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荣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是不敢恭维。目前,初中生的作文水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年来,我在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取得一点成绩,愿与大家切磋。
一、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初中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写作的欲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之一。
(一)通过小练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某个段落、片段或写作方法,进行口头作文或小练笔,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写,知道怎么写,从而可以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让学生大胆想象,续写故事。学生很兴奋,写作兴致很高,构思出许多新奇的结尾。
(二)通过阅读经典美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当代的名家名作是现代文的典范,鼓励学生多阅读精品美文。选取一些篇幅较小、生动感人的精品美文在班上给学生朗读,营造出一种令人向往的氛围。挑选或者印发生活气息浓厚的经典美文给学生自己阅读,使他们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和创作的欲望。
(三)通过对作文的批改激发初中生写作兴趣
学生在写作方面每取得一点进步,教师都要加以肯定,让他们享受到进步的喜悦。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进步并给予鼓励,能给学生增添写作的信心和勇气。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就会萌生写作的欲望和冲动,乐于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诉诸笔端。
笔者要求学生每学期都用同一本作文草稿本,每篇作文的草稿都写在上面。鼓励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哪怕每次修改只有一、两处。笔者要求学生每次将习作誊上《作文本》之前,自己必须阅读六遍,每次阅读时都要对习作有所修改,修改之处要留有痕迹。让学生通过草稿本,能看到自己写作的进步,体会作文修改的乐趣。
二、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下工夫去积累写作语言和写作素材。
(一)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缺乏生活,作文就空洞。让学生平常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变化,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读书报告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等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
(二)阅读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多,才能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中,选取与课文主题、写作手法相关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乡愁》一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张清华的《暮雨乡愁》和肖复兴的《乡愁的滋味》等。学习《背影》后,推荐学生阅读孙道荣的《英雄背影》和张秀超的《最后的背影》。
课外阅读是语文积累的重要的手段,是写作积累不可或缺的。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水平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课外书目,鼓励课外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下读后感,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进行适度的背诵。
(三)写的积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教学同样要重视写的积累。要求学生把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都及时地写下来。读了一篇文章,摘录其精华,写下读书笔记。说了一句不太如意的话,做了一件不太满意的事情,都要进行思考,再说类似的话如何表达,再做类似的事如何注意先后顺序、把握分寸等。这些都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丰富积累,还能看出自己成长的进步。
三、充分发挥“下水文”的作用
教师的“下水文”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与学生分享,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愿意让老师成为倾诉的对象,学生的作文就越来越真实,越来越贴近生活。
笔者经常将自己的“下水文”印发给学生,学生或多或少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或者“下水文”的构思,或者“下水文”的段落安排,或者“下水文”的精彩语句,或者“下水文”的开头与结尾等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了“下水文”后,对自己的习作再进行一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