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在今后社会管理中,在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严厉打击和处罚乱扔垃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切实减少住宅街区制建设可能对居民造成的声、光、电等污染。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由于人口流动基数大,居民之间比较陌生,开放式住宅街区制推行后,小区居民内心可能会产生不安全感,要消除居民的安全顾虑,就必须严格执行人身保护、隐私保护的法律规范。一方面,在公共区域要全面加强监控,通过互联网+实现住宅街区安全监控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动,一旦发生安全、消防问题,公安、消防部门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并赶到,保证居民安全;另一方面,强化治安行政处罚力度和刑法的司法惩戒力度,对于在开放的住宅街区内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犯罪行为,从严处罚;同时,在加强住宅小区安全建设时,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居民隐私权的保护,例如加强对公共区域监控时不能对居民个人居住空间进行监控,防止由于住宅街区制推行后可能会给居民隐私带来的困扰。
建设开放式住宅街区,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事物,在推行过程中,国家、社会和民众必须按照法治思维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规划意见》所设定的总目标,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