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转型

2016-08-23 11:14文丨
遵义 2016年15期
关键词:海龙卖场中关村

文丨 佳 雨

中关村转型

文丨 佳 雨

一个国家,总有一些地方,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让人铭记。

中关村,这三个字,在人们的心中,早已超越了它的地域含义。它唤起别样的情感,与科学和梦想、创新和超越、现在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关村的智力特质,经历了百年聚合,经历了新中国60年的谋篇布局。进入新世纪,科学发展,十年砥砺,中关村已然更大更强。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中,国务院作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鸟飞林觉曙,鱼戏水知春”。20多年前,中关村建起中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一代代创业者在此登上科技创业的“高速列车”。

从昨天的勇于逼近世界先进水平,到今天的敢于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从当年的埋头赶路、立志产业报国,到今天的抬头引路,创新示范;从“中国硅谷”、“引领社会走进信息化时代”,到迈向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中关村厚积薄发。

创新,创业,参与全球科技竞技、市场竞争,使风云激荡的中关村成为十年间独特的中国印记。

富于现代感的高楼鳞次栉比,西装革履的科技精英们或谈笑风生,或眉头轻锁,穿梭于来往的人流之中,这里正是中关村——中国高新企业的奥林匹斯。而新时期到来,转型是必然趋势。

中关村地标海龙停业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在e世界电子市场关停之后,作为中关村地标——最资深的卖场海龙电子城也于7月7日正式停业。尽管还有一些卖场在惨淡支撑,但就趋势而言,电子卖场模式在承受了经年累月的诟病之后,已然在商业模式上走到了尽头,中关村的卖场们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

“海龙电子城市场1层至5层自7月7日停止对外营业。”在海龙大厦门口,记者看到一封来自海龙电子城市场中心的《通知》,这张普通的贴条标志着继e世界之后,有着17年历史的海龙电子城也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曾几何时,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话,“买数码,去村里”,“村”指的就是中关村。中关村的太平洋广场、e世界、海龙、科贸这几个卖场引领着中国数码电子消费大潮。很多人的第一台电脑、第一张CD、第一个MP3、第一个数码相机都是购自这里。尤其是那个时代在北京上学的大学生,对海龙等中关村电子城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那时候很多学生零花钱较少,“小黑”(ThinkPad)只有土豪才有,更多的学生是攒电脑来用,自己动手DIY一台电脑,配件全部在中关村采购,学到不少知识,也颇有一番乐趣。

昔日,在中关村这片孕育IT巨子的土地上,以海龙、鼎好、e世界为核心的电子商贸“金三角”创造了人头攒动的辉煌时刻,塑造了一批刻着时代烙印的电子卖场,更成就了中国电子产品集散地——中关村以“中国硅谷”的名号响彻中外。那时,以海龙电子城为代表的中关村数码电子集散地辉煌一时,商家中也不乏商业大鳄。刘强东在今年6月份其新书《刘强东自述》回忆1998年初入中关村:1998年,我们面对的是汇天华光等光储存储行业的“巨人”,这些“巨人”交易额一年至少是几千万元。

“金三角”的关停都是源于产业衰落。而诚信的丧失更是加速倒逼了电子城的衰亡。谈到未来的出路,与e世界不同的是,具有国企背景的海龙大厦,升级后或将变身为智能科技公司、创业机构聚集地及大数据软件交易中心。

今天的海龙不过是目前中关村传统商业市场的一个缩影。过去的30余年时间里,中关村曾被称为“中国硅谷”,它汇知识与资本的光环于一身,将市场辐射全国。时光流转,所有来过此地的人们依然会记起当年自己在这里找配件、攒电脑、买光盘的情形。那不只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更是中国科技与商业碰撞的发展变迁。

中关村记忆

30年前,“中关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即便北京人,也只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那时的它,真的不过是个“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北京中关村地区一大批科技人员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陆续走出大院、大所、大学,“下海”创办科技企业。

1980年10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工程师纪世瀛、崔文栋等7名科技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中国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其目标是探索在中国的条件下发展类似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的“技术扩散”模式,建立中国的科技特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关村陆续出现了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群,逐渐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4年,柳传志也在这里租下一间小平房里,带着13个人,用20万创立了联想公司。如今联想早已跻身世界500强。中关村孕育了包括联想、华为这样的企业,惠普等世界知名科技类品牌相继进驻,是中关村黄金岁月的见证。从段永基、柳传志到杨元庆、俞敏洪;从王志东、张朝阳到李彦宏、雷军……改革开放30年,中关村见证着中国商业史和社会史的一段传奇。

5月19日,以“推动科技创新 引领产业转型”为主题的2016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博览会包括中关村创新创业成果展、国际海洋科技成果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展等12个专题展区,6场专题论坛、12场次的推介交易活动。

千禧之交,酝酿了12年的海龙大厦开业,地址就在中关村大街1号。同期开业的,还有硅谷电脑城、太平洋电脑城。2000年,北京四环路的正式通车,更是为中关村的膨胀式发展再助一臂之力。

在那个没有淘宝、没有京东、更没有品牌网上商城的年代,去中关村,成了大多数北京人购置数码产品不多的重要选择之一。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道中关村特有的风景你一定不会错过。“要光盘吗”“要发票吗”几乎每一个到过中关村的人都会遇到主动走来的、抱着孩子的大婶问过这样的问题。光盘是什么盘,发票为什么要买,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在卖盘、卖发票最疯狂的那个年代,也是中关村卖场生意最红火的年代。

2006年起,中关村卖场的生意走起了“下坡路”,黑导购、强行拉客等情况随即出现。黑导购主要集中在各大路口、卖场门口、公交站,他们用强拉硬拽或哄骗的方式将客户带到特定的商户处,收取商家反馈的提成。更有甚者,有些不法商家混入大卖场,他们把笔记本偷换型号,或卖水货、翻新机、山寨机等质量没有保证的商品,还有网友吐槽,明明交钱时买的是手机、电脑,但到家打开包装看到的却是板砖、废纸。

曾经被誉为“中关村奋斗代表”的京东CEO刘强东,和中关村之间有着一段恩怨情仇。在中关村起家的他,由于打造了只卖正品行货的线上电商京东商城,令很多中关村小老板心生怨恨。可刘强东的回应却毫不留情,在曾经生意火爆一时的太平洋数码城关张之后,刘强东在微博上说,其实不是京东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自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的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中关村的现状究竟是因果报应,还是业态格局的必然演变?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北京的中关村,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记忆。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的头顶有着太多的光环。然而如今在很多人眼里,它甚至成为“骗子集散地”。

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迎来周末观展高峰。

据部分统计,有多家媒体以《买电脑为何强收开机费》《中关村电子卖场:商家欺诈何时休》《中关村卖场低级骗术为何仍能屡屡得手》等醒目标题,曝光这里的诈骗现象。中关村电子城,早已风光不再。

中关村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意义上的中关村,是因为它有一个优越的地理优势,因为它的周边有清华有北大有中科院,尤其是有中科院计算所,有这些周边企业逐渐的发展,才使得中关村成就了它曾经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头,可是又是什么使得中关村迅速的在这十年当中衰落了呢?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如今,普通人有了更为便捷的选购电子产品的方式,当旧有的经营、盈利模式已远远被甩在了时代脚步之后,“再出发”成为中关村必须经历的阵痛。中关村过去近30年的辉煌靠的并不是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它的创意、智慧、技术才是与“中国硅谷”相匹配的价值核心。这应对成为它再起崛起的重要筹码。

勿忘初心 贵在转型

海龙电子城停业对外发的通知显示,停业原因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海龙大厦“智能硬件创新中心”。

2015年3月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此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声音此起彼伏,各地不断有项目落地。

2016年5月12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意见》公布了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北京市海淀区。

对于此次海龙电子城转型的方向,海龙电子城负责人颇有信心,其表示,“我们是依据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在顺应市场,转型发展是必然趋势”。

海龙市场中心相关人士透露:“今后海龙不会再单独经营电子卖场,并让内部结构过于分散,将实施统一经营管理,未来海龙定位为孵化器聚集创业项目聚集地和大数据交易中心。”

除了企业自身转型,在相关政府主导之下,中关村地区整体也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刻。

2009年,海淀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该区域发展,逐步调整传统商贸业规模,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这一调整就用了七年的时间,如今小商户已逐渐消亡,大多数电子城还在经历着阵痛,却还未真正展现出焕然一新的容貌。

虽然难度很大,但转型一直在持续中。数据显示,2014年,中关村西区鼎好、海龙等电子市场腾退商户200多家,约1.3万平方米。2015年相关部门继续深化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加大e世界等电子市场调整力度。而中关村的整体定位也发生改变,定位为以中关村金融大厦等楼宇为载体,打造全国创新资本中心、互联网金融中心。

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区管委会内部人士表示,海龙大厦的规划由中关村西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进行,该管委会主要负责西区业态调整等事项。

据悉,中关村大街在2017年底将形成一批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区;2020年底,中关村大街及周边地区将持续产生具有中关村原始创新、技术服务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优势的创客群体和企业集群。这意味着,中关村将逐步告别电子卖场,转型为“创新创业一条街”,传统电子卖场的业态将逐步被新模式和新业态所取代。

从数家落幕的电子商城往西不到一公里,这块占地面积94.6公顷的正方形区域,被称作中关村西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野心勃勃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在这个区域的西北部铺开,如果说落寞的数码卖场代表着中关村的昨天,这里则象征着中关村的未来。约200米长、10余米宽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近两年,它被贴上了“创业者圣地”的标签,来自全国的创业者、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纷纷来此“朝圣”。

如今,中关村创业大街已有车库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飞马旅、36氪、言几又、创业家、联想之星、黑马会等2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在这里,不乏一杯咖啡缔造一个创业神话的事迹。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蓝图中,e世界及周边区域的新定位是“中关村科技金融街区”,实现区域从零售向创业经济的转变。这里目前已经汇聚396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深交所中关村上市基地、蚂蚁云金融、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融360、拉卡拉等一批科技金融机构,涵盖从初创、成长到成熟的系列创业金融支持。

在转型路上,海龙走在了前面,然而能否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有待观察,海龙是高端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的一个缩影,其转型之路无疑将成为中关村业态调整的一个重要样本。

30的前,中关村就被打上了创新、活力、智慧的烙印,“创业”是“中国硅谷”与生俱来的气质。海龙所代表的时代已经过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关村又出现新的“潜力股”。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产业派”

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体制内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在北京西北角打造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随后,这里成为汇集了诸多“电脑城”、“手机维修”等标签的“庞然大物”。1999年,太平洋、海龙等电脑商城入驻“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淘汰了以往零散的电子市场。之后,中关村三大电子卖场鼎好、海龙、e世界齐聚这里。

中关村并未因环境变化而一蹶不振,反而以先行者的姿态,向着未来的方向毫不迟疑地转型。昔日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经过转型升级、业态调整,变身成为“创业大街”。这里没有了以往的叫卖声,一批为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年轻人纷纷云集于此。一大批互联网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创立,如同90年代的美国硅谷。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聚集到一家家公司里,开启了他们的“699”生活(每周6天、每天早9点工作到晚9点)。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推出产品、融资、上市、改变世界……

其实,中关村大街转型升级之路,多年前已经开启。曾经闻名遐迩的“电子一条街”,如今商业面积已由一度占总建筑面积的近50%,缩减到不到20%;批发零售企业也由一度占法人单位总数的66%,降低到如今的41%……

有着中关村“一号楼”之称的海龙电子城,由昔日卖场已经华丽转身为“梦想实验室”。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创客空间、国家新媒体联合实验室等多家国内外各领域知名机构在此安居乐业。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高端创新要素,正越来越多地向中关村大集聚。“创客空间吸引了包括德国、英国的创客在此安营扎寨。”创客空间的王盛林说。

由海淀图书城成功转型升级为时尚创业街的中关村创业大街,2014年才正式投入运营。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初步形成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创业生态。

据报道,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日前迎来开街两周年。两年来,这条200多米大街上的一间间“咖啡馆”里,日均举办2.2场创业活动、孵化1.4家科技企业,每1.5天有一个团队在街区获得融资、平均融资700万元。

车库咖啡、3W咖啡、36氪、言几又、创业家、联想之星、天使汇等近40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其中。孵化了创业团队600多个,有350个团队获得融资,总融资额17.5亿元,平均融资额在500万元左右。

数字的背后,显示新的“裂变”正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悄然发生:一批海内外专业研发、产业链资源、原始科技创新力量等产业巨头陆续入驻,加速激发着创业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引领能力。作为全国双创风向标,中关村创业大街从“咖啡馆”到“产业派”的转变,预示着我国“双创”将开启新阶段。

“现在是创新创业的好时代,每个创业者都会有公平竞争、自由翱翔的机会。”鲍艾乐对其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创办的3W咖啡的前景充满期待,“中关村一定会保持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火车头的地位。过去鼎好、海龙电子城卖的很多是有形的东西。在今天,中关村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软实力,它可能未必是你看得见的一台电脑或者一栋楼,而是在一些人的脑袋里面。一直有能力聚集一批最厉害的人,这是中关村最大的优势。”

从调动“双创”热情“启蒙时期”的“咖啡馆”现象,到如今持续发力原始创新的“产业派”阶段,创业创新团队的力量将得到更好地释放:一方面,大批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另一方面,关键技术成果将支撑产业转型。

中关村创业企业的发展,远比任何宏大书写更发人深思。2014年10月27日,英国风投公司Atomico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自2003年以来,在美国以外创立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公司最多集中在北京。

“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在结束了中关村的采访后,《华盛顿邮报》记者这样写道,“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创业,才是中国未来的真正优势所在。”从中关村访问回到美国,著名创新大师史蒂夫•布兰科感慨,“在全世界范围内,我都看见过创业公司的聚集,但北京让我震惊”。

猜你喜欢
海龙卖场中关村
我的梦
封面人物
叶海龙,你别装啦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供求大卖场
关店,连续关店,危机中的大卖场怎么办?
影响不大,一、二线会升级运作
图数解说中关村
海龙卷是什么
中关村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