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活起来

2016-08-23 06:28陈雅芬
考试周刊 2016年60期
关键词:字形生字识字

陈雅芬

识字能力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智力开发最有效的渠道,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小学生主动阅读的坚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明确提出“会认”和“会写”两种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识字,降低难度。根据课标要求,小学生识字量要达3000字左右,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汉字1600至1800个,会写800至1200个。低年级的识字总量是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50%以上,这对一、二年级的六七岁孩子来说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综上所述,识字教学的成与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成与败的关键。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识字任务,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摒弃滔滔不绝地在课堂上讲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字形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识字教学,让语文识字教学焕然一新,不再枯燥乏味。

一、巧妙放手自主识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运用。所以,我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从不离开课文,特别注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巧妙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课的生字时,由于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字形结构或部件较特殊,我都不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而是重视整体认读,根据学生喜欢读诗歌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先借助拼音充分自读课文,巧妙地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想各种各样的巧妙的方法自主识字。如:“曾、迈、觅、需”等字,他们就会利用学过的熟字加偏旁识记;“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他们用同偏旁归类法识记;“锋、瓣、荆、窝”他们就用形近字进行换偏旁或换部件的方法识记。这样根据自主识字的成果,学生体验识字成果的快乐。最后再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纠正字音,学生便能很快地记住生字。这样,识字教学不仅能变难为易,而且充满趣味和快乐,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活动,让识字教学活起来。

二、巧设游戏识字

美国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可见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活动符合儿童好奇、爱玩的特点,也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玩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况,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因此,对文章较长,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的,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我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巧设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形式的识字方法识字。如“接力赛”游戏:四人一组,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学生在生字卡片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学生说出或读出课文中带有这个字的词、句,第四个学生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或说一句话。又如“找朋友,对号入座”游戏,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操场上》一课时,我先把运动项目的图片和写有相应“跳高”、“拔河”、“拍皮球”、“跑步”、“跳绳”的生字卡片分别发给学生,然后让拿着运动项目图片的学生找拿着相对应生字卡片的学生,找到后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一起演示一下这种运动,再读一读。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一个比一个说得好,一个比一个演得好。这样整个识字教学过程就与快乐的游戏融为一体,老师在有意识的游戏中教,学生在玩中有学,学中有思,寓识字教学于游戏中。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不仅在文字游戏中身心愉悦,而且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更发散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教学活动,让识字教学活起来。

三、巧编字谜识字

根据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具有好奇、喜欢猜谜的特点。为了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把谜语和识记生字结合起来,除了把一些字编成浅显易懂的谜语外,还引导学生在念念、想想、猜猜中识字。如:“可怜的鸟儿没有眼睛——乌”、“三个小不点儿拜寿——涛”、“晒作业本——显”、“两个小矮人一起坐在土堆上——坐”、“一口咬断牛尾巴——告”……这样猜谜识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既学得快又记得牢。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抓住某些生字的字形特点,展开丰富想象,自己动手学着编字谜让同学猜。例如:在教学“闪”字时,我先引导学生把这字拆开成“人”和“门”,然后走出教室从外面走进来,学生就心领神会,很快编出“人走进了门”。把编字谜的方法教给学生,他们就会举一反三,在学到带有门字框的字时,就会很快编出:“一匹马闯进门——闯”“心被关进门——闷”。“人才进了门——闭”“口进门——问。”再如“两座山——出”、“一人一半——伴”、“王先生、白先生并肩坐在一块石头上——碧”、“大王要离开,透明物质任你猜——璃”……学编谜语,不但让学生认真地分析了字形,抓住了字的特点,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和创造性,大大调动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在轻松的气氛中识字,让识字教学活起来。

四、巧设情境识字

创设情境的识字教学活动,不仅使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妙趣横生,而且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第十五课《画风》中的“宋涛、陈丹、赵小艺”中的姓氏在课文中出现时,我顺势提问:“我和这三个小朋友中谁同姓?”生:“陈丹。”师:“什么丹?”生:“陈丹。”师:“什么陈?”“耳东陈”。还有教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吴”字时,我问:“咱班的数学老师姓什么呢?”生:“姓吴。”师:“什么吴?”生:“口天吴。”这样,寓识字教学于师生对话情景中,使学生有亲切感和新鲜感,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不仅使课堂里充满生命气息,让识字教学活起来,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识字效果那是没话说的。

当然在识字教学中,还有许多识字教学方法,比如:拆字法,对于合体字多数可采用分析部件的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帮助记忆生字。如:鱼、羊——鲜,三木——森,三口——品;编儿歌、顺口溜巧记生字,如:“水”边有“骨”头,摸着光溜溜——滑;“总”到“耳”边,听觉灵敏——聪;大“王”有“令”——玲;一“木”立“弟”旁,上高它帮忙——梯……这样编成的识字儿歌、顺口溜,形象生动,学生喜读易记,效果好。此外还有比较识字、归类识字、借助实物、图画识字……

总之,为了让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活起来,可根据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相互融会贯通。只要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讨、改进,巧妙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就会恰当地运用各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充分运用游戏、字谜、编儿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学会的识字本领灵活运用,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能变“苦学”为“乐学”,化“厌学”为“爱学”,从而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更出色地完成既枯燥乏味又艰巨的识字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字形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添一笔变个字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