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焊
《三国演义》篇幅较长,学生要读完整部作品非一日之功,考验学生的兴趣与耐性。高中课业负担重,学生阅读时间有限是客观现实。因此,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教师如何指导《三国演义》阅读才能较高效地让学生真正读完、读懂、读透经典。
起初,我采用的是以考促读,如布置学生两周时间阅读十回的《三国演义》,然后以周小测或月考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效果不达预期,因为学生很容易在书店买到《三国演义》的快餐本,只要有心去记,那么应对考查没有太大问题,因此学生觉得花大量时间阅读原著不一定可以应对考查,反而速成阅读能应付考试。这种阅读教学是流于形式的、低效的,更像检查作业,而不是指导阅读经典。名著阅读中没有教师有效的指导、监督、参与,名著教学难于有效,教师的阅读主体缺位是名著教学中的瓶颈。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尝试。
一、教师要成为《三国演义》的阅读主体
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教师花大量时间阅读文本,才能发现学生可能存疑的地方,才有可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或自己有独特感悟的地方,这才是最值得与学生交流的内容。学生以师为领路人与教师同行,才能潜心阅读,与教师互动,探索名著中的瑰宝。因此,和学生一起阅读,参与学生的阅读是确保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或高效的重要环节。
二、教师要有计划地确定阅读内容
过去让学生两周读十回,比较空泛,学生可能好几天没读一回,也有可能最后草草阅读好几回应付了事。为规避此现象发生,我让学生每天都读一点,化整为零地把整部作品读完、读精。具体操作是把阅读渗透到每一堂课中,注重一课一得,轮流当主角,每堂课讲一回,时间安排5分钟,要求学生先概述内容,并从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为了防止其他学生浑水摸鱼,教师适当提几个问题考查学生,了解学情。
但也存在新问题:其一,轮流当主角的学生对每回内容概述不够到位,或重要的情节强调不足,或细枝末节侃侃而谈,情节重点无法凸显。其二,鉴赏内容大都是从网上或书本上照搬过来,缺少探究,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针对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我及时进行调整。
三、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情节的方法
1.以章回为突破口,把握重点。
《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每一章回都是对本回故事的高度概括,如果强化对回目的分析,对每一章回的情节概括就有了很清晰思路,不容易游离核心而流连于细枝末节。以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为例,回目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直接告诉读者本回重点人物是刘、关、张三个人;地点是在桃园;核心事件是兄弟结义。概述情节时,如果紧紧捉住回目透露的信息要点,对情节重点就了然于胸,概括有的放矢。
2.理清起因、经过、结果,突出重点。
同样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为例,起因:桓帝、灵帝疏远贤臣,亲近小人,宦官专权,致使张角三兄弟起事侵犯幽州。经过:幽州太守发榜招募义兵,刘备见榜文长叹时遇张飞,二人遂入店饮酒,正饮间,又遇关羽来应募,三人志投意合。结果:三人于次日在张飞的桃园宴饮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概括中结合回目内容强调人物、地点、事件。
四、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找到鉴赏角度
1.以不解之处为探究点。
探究应强调个体差异,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度和广度当然不同,只要学生针对自己的阅读内容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展开探究活动,就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赏。统一思想后,学生就不会纠结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老师、同学认为太没水准而畏首畏尾。提出的问题慢慢就有大胆思考:吕布被捉后,曹操和刘备谁更想让吕布死?曹操的决定是因刘备的一句话吗?许攸是因在袁绍集团不得志而投奔曹操的,但从后来许攸在曹操阵营的表现看,不得志有没有自己的因素呢?用铁锁把战船相连,聪明的曹操会没想到火烧的隐患吗?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赌一把呢?杨修是真的恃才放旷惹来杀身之祸,还是另有他因?这样会大大激发其他同学的探究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通过归纳小结寻找鉴赏角度。
只有熟悉作品才有可能清楚自己的兴趣点,才会知道自己适合研究的层次,进而选取角度进行鉴赏。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学生鉴赏方法:(1)专题鉴赏。三国演义的计谋相当多,离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美人计、空城计、火攻计等都十分精彩,值得鉴赏。还有刘关张忠义的主题、女性形象、战争描写特色、降将群像、人才思想、骂语艺术等。(2)性格特点鉴赏。比如,曹操的多面性格很有特点,既奸诈又忠义,既宽容又报复,既好色又重情,既残暴又仁爱表现在哪儿?如何评价罗贯中对曹操的矛盾化立体化人物刻画方法?(3)对比分析鉴赏。比如,三个阵营的主子性格、人才观、领导力的对比;谋士诸葛亮、鲁肃、郭嘉、司马懿的性格韬略对比。这种对比分析往往跨度大,使学生反复熟知整部作品,加深理解。
总之,《三国演义》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学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李正学.毛崇冈小说批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2]王立,王惠丹.近三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7月,第25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