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白水
一
周良主编、由20世纪评弹艺术家“群体‘述著”、经过“集体整理”而成的《艺海聚珍》一书,笔者对它已挚然拥有10余年持久如一的阅览、研读、深思,且将之当作了自己精神食粮中最重要那一部分——有关评弹艺术及其史、论范畴与评弹美学思想方面——不可或缺的“至爱亲朋”。
曾几何时,以读者的角色兼学子的身份,爱不释手而捧握且穷览《艺海聚珍》的我,好似进入到近乎痴迷、直奔发烧的“一级棒”状态。因为,即便是枕边、案头,都会有它的亲切来陪伴我度过阅读时光,而彼时彼刻的我,或极度认真地研读书中那些明白畅晓的持论阐述,或非常仔细地爬梳书中那些明暗现隐的历史线索,或十分好奇地审查书中那些明朗可辨的艺术谱系,甚或,我还要一丝不苟地校订书中那些不慎出错的标点字词。此外,我更是一字不拉、逐文逐句地把该书中蒋月泉、杨振雄、徐丽仙这三位评弹艺术大师的“谈艺录”,全部打印、保存在了自己特建的电脑文档里。于是,笔者在《艺海聚珍》中的那些评弹艺术家所论及的欣赏乐趣和他们可贵的人生智慧之精妙气息笼盖下,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闯冲到——陶陶然、忘乎所以,醺醺乎、妙不可言,笃笃哉、乐至解忧——这般如此的地步!
二
多年来,笔者时常醉心拜伏于——弹词艺术大师周玉泉评弹人生的传奇故事、姚荫梅论述全面的独到看法,蒋月泉有关唱法的高超之论、徐丽仙勇于自责的“疙瘩”之说,每每在读后,就马上提笔记写哪怕只语片言的感想触动;笔者极其喜欢钟爱那——评话艺术名家张鸿声坦率直白的一腔心言、吴子安见识拔群的辩证观点,金声伯斤斤而于妙得的巧嘴、吴君玉急急而于促进的改革,刚刚才念毕,即赶快跟随思考蕴与话中弦外的艺术含义;笔者还十分服膺着——艺术家精进的不二法门,如:张鉴庭冲天喊地的情动于中、胡天如难能可贵的多才多艺、尤惠秋谦虚谨慎的求新上进,默默地看完,便经常暗自佩服他们可敬可嘉的进取精神,以及评弹作家精到的文学创作,如:陈灵犀挥笔绝雅的“一只鼎”、邱肖鹏勤奋多产的好作品、张雪麟创作名篇的《董小宛》,静静而闭卷,则不断悉心揣悟其中资之能鉴的章法文趣……
而检索我本人对于评弹文化出版物的记忆印象,可以说:《艺海聚珍》堪与吴宗锡编撰的《评弹文化辞典》,一并合称“评弹艺术百科全书”之美学双璧。只是,前者侧重于汇总评弹艺术界现成已经拥有的定型公认了的百科知识,后者则关注体达评弹艺术家以身心藏存着的活化原生态的艺术精气神。
三
周良主编在《艺海聚珍》一书的后记部分,开宗明义,指出了这本书创意上史、论结合的三大主题:艺术性、时代性、传承性。据周良所论:“收集在本书中的艺术经验谈,是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后记》,第593页,本处及以下所有引文均出自《艺海聚珍》,故只标明题目、页码),这是指——反映“论部主题”核心的——艺术性;“这些材料,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总结写成的。反映建国以后评弹艺人的思想、文化、理论水平都提高了”(同上),这是指——体现“史部主题”精髓的——时代性;评弹艺人“乐于把经验传授下去,推广开来”、“老一辈艺人唯恐无人来学,无人可教,他们急于把艺术传授给下一辈”(同上),这是指——展示“史、论合题”精义的——传承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还注意到:《艺海聚珍》的编者将书中42位评弹艺术家总结的艺术经验谈,一律用他们自己的姓名来统一体例,将这42人全部的“艺术经验谈”按照年龄顺序排列,分别各各名之为“某某某谈艺录”,如:蒋月泉谈艺录,徐丽仙谈艺录,姚荫梅谈艺录,等等。这样的做法,其本身就旨在体现《艺海聚珍》以论展史、以史扩论、史论相彰的编辑方针。
显而易见,对于作为突出了“以论展史、以史扩论、史论相彰”特色的《艺海聚珍》这本评弹艺术集述,可以说,它是一部民间美学史——藏聚起20世纪评弹发展历程之精华的艺术史、风格史、心灵史。
四
作为苏州评弹界一代宗师、20世纪现实主义弹词艺术大师、“蒋调”流派唱腔创始人,毋庸置疑,蒋月泉对20世纪苏州评弹界及至21世纪的评弹艺术当下发展,仍然持续不懈地在产生、放射着“众家教父”那样巨大的影响,而如今评弹界所谓的“十唱九蒋”,也正就是对“蒋调”艺术流派最高的褒奖,甚至不妨说:没有蒋月泉的20世纪苏州评弹显然是不可思议、难以想象的,而没有“蒋调”的弹词艺术则必定是空壳化、无根化、寂灭化的。
在20世纪30—80年代的长达半个世纪中,经过形成定型、成熟发展、深化提高的各个阶段,蒋月泉及其“蒋调”艺术,不仅成为了苏州评弹音乐流派唱腔的翘楚重镇,占据着弹词艺术的主流地位,而且,因为“蒋调”在艺术方向上所赋予弹词界的大众化、现代化、唯美化、规格化和人性化的多种艺术滋养,使其直接影响并孵化衍生出其后兴起的张调,丽调,翔调,尤调等众家脍炙人口的弹词艺术流派,到了现在,“张调”早已经是广大评弹听众无论男女老幼都最为喜爱的流派唱腔,“丽调”则已变成大部分弹词女演员演唱评弹时的首选。
因此,出现在《艺海聚珍》中以“蒋月泉谈艺录”命名的——蒋月泉及其“蒋调”艺术经验大成,正是以其深刻反映出该书宗旨所体现着的艺术性、时代性、传承性等最富代表性的基本特征,而具备了十分普遍和非常典型的美学意义。我想,应该可以这样来认为:“蒋月泉谈艺录”不啻置身、缩影、写照了20世纪评弹发展历程之精华的艺术史、风格史、心灵史——它虽是一捧艺术花朵,却散发着评弹花丛多多的芬芳;它虽是一条艺术枝管,却蕴携着评弹树干实实的宽挺;它虽是一段艺术音符,却交响着评弹乐章融融的旋律。而笔者还有心却又欣喜地发现——“蒋月泉谈艺录”关于弹词开篇《杜十娘》中人物刻画和唱腔经营的精短谈话,更加有机地凸显出《艺海聚珍》“艺术史、风格史、心灵史”的精义和特指。
五
故而,笔者通过蒋月泉喜爱演唱的弹词开篇《杜十娘》这一颇具艺术价值的精华个案,在对“蒋月泉谈艺录”尤其是“关于杜十娘艺术分析部分”进行过几多——特写式、审美性与本质化相兼一体的——“实地考察与现场分析”之后,是否能允许我——借一斑而窥全豹,替以“蒋调”开篇《杜十娘》作为论艺载体之一的“蒋月泉谈艺录”,给出涉及评弹史、论范畴的如下三种主要的美学判断:
评弹艺术史意义上——所流淌着的审美情感的充沛和升华。对此,蒋月泉以自己明确的表白,道出了《杜十娘》的“史记”价值:“蒋调”起初时,“我的第一阶段是以曲调优美为第一,感情为第二”;解放后,“我认为艺术不能非常(此处“非常”为“单纯”之误)客观地去反映现实,演员本身也要有正确的立场”;进而,再发展到“蒋调”全盛期的——“总之,只有对每个人物,每人细节都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唱出人物的感情(《怎样运用唱腔来刻画人物》,第333—334页)。”曲调的优美,正确的立场,人物的感情,此乃蒋月泉以微见著、在在进取——这,现实主义的阶梯抬行,与情感表达中的艺术升华,便是一段苏州评弹艺术史浓缩化的生动凝聚。
艺术风格史演化中——所表达出的艺术理想的定位和扬迁。同样以“蒋月泉谈艺录”为例,来说明《杜十娘》的风格标记:先是讲了“这首开篇的第一句‘窈窕风流杜十娘,我唱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同情,同时又是一种惋惜之感去唱的。所以在唱之前,心里的感觉好像是叹了一口气”,接下来,经过一系列艺术选择的扬弃和演化,把唯美风格放在了首位——“她的喜、怒、哀、乐,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表现,你只有很深刻地理解了她的性格之后,才能表现得出来(同上)。”同情与惋惜,心里的感觉,理解了性格,此乃蒋月泉以情见性、步步有致——这,唯美主义的表现观念,与理想追求下的风格扬迁,又是一位艺术大师风格史鲜明化的扼要提炼。
演员心灵史蜕变期——所反映了的人格胸怀的显露和净化。恰如蒋月泉之所言,《杜十娘》集中反映了他人性正义的宣誓:“开篇《杜十娘》其中有两句,我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删去不唱了,是这样的:‘送往迎来忙碌碌,朝朝熟魏与生张”,“在解放前,就认为是不合适的,”虽然“杜十娘是个妓女”,但“我同情她的遭遇,而这正是我唱这首开篇的基点(同上)。”删去不唱,不合适的,基点人性,此乃蒋月泉以小见大、多多从善——这,人道主义的进步思想,与胸怀激扬间的心灵净化,也是一名评弹演员心灵史深邃化的充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