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

2016-08-23 07:25应长娘
考试周刊 2016年60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应长娘

摘 要: 课堂演示实验是课堂灵魂,演示不仅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直观材料,而且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教师该如何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呢?文章就此展开阐述。

关键词: 课堂演示实验 教学目标 可见度 教学效果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新课程标准也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灵魂,演示不仅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直观材料,而且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它能有效吸引学生感官和思维参与。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概念、规律、原理的引入都是从演示实验展开,并最终通过实验加以论证。

目前许多课堂实验教学在升学压力下偏离了它应有的方向,使得实验教学功能被大大削弱。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以“讲”代“做”。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使原本直观、具体、生动的物理现象变成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东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荡然无存。二是唱“独角戏”,老师在台上演,学生在台下充当“观众”,这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状态,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方面尚有不足。三是可见度差,一些实验由于器材的限制,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变化迅速,致使实验可见度差,学生观察不清楚,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物理教师该如何开展演示实验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围绕教学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演示实验的设计须紧绕教学目标。对一些重要的、抽象难理解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可以依托演示实验所提供的真实、形象、生动有趣的现象,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刺激,从而使重点、难点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果需用实验达到创设情景和引入新课的目的,则选择的实验最好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实验应力求做到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让学生终生难忘;如要强化新建认知结构,实验应来自学生身边,源于生活,唤醒学生再认识,最好还能为学生应用知识解释现象、分析问题提供示例和桥梁。如在引入“空气的力量”的课题时,我设计了“覆水杯”实验,学生在诧异惊呼的同时,一定很想知道轻飘飘的一片纸是如何托住水的。我趁势引导:纸片的下方有什么?只有空气。学生还是半信半疑:空气真有这个力量吗?这时我播放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视频,然后用两个皮碗再演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两个学生上台试试拨开它。由此引入“空气的力量”教学。

再如在进行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直观的实验:将一个大可乐瓶的下底剪去,去掉瓶盖,两端都开口。将瓶倒转过来使瓶口朝下,然后放进一个乒乓球,向瓶中边添水边问:“球将怎么样?”学生惊奇地发现球并没有浮起来,而是被水牢牢地压在瓶口上(如图1中甲所示)。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争论一番无果后我继续演示:用手将瓶口一挡(如图1中乙所示),乒乓球立刻浮到水面上(如图1中丙所示)。这时学生恍然大悟,第一次球下方没水,而第二次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而且比上表面受到的大。这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巧用多媒体增加演示可见度

演示实验最好是简单易操作的,更重要的是实验现象要明显、直观,可见度大,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在演示教学时教师可选择性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投影或教学模型,以强化演示效果。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很多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设备中的投影功能就能用于教学实物演示。例如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由于磁场演示板是一个比手掌稍大的水平塑料面板,在它的上方或下方放一块磁铁演示磁场。在讲台上演示时绝大部分学生看不见。若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投影功能,将演示实验进行现场投影,使原本只能近距离俯视才能看清的现象投影放大到大屏幕上,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大大增加了可见度,效果非常好。又如进行电学实验时,电流、电压表的示数也可以进行同步投影。利用投影放大实物演示现象,不仅操作简单,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而且是实际演示的同步播放,可信度大。当然这种投影实验也有局限性。由于投影镜头在正上方,需要呈现的内容如果不在实物的上表面则会被遮住而不能呈现,只适合平面投影。

另一种增加可见度方法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对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过程的优化,能较好地弥补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变不可操作过程为可操作过程;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通过多媒体进行放大、减缓或加快处理。例如演示电学实验中电荷的移动,光学实验中光线的路径等。

三、改进创新演示实验

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实验实验的可见度,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改进演示实验进行了一些尝试。

例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压力小桌对海绵(或细沙)产生的形变变化不够明显,利用插花泥代替海绵(或细沙)做本实验效果很好。做法是:1.把同一硬币(或棋子)放在花泥上(控制面积相同),前后用不同的力压硬币,观察硬币嵌入花泥的深度,让学生分析总结出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2.再将一元和一角硬币分别放在花泥两侧(如右图所示)拇指和食指用相同的力将两硬币向中间挤捏(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观察两硬币嵌入花泥的深度,让学生分析总结出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再如: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常见的红外线“聚光灯”和蚊香及小水泵,制成光的反射、折射小型云雾室(如图所示),由于使用了云雾室使光线的传播效果十分清晰,因此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能用量角器量出,类似这种教学实验不仅能提高实验演示效果,还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辅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四、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不一定都要教师演示,学生能完成的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变教师演示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上台操作,即使学生由“观众”变成“演员”。从取得的效果看,比教师唱独角戏所产生的效果好得多。特别是一些实验结果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猜想)相悖且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如果让学生上台演示或参与,教师做导演,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不仅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提高演示实验的可信度,演示实验结果是否真实,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出示一个漏斗与乒乓球,漏斗喇叭口朝下、颈朝上,喇叭口内塞一乒乓球(如图2),教师问:“通过漏斗颈向下方的乒乓球吹气,球会怎么样?”让学生猜想后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在旁指导),实验现象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学生在惊奇的同时,肯定迫切想知道其中原因。

演示实验应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即便是教师师演示也不应把学生只当做观众。演示不仅要引导学生仔细准确的观察,而且要结合不同教学环节提供机会让学生评价分析所观察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上台协助教师操作共同完成,以此克服学生被动的观众心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总之,物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本着新课标理念,积极创设实验环境,科学设计课堂演示实验,多方式地进行课堂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应有的教学功能,使学生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