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6-08-23 04:59厉华英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厉华英

【摘要】在新课改下,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能力、作用和地位表现出来,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关键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考虑学生差异 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04-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炼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能力、作用和地位表现出来。要想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参与得越多,就越能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在目标设定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1a-2d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语言知识目标:1)掌握单词:remind, bit, silly 等(学困生掌握)。句型:(中等生)① How does the story begin? ② What happened next? 等。2)中等生能用英语询问故事的开始,发展等,优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等。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愚公“主动挖山”的精神,明知困难却迎难而上,凭借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克服困难。(学优生总结补充)

二: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差异。虽然在教学设计上充分预想了学生的差异,但是,由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随时变化的,很有可能会有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地来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Lead in 过程中播放《寓公移山》的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导入本节课主题。在呈现阶段,针对当堂所学单词,句型等,通过实物、图片及多媒体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吸引学生高度参与。

突破教材对教学的限制,设计适量的与课文有关又适度开放的教学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敢于标新立异的同学以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创新,体会成功。例如老师提出问题:Can you think of any other ways instead of moving the mountains?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S1:He could build a road. S2:He could move to another village. S3.He could rent a house.听到S3的回答,学生们都笑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实践证明,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表现为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极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新课标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学中,用实例引入新知,使学生倍感亲切,又化难为易;提出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小组竞赛;创设情景等,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参与质量。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Could you please answer this question?”“A good boy!”“I beg your pardon?”等。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可以说:“No, you are wrong.”而等他想好了再回答,也可以提示一些信息,帮助他回答出来。这样,学生觉得我很关注他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们纷纷发言,最初是优生,在他们的影响下,达到了由部分带动全体,共同参与的效果,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以自己的感染力影响他们,使他们成为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总之,教师要一切为学生着想,尊重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师生的辛勤劳动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

[3]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