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一点研究

2016-08-23 18:47吕智杰李金花
考试周刊 2016年59期
关键词:摩擦力小车教学方式

吕智杰+李金花

对于探究式教学,有的老师也许认为是浪费时间。他们认为反正学生也不会探究,还让他们浪费上课时间干吗呢?于是教师们抱着质疑的态度。但是只要是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师们就会明白,这才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关键。

一、探究式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探究式教学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独立的、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后,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高一必修一的第三章的第四节力的合成这节内容的时候,很多物理教师怕麻烦,为了省事,直接把实验器材带到教室里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固然可以初步理解力的合成的原则,但是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觉得不是特别好。

二、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教师累积的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实施,把自己对该堂课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毫无商量的余地。探究式教学正是为了彻底摆脱这种老套而低效的学习方式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对话,更是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可以是参与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必须接受、理解的权威知识,而是需要通过实践检验的命题。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探究、质疑,在实际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交流、学会合作的能力

探究式活动,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自主性直接交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性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先自己独立设计探究的方案后,再用别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学会理解和分析别人的方案,尊重别人的观点,并对别人的实验方案进行思考评判。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最后形成一股合力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积极参与群体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健康个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因此,物理教师们应主动、积极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在设计《摩擦力》探究式方案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不循常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究的思维独创性。学生用不同的小车做实验,并让学生介绍探究情况,这就培养了发散性思维。有的学生还探究了摩擦力与滑动和滚动有关,这就培养了其思维的广阔性,还有的学生探究了小车和哪些材料的摩擦大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抓住问题的本质,并迁移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在《摩擦力》这节内容的探究活动活动中,学生注意观察小车上面砝码的个数的变化,即不同砝码压力不同的情况,有的还观察到如何保证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车所受的拉力和什么有关等情况,这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及观察的敏捷性、细致性等品质。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从砝码的选取、器材的准备、实验过程记录、器材的整理、结果的处理等都有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也能体验到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在《摩擦力》探究活动中,学生可能设计许多种对照实验,必须通过分析归纳寻找只有一个变量的实验方案,并从多个方案中加以综合,最终得出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经小组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学会从众多的结果中进行取舍并总结,升华成正确的结论和意见,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结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摩擦力小车教学方式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透析摩擦力
大车拉小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自制小车来比赛
刘老师想开小车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