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君论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访王府井集团副总裁高国良
文/本刊记者 君论
高国良目前任王府井集团副总裁,学商从商38年。文革后期插队两年多,在农村参加高考,成为78级大学生,学习商业经济。1983年年初大学毕业后分配当老师,也许骨子里还是更喜欢到市场中搏击,转而申请到企业工作,最初在北京市东四人民市场(隆福大厦前身),从此他的人生与商业结缘。回顾他人生的主要轨迹,在国企隆福大厦工作13年,在外企百盛集团工作12年,最后又回到国企王府井集团,目前也已近10年了,可谓书写了商业人生三部曲。说起自己在商业战线上的体会,高国良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对各类人才如饥似渴,零售业人才更是短缺。高国良进入东四人民市场伊始,就接触业务,得到诸多锻炼机会,业务水平迅速提升,成为采购、销售、市场分析、内勤管理多面手。不仅在业务上如鱼得水,还积极参加全市商业系统服务辩论大赛,作为一辩发挥了主要作用,使东四人民市场出人意料地一举夺得冠军,在央视播出后反响热烈。1988年,是东四人民市场更名隆福大厦扩建后的第一年,如何让消费者尽快地了解“隆福”,如何让厂家的名特优新商品尽快与消费者见面,作为隆福大厦计划业务部副部长的高国良,组织了多项全店范围的大型综合性展销活动,像全国名优电冰箱、电视机博览会、羊兔毛衫博览会、名牌服装博览会等,提高了工商双方的知名度,扩大了商品销售,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期间,他还首创《隆福之友报》,建立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沟通联系;经常举办信息发布会,提高商店的知名度;创立隆福广告公司,为企业广告宣传规范化、艺术化奠定基础;主持编排的企业形象广告,在北京电视台获得优秀奖,他自编的宣传企业的广告语连许多孩子都能背得出。随着公司业绩的节节攀升,1991年后高国良已经成为隆福大厦的董事副总经理。出任大厦副总后,他充分利用寸金之地,增设隆福书屋、超级市场、麦当劳、歌厅等,增加和扩大营业面积4000平方米,增加商品种类5000个,年增销上亿元,每年可直接增利上千万元。在此期间,隆福大厦的销售业绩从3个多亿上升到6.5亿,成为北京市百货业市场响当当的“四大金刚”之一。
高国良因此在商贸系统脱颖而出,连续被选为东城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第六届、第七届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1991年6月,高国良作为北京市年青干部代表,被选派赴新加坡培训学习。新加坡连锁超市走在时代前沿,课程设置丰富新颖,学习收获很大,考察归来,高国良撰写了一万字的考察报告,主流媒体进行了转载。此次学习考察,打开了眼界,在经营理论和经营实践两方面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建立连锁百货的思想也有了最初的萌芽。
20世纪末,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潮起潮涌,外资零售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百盛就是最早在国内开展百货连锁的外资零售企业,于1994年进入中国零售业市场,对国内人才需求迫切。此时,已经是隆福大厦总经理后备人选的高国良,得到了北京市商委的推荐。百货零售业是一个十分活跃而又充满竞争的行业,怀揣着对零售业未来发展探索的梦想,抱着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增加零售经营实践的迫切愿望,1995年高国良被聘到百盛集团,任职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复兴门店)总经理。
进入外企后,高国良一方面努力学习外企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一方面充分发挥他在采购、营销、广告媒体等方面的特长,很快将业务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一年多后门店业绩从2亿元迅速上升到5亿元。与众不同的是,他还把经营工作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树立了百盛的企业形象,企业一路茁壮成长,最高销售达到了24亿元,迅速提升了在全国的知名度。作为任职隆福期间全国大型百货商店经联会的常务理事,高国良与全国兄弟单位有着广泛的联系,积累了广泛的市场和人脉资源。为更好地发挥作用,2年后高国良又被调到百盛集团总部做拓展工作,自1998年起一直担任中国百盛集团开发部总经理,期间开设了26家门店,其中10亿元以上的门店就有七八家,为百盛的规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声名响业内。
此时,在国内零售市场,王府井集团也与百盛一样,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经过10年的扩张,已经拥有17家连锁门店,其中外埠门店的收入占集团总收入一半以上,对集团利润的贡献也不断上升。如何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期,加紧连锁布局,加快规模发展,是王府井集团的当务之急。“一个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优秀管理层。”时任王府井集团掌门人郑万河将目光盯向了百盛集团的高国良。早在新加坡学习期间,郑万河与高国良就是同期的学员,彼此十分尊重与欣赏,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高国良的人生再次面临新的选择。
在高国良的内心深处,始终对国有企业怀有深厚的情怀,对知遇之情始终感恩在心。在百盛工作期间,高国良对外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人、财、物管理制度,中外企业目标管理与经营理念的差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希望自己能把学习到的先进管理经验为国企服务,贡献一点力量。
2007年5月,高国良放弃外资企业的高薪、期权等优厚待遇,在人生半百时又回到国企,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
高国良加入王府井集团后,被聘任为副总裁,负责集团发展开拓工作。10年来,他坚持将战略型与机遇型项目有机结合,在长期的谈判生涯中,始终把公司利益摆在第一位,积极摆正与开发商的关系,清廉做事,诚恳做人,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敏锐洞察、抓住机遇,为企业拿下多个优质项目,既抢占了战略制高点,又抓住了效益型项目,形成了以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以城市群或同城多店为辐射的网点布局,使王府井集团旗下门店由当时的17家增量发展到35家左右,众多门店成为当地的标杆性企业,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王府井集团的发展史上可圈可点。
像王府井太原店,当时项目争论激烈,开发商非常难缠,高国良经过耐心细致、艰苦卓绝乃至惊心动魄的谈判工作,取得成功,项目横空出世,一经亮相,大放异彩。太原一副市长参观后由衷地发出感慨:置身在这个商场,仿佛不是在太原,好像是在北京、在上海……在开业首个完整年,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这在全国实属凤毛麟角,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目前年利润贡献达到1亿元,成为王府井集团的核心门店。
高国良加入王府井集团后,5年间企业业绩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像太原、西宁、兰州、大兴、包头、鄂尔多斯等门店在此期间持续实现25%左右的高速增长,为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可谓功不可没。目前,王府井集团经营业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是全国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中国百货零售界,同时能得到国企和外企领导的认可、肯定,在两个体制内都能生存、成长,并做出突出贡献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很少见的。高国良认为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选择十分重要,眼光成就未来。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1996年3月26日,那是个有意义的一天。这是百盛购物中心开业两周年纪念日,按照惯例,商厦一般该搞些隆重的庆祝活动,张罗一下也在情理之中。有关部门很快做出预算,开销10万元左右,正在这时,身为市青联委员的百盛购物中心总经理,听到一个消息,在北京许多大学里,有不少品学兼优但十分贫困的学生,靠顽强奋斗和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名牌大学,但由于家庭和经济上的种种原因,他们生活困难,有的甚至面临退学的危险,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资助。高国良开始琢磨这10万元的另一种用法。但也心存顾虑:百盛是外资零售企业,董事会能同意将这笔钱资助教育吗?经过与董事会的沟通,外方老板们一致赞成。在团市委、市青联和市学联的策划组织下,一个“捐助百名贫困大学生”的活动就此兴起。
从1996年开始,商场用店庆的资金,来捐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捐助100个大学生,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个活动一直连续搞了多年。百盛之举,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唤起各界纷纷献爱心,如冯巩、张也、赵本山等文艺界人士也伸出援助之手,向贫困大学生捐款。更为重要的是,这同时对受助大学生是极大的鼓舞,会使他们重新坚定求学奋斗的信心。那一批助学的大学生至今还与高国良保持着联系,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各界传递爱心,回报社会。对此,高国良十分欣慰。