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

2016-08-23 02:15杨芷雲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叙事艺术特色

杨芷雲

摘要: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萧红的《呼兰河传》可谓独树一帜,通过东北女作家萧红之笔描述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生活画面,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与影响。《呼兰河传》在语言、行为结构与叙事方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其中不仅包含了作者真挚的情感也凸显了其特有的艺术特點,通过对《呼兰河传》艺术特色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该作品,了解萧红的思想并对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正确的评价。

关键词:呼兰河传;艺术特色;结构;语言;叙事

一、《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

在语言的运用上,《呼兰河传》可谓是别具一格,矛盾曾这样评价过该作品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力,他认为在阅读《呼兰河传》时读者的情感会由轻到重,最后一点点的沉重起来,然而即使这样,其中也包含着美,即使这美中包含着病态的元素,却也依旧让人感觉到轩感。总的来说,其语言方面的艺术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朴实清新。这主要是指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风土人情的描写上,其中的怨言朴实清新,充满了儿时的天真烂漫与浓厚的乡土气息。虽然在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作者某些言辞上的犀利与尖利讽刺,但毕竟萧红仍是热爱着自己家乡的,怀念她快乐童年的那片土地,因此此处的情感也更为真挚,语言也更为朴实,无需太多的雕琢与修饰。例如,萧红对“火烧云”的大段描写:“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照的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色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对后花园的描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等,都是朴实而又田园化的风景图,清新朴实而又自然;(2)讽刺却也不乏幽默。归根到底作者是想通过《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表达些什么的,因此萧红在作品中也大量运用了讽刺的语言来表达出内心的某些情感,并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例如在描写东二道街大泥坑不被填平的原因时,萧红用了经济和不卫生这两个原因来解释,看似是一种较为幽默的方式,但深处却也揭露出了人们自欺欺人、自私狭隘的精神陋习。另外,在用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时,萧红用“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这些看似轻松热闹的语言实则描述了人们的麻木不仁的情感,对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揭露。可以说,萧红对现实的不满充斥着行为的字里行间,在讽刺的语言中加入适当的幽默元素,在无形中反而提升了讽刺力度,达到情感表达的效果,因此有人评价萧红的描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幽默的平静之下隐藏着惊涛骇浪的批判。

二、《呼兰河传》的叙事结构

在叙事结构上,《呼兰河传》也有两大艺术特色,具体为:(1)真实而深刻的回忆式结构。作为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采用回忆式结构是一种必然,也更给读者一种真实亲历的感受。作品中萧红回忆了呼兰河的生活,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充满了自私与冷漠,但也仍存爱和美好,这些也许就是萧红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之一。作品结尾处,萧红这样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因此,《呼兰河传》大部分是作则对幼年记忆的一种文字宣泄。并且,这一句开头,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章的每一个开头,萧红都用“我家的园子是荒凉的”开头,这是作者开展回忆的开始,更显回忆式的文章结构;(2)流畅而自然的散文化结构。事实上,文坛对萧红《呼兰河传》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篇文章没有一个主要的中心事件,过于“零碎化”,但当人们深入其中进行研究会发现这种看似近于零碎的结构实则表达的是一种严密的情感,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的写法,就像萧红说过的:“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这也是《呼兰河传》的一大叙事结构特色。在小说的前两章,作者主要描述了呼兰河小镇上人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等,而在后面几章则连续写了几个看似零碎化并且互不关联的故事。并且在后几章中,主要人物的出场上作者采用的也仍然是一种散文化的结构方式,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都与以往小说用大篇幅甚至全文来塑造一个人物有很大的不同,萧红则是浅尝辄止,一笔带过,这种独特的写法不仅使得小说的散文意味凸显,而且更突显了作者的独具匠心与写作才华。

结语: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无数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位东北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边陲小镇呼兰河的故事,通过作者的描写将该处的风土人情和现实生活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魅力。《呼兰河传》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特征与行文结构着的力体现出了该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不可多得文学著作,值得我们认真研读与欣赏。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叙事艺术特色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