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0-01
语文是一门情感教育学科。纵观古今,我国的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朗读。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这充分说明朗读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朗读有助于理解
对于一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首先就是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的宝贵经验。我们知道,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朗读课文,就是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朗读的遍数越多,感性认识愈深,才可能发展到理性认识,进而体会到作者的立意、写作艺术,获得知识和技能等等。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叶圣陶也指出:“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文章读透了,读通了,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学生只有朗读,才能充分调动心、眼、口、耳等各种器官,眼看、口诵、耳听、心悟,各个环节协调统一,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朗读它们的话。此时,学生把自己当成了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读得入情入境,理解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和青蛙妈妈的特征。
二、朗读有助于感悟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读中感悟”是语文老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最常用方法。
所谓感悟,一是感性的体验,二是理性的思考,是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一篇好的作品,无不饱蘸着作者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感情或哀婉曲折、跌宕起伏的思绪。而声情并茂入情入境地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提升语言感悟能力,体会文章的情感美。把无声的语言,化作有情有声的言语,扣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共鸣。可以说,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如《一夜的工作》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结尾时感情达高潮,歌颂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有助于积累
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有益于身心健康。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单独记忆并不容易,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更便于识记。实践证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通过朗读记忆词汇、积累词汇并丰富词汇。学生头脑中积累多了,必然会伶牙俐齿,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朗读有助于写作
学生写作文常常苦于无话可说,或者表达不清,或者文思不畅,或者文笔无彩,都与朗读能力不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书读得多写作水平就会大大的提升。朗读能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地感悟、朗读,潜移默化之中把教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从仿写到内化再到自创,久而久之,他们写作时就能很自然地做到信手拈来,思路就会通畅,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会条理不清,内容也就不会枯燥无味了。
五、朗读有助于激发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老师要让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当学生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桂林山水》时,学生能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当采用分角色朗读时,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重合,更能感受人物喜怒哀乐。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撞击人的心灵时,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总之,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新课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朗读指导环节与训练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真正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这一主体在朗读中充分体现出来,发挥朗读的作用,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轻舞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