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有这样一种诠释
——多国演绎下的电影《十二怒汉》

2016-08-24 09:08常慕林
影剧新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陪审员陪审团

常慕林

“法律”有这样一种诠释
——多国演绎下的电影《十二怒汉》

常慕林

1957年,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此片虽为其处女作,却因丰富的内涵、严肃的主题、导演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以及精彩的群演,一经面世就步入到经典之列,常年稳居IMBD(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电影排行榜的Top10之内(最新排名第七)。后世也有几部重拍、翻拍的作品。

《十二怒汉》讲述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青年,因涉嫌谋杀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目击证人言之凿凿,呈堂凶器铁证如山,刑事法庭将此定性为“一级谋杀案”。十二位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此案的陪审团,他们要在法庭旁的休息室讨论案情,裁定疑犯是否有罪,并且讨论结果必须全票通过。如果罪名成立,青年将被送上电椅。

剧情关键词虽然有“谋杀”“凶器”等,不过,电影并没有血腥、惊悚的画面,影片的落脚点是陪审团。这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探讨美国陪审制度和程序正义的法庭戏。

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之分,陪审团制度隶属前者,起源于中世纪的英格兰。美国的发起地为宾夕法尼亚州,初期的宪章规定:所有审判应由十二人的陪审团决定,这些人应在附近同阶层等地位的人中挑选,且应无一例外地公正无私。之后向全美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不断修改章程,比如陪审成员应来自各个阶层不同地位,以避免同一阶层因价值观高度统一而做出有偏见判断。明确了“有罪判决必须达成一致,一票反对都不行。不能达成一致的称为悬判(hung juries),需要重新选出陪审团,再次裁决”。经过几个世纪的实践,加之政府对陪审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美国的陪审制度日渐成熟。事实证明,陪审团具有的一定的独立性(法院、法官),有效防止了国家机器的滥用。陪审制度奉行“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的原则,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刑的慎重。时至今日,尽管此项制度并不完美,仍被看作“是人民唯一的安全保障”。(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

值得强调的是:陪审制度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形式。”(何兵)司法承担的是这项制度的具体实施。对美国国父们而言,陪审是司法的核心元素,不仅用来发现真相追求公正,更是防止暴政的盾牌。据此,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赋予“所有刑事被告,享有请求快速和公开审判的权利,享有公正陪审的权利”。基于宪法的权威,美国每年有150万普通公民应召履行陪审团义务。

正因为美国的社会背景和法律程序,保证了电影中的“陪审团”并不是编导们的凭空想象,并且提供了剧情反转的依据。为取得一致意见,陪审团成员对案件的怀疑、假设,成员之间的辩驳、争论,对证词证物的推理、论证,直至最后的翻案等都显得顺理成章。作为观影者,丝毫不觉违和。

影片的前三分钟,法官对陪审团说:“你们在法庭上都听过证词,也明白法律条文的规定。现在你们必须坐下来,好好厘清这桩案子的真伪。本案中已有一人死亡,另一人的生死掌握在你们手上,如果你们能提出合理的怀疑,无法确认被告是否有罪,基于这个合理怀疑,你们必须做出无罪判决。如果找不出任何怀疑,你们必须基于良知,判决被告有罪,而且决定必须一致。”为了强调这是部单一场景的电影,有人认为发生在密闭空间外的这几分钟的前戏可以省略。我认为这里借法官之语提供了几个关键信息。首先,这12个人具备法律常识,表明他们对此案的怀疑、假设是依法行事,具有合“法”性。其次,他们已连续六天旁听此案,说明对案情有相当了解。后来8号陪审员拿出一把和庭上物证一模一样的“折叠刀”,才有合理性。再次,全票通过的规定,直接导致陪审团为统一意见,成员之间相互争执、彼此说服。这种推动剧情发展的设置方显合情。有了这些铺垫,影片最后的反转就有了事实与逻辑的保障而不是空穴来风。

六天的旁听,此案证据确凿证词充分,人证、物证、旁证一应俱全,对这样一桩“显而易见的案子”,似乎可以不经讨论便直接投票。当大家以为最终裁决毫无悬念的将以12票通过时,第一轮投票的结果却是1比11。不同的声音来自建筑师出身的8号。而电影的正剧,就是从这否决的一票拉开帷幕。

当最坚定的3号质问8号为什么唱反调时,8号回答:“一个男孩的生命,你们只用5分钟的时间就决定了,我接受不了,我只希望大家再讨论讨论案情。”可见,8号此时并没有充分的论据为疑犯开脱,也没有清晰的思路为案情翻案,此番话语仅可看作源自人命关天的道德情怀。另一方面,法庭上辩方律师的毫不作为,又让他感到疑惑。为论证案件的纰漏,他从作案凶器开始,大胆假设证据的可靠性:控方认为现场遗留的凶器“与众不同”,而嫌犯曾有一把同样的折叠刀。8号从此入手,掏出一把几乎一模一样的刀,而且是街上随意买的。至此,“罕见”不攻自破,证据有了裂缝,随后进行第二轮匿名投票,结果2比10。

加入支持“无罪”行列的是一位老者——9号陪审员。9号在分析此案中一位老人的证词时,意味深长地说:“我认为我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了解那个老头。”或许是感同身受,老者对证人心理的推断极具说服力。随后,第三次的投票结果是3比9,5号陪审员加入到支持“无罪”行列。

同样出身贫民窟的5号,提出行凶时刺杀角度的有出入。虽然只是推理,但是随着一道道怀疑的口子破开,成员们逐渐重新思考此案。11号,来自欧洲新移民的钟表匠提出“这个案子有质疑的地方”,他也站到支持“无罪”行列。此时表决为4比8。

接着是作案现场的再现模拟。论证老年证人15秒的时间能否从床边走到房门,模拟结果耗时41秒。时间上的差异虽不足以推翻证词,但至少疑点重重。此轮的投票结果为6比6,2号银行职员和6号油漆工加入到支持“无罪”行列。

最精彩的当属8号与4号的交锋。身为股票经纪人的4号,思维严谨,逻辑缜密,情绪稳定,做出了有罪判断。4号并不像7号和12号那样盲从、左右摇摆,也不像10号那样充满对底层的歧视和偏见。相反,他是从人证物证的角度来推断疑犯罪名的成立。即使在面对8号关于“压力之下人的记忆混乱”的追问时有了破绽,仍然没有动摇。不过这一轮投票,1号高中橄榄球队教练、7号果酱推销员和12号广告界人士加入到支持“无罪”行列,结果是9比3。在对立双方不能说服彼此的时候,9号老人对于女证人的证词提出了最精彩的反驳。至此,原本确凿无疑的人证物证全部打上问号。4号因为“我有了合理的怀疑”,改投无罪,结果为11比1。

3号,传呼公司的老板,自始至终投有罪一票。他的有罪认定同样不是出自偏见与歧视,而是此案勾连起他的生活。因为对儿子拳脚相加,导致儿子与他大打出手后离家出走。“忤逆”的儿子触动了老子的权威,所以他对年轻一代怀有莫名之气。3号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绝不容忍“弑父”行为。经过多次投票分析、讨论争执,理智逐渐战胜情绪,最终也站到支持“无罪”行列。

纵观全片,从开场一边倒的1比11的有罪判定,到最后12票全体无罪裁决即12比0,至少有两大保障提供了逆转的可能。首先是司法制度。美国对刑事案件认定的基本原则为“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只要证据有疑点有漏洞,就不能使罪名成立。最初8号并不能肯定疑犯有没有杀人,他只是对现有证据表示怀疑。在这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中,伴随着的还有逻辑保障。通过对案情的分析推理论证,成员们质疑控方提出的每一个证据,提出一个又一个合理假设,最后产生合理的怀疑。

本片可以看成是一部陪审制度的普法电影,也可以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甚至心理学等多方角度来进行解读。其一,民主投票制度。多数人的民主是否有可能成为多数人的专政,少数服从多数是否存在弊端。其二,怀疑一切的公民精神。当一个人的生命掌握在你的手上时,你能否独立思考做出理性判断。其三,警惕偏见。偏见是对事实的歪曲,没有偏见才能最大程度的实施正义、保证公平。陪审团的12位成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看作是1个人的12面体。有冷漠自私偏见,也有正直善良道义。每个观众不妨设想:假如我是成员之一,我会做何种判断?依据又来自何处?这是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十二怒汉》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主题深刻、内涵丰富外,从电影艺术角度来看,该片也是一部室内剧的典范之作。影片几乎只有一个场景——法庭旁的休息室,一间30平米左右的屋子,12位陪审员同时出场。故事还有个戏剧性的大逆转,逆转过程中12个人的情感转变与情绪变化还要表现得合理合情。这些都非常考验剧本的严谨和导演的功力。

单一封闭场景靠人物对话推进的群戏,如何让观众入戏而不觉得乏味枯燥,本片如同乐器节拍器一样设置了两种节拍点。一是投票。电影故事中,共进行了7次投票,每次投票都折射出陪审员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比如贫民窟出身的5号,以他的生活经历判断持刀的角度。12号的摇摆游移性格,对应他无所谓的态度。10号咬定贫民窟出身的人天生具有暴力倾向,揭示出人性中固执与偏见的弱点。3号因自己与儿子的矛盾,对此案的判断有明显的代入感,等等。而人物与剧情融合的基本步骤是:对案情的推理引起疑点,由疑点发起投票,投票引发争论,争论展示性格,性格又引发新的分析,新的分析又发起新的投票,新的投票又引发新的疑点。如此往复数个回合,故事就这样有节奏、有层次、有侧重、有步骤的逐渐明朗。

影片另一个节拍点是成员们的身体活动。当陪审员彼此不能说服甚至剑拔弩张的时候,他们会有喝水、上厕所、关窗等身体活动,辅之几句相互间的闲聊。这种调节起到剧场中场休息的作用。看似不经意与案情无关的问答,既描绘了人物性格又交代了人物身份,比起平铺直叙巧妙许多。

电影还设置了一场暴雨来渲染气氛。片头借陪审员之口道出“今天是今年最热的一天”,预示了讨论气氛。随着暴雨降临,案情出现关键性的转折,结案时已是雨过天晴。

就艺术形式而言,该电影更像是一台话剧。密闭空间、固定场景、密集对话的种种预设,并没有成为导演的镣铐。西德尼·吕美特以他的才华突破了所有的框框,充分利用限定的时间与空间,将故事最大限度地展开。作为一部群像剧,12位演员饰演的各自角色,相互融合令人信服,表演生动微妙。影片长镜与摇镜的结合,自然流畅,相得益彰。即使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来看这部低成本的黑白片,其艺术魅力一点也不逊色于现在的所谓大片。

《十二怒汉》剧照

《十二怒汉》虽是60年前的一部老电影,因传达了正义与公平、法律与道德等普世价值观,加上一个伟大的戏剧设定,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而经典是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超越文化差异与民族隔阂的。因此,半个世纪以来,陆续有不同国家以此为蓝本拍出各自的《十二怒汉》。

美国本土的翻拍版,是由威廉·弗莱德金于1997年执导的同名电影。影片最大的变动是法官改为女性角色,陪审团中加入了黑人成员。鉴于原版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黑人民权运动尚未兴起,妇女地位也远不如今天。90年代的翻拍版融入时代精神,借肤色与性别的改变,展示了美国平权运动的成果,延续了老版中的美式价值观。

而日本版的改动,则可以用大刀阔斧来形容了。1991年由三谷幸喜编剧、中原俊执导的《12个温柔善良的日本人》对原著作了很大的改动。首先,陪审团成员不再是清一色的男性,出现了3位女性成员;其次,被告与受害人的身份背景与原著截然不同。被告是个被前夫抛弃、独自抚养孩子的温柔母亲,死者(被告前夫)是个酗酒寻事、游手好闲之徒。与美版中带有偏见与歧视的态度不同,日版中的陪审员们反而是出于同情弱者的善良天性,凭“感觉”判断这位柔弱女子不会杀人。对于案件的分析,原版始终贯穿了法律精神与逻辑推理,日版则多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与美版令人肃然起敬相比,日版非常轻松甚至搞笑,剧情上属于轻喜剧类型。该片被评为1991年日本《电影旬报》的十佳影片之一。

相比于美国翻拍版和日本版,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于2007年执导的俄罗斯版《12怒汉·大审判》受众更广、影响更大。该片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荣誉金狮奖并入围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片名中的“大”字,既是指影片体量巨大——时长159分钟,又可解读为导演的野心宏大。米哈尔科夫将剧情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囊括了种族、战争、人性、宗教、信仰等诸多现实问题。

影片讲述一名来自车臣的18岁青年,因涉嫌杀害他的养父——一名俄罗斯军官,被法院指控犯有“一级谋杀”的重罪。三天庭审之后,案件交由陪审团来裁决。十二位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聚集在一间学校体育馆内,商议案情并做出终审判决。其中也有一位“力排众议”的人物,他能否说服其他成员?还是会激怒他们?一场震撼人心的世纪审判,就此登场。

《12怒汉·大审判》剧照

经典作品,是经得起不同语境的创作者再次创作的。作为俄罗斯国宝级导演,米哈尔科夫自然不是简单的翻拍,《大审判》沿袭了原版《十二怒汉》的框架结构,但里面的血与肉完全由俄罗斯元素构成。

俄版中的被害人为俄罗斯军官,生前曾参与了对车臣的战争,疑犯是其收养的车臣孤儿。如此本土化的剧情设定,突显出俄罗斯与车臣之间的民族矛盾。疑犯与被害者的身份背景,也决定了影片与原版完全不同的剧情走向。片头出现的字幕更是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

原版中陪审员们在“有罪”“无罪”之间的变换,是受到难以辩驳的事实证据的冲击,最后做出的无罪判决,也是基于“合理怀疑”的司法精神。与美版的以理服人不同,俄版注重以情制胜,淡化了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陪审员们对案件的审议多是受到主观情感的影响。最后的翻案也是良知逐渐被唤醒的过程。12位成员依照个人经验所得到的一些非常感性的认识,去感染他人改变看法,包括首先质疑此案的人。他讲述自己曾经如何堕落,后因一位陌生女子的包容体量而幡然醒悟,从而对他人有了更多的恻隐之心。其他成员如法炮制,犹太老者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与德国军官妻子的爱情故事,证明“一切皆有可能”,从而推断男孩的无罪也是一种可能。物理老师描绘自己的叔叔曾经犯罪,警察局长的宽恕使他心存感恩,继而认为要宽容他人的罪过。高加索医生的说辞是:“我和那孩子都是高加索人,所以他不可能杀害他的养父,因为我们这个民族,不会做对长辈不敬的事!”墓地管理员更是借穷富之分发出声讨:“七十年来,这个国家没有一点儿进步。”总之,每个人都有一段辛酸血泪史,每个人的经历又组成了一幅俄罗斯社会现状的拼图。

俄版中不仅增加了陪审员生活背景的戏份,还穿插了大量车臣少年成长的镜头,甚至如侦探片一样,谋杀过程都被重现。原版直至结束,真凶也没有出现。这并不是导演的悬疑设置,而是要说明在一场审判中,不论种族、性别、年龄、出身如何,每个公民的权利都应得到保障。俄版不但知道真凶,还推断出犯罪动机:资本家开发商为征用土地,派人杀掉这位军人,并嫁祸于军官的车臣养子。因此,当11位陪审员投“无罪”票时,陪审团主席(由导演本人亲饰)还是坚持做有罪判决。他的理由是:虽然“早就知道那孩子是无辜的”,但是“我相信他待在监狱比较安全,出狱后真凶会想办法弄死他”,甚至还建议“我们找律师、找检察官、走后门,用各种方法找到真凶,然后再把这个孩子放出来……在这之前,要对这个孩子负起责任,这个责任应该由我们陪审团的十二人来担负”。当所有人开始推卸责任,无人响应号召时,导演借陪审团主席之口,发出悲天悯人的谴责:“什么都不会改变的,我们来这里做辩论、总结、陈述,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用非正义方式来反抗社会的不公正,同样是对法律的轻视。为避免落入以暴制暴之嫌,影片最后赫然出现一行字幕:“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面对程序正义不能带来结果正义的困境,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办法是:以道德和良心为那些遭遇不公正对待的弱者筑起一道安全阀。(具体在影片中,陪审团主席铁肩担道义,一人担负起收养车臣孩子的责任。)殊不知,仁慈高于法律,是对程序正义的曲解;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仁慈,更是理性精神的缺失。

以道德和良知代替法律和程序,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心一杆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当这颗种子被引进到中国时,我很好奇,它能超越制度的隔阂,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吗?

2015年,由韩景龙编剧、徐昂执导的本土版《十二公民》上映。影片基本沿袭原版的架构,各种类型的反转设置也大同小异。鉴于我国庭审没有设立陪审制度,因此编导们为故事构建了一个虚拟法庭:一所政法大学未通过英美法课程考试的学生需要补考。他们组成模拟法庭,审理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的家长组成陪审团,在听取学生们模拟庭审后,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

由于国情不同,主题上不可能与原版作到无缝对接。于是编导在小情境方面作了许多精心设计,比如正好有12位学生补考,学生家长正好同处一个城市,而12位家长中正好有一位是检察官,还正好有一桩引起公众热议的“富二代弑父”事件。且不说剧情编排太过巧合,影片把戏剧氛围放在模拟层面,就很难解释十二人之间的冲突。美、俄版中,故事的大情境是陪审团必须做出最终裁决,也是生死判决,而本土版陪审团的虚拟设置,使整部电影的力度大打折扣。

《十二公民》剧照

与美版一样,故事以8号陪审员首先提出质疑为起点。不过,美版中随着8号的分析,其他成员也陆续发掘出了案件值得怀疑的线索与细节。可以说,12位陪审员对于“合理怀疑”法理的认知度与执行力,是翻案的前提。而陪审团制度对中国民众而言几乎是个盲点,对司法审判中“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也知之甚少。因此《十二公民》中,仅凭8号强调的“我就是想讨论讨论”的动机设定来推动剧情发展,从力度上来看显然不够。

对上述大情境的漏洞,演员何冰(8号陪审员的扮演者)做出的解释是:“电影没想去讨论法律问题,找个由头,让十二个人聚在一起讨论个事儿,最后能几比几。”如此一来,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就是本土化的人物设定了。十二位“陪审员”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老师、房东、商贩、出租车司机等,还有一位未透露身份的检察官,再加上被告“富二代”的身份,整体上算是集合了“转型期中国人”的全貌。在人物塑造上,影片借鉴了俄版《大审判》的模式,通过对“案件”的争执讨论,每个人都有机会讲述一番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而展示他们背后的生活世界。其中一些典型冲突都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例如仇富心态、贫富差距、地域歧视等等。编导因此成功的将影片重心由对法律精神的探讨转向对当下社会热点的关注。与俄版如出一辙的是,最终的“无罪”裁决,并不是追求真相的结果,只是情绪得到满足、牢骚得以宣泄之后,用个人情感来改变先前的看法。联想起片名中的“公民”二字,不禁慨叹:国人需要普及的不仅是法律意识,对公民权利、义务、责任的认识也亟待提高。也只有如此,我们的自称才会从“老百姓”过渡到“公民”。

1957年的美版《十二怒汉》,可以说是程序正义的最好注解。影片借12位陪审团成员之间的辩论,诠释了美国司法制度的特点:无法保障每个人的起点公平,能保障的是过程公平、程序正义。虽然美国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公正的审判,甚至作为反暴政措施的陪审团制度也日渐式微,但影片的意图不是揭露批判现实,而是传达一种公平与正义的理念。美版《十二怒汉》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2007年的俄版《12怒汉·大审判》,与原版名字相似,主题各异。俄版中陪审团审议的似乎不是一桩刑事案件,而是一场对社会腐败与道德沦丧的大审判。与美版强调的在理性精神引导下程序正义不同,俄版突显的是饱含宗教情怀的道德自省。影片中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设置,如始终“注视”着陪审团的圣母像、被喻为圣灵降临的麻雀、像一座神圣的东正教教堂似的体育场等,无不指引人的灵魂沿着道德与良知的阶梯通达圣灵。这种理念与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精髓一脉相承,由此,《大审判》也可看作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版本。

仅凭一部电影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偏见,也不可能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尽管从现实的角度来审视,《十二公民》多少带有点魔幻色彩,但谁也不能否认2015年本土版的《十二公民》对现实的示范意义。

常慕林:中国传媒大学

责任编辑:周伟华

猜你喜欢
陪审员陪审团
关于建立“人民陪审团”制度的构想
纽约州“审判陪审员手册”
俄罗斯陪审团制度:观察与展望
Step Ⅱ
装模作样的家伙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