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荣耀与当下的前行

2016-08-23 11:47文丨
遵义 2016年4期
关键词:汇川区汇川大道

文丨 记者 谭 冰

历史的荣耀与当下的前行

文丨 记者 谭 冰

“十三五”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可以预见随着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建设和发展,汇川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汉字“川”,是象形文字,像流水之形,本义是归向泽、海的水流。在“川”字前加一个代表会聚的“汇”字,则表示水流会合在一起。

遵义境内水资源丰富,城北千沟万壑的水流如高坪河、喇叭河、仁江、洪江等都向遵义的母亲河湘江汇聚。

发源于金鼎山北面白云山附近的喇叭河与发源于大娄山东南小凉风垭附近,流经高坪、董公寺等地的高坪河,在城中三阁公园脚下会合。

“三阁公园”,顾名思义是因这周围曾经有三个楼阁——儒家的文昌阁,道家的纯阳阁,佛家的观音阁。中国的宗教讲究包容,常常是儒释道合在一座山上,一个庙里。公园牌坊的柱子上刻“儒释道翠峰归一统,诗书易高阁竞千秋”,概括了三阁公园的文化精神,儒释道就在这里汇流成川。

三阁公园的牌坊下就是两河交汇处,因此,交汇后的那段历史上被人们叫做“汇川河”。两河交汇的地方有一个深潭,与四周的山石、绿树、楼阁和谐统一,成为一片难得的美景,也被人称为“汇川潭”。而三阁公园周围的一片就被人们叫做“汇川坝”,如今遵义城区之一的汇川区就是以这里的文化命名的,也象征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有关过去的记忆与荣耀

解放初期,因地方财力有限,遵义的城市化主要是搞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在汇川坝建立起了第一座现代建筑——遵义地区医院,也就是今天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1965年,“三线建设”在遵义轰轰烈烈地铺开,城市建设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厂矿企业建设方面——061基地机关驻遵义城区,下属的几十个厂建在遵义附近,其中210国道沿线的板桥镇、高坪镇等都有好几个工厂;原天津航空机电公司(即国营105厂)内迁组建天义电工厂;原辽宁省大连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南迁,现更名遵义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还有从上海迁来的长征电气公司等。

这一时期,随着工厂的大规模迁入落成,工厂所处的道路也因此更名为“天津路”、“大连路”、“上海路”,一大批天津人、大连人、上海人等外地人才来到遵义发展工业,本地也有很多农民通过招工进入工厂。

一时间遵义人口剧增,在原本相对偏僻的北部城郊形成了工厂、人口聚集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了工业繁荣的局面。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是遵义城市建设颇为浓重的一笔。

三线子弟王彦新回忆自己在厂区的生活时颇有些骄傲地说:“那时候,我父母在厂里工作,福利好,单位分住楼房,每家都有自己的厕所。柴米油盐什么都发,生活用品都不用自己花钱买,还有自己的学校、医院,遵义本地人都很羡慕,纷纷争取进工厂的名额。”

“三线建设”建成的那一片片红砖修葺起来的厂房和居民楼,成为了遵义城北郊的城市雏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全国经济迎来了大发展。1992年,原遵义市将发展的眼光投入了相对开阔平坦的北部地区。7月成立了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为派驻机构,意图就是考虑城区向城北的拓展。

原罗庄至松子坎是民国时期川黔公路干线,临街有不少的木结构民房,年代久远,隐患重重,开发区成立后,拆除了那一片旧建筑,修建了一批商贸楼和民用住宅。

一时间,061罗庄招待所门口建成的金城大酒店成为了现代城市高楼的代表,是当时的地标性建筑,是“高大上”的代名词。

2004年6月18日,汇川区挂牌成立,正式列入遵义市行政版图,汇川区位于城北,辖上海路、洗马路、大连路等3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桥、董公寺、团泽、高坪、板桥、泗渡6个镇,面积扩充到695平方公里。

汇川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黔中产业带的结合部,是黔北综合经济区的核心区,也是渝南与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除了水资源的丰富,也有陆路资源的便捷——渝黔铁路、210国道、205省道和兰海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四通八达。

汇川区正式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其城镇化建设,以大踏步的姿态走在了全市,甚至全省前列。

经过全面的规划和建设,汇川区建成了包括珠海路、广州路、厦门路、苏州路、北海路等在内的城市主干道10多条,街道两侧各种用途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委、市政府的行政办公中心、汇川体育中心、遵义日报报业大楼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筑和众多的住宅楼盘等建成。昔日因到处是破烂不堪的茅草木板房而得名的“茅草铺”,如今却被纵横的街道,林立的高楼,繁荣的商贸所替代,汇川这座北部新城车水马龙、熠熠生辉,已经形成的繁华广珠商圈更是以崭新的面貌成为遵义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不断跳动闪烁的霓虹让城市更显妖娆,让人忍不住感叹:“遵义似乎找到了一点大城市的感觉!”

九节滩立交建设主干道复兴大道开通(胡志刚/摄)

2010年,对于年轻的汇川区来说至关重要——经国务院批准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省继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第二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标志着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国家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发展的新聚焦点和增长极。

数据显示,2010-2015年,汇川区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增加至31.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66.2%增加至78.9%,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2%,在全市率先实现同步小康测评达标。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综合测评中排名第12位,成为遵义城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

家住珠海路海珠广场楼盘的市民周玫说:“2008年买房是为了结婚,那时候遵义的电梯楼还很少,2000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在算全市比较高的,所以家人思量又思量,考虑又考虑……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这一片发展的这么好,购物广场、超市、电影院、美食城一应俱全,房价也随之翻了三倍多,广珠商圈这一片的房价,在全市来说都是比较高的,朋友们现在还常开玩笑说我家在市中心的高档住宅区!现在想想买这套房子,真是我到现在做得最好的投资!”

当下压力与挑战并存

然而,新汇川绝非一马平川,汇川区的发展也并不是处处风光、一帆风顺。

资料显示,在2014年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遵义国开区排名靠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挂末,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中虽然排名在12位,但同花溪国开区相比差距较大,足足少了146亿元。同周边县(市、区)相比,“十二五”主体指标增速远不如务川、道真、正安。

汇川区面临着竞争发展的巨大压力,全省、全市各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汇川区在这种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大比拼”中,增比进位形势十分严峻,也让汇川的发展后劲显得有些乏力,其中城乡发展规划布局的不尽合理是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量聚集,让城区空间日益饱和,汇川区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也日益显现,规划层次不高、质量标准偏低、实施管理不严,一些地区规划布局不合理、不协调。

汇川区作为遵义一个年轻的行政、经济、文化、生活中心,很多道路投入使用还没有几年,但由于前期预估不足,加上交通工具的快速膨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使得多条城市道路不堪重负,上下班高峰期,拥堵已经成为街头长长的风景线。

汇川大道作为遵义市中心城区“南北拓展,东西贯通”发展规划中,向北拓展的主干道,是遵义市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一条重要通道。然而汇川大道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2015年底以前,深圳路、人民路、210国道方向的车辆,如果要进入汇川大道,必须经过重庆路,据统计,每到早晚高峰期时段,重庆路每小时通车量达3500多辆,“堵”常常让从汇川大道进出城区的人们头痛不已。同时,汇川大道看似离中心城区不远,但因九节滩一座山体阻挡,车辆左绕右转,很浪费时间。

为了改善九节滩、重庆路交通拥堵现状,缩短汇川大道与中心城区的距离,“九节滩至汇川大道城市骨干道路及片区开发项目”(复兴大道)推出,立交桥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据介绍,九节滩至汇川大道是自南向北的城市骨干道路,全长2.1公里,其中,立交桥500米,全线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50公里,总占地937亩。

复兴大道需要挖山平场,就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3年内要把拥有1250万方的一座大山搬走,如果用载重35吨的大型重车运输土石方,需要运60万车,耗资达23亿左右。

尽管耗时耗力耗钱,但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将老城区与汇川片区连成一片,并可释放土地920亩,若按每亩土地300万元评估价挂牌出售,完全可以平衡投资,也就是说政府不出多花钱就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又可建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多功能城市综合体。

2015年12月31日,全长2083米的城市主干道——汇川区复兴大道主线建成通车。在人们纷纷点赞现在从城区到汇川大道十分快捷方便,往日拥堵不堪的车流已不见踪影,车行顺畅,井然有序。

在汇川大道某单位上班的市民刘霞说:“原来上班还要预留出堵车的时间,早早出门,现在每天可以多睡二三十分钟,不用担心堵车的问题了。”

看中便利的交通,市民孙李成也来到汇川大道恒大城看房子,孙李成说:“前几年,尽管汇川行政中心早就搬到汇川大道,但由于交通区位的限制,周边配套建设不协调,尽管一直在做各种宣传,但几年来‘恒大城’仍人气不足,房子卖得不温不火,家里人也都觉得好像来这边不太方便。现在就不一样了,这边四通八达,居住方便,升值潜力很大,可以重新计划买房!”

如今,随着复兴大道和嘉陵江路等汇川大道周边道路的相继通车,“恒大城”直接打出了这样的广告:“时间就是金钱,生活就得加速,更别说浪费在去哪到哪的路上,这是遵义恒大城的生活,也是你的幸福。”

地处汇川大道、复兴大道、滨河大道、嘉陵江路、红河西路等主要市政干道交汇处的恒大城,实现了1分钟到达兰海高速,3分钟到达九节滩,5分钟到达汇川新国贸的新速度,房价也从徘徊了几年的四千多,增长了近千元。

发展,从量变到质变

不同于往年的大踏步前进,2014—2015年,汇川区城镇化率一直保持在78.9%。由此可见,汇川区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已发生重大变化,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方向转型,从重视速度发展向重视质量发展过渡,必须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走以人为核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高桥镇兴洲坝社区的办公地点,是在沈阳路的一处活动板房里,记者采访当天,正好是社区6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金的日子,尽管天气很冷,但社区办公室还是热闹非常,社区干部一大早便到此集合,分片区领着慰问补贴,送到老人家里。

孙勇,是兴洲坝社区的居民,也是社区干部,谈起自己为什么热衷社区工作时,孙勇说:“兴洲坝社区的群众在汇川区棚户区改造中,是真真正正得了实惠的,我作为受惠的一员,当然没有理由懈怠社区工作!”

2007年,家住高桥镇温州路兴洲坝村的孙勇家被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和他家一起改造的还有另外的1531户。“改造之前,我们村村民自己的房子都是东一处西一处的低矮平方,旱厕、猪圈、瓦房随处可见,出门路也不好走,不是灰漫天就是泥满身,根本没有居住环境可言。”2010年,兴洲坝村正式改为兴洲坝社区,全部村民改为城市居民。

2014年7月7日,20栋6层小高楼,55个单元的700多户居民搬迁进自己的新家——“兴洲园”小区,孙勇的家就在11栋1单元。“区政府还投入一两百万,为我们打造‘四民社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健身器材,开办便民诊所、便民服务点、超市等,完全按照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来打造。看着自己的居住环境发生了这样大的改变,身边很多群众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转变,更爱护环境卫生了。”孙勇翻着兴洲坝的老照片,一边介绍一边盛情地邀请记者一定要去现在的小区看看:“几年以后,新五中、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市游客集散中心、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都会在周边蓬勃发展,没有想到曾经荒芜的城中村,将会成为交通发达、商贸繁荣的新中心!”

据悉,按照“政府统筹、民意优先、资金总体平衡”原则,汇川区结合工矿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房屋现状,参照棚户区老旧程度和居民贫困程度,采取拆旧新建还房分片分步实施,渐进“棚改”。重点改造上海路、新舟坝、长征八厂、易格孔、外高桥、重庆路和天义厂等棚户区。

和兴洲坝社区一样,历经40年岁月的打磨和风雨的洗礼,汇川区曾经那片三线建设留下的那一片片“小红楼”,因房屋的老旧,设施的老化而隐患重重,更与周围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显得格格不入,显得凋敝与落寞。

如今,这些都即将成为汇川区棚户区改造的重要阵地。在位于苏州路的棚户区改造工地上,几台重型起重机伸着巨臂,提着庞大的混凝土块和钢铁构件在空中不停地移动,在寒冬里展现出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棚户区改造,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提升转变的有力抓手,补齐了城市发展的短板,让原本萧瑟的城市地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时过境迁,大三线建设的风光不再,作为老牌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父母的退休工资并不高,一直住在当年分配的住房里,设施比较陈旧,周围环境也不太好。现在好了,感谢政府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想想不久的将来父母能住进现代化居民小区,让他们的晚年生活,真正‘老有所居’,我们一家由衷地高兴!”三线子弟王彦新欣慰地说。

从解放初期到三线建设时期,从设立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上升为国家级技术开发区,汇川区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歌。

“十三五”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可以预见随着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建设和发展,汇川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猜你喜欢
汇川区汇川大道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2020年汇川区关工委工作硕果累累
汇川技术 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美乃大道
汇川技术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源头活水 活力汇川
汇川温泉——中药养生温泉
一个行业记者眼中的汇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