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王 杰,沈真实,杨源树,童金花,张慧颖,柳 骞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刘红梅1,王 杰1,沈真实1,杨源树1,童金花1,张慧颖1,柳 骞2
(1.浏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浏阳 410300;2.浏阳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湖南 浏阳 410300)
为探讨浏阳稻区机插早稻高产所需最佳秧龄,2015年春在浏阳永安镇以适宜湖南稻区的常规稻中早39和杂交稻株两优211为供试品种,开展了早稻秧龄弹性试验。结果表明:中早39及株两优211均以20 d秧龄的处理结实率最高,分别达到83.8%和80.9%;实际产量也以20 d秧龄的最高,分别为7.0 t/hm2和8.0 t/hm2。秧苗的分蘖能力及产量与品种和秧龄有密切关系,在浏阳地区秧龄以15~25 d为宜,秧龄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秧苗的分蘖能力及产量。
秧龄;秧苗素质;分蘖能力;产量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7.008
浏阳市是湖南省粮食生产大县,全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8.2万hm2,其中稻谷7.5万hm2,早稻稳定在2.3 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改进,农机推广力度逐年增强,以省工、省力、高效为特征的插秧机在全市范围迅速推广,水稻机插面积逐年扩大,机插秧已发展为该市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之一[1]。水稻高产受品种、气候、秧龄、土壤等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适宜的秧龄与插秧机优越性的发挥以及本田群体高质量的表现息息相关[2-3]。为探索浏阳稻区早稻高产所需适宜秧龄,以常规早籼中早39和杂交早籼株两优211为研究对象,分期播种、同期移栽,研究不同秧龄对水稻秧苗素质、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试图得到浏阳稻区机插早稻高产所需适宜秧龄,为湖南水稻机械化移栽配套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
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试验在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试验田中进行,试验田土壤为当地中等肥力水平土壤,试验田面积共1 440 m2。
早稻选用中早39,株两优211两个品种。用催芽器催芽,播种前用“浸种灵”浸种消毒和催芽。选用规格尺寸为58 cm×22 cm×2.5 cm(长×宽×高)的机插专用育秧盘和专用基质育秧[4]。
1.2 试验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每个品种均设4个播期处理:分别是秧龄30 d(3月15日)、25 d(3月20日)、20 d (3月25日)、15 d(3月30日)播种,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行株距为25 cm×12 cm,每小区面积60 m2。所有处理于4月14日同期用井关插秧机移栽,平均基本苗5.1苗/穴。
1.3 田间管理
大田采用旋耕机翻耕、平田,深耕15 cm左右,做到田面平整、清洁,表土软硬适中,泥脚深度小于30 cm,沉淀1 d后采用井关插秧机薄水浅栽,田间保持水层2~3 cm。插秧前调整插秧机深度为1~2 cm,行株距为25 cm×12 cm,当天查漏补蔸一次。大田管理参照水稻一般高产栽培技术。
1.4 调查项目
1.4.1 秧苗素质 在移栽前5 d考察各处理秧苗素质,包括株高、叶龄、茎基宽、白根数百株地上部鲜重及成秧率。每处理取样3盘,在秧盘中央取样,每盘取样面积6 cm×8 cm,选取有代表性秧苗30株进行考察。
1.4.2 生育期和经济性状 准确记录每个处理播种期、移栽期、返青期、分蘖始期(移栽后因天气原因,于4月21日第一次进行分蘖调查)、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成熟时每个处理取代表性植株5丛,测株高,风干后考种,包括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成熟时分处理实割实测产量。
1.5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处理和方差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和DPS7.05软件完成,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
2.1 不同秧龄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秧龄期的延长,两个品种的株高增高、叶龄增大、鲜重增重,但根数和茎基宽没有明显变化规律;成秧率则表现出随着秧龄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中早39的百株地上部分鲜重以30 d秧龄的最重,为11.3 g,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处理;成秧率以15 d秧龄的最高,其次为20 d秧龄的,分别为85.1%、80.6%,与其他播期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株两优211的百株地上部鲜重以30 d秧龄的最重,15 d秧龄的最轻,两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成秧率以15 d秧龄的最高,为86.4%,其次为20 d秧龄的,成秧率 85.1%,成秧率以25 d秧龄的最低,为72.8%,差异显著。
表1 不同秧龄下秧苗素质的比较
2.2 不同秧龄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播期处理下中早39和株两优211返青期均为7~8 d,基本一致;各播期处理的始穗时期间隔不大,最大间隔5 d;播期晚齐穗期和成熟期相应也较晚,但各处理成熟期逐渐趋向一致;全生育期与秧龄成正比。中早39大田生育期以30 d秧龄的最短,为86 d,比秧龄25 d、20 d、15 d的分别短1 d、2 d、3 d,以15 d秧龄处理的最长,为89 d,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株两优211的大田生育期以30 d秧龄的最短,分别比其他处理短1~2 d,各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该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表现出水稻秧龄期长的处理则大田生育期短,秧龄期短的处理则大田生育期长的特点。
2.3 不同秧龄处理对植株分蘖能力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两个品种随着秧龄的延长,各处理苗数均出现少—多—少的规律。第一次调查(4月21日)时,中早39分蘖苗数以30 d秧龄的最多,25 d秧龄的最少,各秧龄处理间差异显著;中早39最高苗数出现在5月14日调查时,以20 d秧龄的最高,基本苗数达807.7万苗/hm2,是第一次调查基本苗数的2.8倍,其次依次为秧龄25 d、15 d、30 d的处理,各处理最高苗数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株两优211的田间最高苗数以25 d秧龄的最多,苗数达829万苗/ hm2,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最高苗数在秧龄15 d、20 d、30 d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秧龄处理下机插稻生育期的比较
表3 不同秧龄处理下植株分蘖能力的比较
2.4 不同秧龄处理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2.4.1 株高与有效穗 从表4可知,中早39的株高以15 d秧龄的最高,其次依次为秧龄20 d、25 d、30 d的处理,株高表现出随着秧龄的延长变矮的趋势;有效穗数以30 d秧龄的最多,达386.9万穗/hm2,以25 d秧龄的最少,为306.8万穗/hm2,两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株两优211的株高最高为82.3 cm,最矮为79.0 cm,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以15 d秧龄的最多,达446.9万穗/hm2,以25 d秧龄的最少,为396.9万穗/hm2,两处理间差异显著。
表4 不同秧龄处理下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2.4.2 穗部性状 从表4可看出,中早39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以25 d秧龄的最多,分别为114.9个、94.6个,其次为20 d秧龄的,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实率以20 d秧龄的最高,为83.8%,以30 d秧龄的最低,为74.1%,两者差异显著;千粒重以20 d秧龄的最大,为25.8 g,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株两优211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均以20 d秧龄的处理表现最好,千粒重则以30 d秧龄的最高,为27.1 g,以20 d秧龄的最低,为25.0 g,差异显著。
2.4.3 产 量 由表4可知,中早39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以20 d秧龄的最高,分别为8.2 t/hm2和7.0 t/hm2,该处理的理论产量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显著水平,但实际产量仅显著高于25 d秧龄的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株两优211以20 d秧龄的理论产量最高,为8.5 t/hm2,其次依次为秧龄25、15、30 d的处理;实际产量也以20 d秧龄的最高,为8.0 t/hm2,以25 d秧龄的最低,为7.3 t/hm2,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
在试验条件下,中早39成秧率以15 d秧龄的最高,30 d秧龄的最低;分蘖能力以20 d秧龄的最强,各秧龄处理间大田生育期差异不显著;20 d秧龄的最高苗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株两优211成秧率以15 d秧龄的最高,25 d秧龄的最低;分蘖能力以25 d秧龄的最强,各处理间大田生育期差异不显著;千粒重以30 d秧龄的最重,20 d秧龄的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秧龄对水稻的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产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以上4个方面的因素,中早39和株两优211以20 d秧龄移栽较适宜。
在该试验中,播种早的秧苗,秧龄长、苗高、根系长、根系发达,好起秧,不易散盘,这些特点有利于机插;但苗过高,不好摆秧,将影响机插效率;播种晚的秧苗,秧龄短、苗矮,好摆秧;但根短,不好起秧,易散盘。由此可见,秧龄越长,根系越好,易起秧,不宜散盘,但成秧率不高,且苗高不易摆秧,影响插秧机的工作效率;秧龄越短,根系越差,不好起秧,易散盘,不利于机插,但苗矮,好摆秧且成秧率较高。这与孙春梅[4]、陈惠哲[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认为,随着秧龄期的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机插稻有效穗数、千粒重、单位面积颖花量、产量均显著下降[6]。该试验条件下,水稻生育期表现出长秧龄处理大田生育期短,短秧龄处理大田生育期长的特点,这与吴一梅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水稻大田生育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多少,进而影响着水稻产量的高低,生育期的缩短将直接导致产量的降低。
水稻适当缩短秧龄,提早移栽,有利于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及产量的增加[8-10]。研究表明,随着秧龄期延长,水稻有效分蘖期提前,有效穗减少,单产也出现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11]。贾现文等[12]的研究表明,杂交稻以秧龄21 d移栽的产量、各生育期的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等显著高于迟栽处理。该试验条件下,中早39以20 d秧龄的分蘖能力最强,其次为25 d秧龄的;株两优211以25 d秧龄的分蘖能力最强,其次为15 d秧龄的;两个品种产量均以20 d秧龄处理的最高。这表明,秧苗的分蘖能力及产量与品种和秧龄有密切关系,秧龄以15~25 d为宜,秧龄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秧苗的分蘖能力及产量。适宜的秧龄是保障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开展早稻机械插秧秧龄弹性试验,进一步探索早稻机插秧适宜秧龄十分必要。
[1] 鲁守强.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分析与探讨[J]. 北方水稻,2011,(4):45-46.
[2] 陈周前,杨安忠,刘春盛,等. 秧龄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4):64-66.
[3] 宋 双,王 宇,付立东,等. 秧龄对机插秧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J]. 北方水稻,2014,(2):10-14.
[4] 孙春梅,陈宗明,杨彩云,等. 机插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381-382.
[5] 陈惠哲,朱德峰,徐一成,等.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J]. 北方水稻,2011,(1):1-3.
[6] 范耀红.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2005,(3):46-47.
[7] 吴一梅,张洪程. 秧龄对机插秧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09,(1):36-39.
[8] 张 真,陈连民,吕南山,等. 秧龄对强化栽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4,(2):78-79.
[9] 张洪程,赵品恒,孙菊英,等. 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形成群体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39-44.
[10] 姜心禄,李旭毅,迟忠志,等. 成都平原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秧播期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470-474.
[11] 邵文娟,沈建辉,张祖建.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22-27.
[12] 贾现文,朱起超,杨志远,等. 移栽秧龄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18-25.
(责任编辑:成 平)
Effect of Seedling Age on Seeding Quality, Tillering Capacity and Yield of the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Early Rice
LIU Hong-mei1,WANG Jie1,SHEN Zhen-shi1,YANG Yuan-shu1,TONG Jin-hua1,ZHANG Hui-ying1,LIU Qian2
(1. Liuy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Liuyang 410300, PRC;2. Liuyang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Monitoring center, Liuyang 410300, PRC)
A test of seedling flexibility was carried out with two rice varieties (Zhongzao39 and Zhuliangyou211) as materials in Yongan town, Liuyang City at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20 days seedling age for machine-transplanted, the seed setting rate of Zhongzao39 and Zhuliangyou211 reached the highest by 83.8% and 80.9%, respectively, and so did their yield, achieved 7.0 t/hm2and 8.0 t/hm2, respectively. The ability of tillering and yield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to speciesand seedling age of rice. The seedling age at 15-25 d is appropriate in Liuyang area, longer or shorter seedling age may affect the ability of tillering and yield.
seedling age; seedling quality; tillering capacity; yield
S352.1
A
1006-060X(2016)07-0024-04
2016-04-18
国家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湘农办粮〔2015〕8号)
刘红梅(1970-),女,湖南浏阳市人,农艺师,主要从事生态农业与农业环境保护研究。
王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